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17章 筹备第一届国政联席会议

振奋新明 第417章 筹备第一届国政联席会议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锦州辽东的咽喉重地,明清在辽东的争战,在后期基本上都是围绕在这里进行的。李振新这次过来,除了沈阳之外,必须要到的地方就是锦州。其实他还想去后世的大连,不过这次是去不了,没有通铁路,过去一趟得耽误很多时间。

该怎么定位锦州今后的地位,是需要根据亲眼看的情况来做决定的。

锦州府现任知府是陈世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他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做一府知府,更适合自己的本性。而且王俊涛也希望他在锦州做知府,帮他稳定辽中的形势。

“世美,你是延安府的人啊”

“总裁、下官是延安府宜川县的。之前当了几年兵,退役后先做治安工作,到了辽东才做政务工作的。”

“你的履历本座看了,能适应从军队到地方的工作转换,且干的有声有色,说明你业务能力很强。目前全国推行的马号制度和良民证制度就是你想出来的吧这个主意不错,是个用脑子来办事,以后绝对还有前途。你也为军队干部,转业做地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下官多谢总裁肯定,其实这办法并不是卑职张出来的,而是我家夫人提出了的,卑职只不过是把它完善之后用到了地方而已。”

“没想到你个五大三粗的陈大郎,背后还有一位女诸葛做贤内助,果然是有福之人。你在锦州知府任上也近一年了,关于锦州接下来的发展,你有什么想法。说于本座听听,我也好做做参谋,帮着你完善一二。”

“总裁,锦州是沟通关内外的门户,境内无论是水运还是陆运都很方便。属下上任后,也调查走访了一些地方,发现府内煤铁以及其它能发展工业的矿产都不缺。所以属下认为,今后锦州要用好交通便利的优势,工农并举,成为整个辽东的制造中心和产业大府。”

“世美,你觉得在辽东的诸府中,锦州该如何定位”

“卑职以为,锦州应该是枢纽和总支援中心。此地无论去辽东那个地方,都距离适中,朝廷若是以后想要继续东进,锦州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和沈阳一道,成为开发整个辽东的支撑。锦州的汉人多,是熟地,只要政策到位,有几年时间,就能兴旺起来。”

陈大郎成为锦州知府后,政治嗅觉越来越敏锐。他已经意识到李振新此次来辽东的主要目的,除了想要扩展辽东的地域以外,还应该是想要确定今后一段时间内辽东这边重点发展的城市。

明眼人都知道,沈阳肯定是要重点发展的。剩下的问题就是在政策上,朝廷会不会在辽东再支持一个中心城市的建设,若是再支持一个中心城市,会不会选定锦州无论是出于自己仕途的考虑,还是作为一府的主官,他都必须在李振新面前争取这个名额。

是不是支持锦州成为重点建设城市,李振新心中并没有一个定数。他不是不知道,锦州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这里有个历史遗留问题,让他一直犯嘀咕。这座城市是关宁军阀的老巢,当年大明是希望此城成为控制辽东的基石,然而它并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反倒成了满清牵制关宁军事力量的地方。这地方继续发展,能助力开发辽东吗

陈大郎有句话到说的在理,锦州是熟地,而且是现在大明控制的辽东地域的中心,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来到锦州后,李振新直观的感受到了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他对锦州的了解是,这里是沟通关内、关外的枢纽。而来到这里以后,他觉得自己对锦州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足,这里不但是沟通关内外的重镇,也是辽东与草原的通道,同时也是关内与辽东半岛的陆上的连接点。

掌握了这个情况以后,他知道今后锦州的发展必须要重点支持,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开发辽东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

通往辽沈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宁远城,离开锦州后,李振新赶紧赶到这里,然后坐火车回到了北京。此次辽东之行,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京城的那帮大佬,等的都开始跳脚了,再不抓紧时间,全年的计划都会被耽误。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重臣出巡地方以外,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也必须抓紧时间筹备。按照既定计划,明年年初,要召开大明第一届正式的国政联席会议。所有的国事委员、国政委员全部要在开年之前赶到京城。

之前虽然把架子都搭好了,可毕竟没开过一次全部委员尽数列席的会议。让人总感觉,所谓的国事委员会和国政委员会,只是个虚架子,没什么实际意义,就像是朝廷的虚衔一样,只是听起来好听一点而已。

要说参会的人并没有多少,加起来也就一二百人。这种规模的会议,放到后世,可以每月都开。可在这个时代,开这种全国性的会议,实在是不容易。两广、云贵等省份的委员,得提前一个多月往过来赶,哪怕是通铁路的北方省份,也得提前十来天。这样一来一去,没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是折腾不清楚的。

很多参会的委员,都是一省的军政主官和大佬,他们离开治地,远上京城,对于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更不要说,像李定国、刘文秀这样的实力派人物,离开驻地北上,所牵扯的事宜之广,就更难估量了。

想要顺利的召开这样一届大会,前期工作必须要做好,没三四月的时间,根本没戏。

好在大同到京师,南阳到襄阳的铁路修通了。不然这届大会,很可能都开不了。

“总统,你到中原地区的巡视,最好在半个月内结束,联席会议的事宜,我先安排,但你也得尽快回来帮着我来筹备,靠我一个怕是顶不住。”

“半月时间,差不多够了,吾应该能赶回来。好在现在有铁路,不然还真不能这么折腾。”

“正是因为有铁路,吾才着急张罗联席会议第一届正式会议,没这玩意,这种规模的大会,还真开不了。”

“要是全国所有地方的铁路都能连接上,吾看每年都可以开一届。这次联席会议,咱们首先得讨论一下修铁路的事宜。”

吴贞毓还是念念不忘,他哪全国通铁路的宏愿,想借助这次大会召开,加快进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