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57章 吴老三、张名振、郑芝龙接连逝世,旧的时代结束!

坐着火车刚到济南,李振新正接见当地官员,准备去登州以及新建的青海港去看看。就收到了信息局传来的加急消息,在陕西当巡抚的吴老三,突然犯了急病,毫无征兆的去世了。

吴老三可是自己穿越到明末后,第一个接触的本地人。面对他的突然死亡,李振新一时半会有点接受不了这个消息。

好端端的怎么可以说没就没了哪人生可是够无常的。现在赶到西安去,也见不到最后一面,只能徒增伤感。最后李振新只能带一封慰问信和挽联到西安,让礼部的人用心治丧。

故人离世李振新的心情大受影响,草草的去了趟登州和青岛后就赶赴郑州。

还没到郑州哪,又受了一封丧报。海军司令张名振,在出巡舰队的时候突然晕倒,不治身亡。

这都怎么回事,刚离开北京十来天的时间,两位重臣逝世,吓的李振新只得在郑州暂时停下来。

张名振意外逝世,对朝局的影响太大了。海军建设刚刚驶上快车道,主帅没了,打乱了很多后续的计划。

最要命的是,目前大明的军界似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继任海军司令。张名振是什么人是妥妥的军方大佬,军衔是元帅、勋爵是国公、还挂的是太子少保的从一品荣衔,同时在枢密院也有挂职。目前海军中的施琅、沈祥福等人在资历上完全和他没法比,根本就接不了班。

“给军政部传令,调副参谋长孟祥辉赴天津兼任海军司令,接手张帅生前的所有工作。同时通知国政院,好好安排张帅的葬礼,最好给张帅追封一个王爵,以追勉其为国尽忠的忠心。”

调孟祥辉去接任海军司令,是无奈之举,海军内部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有从陆军这边调人过去了。好在孟祥辉之前参与过很多海军的事,对海军有点了解。希望其能尽快熟悉海军的情况,将张名振去世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郑州呆了二十多天,国政院对张名振和吴老三的丧事也处理清楚了。追封张名振为靖海王,谥号武毅。吴老三的谥号也定了下来,谥号文靖,后人可以称他为吴文靖公。

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放羊娃,到死后有了谥号。吴老三这一生,堪称传奇。他主政陕西近十年时间,后来陕西的民众认为他是对陕贡献最大的主政者之一。正是他打下的基础,陕西才从一个落后的西部省份跃居为天下首善之高官安城的第一条城市铁路被命名为文靖线,这是长安民众对他功绩的最高肯定。别人的贡献可能是全国性质的,但吴老三的一生只属于陕西。

就在李振新逗留在郑州,安排张名振和吴老三的身后事的时候。南方传来了一个消息,福建的伪摄政王郑芝龙,在宫里宴饮的时候,中风而亡。郑家正在举行葬礼,安葬这位家主。

郑芝龙居然也死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振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今年这是怎么了洪承畴、郑芝龙、张名振这些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密集的去世,他们好像是约好的一样,也是怪事。

既然郑芝龙也去世了,那就说明并不是老天有意示警,启程南下并无大碍。

到了武昌,李定国、刘文秀、刘体纯等人,已经等了好几日,差点以为李振新因为朝政的变故来不了了哪。

“诸位,前段时间因为突发事件,耽误了行程,让大家久等了。”

“哪里话,几位国朝重臣故去,理应先料理了他们的身后事再说。总裁,你这是第二次到武昌吧当年咱们在武昌集会,奠定了国朝复兴的基石。今日,又要商议彻底平定天下的大业,可是幸事。”

“李尚书客气,先说说目前的局势吧,怎么样,今年东南的几家有没有异动”

“其它的两家倒是安分,唯有郑家今年有些非常之举”

“郑家有非常之举他们在干什么”

“自去年开始,郑家就从福建向大员和吕宋移民,到了今年似乎更加频繁。我们判断,郑家这是已经做好了避居海外的准备。”

“这倒是一个新情况,郑芝龙去世以后,如今郑家的情势有无变动”

“变动不大,郑森已经掌管郑家过了十年,军中多是他的部下,所以郑芝龙去世没什么影响。”

“先不管他们了,说说朝廷对东南战事的设想。这次打算水陆并进,路上兵分数路,先分别拿下南直隶、江西、广东、然后会攻闽浙,海上准备先取大员、澎湖,然后围堵金夏、福州的郑氏海军。各位以为如何”

“大善总裁,具体战役开始的时间定下了没”

“差不多定下来,光复广州的战事最先开始,预定时间是在八月底,所以西宁王的第五军这次是光复东南的先锋江西这边的攻势要一分为三,靖南王带着新编第六军,从南赣地区突破,先行光复赣州。然后北上皖国公带着新编第七军,从武昌沿江东下,攻打南昌。朝廷这边的第四军从凤阳直插楚军侧翼,迂回攻入南昌。南直隶这边,由第八军、新编第十军,两军六个师从沂蒙山区南下,直取江淮、光复南京城。具体各部的兵力部署,总参谋部会下发详细的文书,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六个军,近四十万兵力,这次东南定能一举平定。”

“是近五十万大军,海军那边加上临时招募的民船,两个舰队估计也有五六万人马。可以说这次战事是我大明自甲申国难以后,打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各位一定要慎重对待,不可怠慢,若是有违军令,或者疏忽大意贻误军情,枢密院一定会严肃追责。事关国朝兴衰,休怪国法、军法无情。”

“谨尊枢密院军令,我等一定尽职守责,绝不怠慢。”

武昌军议刚结束,情报部门又紧急递来了两封军情,投靠孙可望的唐通和投靠左梦庚的尚可喜,在最近这段时间也死了。

天意弄人,看来今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洪承畴、郑芝龙、唐通、尚可喜这几人都是成名于崇祯时期,就是张名振,也是在那个时代起的势。也就是说今年故去的名人,除了吴老三以外,都是崇祯旧人。也许这就是上天的意思,旧的大明将在今年彻底终结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