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71章 讲台与战场

振奋新明 第471章 讲台与战场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站在讲台上讲课,黄宗羲适应了好长时间才接受这种形式。别说、适应过来之后,到觉得这种形式还不错,起码效率要比坐在桌子上给人授课要高一些。

正当他讲的起劲的时候,下课的钟声响了起来。好好的讲课思路,硬被打断。军政大学这种授课模式,真令人难受。一点不尊重师道尊严,虽然心里各种不爽,但他该是克制住了情绪,宣布下课。

走出教室的时候,听到身后的学生们在热烈的谈论,正在进行的东南战事,没有任何人回味他刚刚讲过的课程,这帮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无奈走回办公室,在路上碰见了学校办公室的官员。

“黄教授,我正要找你哪,学校委员会对你负责编纂的课题补贴下来了,这是正式的文书,你看过之后签个字,着人送到办公室就行。”

“有劳李秘书了,我完了会让人把文书送过来。”

简单的说了几句话,那人就走开去通知其它事宜了。学校办公室的这些人,感觉是忙的四脚朝天,天天有处理不完的事。

回到办公室,看到坐在里边的熟人,他才感觉有些自在。这间办公室是学校专门分给他的大开间,里边除了自己办公以外,招募的课题组其它成员也在这里办公。

“太冲下课了今日授课感觉怎么样”

“不怎么样,还没讲到正题哪,就下了课这样讲下去、学生们能有几个领会的”

“北边的大学不都这么授课啊,慢慢就适应了。再说也没人要求,你像带门生一样用心授课啊,随便讲讲就行。”

“哪怎么能行,将来这些学生们可都是国之栋梁,不用心、误人子弟倒是小事,误了国家育才大计,吾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哈哈、太冲还是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好了不说这事了,咱们还是说说编修法理的事。李总裁给你的信我们几人讨论过了,认为其它的事到不难理解,可他说的让党争有意于国家大义,这怕不好说的通”

“这有何难,不就是让党争由私利变为君子之争吗”

“话随如此,可历朝历代的党争,到最后还不

都成了党同伐异之举李邦德让我们探讨如何用制度来防止党争私利化,这很难做到,人家可明说了不希望出现老生常谈的空泛论述。”

“朝中全用君子,党争之祸自然不复存在。”

“哪你如何保证朝中之人全是君子哪就拿东林来说,到最后还不是让一些宵小之徒钻了空子害的现在东林成了众矢之的,一个钱牧斋,影响的整个北方都把东林当过街老鼠。昨天我出去碰见了几个陕西的儒生,他们一见面就用水太凉来揶揄我。”

“这事确实不好办,这样吧,咱们先做别的事,等吾慢慢悟一个道理出来。对了、学校那边批了补贴下来,这是文书,你们传看一下。完了我签过字,让人送给校办公室。有了这笔补贴,大家手头也宽裕一些。”

“补贴下来了学校给咱们批了多少”顾炎武等人,接过黄宗羲手中的条子,连忙查看。什么君子喻于义而小人言于利,一听到经费,这帮君子们也没多淡定。

“一年是三千两,也不算太多。”

“这确实不多,听说和咱们课题组差不多时间成立的什么电报研究组,学校直接拨了五万两。”

“何止是五万两工部那边还给了两万两哪”

军政大学现在可不是穷单位,除了国政院和其它部门下拨的教育经费以外,自己也有收入,很多研究项目的专利费收取,每年都能贡献不少钱。电报这个项目工部其实给好几个大学都发了项目费,军政大学看到这个项目的巨大前途后,连忙追加了投资,要是自家学校先把这玩意搞出来,那就是名利双收啊,绝不能让别的项目组抢了先。

“电报是宋长庚要做的事,他自然会多照顾。现如今朝廷的工部,多数是他的门生故吏,此人把持工部能不为己谋私”

看着办公室里的众人,因为经费的事开始攻击工部尚书宋应星。黄宗羲和顾炎武两人相视一眼,颇感无奈。刚刚还说怎么防止党争私利化哪,现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看来这活不好完成啊。人心都有私利,和自己无关的事,倒是能保持点清明,到了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谁都没法保持淡定。

“好了,大家先不讨论经费的事了,说

说眼前最要紧的事。昨日的报纸上说,大军已经攻下了扬州,在广东战场上,西宁王也攻克了广州城。战事已经很明朗了,最迟到明年开春,窃居东南的几路逆贼都会覆灭,国朝中兴势不可挡。现在的问题是,咱们这些人还在这小小的学府蹉跎岁月,众位得想想今后的事了。”

“朝廷多是陕西出去的人把持,我们想再多还不是闲的就连吴长声,方密之现在屁股也是坐在他们哪一边,为之奈何”

“正是有鉴于此,咱们才要谋出路。”

“太冲,你是不是有想法了快说说,我们看看是否可行。”

“东林是怎么兴起的”

“自然是泾阳先生办书院,广收同志而兴起的。”

“眼下,朝廷重新学,选材育人也以新学为主,然而咱们江南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没有,长此以往,天下的文风可就全在北方了。”

“太冲、你的意思是咱们要抓紧回南方办大学给青年士子们教授正经学问”

“非也,新学已然势成,我们在抱残守缺,岂不是与大势相背靠咱们办不了一所大学我的意思是要赶紧上书国政院,在江南多立几所大学,这才是根本之道。只要保持江南的文风不绝,圣学正道迟早会回归的。”

“按照北方的样子办大学吗哪不是要学他们的怪论杂谈,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非也,这叫因势利导,师其长技以制其,核心是以西学为表圣学为里,曲线救学。”

“到底是怎么个曲线救学之法太冲你讲明白点。”

“这事得分开来干,我们在军政大学以课题组的名义占住脚,从而影响朝廷的决策,让其多在江南办大学。办了大学,自然要办中小学,他们所用的老师不可能全是北方人。不可避免的会多用江南士人,所以根底还在圣学手中。只要他们,教学方式得当,这些学子们将来走向仕途,圣学不就有望了”

听了黄宗羲将讲台当战场,曲线救学的大策,在座的人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东林继续把持朝政的光明前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