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282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商人对市场的嗅觉最敏锐!

正月二十几的杭州城已有了春意,包玉海他们商社的人,这几天都在杭州城周边做生意。

年前、商人们就从福建山区进好了白糖等货物,现在正好拿到杭州来贩卖。

元旦的时候,朝廷在场里举行了中兴大典,花了不少钱,现在正是城里人最有钱的时候。用了两三天的功夫,从龙游带过来的货,便卖出去了不少。

按道理来说,这种靠自行车驮货的商业方式,效率低、成本偏高。但是他们做的生意是直接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一手生意,因此这生意还是有些利润的。唯一不划算的就是,人力投入有点大,可对包玉海等人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

销出去了一部分货后,商帮在杭州城周边也补进了一部分货。像杭州的绸线、杭州的脂粉、杭扇、杭剪、龙井茶等产品,多多少少都进了一些。然后继续赶路,下一步的目标是赶到南直隶的宣城。

宣城生产的宣纸在长安,有很大的市场。一些高档图书、信件、书画、文稿、精密图纸,都要用到宣纸。

看上这个生意的,不光是龙游商帮,只要是个与北边做生意的商人,都会打宣纸的主意。当然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大批量进货的商人,走的是渠道。像他们这种靠自行车驮运的小商贩,走的则是零售。到长安的各个大学校园里拨浪鼓一转,总能碰见想买宣纸而不得的教授和读书人。一张纸起码能赚五倍的利,这生意好做的很。

包玉海正在一处宣纸铺子和老板讨价还价,商帮里的好友林俊盛也走进了这家铺子。

“包五哥我看着外边停的像你的车,走进来一看果然是你。你这边进多少宣纸咱们俩和在一起,让老板给咱便宜一点。”

“我从老家带过来的货都销的差不多了,这次想多补一些宣货。俊盛、你这次的货,走的怎么样”

“也不错,现在就剩些杭货撑着哪。这次咱二人,就多进点宣货。对了、五哥,离了宣城后,你从那条路进中原”

“我准备去趟信阳,在那一带做几趟生意,等清明前的茶业下来,捎一些去长安。”

“这

主意好,我也跟哥哥一路过去。商社里的其她人,本来合计着离开南直隶以后,大家到中原再往开分,现在看来没啥必要。朝廷恢复南直后,这一带太平多了,咱们人少一些过路也没问题。”

“我听宣城的人说,朝廷要把南直分为两个省,将安庆、徽州、凤阳、亳州等地合在一起,建一个安徽省,不知这传言靠谱不”

“还不知道,反正传的是有鼻子有眼的,听说朝廷已经拨下款子,在这一带新修柏油官道哪,按这个情况来看,传言应该是真的。”

“这里要修柏油路哪感情好这里的百姓可有福享了,唉、不知道我们老家啥时候也能修条好路。”

“五哥还没听说吗咱们路上碰见的总裁相公,前几日去了龙游县和衢州城,当场做了决议。由枢密院从军费里挪钱,修一条东接杭州、西到抚州,南抵延平,北到徽州的十字形战备公路,平时民用、战时军用。”

说是战备公路,其实是李振新挪军费修路的借口而已。这条路大部分都在山区,虽然有一定的军事用途,对掌控、浙、闽、皖、赣四省有着重大作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这一带的人出行方便,百姓有更好的致富机会。

不挪军费也没办法,政务上的预算都紧巴巴的,公路建设预算优先考虑重要的主干道,还顾不上往山区修一条扶贫路。

明清的十大商帮,光这条路的辐射范围里,就云集了龙游商帮、徽商、闽商、江右商帮、洞庭商帮五家,占了半数。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地方的自然环境实在不适宜种田

古代出商帮的地方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像江汉平原、中原这样条件好的地方,就没听过出了什么有名的商帮。晋商、秦商、徽商,无一不是表里山河的苦地方。

这个世界有没有活菩萨反正包玉海认为一定有,大明的总裁相公就是活着的菩萨。自古以来,哪个帝王将相,正眼看过他们这样的小商贩唯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心为民的总裁相公,偶遇的时候,会给他们敬酒,会问他们生意的情况、会为他们出行方便专门修一条路。

出宣城的时候,包玉海专门在自行车前边支了个竹竿

撑了个幡子。幡子上边就绣着,李振新题给龙游商帮的“货殖天下、兴国利民”八个大字。

春光正好,正是男儿干事业的好时节。踩着自行车,与商帮里的兄弟们一起往中原赶的包玉海,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一路的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遭人轻视,仿佛都不是事了。有总裁相公这样的大人物关怀,已经足够。他只需要通过有力的双脚,让自行车再跑快一些就行。

到达信阳的时候,明前茶还需要近二十天才能下来。现在就往长安赶,有些不合算。包玉海和几个同伴商量了一下,趁着这二十天的时间,去趟舞阳,那里有钢厂,消费水平高,也有些精巧的机械产品,一来一回时间刚刚好。

三月初,信阳的明前茶终于下来了。包玉海他们,赶紧定好新茶,架在自行车后座货箱的上边。有些为了保稳,只架一大麻袋茶叶,而有的则架两三麻袋茶叶,将自行车后座堆的像小山一样。

“五哥、你架三袋茶叶,车子能受得了吗”

“茶叶这玩意看着多,其实没多重,我试了一下,轻轻的,一点都不影响。”

“没影响就好,接下来这一路,咱们得速度快点,要是去的晚了,火车带过去的茶叶,可就把我们挤的卖不动货了。”

“没啥影响、咱们驮的这点货才有多少,实话说还不够人家火车一车皮拉哪。俊盛、到了长安货卖的差不多了,我想去趟陕北,你去不去”

“去陕北五哥你是有啥打算吗”

“兰溪渡口的时候,总裁相公给咱们说,最好进些印书的机械,在咱们老家就地印书,这门生意今后有大前景。我想去陕北看看他们最新的印书机械,最好能便宜些买上一套。”

“哥哥、你有这个想法,小弟自当奉陪,这就陪着五哥去趟陕北。”

春江水暖鸭先知,生意行情变好,最先感知到的,一定是商人。尽管才走了一半路程,可包玉海他们明显感觉出了今年的行情是好是坏,动起了在实业上进行投资布局的念头。

别看老包他们骑的是自行车,干的是商人里边最苦的游商差事,但绝对不能小瞧龙游商帮的底蕴。箱子里能看到的杂货,只是人家挣饭钱和路费的物件。真正赚钱的珠宝,一般不到目的地,他们是不会拿出来示人的。眼前这些看着有些狼狈的商贩,说不准各个身家不菲,怀揣巨资他们投资实业,并不缺本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