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98章 山西商人为学位上访

振奋新明 第498章 山西商人为学位上访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铁路在北方大范围的修通以后,使用最频繁的是什么人自然是晋商这个群体。

他们恨不得把家安在火车车厢上,一年360多天,有差不多300天不是在火车上,就是在赶火车的路上。

绥远、延安、长安、洛阳、太原、大同、京师、集宁这几个地方的火车站,总是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火车站附近晋商会馆基本上是标配,要是那个地方的火车站没有晋商会馆,只能说明这里的车站太小了。

为了出行方便,最近晋商又聚集到一起想要集资修一条太原到神木的铁路,为的是去绥远和陕北方便一点。

“亢爷、今日将你请到太原,除了集资修铁路以外,还有件大事,不得不请你老出面。”

“你们请我出面准没好事,说吧、有什么事需要我这张老脸”

“你老说的这叫什么话要是一般事,我等确实不会麻烦你,可事关我晋地百年大计,不得不亲你老出面”

“百年大计说说吧,到底是啥事。”

“朝廷公布的教育发展大纲,你老看了吧,我们就是为此事焦虑的。”

“我看了啊,朝廷分给我省的名额并没有少,教育经费上的开支也是一体对待,你们焦虑什么”

“亢爷啊,你老现在常居京师和陕地,是不了解我晋地的情况。分给咱们省的名额是不少,可有四五成是要去外省上学的,同时也要招收四五成的外省学子到我省读书。前几年情况可不是这样,咱们的两所大学差不多九成都招的是本地学子。”

“这有啥区别吗名额还稍微多了一些哪再说像长安那边的大学,比咱们这里的学校还好,你们有啥不乐意的”

“要不怎么说你老不了解内情哪,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工商大学和师范大学,除了朝廷拨的经费以外,还有一大部分可是咱们自己的教育基金补贴的。让外省的学子来入学,岂不是让他们沾了咱们的光”

晋商们着急忙慌的讨论这事,就是因为教育基金的问题。当年查抄了八大家通敌案后,他们巨额的财富被特设为山西教育发展基金。每年的盈利,很大一部分要花到山西

子弟的教育上。利用这笔财富,山西这两年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蓬勃发展。率先在全省各个乡镇实现了完小覆盖,各个县城实现了中学覆盖,最近他们还准备进一步提高覆盖率,争取早日实现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

在大学教育上,他们同样不遗余力。本来只给工商大学一家进行资金补助,后来觉得不能厚此薄彼,全省就两所大学,没必要寒了师范学子的心,因此也向师范大学了资金补助。这两所大学的教育资金之充足,可不是其它地方的大学所能比的。青年学子的伙食,都比别的地方好,学生和教师的待遇比长安的好大学只好不差。

正因如此朝廷最新的政策变化,才让晋商们坐不住了。凭什么自己的钱,要补贴外省学子山西的情况和其它各省都不同,也与陕西不同。陕西的大学,一开始创办的时候,就是面向全国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陕西本地学子比较多,但一直以来都在招收外地学子,这两年比例进一步提高,差不多一半生源是外省的。山西就不一样,说到底还是地方大学性质。

晋商们对这事这么重视,也与私心有关,工商大学培养的学生,对他们目前的主业、银行业太重要了。银行业越发展,越需要高端人才,这些高端人才可不是随便的职校就能培养出来的,生源素质这一条职业学校就不具备。本来工商大学的学生,很多就流向了官府,他们抢不来多少,现在增加了外省学子的名额,哪就更难抢了。外地的学子肯定归属感不强,几年大学一上,大部分绝对会流入官府。而本省去外地读书的学子,多数应该不学商科,一来一回,工商大学纯粹成了给他人做嫁衣,这事能忍吗

“你们是想让老夫出面,去让朝廷收回成命这怕是不成教育政策是全国统一的,咱们这不是与朝廷大政唱反调吗”

“亢爷,这方面我们也有预案要是朝廷不准,我们就提议再办一所直招本省学子的商科大学,这钱咱们省里自己出,不花朝廷一文钱。”

“好吧,为了家乡学子,老夫去京城跑上一遭,尽力将这事给办成。”

亢景天其实心里很没底,大学

事关朝廷育才大计,怎么会轻易更改自己这些人一闹,别的省怎么看像长安那边要是再闹起来,朝廷岂不是要做蜡了可作为山西人,他又不得不出这个头。这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全省挣权益。

吴贞毓又急匆匆的跑到了总裁府,看他的样子,怕是又出现了棘手的事。

“长声,又出乱子了”

“这回倒没有,只是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邦德你参详一下。协理委员亢景天代表山西百姓上了书,提议他们晋地的工商大学,不参与朝廷的统一招生计划。”

“这怎么能行全国大学都这么搞,岂不是乱套了大学是国家的大学,不是一省一地的大学,驳回这个提案。”

“我已经驳回了,只是亢协理又提交了一个补充提案。晋地的商人,想自己出资再办一所大学,所有经费他们自己想办法,不用朝廷花一分钱,不过他们要求所招学子都得是晋省人。”

这帮晋商要办私立大学啊这些人头脑够灵活的。李振新仔细想了一下,觉得确实是个麻烦事。东西方自古以来教育思维就不一样,东方虽然也是以私立教育为主,可学历认证这块却牢牢的把持在官府手中。私立大学是对公立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可若是放开不管,会造成学历泛滥。而学历又是最重要的上升通道,绝对不能乱。

“这样吧,批准他们自办大学,但招生人数需要朝廷教育部额定,人数最多不能超过现有工商大学的招生数量。同时他们必须参加朝廷组织的统一考试,招生办法和师范大学相同。还有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朝廷最多解决一半,剩下的他们自己想办法。”

让这个大学率先实现自主择业,才是李振新最看重的地方。这也是批准这所私立大学,最终的用意。

“好我这就去答复他们,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能接受。”

“以后再有这样的事,就参考这个办法所有大学必须由教育部预批,国政执行委员会审核才能创建。在名额上一定要慎重考虑,一年最多批准一所,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控制。现阶段,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反倒是职业教育的口子可以往大开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