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549章 运河沿线的失落!

振奋新明 第549章 运河沿线的失落!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清晨的阳光照到王老根脸上的时候,一夜未睡的他裂开嘴露出了笑容,总算是平安度过了这凶险的一夜。

狼群已经早都跑远了,它们不可能在白天向人类聚居点发起攻击,这是野兽的常识。屋子外躺着四头狼的尸体,其中有两头已经被啃咬的面无全非,这应该是饿急了的狼干的事。

凡事都有因果,这群狼之所以饿的不管不顾,是有原因的。最近这段时间黄河发春汛,泄洪区为了让上游流速变快、将冬季沉积下来的泥沙带出来,特意开了闸口。闸口一开,原本连接的区域就被水给隔开了。这群狼也是运气不好,正好被隔在没多少食物的地方,不被饿疯才怪。

“王哥、你看哪几头鹿还在,咱们是不是要把这几个祸害给赶走”

“算了、经过昨晚的折腾、这里不会再有野兽敢来了。赶不赶的无所谓、就让它们在这里安心把鹿羔子养大吧,不然咱们昨晚岂不是白折腾了”

“说的也是、这几具狼尸怎么办”

“我今天剥了皮、过几天回总站的时候咱们两个带过去、狼肉就架个熏肉台,熏好了大家改善伙食。”

说起来也马上值够一个月的班了,王老根们马上就会走出荒野,回到文明社会。回总站现在根本就没有路,等换班的人一来,他们就得牵着骡子在遍野的兽道中,凭着经验找到一条安全到达的小径。

到了总站事情就会好办很多,这里正好是中原铁路经过的区域,看守人员的总站也是设在一个铁路交接站里,这样无论是人员进出还是物资补给都很方便。王老根他们只要回到总站,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家。

铁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深远,现在人们说起好地方,一般都会加一句“那地方有铁路也有站,进出都方便的很。”来描述那地方有多好。铁路沿线的小伙子们,娶媳妇都比别的地方好娶。

因为铁路兴起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沿岸。随着两京铁路全线贯通,大运河变便丧失了主要功能。不、大运河丧失功能应该要比两京铁路还要早一些,武昌到郑州的铁路通车后,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主干道的地位已经被替代了。两京铁路只不过是彻底将大运河变成了历史,自这条铁路修到南京后,朝廷中再也没啥人说疏通运河的事了。哪怕是最保守的顽固派,他也知道运河已然没有了价值。

按常理来说、水运要比铁路运输便宜、再说建铁路的周期和费用也不低。可这事放在运河上,是一点不适用。大运河从通航条件来说,真不怎么好、越往北水量越少、泥沙越多,一年中差不多有五个月不能航用。自古以来,维护运河正常通航的投入就不在少,隔上十来年,还得组织人手进行大规模疏通,花的钱就更多了。这么费劲弄通的运河,运力还不怎么样,最好的时候一年能运的漕粮也就二十多万吨。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这条航道早都被废止了。

铁路比运河的优势有多大这么说吧,仅两京铁路通车后,从南京方向一年往京城的运货量就是四十多万吨,这还不算人员等其它方面的运量。除了两京铁路以外,沟通南北的还有京武铁路,以及沿岸海运。

现如今南北之间的物资和人员交流规模是大运河时代十倍以上,一年从北方运到南方的物资以及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物资,都是以百万吨为计数基础的。

想想以前全国的头等大事漕运,费了那么大的劲、折腾的人不下于十万,到头来一年也就二三十万吨粮的事。朝廷的几个大佬们都觉得那时候的朝臣们,真是有点可怜。把二三十万吨粮当命根子,怪不得国家最后玩不转了

现在,朝廷没有了漕运这么档子事,京城不还是米面不缺、物资丰沛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从两湖、两广以及江南供应到京城的粮食就有四十多万吨,再加上从海外运过来抵税的粮食。京津两城,一年纯输入的粮食七十万吨以上。这导致北直隶的粮食一直买不上价,农民们种地的积极性都有所打击。

规模空前的南北物资流通,极大的促进了整个大明的商品经济进程。南方的粮食运到了北方,农户手中就有了钱,有了钱,他们会购买工厂产的产品,从而促使工业生产规模扩大,这就是一个正循环。

当然、这事也不全是好事,比如之前运河沿岸的一些城市和集镇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型城市所受的影响还比较有限,影响最大的是一些运河名镇。尤其是哪些铁路不再进经过的名镇,估计过不了几年就会变成普通的镇子。

即使有铁路、设了车站的城镇,也很难再找到当年运河正常通行时的风光景象。这玩意不在于贸易量的问题,而在于重要程度。那时候运河是唯一的南北运输通道,即使是两湖、两广的物资、想要进京也必须通过这条路。今时不同往日、两湖的东西、人家去走京武线了,运量要是实在有些大,也会经过长江航线进入东海,走海运这条线。福建、浙江、两广这样的沿海省,海运肯定是首选项。就是江西、安徽也不怎么乐意通过两京铁路运物资。

说白了以前的大运河是唯一、而现在的两京铁路主要的用户是自己人。要命的是江南南直隶省,也有一大部分物资走的是海运的。

苏州、扬州、这两个城市放在从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以繁华而闻名天下的大城,可现如今繁华似乎没受影响,但味道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两城是小城市,与武昌、郑州这种天下枢纽的大城差距越来越明显。苏州知府和扬州知府要是听到这话,一定会跳起脚来骂娘。谁说我苏扬两城不如武昌郑州的有本事咱们比经济总量,看看到底是谁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