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551章 把家搬到天津

振奋新明 第551章 把家搬到天津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于老宋头关于电话的设想,李振新自然是大力支持,私人专门赞助了五万两银元来做这方面的研究。

无论是电报还是电话,以目前的基础来说,搞出个原型实验机难度已然不大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规模化应用,研制出能够支持长距离稳定传输的电源和线路,以及交换机。这些配套设备不齐全,商业化应用的条件就不具备。当然、这也是个悖论、若是没有商业化应用场景,这玩意就很难短时间内走向成熟。技术这玩意一般只有大规模实际使用,才会有快速的突破。

让国政院给课题组加拨五十万经费,最主要的就是要建一条实际使用的长距离实验线路。架设到距京城三百多里天津,最为适合,两城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都是大城对通信方面的需求大,只要线路连通,短时间里就能实现商用。

“总裁、给电报课题组批这么多经费,是否有些投资过大了吾看了报告,这东西现在也不怎么好用,为了传信花这么大笔钱,似乎有些不值当。”

“别山啊、咱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铺设线路、建立电报中转站,确实花费不少,但它带来的便捷也是巨大的。过几天我就要去天津办公了,朝廷的消息通过电报便能快速传到我的手中,你们在京城就可以和我畅通无阻的联络,这不好吗”

“咱们总不能为了和你通个信,就花这么多钱吧以后你要是搬到长安,难道还要弄一条去长安的电报线才行”

“你以为我不想啊要不是现在技术还不成熟,将电报线架到长安这事我早都开始干了。”

“总裁、吾很难说服国政院的其它执委赞同此事,要不咱们先缓一缓等条件成熟了再干这事”

“东西只有开始实用了,进展才会加快,当年的蒸汽机不就是因为大量使用,才迅速成熟的。算了、这事一时半会给你们也解释不清楚。我看这样吧、国政院为课题组担保,从振川银行先借五十万的贷款把京城到天津的线路以及中转站建好了再说以后的事。”

“总裁要不你让奔驰公司来做这事反正奔驰公司不差钱,即使现银不够,也可以从振川贷款,这不就解决了”

“别山啊你这当了家以后心思灵活了不少,还知道给我玩套路了实话说、要不是电报这玩意实在太重要、不能交给私营公司来干,我都不用在这里和你费口舌。既然你们国政院这么不想掏钱,我就不勉为其难了。这事我以国事委员会和总裁府的名义来干,话可说到前边,以后你们国政院再想掺和这事,可就不是五十万银子的事了,有你们后悔的一天。”

游说了张同敞半天,这家伙是铁公鸡一毛不拔,逼得李振新只能绕过国政院来干这事。大明的这帮文人,总是对技术不敏感,真是让人无语。

1668年5月23直属于大明国事委员会办公室的大明电报通信局正式挂牌成立,电报通信局成立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人手架设一条从京城到天津的电报线路。

电报线的架设成本总计的二十多万两银元,加上每隔十里地的中继站,总成本在三十万两左右。要是完全从头开始建,花费肯定要比这还多,好在这一路可以利用原有的信号塔以及火车站这些场所,会省很多钱。

从无到有建立电报系统,需要做很多工作,人员培训、设备调试等一系列杂务都得花很大的功夫,一年时间将这事干成都算是快的。

当电通局的人开工的时候,李振新已经带着家当搬到天津,用他的话说,这叫坐等电报局开业。来到大明这二十多年,李振新搬了数次家。从振川搬到延川、再从延川搬到延安、接着是在长安城和北京城安家,这一次又要搬到天津去,感觉他这一生注定是在一个地方呆不长久。

张娜和孩子们这次并没有随他一起到天津,因为他们可不像李振新这样能说走就走,奔驰公司这边有一大摊子事要张罗,李国馨在上大学、李国安和李国强也有自己的学业,实在是不便一起去天津长驻。

孤家寡人似的去天津,李振新一时觉得自己有点小悲凉。可是没办法,淡出朝政是既定的方针,他一直呆在京城,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淡出。李定国他们不得不顾及李总裁的存在,很多事明明是不用请示的,但他们还是会专程过来询问意见。到了天津就不一样了,乱七八糟的小事,他们就是想请示也没那个条件。

天津港口附近修了一大排别墅区,里边驻扎着军队日夜守护,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当地人传言、这里是大明研究秘密武器的地方。事实上这里是为朝中重臣修的荣养区。像李振新、吴贞毓他们每人都有一套大别墅,在职的时候他们可以过来度假,离休了就在这里养老。李振新在天津的新家,就在这片别墅区里,他应该是唯一一个在此长驻的在职重臣。

虽然要淡出朝政,可毕竟总裁的职位还挂着,有些事还得他来处理,所以搬到天津荣养区的还有总裁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当然这里不是真正的总裁府,大部分办公室人员还是留在京城负责协助李定国处理日常事务,跟着李振新来天津的只有十来个人,一个别墅就能将这些人全安顿完。

让随从收拾别墅里的东西,李振新自己赶紧弄了个躺椅,静静地躺在花园里晒太阳。忙碌了大半辈子,可算是有条件做咸鱼了,不好好享受一番生活,都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辛苦。

从本质上来说,李振新并不是那种奋发上进的人。这些年要不是形势所迫,逼得他像打了鸡血一样玩命工作,他才不会那么努力。穿越二十多年,可算是能不上进了,他老人家心情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赶明儿让人弄副鱼竿,去荣养区的鱼塘钓钓鱼,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