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567章 尔父子执的是大明三百年的风骨,背的是往后数百年的国运

一场葬礼的安排,居然成为了重大政治事件李振新关于诽议宋应星葬礼安排的官员一律撤职的意见,弄的朝堂上不少人受了牵连,众臣人心惶惶,实在是搞不明白,最近几年不怎么关心朝政的李总裁怎么突然就发了彪

发彪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这些人不尊重宋应星先生的功绩,最主要的是李振新不喜欢他们的价值观。但凡是干实务、明白科技对国家价值的官员,不难体会到宋先生的伟大。只有那种传统的重文崇儒、信奉天地君亲师那一套礼数的人,才会觉得皇帝为臣子背棺有伤国格。

松江府东林理工大学内、一众师生因为最近的风波,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这所大学是整个大明,价值冲突最大的学校。他们即传承了东林思想,又主要教理工类的课程。这两种原本就难以相融的思想,被聚在一起,处处都透着扭巴。

“太冲、外边都快打起来了,你倒是稳坐钓鱼台,在办公室里安安稳稳的喝茶,好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顾炎武推开校长办公室,大步流星的走到茶台,从黄宗羲眼前的茶壶里给自己倒了杯茶,开口揶揄起自己的老友兼上司。

“你不也没多着急成天东扇一堆火、西浇一股油,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黄宗羲这个校长是没多着急,教导长顾炎武可就热闹了,动不动跑到不同政见的阵营里去挑事,感觉是生怕冲突不够激烈的样子。

“嘿嘿、太冲、咱们这大学可能要办成了”

“是啊、我等怕是又落如了京城那位大总裁的算计之中。枉咱们这些人一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个顶个的聪明人,到头来落入人家的圈套中、还得使劲帮人把剩下的活干好,好不气人啊”

“一般人,能干成复兴大明的壮举咱们就认命吧。天下出一个李邦德,足够了。我之前还纳闷为何他那么不待见东林,却容许咱们办大学,且让咱们办并不擅长的理工类大学。王文强是他的学生,为何还要容许咱们来松江。现在才知道、他是想通过咱们办理工大学,将儒学进行改造。人家既不想彻底抛弃儒学,又容不下不继往开来的儒学。这事、长安的那些大学干不来,只能假手于我等,让咱们从内部革了旧儒学的命。”

可能是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想多了,李振新并没有那么大的智慧。但事情的结果,却如他们想的一样。东林理工大学里正在发生的事并不是简单的争论,而是涉及到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正在被改变。学子和老师们的争论开始触及到了思想和哲学的深度,他们探讨的根本在于、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学问才对大明、乃至天下有用传统的天地君亲师这一套的秩序,是否需要无底线的维护这个底线又是什么总之这些的变化和东林人当初办大学的初衷并不相同。

传统的思想根本不可能被完全剔除,大明的新式思想只有根植于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变通属性,只要做的到位、不难发生有益的变化。全世界的古代文明里,就中华文化在经受了更为现代的欧洲新文化冲击后,便义无反顾大力的破陈拥新。可是李振新没这个能力做好这事,最合适的人选还得是黄宗羲、顾炎武这些既有深厚文化积淀,又具有变革思想的人,李总裁能做的事只能是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平台。

老黄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效果的,这事只能随着时间慢慢的看效果。目前的李振新并没有闲心去关心这事,他现在只想把宋应星的丧事办好。

1669年、大年初一。北京城里异常肃穆,太子朱慈煊执着宋应星的魂幡跟在两排穿着白色军服军士的后边。他的身后是自己的父亲背着棺木、棺木的两侧李振新与张同敞带着大明朝堂的重臣们抬着棺材。

大司礼吴贞毓洋洋洒洒的念完祭文,正准备喊起灵。只见李振新微微摆了摆手,从棺材侧边走到了朱慈煊和朱由樃之间,开口说道“煊儿、今日为师问你,你可知自己手里执的是什么吗”

“是宋先生的魂幡。”

“不、你执的是大明养士三百年的风骨。大明养了三百年士人、今日你所执的就是哪一缕精华。你看看前方将士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保卫河山的钢刀、钢枪,他们身后是可溃敌万里的巨炮。然没有宋先生这缕忠魂,刀不利、枪不快、炮不威。当年没有宋先生在花甲之年,慨然赴陕北,兴平军不可能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天下最强军,大明复兴又何从谈起宋先生为何要到陕北是因为他对国家、民族、对大明天下还有一腔热血,这就是大明三百年养的风骨遗惠到了你、我、文武百官天下万民身上,你可明白其中道理”

“多谢先生赐教、慈煊明白了。”

“煊儿、你知道你父皇背的是什么”

“慈煊愚钝、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大明皇帝今日背的不止是一具棺木,背的是宋先生一身的伟业、更是往后数百年大明的国运。宋先生所学、所著、皆是经世致用的大学问。一部天工开物是整个华夏千百年实用科技的结晶,大明要想持久繁荣就得像宋先生一样重视这些治国利器。我们今后要做的事不但要继承宋先生的学问,还得将这些学问发扬光大、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开枝散叶。我们要站在宋先生的肩头,迈向更好的未来,你可明白肩上的担子”

“慈煊明白了、多谢先生今日的肺腑之言”

朱慈煊刚回完话,李振新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喝一声“起灵”

讲这些话,并不只是给太子说,主要是让永历等人明白做这事的意义。不然这老小子,一副死灰脸让人看着就烦。李振新要让他明白,他给老宋头背棺,不是迫于自己的淫威,而是在为大明江山做贡献。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