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615章 三个人口高速增长的钥匙聚到了一起

火车上的众人,看李振新的眼神都不好了。他们现在恨不得将这家伙,拖到车厢里痛奏一顿。

“邦德、不要卖关子了快说办法。”

“实边、兴农、海殖,虽然能解决问题,但都不是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在于,如何让人口合理增长,不爆增、也不锐减,稳中有升最为合理。具体到普通百姓身上,一对夫妻三个孩子,是最好。如何实现这事我们得先算一个账、普通百姓十七八岁就开始娶妻生子,三十六岁后,就差不多生育不了了。这中间、有十八年左右的时间。生一胎所用的时间是两到三年,所以说正常情况下一对夫妻能生育的孩子是六到八胎,大家觉得是也不是”

你都算这么细了,自然就按你说的来啊。其实平均下来,要是没病没灾,农村的夫妻还真能生这么多。

“由于还有些意外,我们可以按六胎来计、若是能想办法让生育的时间减少到九年,这事基本上就解决了是不若是让百姓晚婚晚育三年,五十年下来大明最少能少五六千万人口。怎么能让人晚婚这事长声可以作答”

吴贞毓突然被点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我怎么能知道如何让人晚婚“邦德、你莫非是想让朝廷下条令,让天下百姓都满二十岁了再结婚”

“我倒是想让朝廷颁布这个令,但实际能执行吗婚育是百姓自家事,朝廷只能从建议和鼓励上想办法,若是强推,哪要花多少功夫长声、我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的”

“吾吾是二十六岁成的婚”这和我啥时候结婚有毛线关系,咱们现在说的是寻常百姓好吴贞毓边回答,边腹诽。

“哪你是什么人”

这话问的吴贞毓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还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

“你是读书人啊你就没发现、读书人普遍成婚都比较晚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李振新的提点,吴贞毓可算是反应过来了。大明以前的读书人,确实都结婚比较晚,二三十岁结婚是正常现象。他们又不像普通百姓,要是不早点结婚,害怕娶不到媳妇。十**岁的时候,正是追求功名勤学苦读的时候,这时候要是结婚,不就拖累太大了一般情况他们要参加一两届会试、然后在再考虑结婚的事。三年一届、两轮过后,正好是二十五六。

“邦德你是说,这事还得着落到科业上”

“正是、按咱们目前的学制来说,三年初小、三年高小,两年初中、两年高中,加起来正好是十年,孩童从八岁入学,这十年苦读下来,不就到了十八岁十八岁后,不管是上大学、还是去工作,他们都不会立马结婚。稍微一耽搁,基本上就到了二十一二岁才能结婚,这不就找出了三四年时间”

“让天下的孩童都读十来往上的书,怕是有难度吧现在咱们三年初小,都没有普及哪”

“是有些难度,但也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并不是只有读中学这一个办法,读技校、进工厂当学徒,不也是办法吗按吾的设想来说,五十年后,大明最好能实现八年左右的普及性教育,然后再加两到六年能力教育。”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不过天下有了这么多读书人,会不会无人耕田”

“不是所有的中小学生都能找到不干农活的差事的,现在朝廷也没说中小学毕业生,就一定会安排工作吧找不上差事,务农就是必然选择了。有些知识去务农,还是要比没知识的强。”

读书就是为了不当农民,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顽固观念。但当真正的普及教育展开后,这个观念自然会被冲击。你一小学生、中学生就当自己是知识分子啊哪怕是在以前,读点书、识点字也未必完全能摆脱农民的身份,还是会有学业无成的人回乡务农的事发生。

“除了让百姓上学,推迟生育年龄以外,还有一事可以注意一下。现在的延川县有不少女孩子也参加了工作,然后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凡是有工作的女孩子,成家之后,普遍生的孩子比较少,延川的双职工家庭,普遍都是三个孩子左右。我想了一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女孩子有正事干以后,就比较忙,夫妻两人就会有意控制生育数量。所以说,让更多女孩子上学和就业,也是控制人口暴增的一个方式”

其实人口不会一直长时间高速增长,一般情况下高速增长的态势只会发生在时代由乱转治的七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者说是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情况下。

拿工业革命时的欧洲为例,他们其实也经历了近百年的人口爆炸期,只不过他们的人口大爆炸经过殖民扩张而消减了不少。不然北美、澳洲的数亿人口是从哪里来的在生育这事上,并不是东亚人特别能生,而是东亚人口爆炸的时候,没有殖民地可以消解,只能留在本土而已。

当然了由于大明本身的基数大,所以这个问题,还是要重视一下,不能毫无防备。

至于说人口能一直暴增百年以上,李振新觉得可能性不大。社会稳定期一长,人们的生育**会自然衰减。竞争和内卷,会抑制人的**的。大明立国三百年,中间的那么长的和平时间里,怎么没有发生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满清,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也就是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这段时间,还有就是清末的时候,又增长了一波。清末的哪波增长,比较例外,不能算是正常周期。

明末的时候也是有意外发生的,万历后期,人口也有爆炸增长的态势,只不过发生了数十年的天灾还有战乱,硬生生打断了这波增长而已。明末和清末的这波逆周期,主要是由于世界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波及的。由于李振新的穿越影响,现在的大明是把两波逆周期还有由乱转治这三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因素全给聚到了一起,所以说危险肯定还是有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