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88章 突破封锁线

振奋新明 第88章 突破封锁线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山西永和关巡检衙门后院,巡检徐良正在自家堂屋里招待客人。

擦、擦两声一股火苗窜了起来火光把背着光拿着烟袋正在点烟的徐大人,映照的满脸通红。

“嗯这玩意铜的挺好是个讲究货,这路货还是人家振川做的好,前几天我看属下拿了一个不知道从啥地方买的打火机,一看就粗着不行,手都搓破了也没打着火。”徐巡检边说,边把手中的打火机装进了袖子里。

“嗨,要不是振川货好,谁愿意大老远的冒着杀头的危险跑到哪儿去进货,对了这朝廷的禁令,有没有可能撤了”坐在客位的一位三十来岁的汉子,边喝茶边问到。

“乔三,你想什么哪李羊毛现在搞得声势那么大,朝廷怎么会放任你们和他做生意哪这局面肯定是不死不休。对了你偷偷的做生意可以,但是万万不要贩毛布和铁瓷,这要出了事你我可都担待不起。”徐良一边抽烟,一边严肃的警告他的客人。其实他已经派人查过货物了,确实没有这两项违禁物。他才能放心的收乔三这位老乡的孝敬。

“那能哪咱们两一个村的,我怎么能坑大人你,再说去振川有大把的其他货可进,不进毛布和铁瓷也不会不赚钱。比如这打火机,油灯,火油,玻璃,肥皂那一项不是紧俏物实在不行我就贩石灰,农具,这两样总不显眼了吧。”其实这次乔三还是藏了一些搪瓷,没让徐良发现。虽然他说的其他物件,利润都没问题也不愁卖不出去。但要不就是像火油,石灰一样是大宗消耗品,运输量太大,太远了就不合算。要不就像打火机、玻璃、肥皂一样属于贵重物品,出手周期太长,相比于搪瓷和毛布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搪瓷和毛布需求量大、好运输,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已经被各大主流市场所接受。尤其是搪瓷,无论是拿到口外和蒙古人做生意,还是拿到南方去不管有没有出货渠道,都能立马换成现钱。这生意不是卖货赚钱,几乎就是拿银子在赚银子,这就是硬通货的优势。

就好比后世的香烟一样,不管是利润有多薄,很多人还是打破头去办烟草专卖证。更别说搪瓷的利润一点也不薄,运过去就是对半利,进货的时候又能赊一部分货,这种买卖足够让人挺而走险了。

“知道就好,你和羊毛贼做生意可要谨慎点,听说过段时间关宁军就要入陕剿贼了,别到时候把你也搭进去。对了我听说,陕西的耀州现在也能烧铁瓷了,你要是实在想做铁瓷生意可以去哪里进货啊。”徐良和这位老乡商人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不光是利益往来,多少还有点人情在。所以他还是分享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消息。

徐良听说朝廷本来是想全面禁止铁瓷在市场是出现,但有耀州的官员上了奏章说他们当地也能烧这种瓷,并往朝里送了好几件样品。

别说同样是铁瓷,这耀州窑里的东西一看就和振川的不一样,精致多了,所以这玩意绝对不会是当地官员吃里扒外帮着李羊毛说话。既然我大清治下,能产出更好的铁瓷,那就不全面禁止铁瓷了,只封锁振川城的铁瓷。

多尔衮看到了耀州官员带过来的铁瓷样品,爱不释手越看越觉得比羊毛贼搞的那玩意好多了。这李羊毛说不定以前在耀州窑里当过学徒,偷偷的学过铁瓷手艺,后来跑到陕北的山里仿造出来了,并凭这这玩意发了大财想到这儿,多尔衮都想批评万恶的明政府了。

他已经脑补了一个狗血剧情,当初耀州窑的一位大匠人研究出了铁瓷工艺,但是万恶的明朝官员欺压使这这位匠人活不了了。最后他为了保留这门手艺,在临死之前传给了几个徒弟,让他们有朝一日能发扬光大。可是他死后明政府并没有放弃盘剥,导致他的几个正经徒弟不敢把这手艺拿出来用。

可没想到一个在门缝里偷师的烧火工,贼胆包天偷偷的学了这门手艺,跑到山沟里做了出来,然后居然赚了大钱。大匠人的几个徒弟坐不住了,他们最后拿出了师傅传授的正经手艺,烧出了耀州铁瓷。

都被自己脑补的剧情给感动了,多尔衮立马下旨,把耀州窑的铁瓷列为贡品。一定要帮帮这几位不容易的匠人徒弟,不能让贼子窃名夺利,把好处都偷走了。

乔三和徐良当然不知道,满清的摄政王为这事,还脑补了一段充满了恩怨情仇的故事。

“唉我的大人啊,耀州铁瓷咱们山西商人沾不上了,早都被那些秦商把持住了,再说从耀州到南方可比我们这里方便多了,这朝廷的禁令似乎就是给咱们晋人定的。”

乔三确实觉得这个经济封锁就是专门打压晋商的,振川城所有的对外商业渠道中,就数山西这边容易被封锁。只要把黄河附近的各个渡口封住,商路就被卡断了。而其他地方无论是通往口外的北路,还是通往甘青地区的西路,以及通往关中的南路,四处是进山的小道,八面透风根本就没法封。

乔三去振川进货,一路上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最后要不是有老乡在永和关当巡检,像他这样的小商贩这生意都没法做了。

千辛万苦突破满清的经济封锁,到振川城进货的,不光是乔三,很多晋商都想尽了办法来这里进货。尽管如此,晋商这条线还是被波及最大的一条线。

除此之外,其他的几条线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影响最大的产业就是成品搪瓷产品,几乎失去了一半的订单,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滞销现象都发生了。

好在之前耀州窑的布局发挥了作用,大量的半成品铁胎通过秘密商路运到了耀州,这玩意需求量更大,做工更简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搪瓷产业遭受的致命封锁。

毛纺产业单没受多大的波及,虽然满清全面禁止了羊毛布在市场上买卖,然而没什么卵用。羊毛布主要的市场就在陕北和口外,其他国内市场对这玩意不怎么感冒,习惯了宽袍大袖的国人,对这种没有飘逸感的布料兴趣不大。陕北和口外的市场,满清朝廷说话不顶用啊。

不说陕北,就是口外的蒙古人,虽然和满清表面上看,好的像一家人,但实际上截止目前依然是个合作关系。不让人家卖羊毛换毛布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脸很大不让草原人民买最喜爱的铁瓷兄弟你是在开玩笑,讲笑话吧俺们蒙古人可不像汉族人那样好说话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