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15章 古藤下古道

大晋衣冠 第115章 古藤下古道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虽然没有活捉祖约,送朝廷问罪,但殷浩明白,以石勒的雄才,绝非耍奸弄猾之人,言出必行,祖约必死无疑,也算对朝廷有了交待。

另外,他还惊讶的发现,赵人宫廷内也有争斗,石虎和世子石弘及尚书令程遐水火不容。

和建康一样,只不过他们是明争,争在台上。而大晋是暗斗,斗在台下,实质都是一样。

这对对大晋非常重要,至于祖约是生擒还是验尸,已经不重要了。

“父王,为何对晋室使者如此忍气吞声,还要尽诛其满门”

石勒看着眼前不解的石虎,又想着程遐刚才的耳语

程遐看问题比较长远一些,他说祖约长年在寿州经营,对大赵情况颇为了解,虽说现在没落了,但提起其兄长祖逖的威名,还有很大号召力,万一送交晋室,会对大赵不利。

而且,如若留他活口,石虎明里暗里还会交接此人,后患无穷,不如杀掉一了百了

石勒又望着世子石弘,要是石弘有程遐的谋略,有石虎的骁勇,我大赵基业何愁不能稳如磐石。

但石虎骄横暴虐,今日在自己面前竟然试图对程遐动手。照此下去,自己百年之后,这小子岂不翻了天,必须要杀杀石虎的锐气。

“程遐,处死祖约之事你亲自处理,一个不留,财物充公,正好奖励西征前线将士。”

石勒冷冷的下令,然后又手指石虎,恼恨道“自即日起,你仅领骠骑将军,大将军一职由本王亲领,退下”

“大王还是舐犊情深,他私通祖约在前,一意孤行差点招致两国交恶在后,仅仅免去大将军一职。臣担心,如此处罚,只怕起不到警醒之效,反倒让他得寸进尺野心膨胀。”

石虎失落的走后,程遐对这样的处置并不满。

石勒笑道“你如此打压他,莫非有私心石虎早年丧父,性格孤僻,如果一味打压,只恐会走上绝路,杀杀威风即可,不可伤了感情。再者,将来一统天下,还少不得他。”

“天王误会了,臣为大赵江山计,绝无私心,请天王明鉴”

“好了,好了,本王也理解你的难言之隐,就怕将来石弘镇不住他,没那么严重。好,下去吧”

此时的徐州,刺史郗鉴刚刚回到州衙。

“愔儿独守孤城,难为你了”

郗鉴走后,儿子郗愔独自率领万余军士守城,缺衣少食,好在城中百姓同仇敌忾,箪食壶浆,帮着一道守城。

郗鉴此次回来,军心大振

不仅运来粮草和兵器,还着手加固城墙,修缮了毁损之处,同时,委任殷浩担任司马一职,如此一来,徐州军士的威风比之前更盛。

郗愔看到殷浩异常兴奋,昔日谈文论诗的好友又聚在一起,谁知郗鉴却感慨道“只可惜少了桓温和沈劲。”

“父亲不必担心,桓温绝不会有事,孩儿和他虽然相处时间不算太长,但以他的聪慧机敏,即使在此乱世,也能顽强生存下来”

郗鉴道“但愿如此,祈望上苍能护佑,让我能再见到他”

和稳坐京师的那些大佬们不同,身在边城,最期盼的就是能有良将贤才辅佐,殷浩来了,而心心念念的桓温却杳无踪迹。

“大哥,你真的要去吗那里坡陡路滑,荆棘丛生,栈道旁边就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啊天气刚放晴,不如再等两天,也安全些”

桓冲看见哥哥悄悄收拾进山的器具,担忧的问道。

沈劲不乐意了。

“你大哥什么崎岖险峻没经历过当年在青州,苏峻派他送那个小王子叫什么,当时也在悬崖边上,你大哥临危不惧,抓着崖边的枯枝轻轻一跃,顺势就腾空而上,把那个王子惊得目瞪口呆。”

这个经历,沈劲还是听大垂耳说的,大垂耳也没亲见过,以讹传讹,吹得神乎其神。

“要不我和你们一起去,我道熟,给你们做向导。”

桓冲缠着桓温,想一道去探险,年轻人好奇,要看看老药农所说的靠左走究竟是否有凶险

“你不许去,母亲没人照顾,你在家看着,还可以给我们打个掩护,以免母亲操心。”

两个人带着短刀,火石,绳索,干粮和水,穿戴整齐,向碧霞宫进发。

鸡蛋粗细的青藤不知在这生长了几百年,才有今日之状,承载个壮汉丝毫无碍。

二人一上一下,沈劲在上面,回头一望,峭壁平滑,不满青苔,似乎经历了多年的大浪冲刷。

不经意朝下一看,就是山涧,深不见底。如果青藤断裂,二人肯定要摔成肉泥。

一阵山风从下面袭来,沈劲脑子突然感到有点眩晕,感觉手上无力,快要松开了。

桓温高声提醒道“紧握藤条,深吸一口气。回过脸,千万不要窥望山底,否则就会心神摇荡。”

沈劲照着吩咐,感觉自己置身云彩之中,飘飘欲仙,浑身无力,直到触碰到那块岩石,他才勉强心定。

“大哥,好险啊”二人踩住凸起的岩石,进入栈道。

沈劲还在不停的喘息,感觉魂魄出窍,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桓温笑道“我当年在洛阳郊外,经常上树掏鸟,有时候贪心,会一直爬到树梢处,离地七八丈高,树梢处松软的枝条摇荡时,我也会有这种飘飘欲仙灵魂出窍的感觉。”

“没错,我刚才也是这样的,那种感觉很奇怪”

桓温又回忆道“是的,那时候突然会有一种可怕的念头,就是想松开双手,像风一样在半空起舞,尝尝飞翔的滋味,回到地上才感到后怕,那种念头特别危险”

一条狭长险绝的栈道顺山势而下,在晨雾的笼罩下显得幽寒深邃,也不知何人修建,为何而建,费了多少劳力。

那些人用一根根铁钎一下一下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孔穴,再挑选巨石,打磨石桩插入孔穴。

然后将每根石桩用石板连接,形成栈道,可以行走甚至通车。

原来琅琊南北山之间空旷的山谷竟然凭着这条栈道可以相连。

“大哥,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凿这样的栈道,从南山到北山可以沿着山脚绕一圈嘛。杜家村到青云镇也就半日工夫,如果骑上快马,半个时辰就行了。”

桓温边走边看,思索一下,觉得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

如果是一群人,假如说是一队兵马被围困于此,山外被敌人围困,他们要想逃出生天,修建栈道就说得通了。而且,从栈道石板的选材和雕琢来看,是仓促时刻匆忙完成的。

凿痕凸凹不平,贴边的打磨也坑坑洼洼。而且,这些石板被峭壁上岩峰中流下的泉水冲刷,长期腐蚀之下,边角之处也有所消融。

二人走到栈道尽头,便是南北两山之中的谷底,一块巨大的石头像是上天落下的陨石一般,牢牢插在谷底。

谷底方圆辽阔,一眼望不到边,至少得有十余里。

二人仰望上方,那块凸起的岩石高不可攀,象一个小黑点一样,头上的青天只有碗口那么大,望的人眼眶都要裂开。

谷底百草丰茂,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草,还有一些不曾见过的珍稀草药,在从未被人打扰的与世隔绝的谷底,到处都是。

最奇怪的就是,雨水形成的溪流里,鱼虾自成循环,还有很多鸟儿雀儿,简直就是误落在人间的仙境

二人顺着这块巨石寻找了一番,在栈道口西侧的一个拐角处,一个低矮的洞口映在眼前,需要俯下身子小心翼翼的进入。

洞口非常狭小,很不规则,绝非开凿而成,否则这个工匠的技艺就糟糕透了。

来到山洞,真是别有洞天,顶上数根被硫磺水侵蚀形成的石锥直插而下,仿佛万千把长剑刺来,悬在半空,非常锋利,生怕突然掉下来。

再向前行,一块石碑挡住去路,沿着石碑,路分左右。

这里应该就是老药农告诉桓冲一直向右走的所在

沈劲径自拉着桓温向左而去,桓温却道“慢着,咱不着急,先向右走,看看桓冲所说的出口在哪,危急关头能有退路。”

一路右行,沿途倒是毫无阻碍,走了好一阵工夫,并未找到什么明显的出口。

二人正在焦虑,沈劲兴奋道“前面隐约有亮光,过去看看。”

近前才看到,石墙上有个洞,离地两尺余,刚好能容纳一个人进出。

二人钻出洞,洞外地面上躺着一块石头,有打磨过的痕迹。

再外面,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长满青苔,被浓密的植被覆盖,荆棘密布,杂草丛生,难见天日。

因而,外面日头高照,洞内仍幽深阴暗,除非长着翅膀的鸟儿才能发现这里,外面山脚下的药农樵夫绝难发现,更不会深入这荒绝恐怖之地。

桓温暗叹弟弟当日途中的艰辛,看了一圈,心里有了底,于是返身回洞。

转过头准备进洞,无意中朝上方的石壁瞥了一眼,觉得这石壁似乎有些奇怪,或者说有些突兀。

普通石壁必定是有些弯曲的弧度,而且表面也应凸凹不平。

而这面石壁从离地七八尺开始,墙面开始平整,几乎没有弧度,表面的碎石子虽然也有凸凹,却呈同一个方向,如轻风吹拂过湖面一样,泛起阵阵波澜。

缝隙间长着一些植物,但没有上面的浓密茂盛。

换了常人,或在一般的渔樵耕猎眼中,这就是一道正常不过的石壁,但这奇异之处没能逃过桓温的眼睛。

多年的军旅经历,再加上天生的敏感和记忆力,他隐约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这块石壁不同寻常,绝对有问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