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18章 横空出世界

大晋衣冠 第118章 横空出世界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劲惊魂未定,叹道“大哥,要是再向前偏一尺,咱们就摔下去了,那下场不会比这个老怪物好多少。”

惊叹完毕,他狠狠一脚,踢向死老怪物。

然后又自嘲的问道“世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咱们今日经历了这些大难,应该有后福了吧”

“应该有,就在下面,把绳子拿过来”

桓温把绳子固定在石头上,二人依次而下。

“那些人铺这些石板就是为了不让后人发现下面山洞的秘密,所以,我预感,下面一定有东西,有你说的后福”

“那些人哪些人”沈劲糊里糊涂的问道。

“当然是多少年前来到琅琊山,开凿栈道,还在山洞里铺石板的那些人。难怪这个山洞只有两丈来高,原来是被一分为二了。”

桓温没有猜错,的确就是这样。

沈劲羡慕道“大哥就是厉害,小弟还昏头涨脑,你就明白这里发生的一切。”

“别吹捧我,要等探清楚下面的秘密才能明白。”

桓温一溜而下,双脚重重着地,地面坚固结实,没有像上面一样,一跺脚碎石子也跟着跳动。

这里才是真正的洞底,里面亮堂多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难道真的有人在此居住

“大哥,我不敢转身。”沈劲面壁闭目,抖抖索索的。

看到死人没事,看到尸骨也不害怕,如果看到活人那才叫恐怖

桓温拉着他的手,言道“我们杀了那么多人,浑身都是煞气,管他是死人还是活人,都不必害怕。”

嘴巴里虽然如此说着,但内心里七上八下,不免惴惴。

二人操刀在手,慢慢转过身去

一副巨大的棺椁赫然在目

台基是由一长块青石板精心打磨而成,棺椁一侧,亮着一盏油灯,油灯两侧是一些陶器皿,里面摆放着一些祭品,早已腐烂,似炭一般的黑色无法辨认。

“大哥,这盏灯就是传说中的长明灯吧,常人之家下葬哪能如此,看来这棺椁里的主人身份不凡。”

“是的,长明灯最初见于秦始皇陵,史书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下铜而致椁,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人鱼膏是何物,为何历经数年,还能长明不熄”

桓温解释道“传说中,南海之外有鲛人,人身鱼尾,水居如鱼,眼泪能化作珍珠。他们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有渔民捕获鲛人,将它们酿成油,这种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燃烧数日不灭。”

说着说着,双目紧紧注视着前下方的字迹。

长明灯前的石板上,几个隶书大字汉淮南王刘讳长之墓

“淮南王刘长这不应该啊。”

桓温自言自语,借着灯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发现四周石壁上有很多彩色图案,走近端详,乃是精心描绘的壁画。

内容有天象、神祗、历史故事,场景有车马出行、宴饮百戏,还有渔樵耕猎之人拜伏在路旁。

路中一位王者模样的人出行,阵势不大,两旁的田里还画着耕牛,斗笠蓑衣,应该是王者当春时节的劝耕图。

接下去一副图案恢弘一些,一片熙熙攘攘的集市,摊位上整整齐齐堆放着绫罗绸缎、山野百货、金银器具等货物,商贩腰间的褡裢鼓鼓囊囊装满银钱,往来穿梭,讨价还价。

两旁的店铺里挤满客人,一家店铺还高高挑起一面青旗,五个大字淮南春酒肆。

这说明在这位王者的治理下,淮南疆域物阜民丰,商旅云集,一派繁华景象。

再一幅图,偌大而奢侈的一座大宫殿,大殿上方悬挂匾额,横书烫金大字未央。

龙椅上端坐着一位年轻的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阶下站着几位臣子,手持笏版,尖嘴猴腮在陈奏着什么,右手还指着什么方向。

桓温顺手一看,手指的方向正是上一幅图中的集市。

再一副图案就是一支大军行进在山路上,前锋驻足在一座规模很小几近寒酸的宫殿前,领头的正是那两个尖嘴猴腮獐头鼠目的臣子,而两名军士押着那个劝耕的王者从殿内走出。

王者一脸正气,挺直腰板,威武不屈,周围的渔樵耕猎者眉头紧锁,有的泪水直下,手中的陶盆里堆放着粟、肉、果蔬等,似乎为王者送行

“咦,故事还没讲完怎么戛然而止应该还有下文呀。”桓温嘴里念叨着,沉思起来。

不应该,这分明是描绘墓主人刘长的经历,和司马公在史记中记载有很大出入。

摇头晃脑之际,眼神向斜上方一瞥,发现一道横出的石面上还有两幅图案。

这道石面可谓神来之笔,从旁边的石壁中横着生长出来,将一个浑然一体的大石洞一分为二。

这就对了

两幅图案中,一副是在崎岖陡峭的山路边,倒着一辆辎车,一些军士在山中开凿石洞。

两个军士抬着那位王者,是要将他安葬于此处。

山涧旁边的大树上有一只鸟儿,这是蜀地常见的橦树和子规鸟,远处有几个儿童,口中整齐的念着

“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最后一幅图案桓温目不转睛,盯着不放。

按道理,刘长的故事到上副图案就结束了,但还有一幅,是史料中从未记载的,恐怕只有刘长的亲近之人才能知道,这将是未解的历史之谜

桓温饶有兴致的看着。

三个年轻男子跪在地上,泪雨滂沱,前面是一座大山,中间被一道很深的谷底隔成南北二峰。

旁边是一道尚未加盖的棺椁,一柄长剑,一个王冠和朝服,再后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兵器,刀枪剑戟样样齐全。

“我明白了”桓温读懂了最后一幅图的含意。

“秘密就在这幅图案上,图上的山峰就是琅琊山。你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来,咱们打开石棺。”

“大哥,会不会惊动死者,对死者不敬啊”

“什么死者,你还没看懂图案,这是衣冠冢,里面没有尸身,就像书中记载的一样。轩辕黄帝成仙上天,群臣埋其衣冠,葬以成冢,让后世之人对华夏人文始祖有祭祀悼念之所。”

还好,石椁上的石板不是镶嵌在里面,而是整个盖在上面,严丝合缝,鬼斧神工,像是一整块巨石。

别说是水珠,就是空气也无法透入。

二人用尽气力,推开石板,里面还有一重,是一具金丝楠木制的棺木。

棺木用桐油精心漆画,通体黝黑锃亮,打开棺木上方的棺盖,果然是图案所示。

一顶王冠,一袭朝服,整齐的叠放在棺内,而下面又是一个长方形的汉白玉匣,二人轻轻打开玉匣

一柄长剑历经沧桑岁月,尘封五百年后再次横空出世

深藏于与世隔绝的洞穴,原本以为今生不会重见天日,殊不知在玉匣轻启的那一刻,时光将赋予它新的使命。

不再彷徨,不再屈辱,它又将和新的主人同仇敌忾,生死相伴

在暗流涌动的朝堂,在纵马横剑的疆场,在对手面前,在敌人面前,重燃斗志,焕发光华,直至持剑之人再也不必持剑的那一刻。

仔细欣赏着这把长剑,通长四尺许,剑身通体用青铜和精钢的合金混合,淬火锻造,既保证硬度,还有韧性。

剑柄用了鎏金技艺,用金和水银合成,涂在柄的表面,高温后水银蒸发,而金则牢牢的粘在青铜上无法剥离脱落。

剑锋处还有几个鎏金小隶上忠王事,下抚民瘼,异乡埋骨,何以问天。

掂了掂分量,约三十来斤重,长度和分量非常趁手,桓温迫不及待拿起来舞了几下,只觉暗室气涌生风,寒气逼人。

舞至尽情处,整个身体被白光包围,剑锋森然,摄人心魄,腋下生风,酣畅淋漓。

“接招”

桓温忽然劈向沈劲,沈劲一慌之下,提起短刀,向上一挑,想把刀锋挡开。

一击之下,短刀竟被截为两段,沈劲被震得虎口发麻,倒退几步,攥着半截刀,惊异的看着桓温。

而宝剑的剑锋毫无异样,如同劈在空气中一般。

桓温顶礼膜拜,由衷的赞道“果然是神剑,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大哥,这是淮南王为你量身定制,看来你和淮南王形神都差不多,力道也比较接近,说不准你将来也能封侯拜相,当个王爷。”

“当个王爷有什么好淮南王蒙冤而死,埋骨异乡,临死前身边一个家人也没有,几个儿子都无法尽孝。那一刻,该有多少凄凉,多少怨愤。”

这几幅图案,桓温看懂了,也心寒了。

“从图案上看,淮南王治下的淮南国欣欣向荣,繁华富庶,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肯定就是那两个獐头鼠目的奸佞中伤所致。历史上汉文帝不是一代明君吗,怎会也听信谗言冤杀宗亲”

继而桓温又哑然失笑,这就是历史的重复,世事的循环

“世事难料,南顿王司马宗不是也被庾亮冤杀了吗虽然不是皇帝下的旨,但后世之人不了解,定会有人认为是皇帝的旨意,至少会责备他没有保护好司马宗。”

“大哥,伯父之惨死,你我之亡命,难道不是拜王导这样的重臣,江播这样的宵小之辈所赐”

桓温叹道“是啊,纵览史书,历朝历代,无论昏君还是明主,奸佞之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是多少而已”

要不是今天的石壁彩画,有谁能想到,淮南王之死竟然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解释。

如果真是这样,淮南王就是爱民如子的好王爷,被奸佞谗言中伤,冤死异地,而史料却说他是反叛朝廷而死。

千百年后,世人还对其口诛笔伐,浑身的冤屈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