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30章 天涯同命鸟

大晋衣冠 第130章 天涯同命鸟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哥,咱们的干粮快见底了。”沈劲摇了摇空荡荡的布囊,哭丧着脸。

“水还有吗”

“水不用担心,没了,可以到溪流中去取。路上没有粮食,总不能到百姓家借一些”

桓温苦笑道“你看看,这附近百姓家,哪家会有余粮忍忍吧,山上摘点果子充饥。过了寿州,渡过淮河,就没事了。”

二人来至淮河边,正是夜半,四周漆黑一片。

夜,静悄悄的,万籁俱寂,仿佛能听到淮水稀里哗啦的流动声,知道离渡口不远了。

“大哥,天亮至少还得一个时辰,反正现在也没有船只,我们下马歇歇脚,吃点果子,补补气力。”

“好啊,官渡咱们不能走,只能在沿岸附近踅摸一下,找个渔家弄条小船。等天蒙蒙亮,官渡还未开张咱就走。”

二人下马躺在一处斜坡上,仰头看着满天的繁星,吃着采摘的野果。时近初夏,北风带着春寒吹过,有些凉但也惬意。

二人一路逃亡,难得有闲适的环境,想着渡过这条淮河,离芒砀山越来越近,离朝廷的追捕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兴奋。

“沈劲,我们兄弟相识几载了”桓温嘴里嚼着一根草,突然深沉的问道。

“两年而已,却像过了十年。”沈劲憨厚的回答。他不知道,问这种问题,一般后面都带有深意。

“这两年你跟着我,先北上东征西杀,又南下勤王平叛,立下不少战功,却从未得到封赏。如今又随我亡命天涯,遭受困厄,你,后悔吗”桓温在星斗下问道。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你救了我和弟弟的命。要不是你,我和沈猛早就死在韩晃的刀下,估计尸骨都朽烂了。你看,如今我还是活蹦乱跳的,怎么会后悔呢”

桓温听着,心头涌起一阵暖流

“我虽然救了你的命,总不能再害了你的命你想,如果南下勤王,你像殷浩一样,进入勤王大营,说不定就会有好的机遇,总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狼狈。”

桓温既心疼自己,更心疼沈劲。

“还有,建康下狱之后,如果你不随着我杀韩晃杀江播,也不至于受我连累亡命天涯明日结局如何,是吉是凶,是死是活,大哥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沈劲仰望星空,默然无语。

桓温知道又触及了他的伤心事,劝道

“你也看到了,跟着我这几年,没享过什么福,倒是受尽了苦头。今后,性命能不能保住也说不准。今夜过后,前路多艰,兄弟,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可以后悔,任你远去,大哥绝不怪你。你也不用感激我的救命之恩,你欠我的已经悉数还给我了”

沈劲一下子从地上坐了起来,哽咽道“大哥太小瞧我了,我跟着你,并非完全是感激你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救命之恩是无法偿还的。我跟着你,是信你”

这番话,他发自肺腑,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这两年,大哥你所说的,你所做的,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相信你是对的,我也相信上天会公正的。虽然眼下我们东躲西藏,朝不保夕,但总会有出头之日。小弟还想跟着大哥干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将来也好给儿孙们留个好的出身

“真的”桓温被他打动,紧紧攥着沈劲的胳膊。

“大哥也不要气馁,云雾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就像现在,身处在黑夜之中,而东边已经有了鱼肚白,曙光很快就会来的”

沈劲转而又安慰桓温,兄弟俩患难见真情

“在你被庾亮下到建康城大狱的那一刻,我曾经气馁过,沮丧过。而此前在徐州,这种心情从未有过。那时就是操练、行军、厮杀,不管是杀了敌人,还是被敌人所杀,都是可以理解的归宿。”

说到动情处,沈劲泪光闪烁

“那时,天道似乎很简单,它一点也不欺负人。胜了败了,活着死去,皆由自己决定。可到了建康勤王,我们还是一样的操练、行军、厮杀,最后却被关进了监狱。要不是叛军破城,殷浩前来解救,就被庾亮借刀杀了。”

接下来一句话,沈劲几乎是在怒吼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觉得天道变得复杂,它不公了,它开始欺负人了。”

这一点,桓温感触更深。从砍下韩晃的脑袋,天道就开始疯狂。

桓彝惨死,朝廷没有揪出凶手,还以抚恤为名撒下大网,引诱桓家人出现。是朝廷公法不行,无奈之下,他才私刑杀死江播一家三口,结果遭到朝廷通缉。

同样的杀戮,结局却截然相反

一路逃奔,桓温细究起来,又发现不是天道不公,而是人道不公。

如果不能彻底改变这不公的人道,只想着报一家一户的仇恨,天下那么多的仇恨,谁能来替他们报

就像他杀了韩晃,快意恩仇,但是,韩晃小妾腹中的孩子还未出生就失去父亲,孩子难道不是无辜的吗

要想世间没有这么多仇恨,唯一要做的就是消灭扭曲世道的人。澄清玉宇,涤瑕荡垢,还天下朗朗乾坤

“大哥你是鸿鹄,我是燕雀,没有你的远大志向,但小弟愿意追随你左右,直到大哥能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沈劲躺在草上,听桓温说完,又慨叹道“我心里面只有两件事,一个是为爹娘复仇,一个为儿孙正名。这两桩心事做完后如果还活着,就把命还给大哥,毕生追随你纵马驰骋,血染沙场”

沈劲此诺掷地有声,情深意重。

桓温深为感动,自己一直以为沈充舍弃大好家业追随王敦,是不智之举,是受王敦蛊惑。有一次,沈劲告诉他一件事,竟让自己对沈充改变了看法。

王敦反叛后,明帝曾派特使充当说客,找到沈充,答应只要他倒戈归顺,朝廷会封他三公之高位。

明帝认为,沈充一定会答应,因为哪怕王敦篡位登基,论功行赏,沈充还不一定能位居三公。

谁料沈充断然拒绝道“三公重任,沈某不敢当。古人言,币重言甘,朝廷是在引诱沈某。况且大丈夫共事,矢志不移。若中道变心,便失去信义,将来天下人也不会容我”

任凭特使口若悬河,沈充坚决不纳。从这一点而言,不能否认,叛亦有道,沈充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

沈劲和他父亲一样,重情重义,无怨无悔的跟随着自己,毫无离去之意。

人生能有几个这样仗义的兄弟

桓温深受感染,慷慨道“今夜,在这淮河南岸,有满天繁星作证,我桓某对着森然苍穹发誓,和沈劲做一生一世的好兄弟,终生不渝”

桓温后来才知道,沈劲的第一个心愿得偿,是以牺牲他和木兰的幸福为代价。

而第二件心事,为子孙正名,即,洗脱刑余之家的耻辱,让后世子孙堂堂正正做人,最后却是以悲剧收场

“大哥,天快亮了,我们沿岸找找看,有没有摆渡之人”沈劲起身招呼道。

二人收起心思,策马西行,什么也没有。

行出十余里地,才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处灯火微微亮着。

兄弟俩很兴奋,兵荒马乱的,住在淮河岸边,天快亮时还点灯的人家,要不就是渔夫,要不就是摆渡人,总归是靠着淮河讨生活的人家。

走至近前,二人悄悄下马摸过去看个究竟。

那是一间小木屋,沿着河边,用一些木料搭建而成。木料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简单拼凑搭建而成。顶上铺着草毡子,用以遮雨,但是难以遮挡住无孔不入的劲风。

夏日还能对付,冬日的寒风如何抵御

二人正寻思着,清晰地听见里面有人在说话。

“阿翁,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哪有过河之人”

“娃儿,这么早当然没人过河,现在如果有人过河,那肯定不是常人,要不就是大好人,要不就是大恶人。”

“阿翁说话真有趣,怎么就不是常人”一个童稚奶声奶气的问道。

“寻常百姓,他们过河就是做点买卖,赚点财物过日子,怎么着也要等到天亮。乘黑过河,危险着呢,财物哪有性命重要半个时辰都等不得的人,必定不是为了财物,说不定是为了”

老汉突然收口,警惕的望了望窗外,吓得二人赶紧蹲下身子。

桓温还纳闷老汉能掐会算,知道今日有人要来

在老汉眼中,自己是大好人还是大恶人

“说不定为了什么”小孙子稚嫩的声音追问着,很是好奇。

“阿翁,你说呀”孩子央求着。

“呸呸呸不说了,不吉利”

“既然没有人,那你这么早起干什么呀”

“夏日到了,河里的鱼儿虾儿都要出来,阿翁早点起来撒上几网,回头给你炖上一锅,保证鲜美可口。你呀病了好几天,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补一补,唉,阿翁对不住你”

“阿翁别叹气,孙儿不觉着饿,你撑船小心着点儿”

老汉抹着眼泪,轻轻拉上木门。

“你们,你们是谁要,要,干什么”

老汉冷不丁见到两个陌生人,浑身颤抖,哆哆嗦嗦的问道。

桓温食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示意老汉不要害怕,不要惊动屋里的孙儿。

“两位好汉,老汉家里就祖孙二人,床头上还有几铢钱,我给你们拿去。”

桓温大吃一惊,说起长相,自己还算英俊。当年温峤曾说过,说他长得像刘琨,名震胡虏的美丈夫,这几日再潦倒,怎么着也不像凶神恶煞的恶人。

“老艄公,你看我们像恶人吗”

老汉借着晨曦微光,端详了二人,反问道“两个壮汉,两匹大马,衣冠不整,胡子拉碴,你们说自己不是恶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