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4章 风起青萍末

大晋衣冠 第14章 风起青萍末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温笑道“这个馊主意,亏你想得出那样的话,不是连累老二老三殷浩他们了还有,即便能杀了他,你也脱不了嫌疑,谁让咱们和他已经结下了梁子。为今之计,只有多加防范,小心再中了他的招。”

言川等人点头称是,不过还是心有不甘,他在暗处,自己在明处,总不能一直这样躲着防着,得想过万全之计才好。可是,自己的大脑瓜敲破了,也没主意。

桓温此刻也萌生出了除掉大疤眼的想法,与其被动防范,不如先下手为强,就是眼下时机还不成熟,最好是等到可以出逃的机会。至于出逃的想法,他暂时还不便说,兄弟们人多嘴杂,万一说漏了,就会遭来杀身之祸。

算了,不想了,桓温压下念头,提着铁剑就要出门。言川背后嚷道“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别去干什么坏事。”

桓温回身反唇相讥“我是怯懦之人,能干什么坏事”言罢,径自走了。只听背后言川还在嘟囔道“这小子,还记仇呢”

没有了大疤眼的捣乱,日子还过得去,桓温白日苦练筋骨,晚上用心练剑,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气力,劲头十足。

转眼到了深秋

青州将军府内,苏峻怒不可遏“什么两件货才能换回一匹马,早先是一件货换两匹,这鲜卑人说涨价就涨价,也太霸道了吧”

路副将跟着也指责鲜卑人“现在秋高马肥,他们就坐地起价,没办法,谁让咱们紧缺的就是马呢不过他们确实太过分,双方合作了好几年,说变就变,一点信义都不讲。”

“咣”一声,韩晃排闼而入,风尘仆仆冲进将军府,抖了抖盔甲上的征尘,端起一大碗茶水一饮而尽,抹抹嘴,向苏峻禀报起战马涨价的缘由

“赵人从都城临漳发兵,东渡黄河,兵锋进逼兖州,看样子要对鲜卑人开战。所以,两方马匹都管得紧,私运马匹抓住就杀,马贩子也不敢公然贩运,今后一阵子,咱们怕是手头有了货,也换不来马了。”

“原来是这样”副将路永虽然掌管马匹事宜,但战阵上的消息自然是比不得韩晃机敏。赵人利用金甲利戈,恃强凌弱,一直想吞并不愿臣服的鲜卑人,但忙于和匈奴人争夺黄河以南洛阳三镇因而无暇分身,所以是打打停停,鲜卑人才得以勉强喘息。

这桩弱肉强食的不公之事,却让路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找到了趁火打劫的缺口。

“苏将军,他们鹬蚌相争,咱们不如坐收渔翁之利。”见苏峻不解,路永索性说白了“咱们以练兵为由,派兵南下,如若赵人攻击兖州,鲜卑人肯定不是对手,只能边退边战,他们的帐篷牧场一时来不及转移,那成群的战马自然四散奔逃,咱们则可”

“这不好吧,咱们募忠义之卒,行仁德之事,怎能趁人之危”苏峻迟疑不定,似乎不情愿如此。路永心内暗中发笑,不知腹诽了主将多少遍。

二人稍一停歇,韩晃见有机可乘,想起了自己一直记挂在心的事情,言道“苏将军,末将上次向你禀报过营地中发生的一桩马死人亡之事,还漏了一桩好事。”

苏峻扬眉倾听,韩晃知道他动了心思“属下无意中发现一个人才,能文能武,脑子还聪明。属下想,将军府就缺这样的人才,不如把他调来,一起帮着弄弄文书,将军意下如何”

副将路永面带不悦之色,不知是因为马匹之事,还是因为韩晃的提议,皮笑肉不笑捣鼓了两句。意思就是将军府运转正常,不需要再添什么文书,而苏峻这回却拂了他的面子。

“本将军一向爱才,贤能俊才那是多多益善。路将军,你这就是目光短浅了。过不了多久,建康那边一定有事,到那时戎机频繁,还要发号令,转奏报,行文记账诸事繁多,再去招募文书,就来不及了。所谓未雨绸缪,韩将军,那就叫过来先试试吧。”

大人物动动嘴皮子,便决定了小人物桓温的命运

“桓老弟此去将军府,日后必飞黄腾达,今后还请多多提携。”大军头这番恭维,桓温觉得很突然。近朱者赤,去了,可以见识一下这些大人物,看看他们的言行举止,如何巧具匠心,如何运筹帷幄,这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裨益。可去了,就要远离言川他们。

大军头还想安慰几句,帐外几个军士闹哄哄闯进来,说是要找大军头给个话。大军头顿时拉下脸,敷衍道“别吵吵,本大军头知道了,已经上达将军府,应该会有消息的。”好说歹说,那些军士才极不情愿的退了下去。

“他娘的,家人丢了,我哪知道是怎么回事”

“慢着,大军头,什么人丢了”桓温听见家人二字,触动了心思。

“喏,是这样,他们几人说妻儿老小到城外打马草,不知怎的,好几日没有回来,四处打听,也不见下落,便来找我要人。你说说,我连他们家人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怎会知道他们的踪影”

大军头很无奈,委屈的说道。“你别说,还真是奇了,最近年把,青州内外不时有人失踪”

桓温心想这不应该呀,难道城外还能有山匪贼寇敢打青州的主意

言川大大咧咧的扯道“哎呀,这世道,丢几个人算啥,别想了。哎,桓老弟,别舍不得俺们,将军府离这里也就三四十里地,骑上马眨眼就到,有事也不碍的。你的前程要紧,兴许到了将军府,就没人敢再打俺们的主意,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那好吧”桓温也就不再空想这丢失人口的事情,打定主意,静等将军府调令。可不几日,大伙却接到了随韩将军南下兖州的命令。

三日后,营地空无一人,军卒悉数跟着大队人马南下。

据大军头讲,此次只是野营练兵,并非交战。此行前往的兖州,是鲜卑人的活动中心,据说他们发祥于辽北的龙城。此后不断壮大,势力渐渐南移,一些新兴的部落侵入齐鲁大地,其中一支部落慕容氏脱颖而出,趁南北战乱之际,占据了兖州。而中原混战,少有王朝顾及这里,至此,便在兖州繁衍生息。

赵人石勒崛起之后,常常有事无事派兵前来招降,软硬兼施,但始终未能如愿,双方偶尔会大打出手。

鲜卑人和赵人一样属于马上民族,擅长弓射骑战,来去自如,迅捷如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颇通游击战的精髓,赵人常是望尘兴叹,因为他们的弓马真的比不上后起之秀,他们倚仗的是人多

桓温见过赵人还有匈奴人,还从未见过鲜卑人,觉得很新鲜,要是能见着或者打上一仗,那就更带劲了,不过看军中的阵势,应该是来野练的。

看着浩浩荡荡,得有近万人,可阵前的骑兵也就两千差不多,其余的都是步军,而且大都是像自己一样从军一两年之内的,这要是在血与火的疆场上,估计不少人得尿裤子。

桓温遍读史籍,对兵法也略有涉猎,对真实的战场,则一无所知。既懵懂又好奇,既兴奋又担心。这一次,南下兖州,其实并非大军头所说的练兵那么简单

初冬时节,齐鲁大地已能感受到朔风的凛冽。战国时,宋玉陪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曾对风有过一段十分贴切的描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这里的风完全不像宋玉说的那样浪漫和豪迈,吹在身上就是刺骨的寒,诗和现实的差距遥不可及。劲风卷着砂石四处翻滚,漫天的尘土迷蒙了天空,放眼望去,枯黄一片,见不到一丁点绿色。

大军时疾时缓,七八日工夫才抵近兖州,在距离边界二十里的一处山岗驻扎下来,开始分队操演。这里比营地开阔得多,完全就是实战场景,桓温还真佩服为将者的视野,将军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靠着一刀一枪拼打出来的么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言川诸兄弟如鱼得水,他们从海州一路流浪逃亡,对这种环境丝毫不陌生,扯着桓温就开始林间穿梭,沟壑越野,实实在在的演练起来。谁知刚刚过了两日,上头传令下来,大军停止演练,严阵以待,进入临战状态。

接着,就不时见到不少骑兵偷偷进入兖州境内,而回来的时候,不是牵着空马,就是背着成捆的胡刀。几日下来,桓温明白了,大军是在越境打劫

桓温顿时对这支大军产生了厌恶,这比大疤眼还可恶大疤眼再恶毒,好歹也是露出了嘴脸和獠牙,让你知道他是恶人。而大军以演练为名,趁赵人攻打鲜卑人,趁虚而入,上前暗算人家,这算什么雄师劲旅还有,空马和胡刀抢来了,那骑马挎刀的主人哪里去了

桓温不寒而栗,他们的家园被毁,妻离子散,战士身负重伤,鲜血淋漓而急需救助之时,被突袭而至的青州兵杀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