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56章 折翼惊弓鸟

大晋衣冠 第156章 折翼惊弓鸟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武陵王快快请起,折杀老夫了”郗鉴纵容心里十二分的埋怨,还是做足样子,一把扶起司马晞。

回望身后,沼泽地里,乌雀乱飞,狼豺当道,尽情享受着饕餮盛宴

徐州城遥遥在望,不时有游骑探子往返,郗鉴指挥若定,从容布置,面对危局,一切显得游刃有余。

王导赞道“老夫惭愧,比不上亲家公身虽迟暮,但虎威犹在,逼得石虎仓促撤走,老夫仰慕之至啊”

郗鉴诚恳言道“亲家公谬赞了,石虎撤走,并非老夫的功劳。刚才探子来报,赵人大帐遭一伙山匪袭击,为首的乃是一蒙面之人”

“蒙面人”王导讶异道。

“是的,他们抢走了大量辎重,围困了赵人的一支兵马。石虎接报后才率军撤走,前去大帐解围。看来,受困的赵人绝非普通之人,否则,石虎怎么会吐出口中食,亲自前去解围”

“看来不是石虎的亲信,就是他的子侄”

王导附和着,又问道“山匪这里哪来的山匪这帮山匪劫夺大赵物资,无意中反倒帮了我们一次。”

郗鉴颔首,遥望西边,顺嘴回道“附近只有一座芒砀山,应该是那里的山匪。”

蒙面人芒砀山芒砀山蒙面人他念叨着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名字,想起了之前的诸多往事。

他记得桓温曾多次向自己提及过芒砀山的那帮流民,难道他们又回来了

来到徐州城外,郗鉴邀请两位进城一叙,聊表地主之谊,以为接风洗尘,王导婉言谢绝了。

郗鉴明白亲家翁的心思,对方没有颜面进城面见诸将和徐州百姓,估计是想早点离开这伤心落寞之地。

郗鉴知道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来鼓舞一下人心士气,也给老王导一点慰藉,他努力绽开笑容,安慰这位朝廷新政的主导者。

“亲家翁此次北征,虽然折损了一些军士,不过也别太伤感,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你们也完成了圣上交给的任务,保住了徐州城安然无恙,又将胡人赶出边境,大长了大晋的威风”

王导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听出了亲家翁的善意。

“要知道,朝廷的援军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来到北地边境,老丞相开荒之旅,也将载入史册,并激励我大晋兵民。不久之后,待国力大兴,期望亲家翁能再次北征,驱逐胡虏,克服神州”

王导闻言心头一热,郗鉴当众高声示好,将来他上奏朝廷必定也是同样的口吻。

他是给自己一个天大的台阶,把判断的失误和战场的落败掩饰过去,包装成军前虽有挫折却完成了北征使命的论调。

不仅如此,还盛赞自己长了大晋的威风,其实哪有威风可言

王导自愧弗如,他理解郗鉴如此做,不仅仅是看在姻亲的份上,而是一贯磊落的风格和坦荡的胸襟之写照。

再想想自己,之前在朝堂上还对郗鉴心存芥蒂,抱怨他站在陶侃的立场上,与自己过不去。

王导心想,今后自己也要投桃报李,回馈郗鉴的善意

“亲家翁老骥伏枥,孤身固守徐州,为大晋安边,若不身临其境,实在难以感悟其中艰辛困苦。老夫回朝后一定陈奏圣上,待国力恢复必定给徐州增兵遣将,让亲家翁早日返回建康,颐养身心,不再受北风腥膻之苦。”

郗鉴无言的点点头,看着自己固守的孤城

“老夫告辞了”王导浊泪盈眶。

“亲家翁一路走好,城内诸事繁多,恕老夫不远送了”两位辅政重臣各洒老泪,依依作别。

殊不知,返旆南下之路,还有一只猛兽磨砺爪牙,张开血盆大口,静静地在等待着他们

旌旗招展,军威正盛,大军来时,自信而豪迈。返程时,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在巨大的实力悬殊面前,地位、颜面、心机统统不值一提,战场上来不得半点马虎

就像桓温对言川说的那样,你不尊重战场,战场就会给你颜色。你不尊重敌人,敌人就会要你好看

来时三万余众人,包括从滁州寿州征调的五千人马,现在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一万多大晋儿郎抛尸北地,血染疆场。幸存者也是心有余悸,惊魂未定。

好在一切都结束了,已经踏上了南下回乡的路。

仍有一些军士摸摸脑袋,看看四肢,确信自己身上一个零件不少。虽然离开了战场,他们的脚下呼呼生风,一路小跑,希望早点离开北方大地。

这里密布陷阱,充满杀戮,只要渡过淮河,有了河水的阻隔,大伙才能敢安心下来。

因而他们不顾战败带来的伤痛和疲惫,不用上官催促,一路上马不离鞍,人不歇脚。

行至芒砀山南二十几里地外,方觉人困马乏,饥肠辘辘。

“丞相,大军已走出七八十里地,天快黑了,反正今晚也到不了淮河,还是让大家安营扎寨,等天明再走吧。”

“好吧,让大家轮班歇息,安排好岗哨,撒出去游骑,仔细探查周围情况,不要有任何闪失。”

王导交待下去,失败前,他情绪高涨,失败后,头脑还算清醒。虽然远离疆场,毕竟还未渡河,马虎大意不得。

布置完毕,他伸手展臂想按揉一下腰背,发觉僵硬得很,悻悻作罢。

行军司马布置好中军大帐,周围营帐拱立,如众星捧月,其他大帐则一字长蛇排列。

王导怏怏不乐,掀开帐帘,转身抬头西望,太阳落到了山崦里,只剩下一轮光晕。四周,夜幕像一张大网,徐徐垂下。

军士们已经等不及埋锅造饭,草草的吃点干粮,横七竖八躺了下来。

不一会,营帐中已经响起了沉沉的鼾声,轮班值守的军士困意十足,哈欠连天,机械式的举着枪,无力的挪动着脚步。

天黑透了,巨大的乌黑的帷幕罩在上空,加重了帐中人的睡意。然而,二十几里外,一匹匹战马排列好阵势,一个个训练有素的精骑正瞪大眼睛,望着西北方向,等待着最佳时机。

他们是猛兽,在耐心的等待,等到子时左右,那是猎物们睡得最为酣沉的时刻,是最疲软无力的时刻,也是他们张牙舞爪的时刻。

二十里外的卧虎岗,三千鲜卑精骑已经等待了近十个时辰,他们斩杀了留守的芒砀山弟兄,就一直委屈的缩在岗上,窥探着北边的情势。

领兵的正是燕王世子慕容俊

燕王三子一女,个个擅长骑射,比起羯族的石氏,鲜卑人马背上的功夫更胜一筹。

他们至今还是以游牧为生,不像赵人已经建立王朝政权,住进了豪华的宫殿,只有少数落后偏僻的部族还住在帐篷毡房里。

自鲜卑人被石勒征服,纳入赵人的政权后,为拉拢慕容氏,大赵天王石勒封慕容俊父亲为燕王,鲜卑大都督,属于半统一半独立状态,仍有对鲜卑族的自主权。

但是,鲜卑人须向朝廷纳质,因而,燕王将一子一女送到临漳作为人质。包括苻氏,还有姚氏等异族同样如此。

石虎与石勒不同,一向排斥其他异族,认为那些异族心怀二志,迫不得已才臣服。一旦石氏衰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脱离,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他以为,这样表面上的统一,还是不要为好,索性把异族的上层显贵人物一杀了之,把异族变为奴隶,彻底建立大一统的羯族赵国,但是这种愚见被石勒断然拒绝。

因而,几个异族王在临漳朝堂,同声反对石虎,和石弘程遐走得很近,更引起石虎的嫉恨。

此次征调鲜卑人伏击晋军,是石闵的计划。

燕王似乎窥出了石虎的用意,一再交代世子,当心石虎借刀杀人之计,不可中其圈套,不要正面卷入厮杀。

要见机行事,万不得已也不要涉险,鲜卑的骑士性命金贵,为石虎卖命太不值得。

所以,慕容俊也在等待时机,既要完成伏击任务,好打发石虎,不让他抓住把柄。又能保存实力,不让自己人有性命之虞

二十几里路程,对鲜卑的战马而言,腾起四蹄楞个神的工夫就到了。

慕容俊弯刀一指,三千匹战马悄无声息,不紧不慢的向前跑着,接近中途忽然爆发,如暴风骤雨般凌厉,风卷残云般彻底,直奔王导的中军营帐而去。

“杀呀,杀呀”

呐喊声惊醒了原本就没有入睡的王导,亲兵们大都在水獭川阵亡,但残剩的数十名亲兵还是迅速熄灭了灯火,拉着王导冲出了营帐,消失在夜幕中。

与此同时,鲜卑人的火箭也射中了营帐,很快燃起了大火。

三千人的喊杀声翻江倒海,声彻云霄。

晋人手忙脚乱,不知这喊杀声从何处想起,这帮伏兵从何而来,不是已经远离战场了吗

燃烧的大火点亮了四处躲闪的军士,也为鲜卑人的箭矢指引着方向,很多军士身着单衣从被窝里爬起来,有的还赤着脚,稀里糊涂成为了箭下鬼

鲜卑人正在大肆屠杀之时,一阵箭雨却从斜刺里射来,眨眼间,百余名鲜卑骑士从马上摔倒,有的被快速奔跑的战马拖在后面。

慕容俊一看情况不对,知道来了奇兵,自己已被对方盯上。但此时,离那宽敞高大的中军大帐很近了,猎物已在嘴边了,岂肯轻易放过。

“冲”

片刻工夫,鲜卑铁蹄已冲破拱卫的营帐,抽出弯刀一路猛砍。刚刚从睡梦中逃出来的军士没来得及反应,已成为刀下的冤魂。

鲜卑人借着火光,寻找着主帅的身影。

凭着依稀的灯火,他们发现还没走远的一群兵士,正向远处移动。按照常理,败卒应该四散逃窜,而他们紧紧抱作一团。

没错,就是主帅王导。

晋军反应过来了,鲜卑人也被突然而来的奇兵冲散分隔,阵型散乱,只有慕容俊百余人冲破层层阻隔,冲向王导。

如果亲兵们此时四散逃走,那王导今夜必死无疑。但亲兵也有底线,主帅阵亡,自己要殉命,那还不如用血肉之躯阻挡敌人,至少今后朝廷会厚抚家人。

数十亲兵为王导围起人墙,这时,其他晋军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纷纷向王导这边冲过来,封堵住鲜卑人前进的方向。

功败垂成,慕容俊看到已经没有机会,呼哨一声,拨转马头,冲出了营帐。麾下的骑士不再恋战,留下了数百余具尸体,跟着世子向东北撤退。

化为灰烬的中军大帐,满地的尸体,散落的兵器,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王导连遭败绩,惊魂未定,司马晞则惊慌失措,庆幸自己没有呆在大帐里,从而躲过一劫。

在漫长而又惊魂未定的等待中,天亮了

东晋的衣冠豪族争斗进入白热化之时,本文的主人公正式披挂上阵,卷入到漩涡之中,后文越发精彩感谢您的陪伴,希望您继续支持,投出推荐票,加收藏,感谢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