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74章 茕茕拜新月

大晋衣冠 第174章 茕茕拜新月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木兰仰望星空,悲天悯人,默默的吟诵着,哀怨凄婉的诗句正如她此刻的心情。

桓温又一次失约,让苦等了一年的她心情再度跌入低谷,天上的这轮弯月,他能看得到吗

如果看得到,来一趟碧霞宫难道会比穿越沧海桑田还遥远吗难道两人之间真的会像诗中所的那样,一水的阻隔,让彼此只能默默的思念着,而永远无法跨越那道阻隔

寥廓明净的天空上,月牙儿如一道弯钩,渐渐挂上柳梢,恰似宝帘上的帘铮,小巧玲珑。

月儿的轮廓略有模糊,又仿佛女子的眉痕没有画完,一定是广寒宫的嫦娥失了佳期,心中犹有离恨别情。

淡净的月彩从山坡上的花树间透过,蒙胧的月晕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

暮色下的院子里,一片宁静

院中之人看木兰倔强而又落寞的样子,谁也不敢过来搭话,怕刺痛她脆弱的神经。

孔氏也是如此,但不得不说,已经两年过去了,作为母亲,都对儿子是死是活不再抱什么奢望,而木兰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着,盼着,默默的忍受着。

如果再不豁达一点,让木兰及早醒转过来,坦然面对,还这样痴痴等待下去,不仅耽误了女儿家的终生大事,也会让木兰陷入偏执、疯狂,进而厌世。

万一想不开做出傻事,那就后悔莫及了

“孩子,伯母知道你心里苦,温儿又让你失望了,已经两年了,依伯母看,就别再等了吧”

孔氏开门见山,不再兜圈子了,因为已经兜了太多回了。

“看天上的繁星,那么明亮,还有那道银河,那么璀璨,好像就在山顶,离我们好近,触手可及。”

木兰旁若无人,自言自语道。

“今夜,牛郎和织女,一定会穿越那道阻隔,手挽着手,走在一起,诉说着又一年的相思离别

“孩子,是温儿对不住你,你别怪他,他也是命苦为了他父亲,官府说他两次行凶杀人,如今成了钦犯,即使等到他,又能如何”

孔氏浊泪翻滚,怅然又道“不是被官府抓住治罪,就是逃遁隐居,眼前的茅屋,迟早也会被发现。再逃,这么大的天下,我们还能找到栖身之所吗”

孔氏牵挂着桓温,心疼自己的儿子,忍不住地抽泣。

“温哥哥长高了没有胖了还是瘦了也不知道缝的合不合尺寸算了,将就着缝吧”

木兰没头没脑的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更让一旁的孔氏心酸,心惊,心疼。

“世上哪有作母亲的狠心诅咒自己的孩子不过,伯母想来,温儿多半已经不在人世间了,否则他再怎么狠心,也不会不回家来看看,给家里报个平安,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木兰没有理睬,继续自顾自的穿针引线,认真的缝补着。

桓冲轻轻走了过来,对着二人说道“娘,木兰姐,我相信,大哥一定还活着否则,官府不会派人来盯着咱们家。”

“冲儿,你说什么官府已经发现我们了,你怎么知道的”孔氏吃惊的问着。

“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了,只是到昨日才明白过来,你们还记得昨日早晨有两辆马车经过吗”

桓冲一问,孔氏点头道“知道啊,当时你还说有人在放羊。”

就是那个牧羊人露出了破绽

“那个牧羊人以前从未见过,只是最近半个月左右才来的。这附近没有人家,哪来的牧羊人你之前患病需要黑羊羔补补身子,我们兄弟周边寻了个遍都没找着养羊的人家,怎地现在倒有了”

桓冲回忆起昨日中午的经过。

当他看到那个牧羊人后,心里就起了疑,那个人和之前所见过的牧羊人并非同一个人,而且似乎在向茅屋张望。

于是趁家人不备,他拿着竹篓铲刀,假装挑挖荠菜的样子,绕出很远,迂回一大圈,慢慢向山脚下走去。

走到不远处,偷偷打量了一下,牧羊人约三十岁左右,是个青壮男子,就凭这一点就让人起疑

农耕时节,青壮之人不是在田里耕作就是应征官府徭役,赚些钱贴补家用,牧羊放牛这些活一般都是家中的老弱承担。

再者,不远处的那个人和昨日的牧羊人相比,论高度胖瘦并非同一个人。

尤为关键的是,牧羊人腰间鼓鼓囊囊,背后的衣襟都被撑得高高的,那应该是把腰刀。

桓冲便留了个心眼,上午陪木兰去碧霞宫,还看到远处就有樵夫以及挎篮采桑之人,他们根本漫不经心。

一家人在这里住了几年,除了香客和游人,很少见到过这些人。

而他俩从碧霞宫出来,又发现他们还在远处,有意无意的看着他俩。所以,桓冲断定,他们,还有那个牧羊人,就是官府的差官,他们早就发现茅屋了。

孔氏责怪道“那你怎么到现在才说,干嘛不早一点”

桓冲苦笑道“早说,怕影响你们,害得你们担惊受怕,今日之所以要说出来,是想给木兰姐一点信心。想告诉她,让她不要灰心丧气。”

木兰抬起头,冷冷的问道“既然还活着,七夕失约,那他也可以在平日里回来一趟嘛只要告诉我他还活着,我就会一直这样等下去,心甘情愿等下去,不管多少日子,多少年”

“木兰姐,你要有信心,我大哥一定活着。”

桓冲对此坚信不疑,他耐心的说服木兰,桓温之所以平日里不敢回来,因为他就是担心茅屋现在的处境。

他大哥一定以为,家人被官府盯上了,如果贸然回来,官府必然会发现。到时候,全家都会遭连累,甚至还会拿家人作为要挟。

而相反,只要他一日没有被抓,或者生死不明,家人才会有一日的安宁

桓冲极力在为哥哥辩护,在他心中,自己顶天立地的哥哥绝不会就此消失。

最高兴地莫过于孔氏了,她虽然没有看到活生生的桓温站在自己面前,但自己的儿子或许真的还活着。

“木兰,这么晚了,还在织什么”

孔氏心想,桓冲一番话,木兰应该忘记伤心,重新燃起希望。

“七夕之夜是乞巧节,待字闺中的姑娘们要在今夜,摆上果蔬,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织出漂亮的衣物,得到美满的姻缘。我也要给他织些衣物,祈求织女赐福。”

但愿如此吧孔氏心里叹息道。

她一直把木兰当自个的孩子,不想敷衍什么,其实她想告诉木兰,有些事该面对还是要面对。

因为即便温儿还活着,他更不敢回来了,不是要空等一辈子吗终究难成正果,耽误了女儿家的青春,又何必呢

孔氏还在庆幸,幸好上次没来得及行新婚大礼。如果行了礼,饮了合卺酒,木兰就成了钦犯家眷了,要被连累一辈子。

“木兰,听伯母的话,别再等他了,明日起让你父亲给你找个好人家。是我们桓家对不住你,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伯母会始终把你当做亲生女儿一样。”

“伯母,冲儿,我相信他还活着。你们放心吧,不管他是死是活,木兰都会等到明年的七夕,因为我答应过他,三年之约我一定要再等一次,这是我俩的约定。”

“木兰”孔氏心疼的唤了一声。

“只要明年他准时出现,哪怕他被官府抓走了,我也会为他守一辈子的寡。如果我现在就放弃了,要是他还活着,我会遗恨终身的”

茅屋内,传来了杜艾猛烈的咳嗽声,一阵接着一阵。

最近这一年,杜艾的身体越来越差,寻常大夫开的药方起不了什么作用。

木兰伤感的说道“我自小没有母爱,是父亲把我拉扯大,现在他疾病缠身,每况愈下。寄居在这山林里,缺医少药,如果他就这么走了,剩下我孤苦伶仃活着,无依无靠,他是难以安心的”

孔氏同病相怜,也为杜艾揪心。

“所以,我想在他还健在的时候,能找个人托付终身,不管贫富贵贱,只是让父亲放心,女儿有依靠了。父亲若是哪一天没有醒过来,就可以坦然的告诉九泉之下的母亲,不用要女儿操心”

孔氏还想开口劝她,世上的男儿多得是,不料,木兰又堵住了她的嘴“可是,除了温哥哥,木兰谁也不想嫁”

夜深了,孔氏母子已经散去,寂寞的庭院中,只剩下木兰一个人。

一袭白衣白裙,对着天边的新月,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仰望中天,轻启朱唇,默默的在祈祷。

世界一片寂静,唯有那新月和繁星作伴,深情地照着这无眠之人。夜风轻拂,吹着木兰一头柔顺飘逸的青丝。

拜月完毕,她站起身,少女白色的裙带在随风飘扬,翩翩起舞。与之翩翩起舞的还有那散落在风中,不为人知的万千心事

“鲜卑小儿有什么动静吗”石虎问石闵。

“父王放心,孩儿已经告诉石遵,让他派人盯着,昼夜有人监视。”

“嗯,记住,别让这俩人质跑了,一旦有动静,马上动手,让燕王尝尝我的手段。今后有他们在手,看他还敢不俯首听命”

“父王妙计,不过依孩儿看,此乃一箭三雕之计。”石闵胸有成竹,石虎顿时来了兴致。

“哦,说说看,哪三雕”

“其一,控制住他们兄妹,要挟鲜卑人;其二,逼迫燕王不再向着程遐,断太子石弘一党羽翼;其三,以此为诱饵,试探龙体到底如何”

结果,没过几日,慕容兄妹人去楼空

石勒已经很少亲临朝堂了,平日就连在寝宫都很少接见臣子,一应朝政和军戎之事都交由石弘和石虎处理。

今日,石虎说有要事奏报,石勒才在两位内侍的搀扶下颤巍巍的步入朝堂,艰难费力的在御座坐下,旁边几位太医则在一旁候着,以防发生不测。

石勒知道,自己这副病容,阶下的臣子有人欢喜有人愁。

苍天从来不曾绕过谁

不管了,人走了,茶哪有不凉的

只是这副茶碗,绝不能让那阶下心怀欢喜之人抢去。自己只要卖力表演,抢碗之人就越会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来。

只要有人敢伸手,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毫不留情斩断那只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