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78章 道阻路且长

大晋衣冠 第178章 道阻路且长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温和婉儿纵马由缰,疾驰而行

左右分别有几十名鲜卑骑兵拱卫,在他们身后十几里处,还有慕容恪精心挑选的百余名精骑,一路跟随保护。

驭风马好像感通人性,奔跑不多时,渐渐放慢了步子,二人从一前一后变为并辔而行。

桓温心急如焚,但不忍破坏这种氛围,信马由缰,不紧不慢的走着。一路上,两人谁都没有作声,保持着沉默。

因为一开口,就意味着即将到了分道扬镳的那一刻。

终究,婉儿还是先开了口

“元子大哥,我们在一起这么久,我只知道你的名字,能告诉我你的故事吗要不然,今后我想找你都不知道去哪”

桓温很惭愧,慕容婉儿所说的名字只是自己随口编造的,并不是自己的真名,想想真是对不起人家

“慕容姑娘,不是我刻意隐瞒什么,我现在身份有点尴尬,不便透露。不过你放心,等到合适的时候自会告诉你。”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今后还会再见面”

婉儿一改刚才的忧郁,眼神中透露出光彩。

“会的,我们一定还会见面,等我们再次相见的那一刻,我会把你想知道的都告诉你,不会再隐瞒。”

“那我告诉你吧,我是燕王的女儿”

桓温大吃了一惊,虽然他知道兄妹俩身份不一般,没想到竟然是燕王的千金。

“真想不到慕容姑娘身份这么高贵,如此机密的事情,为何要告诉一个身份不明之人”

“马上就要分别了,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重逢,我不想留有遗憾,只想把我坦荡的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一览无遗。”

婉儿期盼的等待着桓温的回答,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

桓温并未如她所愿,而是问道“你们身份如此尊贵,石虎为何要追杀你们,难道他不忌惮鲜卑人的实力吗”

“我们兄妹在临漳为人质,已经一年多了,是朝廷防范我们鲜卑慕容氏的筹码。只因石虎起了歹心,我们才从临漳逃了出来。”

“那石虎为什么现在要动手”

桓温不解的问着,他对大赵朝廷内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朝中权贵们私下都在猜测,说皇帝石勒快要死了,石虎想要夺权篡位,而鲜卑人支持太子石弘,所以才对我们磨刀霍霍,想削弱石弘的势力。”

看桓温似有不解,婉儿于是把她所了解的大赵朝廷派系组成和争斗的情况、石勒石虎程遐等关键人物的秉性,统统给桓温说了一遍。

桓温如获至宝,认真倾听着每一句话。

“元子大哥,上次你送给二哥一首诗歌,叫什么岂曰无衣的,那个是男人征战的歌,婉儿不喜欢。你能不能也送我一首,单独给我念一念,我喜欢那种恋人之间离别相思的歌。”

这句话,桓温已然感受到了婉儿对自己的情意

他知道,自己必然会辜负了眼前的这位多情善良的姑娘,那就送一首歌给她,以弥补自己不愿道白的愧疚。

“好吧,那我就为慕容姑娘唱一个蒹葭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真好听,婉儿一定要把它学会,今后唱给元子大哥听。”

桓温仰望天上的浮云,使劲点点头,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满眶的泪水。婉儿没有察觉,还撒娇的说道“下次如果我们再相见,你能不要再叫我慕容姑娘吗”

“那叫什么”

“就叫我婉儿”

桓温一边唱着,婉儿一边学着,一路上两个人都在哼着歌,胯下的马儿欢腾起来。这条路要是没有终点,能一直这样毫无牵挂的跑下去,该有多好

恼人的是,婉儿还是看到了前方的终点。

“元子大哥,已经到了金乡郡,再向前就是兰陵郡,请恕婉儿不能再相送了,咱们就此别过吧”

婉儿轻声哽咽,似哭非哭。

桓温获悉了婉儿的身份后,就连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都不愿给她留下。自己是朝廷钦犯,对方是贵为燕王的千金,身份迥异,天壤之别。

而且,自己不管将来如何,如果和北方鲜卑王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也是南方的大晋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还是决绝一些的好,长痛不如短痛

“虽然我们出手相救,不过也是举手之劳,而慕容公子帮我解决了买马的心头大事,慕容姑娘又把心爱的驭风送给我,这些日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深为感动。所以,你不用再感觉欠我什么。”

“可是你欠我的”

这句近似恩断义绝撇清关系的话,终于让婉儿蓝色清澈的眼眶里,闪烁着晶莹的泪珠。

“我欠你的,我欠你什么”桓温不解的问着。

“你走吧,等我们下次相逢的时候,再告诉你。”

桓温在一帮骑兵的护卫下,扬起马鞭,头也不回的疾驰而去。

婉儿喃喃道“我知道,那个木兰在你生命中一定很重要,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不过,元子大哥,你知道嘛,自从你救下我的那一刻起,我也能体会这种感受了。”

转瞬间,马蹄腾起的灰尘遮挡住了后面远远投来的视线。渐渐的,越来越远,原来越小,直至消失在草天一色的尽头。

只剩下婉儿,还在原地踟蹰,望着桓温远去的方向,她挥舞着双手,大声的呼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桓温辞别鲜卑骑兵,在两位兄弟的陪同下回到山寨。夜幕已经降临,发现还是晚了一步,沈劲带着几个弟兄午饭后就南下滁州了。

“恩公,那些战马已经”刘言川急着给桓温说一下演练情况,不料被桓温一口打断。

“先别说马,说人沈劲此去滁州,万分危险,如果我所料不错,官府早就埋下了人手,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桓温想起两天前那场噩梦,心里忽忽难安。一旦沈劲被抓获,那么大的罪名,是必死无疑,而自己也将进退维谷。

如果不去营救,则难以逾越情感上的愧疚。

这么多年来,他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历经艰险,二人早已结下了比兄弟般的深情厚谊,用战火和流亡织就的纽带,牢不可破

如果去救,那就正中官府的圈套,官差正张着大网等待自己钻进去。

那样的话,二人的性命,多年历练积累的事业,连同未竟的壮志和抱负,都将烟消云散,化为灰烬。

不仅如此,家人也会受到连累,而至少现在,他们还能暂且平安的活着。

“这可怎么办”桓温急的在聚义厅里来回踱步。

他善于冒险,如同博望驿站的刺杀,但那种冒险是建立在很大胜算的前提之上,因为江播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人在官府的驿站杀人。

就同他精于樗蒲一样,看似全凭运气的赌博,但在他看来却有章可循。没有必胜的把握不会轻易出手,要么不赌,要么必赢。

眼下面临的这个冒险没有胜算,代价太大,还是别去了,听天由命吧

桓温打定主意,可转而一想,沈劲被数只羽箭射落墙下的那一幕梦境又浮现在眼前。

这几年,他还是头一次碰到难以拿捏的境地,一筹莫展,而刘言川的一句话却为他打开了另一条思路。

“恩公,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就是把这石板磨破了还是拿不定主意。照俺的想法,不管如何,先去救人要紧,至于后面再发生什么,到时候再临机处置。反正,七八个弟兄的性命,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刘言川见桓温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嘟囔了起来。

山寨其他首领异口同声“见死不救,不是我们山寨的习惯,别说可能有些伏兵,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去闯一闯”

在桓温看来,刘言川是条汉子,可亲可敬,重感情,讲义气,为弟兄,为朋友甘愿两肋插刀,毫不惜命。

而相比之下,自己瞻前顾后,权衡得失,确实不如刘言川爽快豪迈,这也是刘言川深得芒砀山弟兄拥戴的最大的原因。

如果自己在山寨坐等,损失会最小,但势必伤害了刘言川和山寨一众弟兄的心。

此刻,感性战胜了理性,因为面前这些弟兄都是感性之人,怀揣赤诚之心,自己只能循循善诱,不能拂逆众意。

“好,救人”

桓温终于开了口,众弟兄一阵欢呼,从他们脸上欣喜的神色,他们并没有把救人看成是龙潭虎穴,而是当作同舟共济的义气干云。尤其是刘言川,兴奋得操起短刀拿着干粮就向外冲去。

“慢着言川,我不能去,你也不能去。”

“这是为什么”刘言川满脸写着疑惑。

“恩公腿脚还未利索,又骑了两天的马。此去滁州,路途更远,俺在山寨这些日子,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大觉,都快肥成猪了。正好到山下跑一趟,去去肥膘。”

桓温的理由是,山寨不比从前了,现在兵强马壮,刘言川是一寨之主,要带领弟兄们干大事业的。

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打打杀杀,抢这劫那的,万一遇到不测,山寨群龙无首,弟兄们没有了主心骨,会成一盘散沙,甚至分崩离析。

身为灵魂和主宰人物,即使要冲杀,也要在两军大战上,而非涉险去接应几个兄弟,逞一人之威。

众头领点头称是。

“恩公这么一说,俺怎么一下子成了金瓜蛋,值钱起来了好吧,老三,你带三十个弟兄下山走一趟。”

“老三,来,看这里。”桓温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

“沈劲如果遇到险情,我赌他必然会经过这里,你就到这接应他。记住,人多目标也大,注意隐蔽,不可暴露身份,更不可恋战。”

图上的那个点,桓温相信,沈劲有默契,应该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沈劲为弥补自己的愧疚,奔驰在南下的路上,这条路并不是坦途,而是充满了杀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