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11章 庐山真面目

大晋衣冠 第211章 庐山真面目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导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他不知道,赵人再怎么内斗,也有结束之时,而那个时候就是他们败亡之时。

桓温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敢置数万大军于悬崖边上,难道又是为了所谓的颜面

此举是真的为了朝廷的北伐大业,还是仅仅为了建康朝堂上能扬眉吐气

桓温越发觉得,王导该收手了。

现在收手,是战功最为卓著的巅峰,再拖下去,前景不利。

因为赵人兴许已经在磨砺爪牙,他们不是死老虎,病老虎,而是真正的丛林之王

对于沈劲提出要派人去知会晋军的提议,桓温没有答应。

他知道,郗鉴大人稳妥,深知赵人套路,估计曾经多次进言,王导都没有采纳,才出现今日之局面。

至于山寨之人的话,王导他懒得用余光去看一眼,听一句。

看来,要想他们退兵,或者至少引起警惕,只有一计可行了

“报,太傅。”

探子闯入大帐,称梁郡西北有一支骑兵出没,看阵势不下两万人,正朝陈留一带移动。

“再探”

“报,刺史大人,徐州城北近兰陵郡一带,有骑兵运动,从带起的烟尘判断,估计要两三万人,他们有攻打徐州的可能。”

“再探”

在王导移营的路上,兵马四处出没的消息纷然而至,中军大帐内,感受到了压力和危机。

要知道,徐州是边城,而自己所处的地方更在边城外数百里,是赵人的腹心之地,也是虎穴

“太傅,这下总该明白了吧,赵人是故意引诱我们,我想他们已经结束了内斗,布下了伏兵。”

郗鉴同样的提醒,此次王导听起来没有昨日那样逆耳,不过他仍然心有不甘。

如果能再拖上三日,收复二城失地的功勋就唾手可得,光耀千古的战绩就和他的名字紧紧系在一起了。

偏偏天意弄人,皇帝虽然恩宠他,可上天还是没有眷顾他。

如果他就这样撤兵,劳师无功还不如不来。回去如何向圣上交待,如何应对那帮宵小之辈的冷眼

而且,梁郡虽然城破,毕竟还未彻底拿下。

要是能晚上两天,待集中兵力,将梁郡城内所有的赵人清除掉,彻底将梁郡收入囊中,也是露脸的一件美事。

现在想想,又觉得自己心太急。为何开初时能静气凝神,打着打着就步伐凌乱,不按套路出牌了

“老太傅,依本王看,现在撤兵为时尚早,赵人内斗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否则,为何我们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没错,老夫还以为,这两支如果是伏兵,为何突然要现形我估计,他们色厉内荏,恐怕是想吓唬我们。郗大人,你看呢”

郗鉴见王导固执贪功,还心存侥幸,一恼之下,拱拱手,他不想再看二人表演了。

“太傅,请恕老夫不能奉陪。徐州一旦有失,老夫百死难辞其咎,城内还有几万军民,他们耗不起,告辞了。”

“郗大人,郗大人”司马晞匆忙喊道。

王导本想挽留,但话未出口,郗鉴已拂袖而去,留下二人怔怔发呆。

“太傅,本王不赞同郗大人所言,毕竟,你我和他的目标不同。他只要守好徐州即可,而你我却是要收复失地。”

“王爷所言甚是”

“不过,这两支兵马不容忽视,万一不是来吓唬我们的疑兵,而真是赵人主力,我们现在兵力分散,郗大人又率军撤回徐州,那形势可就十分凶险了。”

司马晞转念又一想,上次兵败的惨痛教训却挥之不去,似乎默默打起了退堂鼓。

王导见他二人都是一样的考虑,心里也稍稍感到紧张。

寻思片刻,说道“此时撤兵断不可行,但为了周全起见,让围攻陈留的前锋迅速回撤至芒砀山之北,和徐州及梁郡同处一线,进可攻退可守,等摸清赵人伏兵情况,再攻打陈留不迟。”

当撤兵之令到达陈留时,已是黄昏时分,攻城晋军疲惫不堪,死伤甚大。

陈留乃大赵黄河南岸重镇,防守稳固,且晋军前锋人数不占绝对优势,因而只能僵持。

听闻撤兵,军士们反倒无精打采,城下已经躺着上千具同伴的尸体,就这样无功而返,太可惜了。

大帐要做的应该是增兵,而不是退兵

但帅帐严令,不得不从,他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慢悠悠的南下。刚走了三十里,见天色已晚,便安营扎寨,准备等天明再走。

夜半时分,前锋军帐里鼾声大作,此起彼伏。或许在梦中,他们见到了妻儿,还有年迈的父母,一家人围着饭桌,诉说着北伐的荣耀。

殊不知,噩梦已悄然来临

此时黄河北岸的枋头,数十艘舰船,满载兵马,借着夜色的掩护,艰难的向南岸驶来。

黑乎乎的影子,像庞然大物,微弱的灯火,像恶兽的眼睛

这一幕,晋人没有发现,却被扮作伏兵的芒砀山寨的弟兄瞧见了。

桓温辛辛苦苦想出了这一招唬人之计,他们扮成赵人模样,马尾拖着树枝,扬起漫天灰尘,想以此警醒晋人,让王导撤兵。

结果,唬住了郗鉴,唬住了司马晞,却没有唬住王导。好在最后关头,王导还是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不好的是,他们的动作太慢

“恩公,怎么办,这帮人还在酣睡”

桓温焦急道“赵人已经登岸,不出半个时辰,就会追上他们。估计他们还没醒,就成了刀下之鬼,必须轰走他们。”

“杀呀,杀呀”

一时间,喊杀声,擂鼓声,刀枪碰击之声四起。火把高举,舞成长龙。

“弟兄们,快拔营,赵人杀来啦。”

晋军先锋丢弃掉营帐,赶着马车,带着辎重,留下三千人殿后,惶然南撤。

不料跑出三十里地,见后面没有了动静,晋军又放慢了步伐,嘴里还叫骂不停。

“他娘的,原来是赵人瞎诈唬,不是什么主力。”

“说得就是,弟兄们,继续扎营歇息。”

桓温远远跟在阵后,见此情景,是哭笑不得。

这帮军士到底是不畏死还是冥顽不灵,真的不知道赵人胡马弯刀的厉害,他们上次的伤疤好了

“弟兄们,再追,这次要让他们吃点苦头,抢夺粮草辎重,尽量避免伤及他们。”

就这样,一路驱赶,直至拂晓时分,像赶鸭子上架一样,才将他们驱逐至王导预定的地点。

见他们总算脱险,桓温等人才退回山寨。

回寨之前,桓温亲自动手,在沿途挖了些陷马坑,撒上铁蒺藜,如果赵人真的要来追击,还可以阻挡一下。

“他们是何装束有多少人”王导问道。

“应该是赵人的装束,黑夜之中看不清人数。他们一路追赶,直到清晨才退去,弟兄们一查验,才发现他们只有几千人而已。”

司马晞道“这就奇了,只高喊,不动手,只抢辎重,不伤军士。这哪是赵人,应该是友军才对,可我们在此别无人马啊。”

王导点点头,又抬眼看看司马晞,默默不语。

心想,可能就是一支赵人小股骑兵,故意袭扰他们。既然已撤至此地,那就暂时歇息,等在梁郡站稳脚跟再一道北上,磨刀不误砍柴工。

贵人多忘事,老人也多忘事

两年时间不到,王导已经忘记了在水獭川帮他们解围,还有在卧虎岗为他们驱逐鲜卑人伏兵的芒砀山人,还有一时间在京城传为美谈的白袍蒙面将军。

石虎亲率四万大军,弃舟上岸,此时天色还未破晓,本想全歼城下之敌,让他惊讶的是,并未听到晋军攻城的厮杀和呐喊声。

“报,大将军。”一彪人马迅疾而来。

“我等是陈留守军,围城的晋军半夜就已经撤退了。”

“奇怪,我大军连夜出发,无人知晓,敌军为何会提前撤退”

军士回道“这个,我等也不知情,只是昨日傍晚,有两支友军一东一西厮杀而来,惊退了来攻城的晋军,天黑之后,晋人的前锋也无缘无故撤城而走。”

“父王,会不会是秦人和鲜卑人,得知我们南下,故意抢先一步,来抢占功劳”

石遵怀疑是秦王和燕王故意使坏,气咻咻说道。

石闵当然不是他那样肤浅的想法。

“不会,如果是他们,应该将晋军合围剿杀才对,而且晋人前锋人数并不占优势,为何只是吓退而已,莫非是另有所图”

石虎道“他们所图什么”

“父王,他们一定是有意如此。一来,让我们无功而返,回去无法向朝廷交待;二来,养敌自重,为他们挣得安身立命的机会。”

石虎狠狠骂道“两个吃里扒外的奸人,这笔账就先记在他们头上,将来老账新账一起算。去,通知秦王燕王,让他们分攻梁郡和徐州,本大将军直扑王导大营,生擒老匹夫”

石虎前倨后恭,一反常态,亲自领兵来攻打王导,只因为石闵得到了绝密消息

“太医所言,是否属实闵儿,事关重大,来不得半点疏忽。”

“父王放心,太医姓赵,儿臣和他交往几年了,送出去的财货他十辈子都花不完,焉能不为我们卖命而且事成之后,儿臣许诺他荣升太医令,他讲得句句是实。”

炎炎夏日,石虎脖子后嗖嗖的冷汗,拍着大脑门,像是从鬼门关逃回来一样。

欣喜之后,又疑惑道“甚好甚好,不过父皇诈死这样的绝密之事,他怎会亲眼所见”

“父王,是这样的”

石闵娓娓道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