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26章 心有千千结

大晋衣冠 第226章 心有千千结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眼前的面容模糊而又清晰,神情谦逊而又倨傲,目光柔和而又凌厉,王导恍惚了

“啪”

他手中捧着的宝盒摔在地上,继而发出清脆的响声,盒中的玉佛断为数截。

王导惊愕的眼神直愣愣盯着桓温,像着魔了一般,哑口无言,半晌才艰难的迸出字来“原来是你,你是桓温”

“桓温”成帝万分诧异,他明白了。

“爱卿是当年苏贼叛乱时在京城防守的那个徐州校尉怪不得有些面熟,一别两三载,只残留一些依稀难辨的样子。”

式乾殿再次沸腾,朝臣瞠目结舌,啧啧惊叹。

原来在北地为大晋抗击胡虏的是朝廷钦犯桓温,是捐躯报国的故宣城太守桓彝之子,怪不得要戴着面具

哎呀,这么多年,真是难为他了

桓温俯下身子,拾起碎片装入盒中,递还给王导,轻声说了一句诛心的话语

“老太傅,这玉佛在下似曾相识。哦,想起来了,当年家父也曾有过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玉佛。只可惜家父战殁后,就不知所踪了。不过老太傅的心意,在下心领了”

王导又惭又惧,羞愧难当,眼前一黑,当场晕厥过去。

“允之,快送老太傅回府。哎呀,真是不该惊动他的,朕改日再去看望。”

成帝还不明白王导的晕厥所为何事,以为是人老力乏的缘故。

王允之起身,和几个侍卫一起,连背带扛,把王导送回乌衣巷。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成帝下阶,牵住桓温的手,感念道“爱卿背井离乡,诀别家人,隐姓埋名,亡命天涯。身处窘迫之困境,仍心念故国,安我北边,难为爱卿了”

“臣刺杀江播在前,负罪潜逃之后,如今又隐姓埋名,欺瞒陛下,臣待罪之身,劳陛下错爱,臣有愧”

桓温眼含热泪,说起这几年的经过。

朝上君臣想不到,他遭受的迫害和经历的苦难,唏嘘不已。对这位年轻的征北将军交口称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来人,拟旨撤销桓爱卿的缉捕文书,释放并厚抚其家人,在京师按例赐予宅邸,芒砀山的乞活军编入朝廷外军,按例拨付军饷。”

成帝紧紧握住桓温的手,满怀关切。

如今,桓温已是朝廷的征北将军,按制应该由尚书台兵部曹拨付兵马,以及一应僚属。

然而尚书令庾亮称,新政如火如荼,要劝勉农桑,还要开荒拓地,需要大量的青壮,暂时影响了募兵,当下兵力稍显不足。

既然桓温在芒砀山一带颇有威望,就让他就地募兵招贤,所需花费,所报职缺,朝廷照准就是了。至于军饷器械辎重等事宜,由尚书令直接签批即可。

“臣叩谢陛下隆恩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体察”

“爱卿,但讲无妨”

桓温将沈劲唤到身旁,如实禀报了沈劲的家世,成帝感慨万千,有心宽宥。

“陛下,沈家被列入刑余之家,然而他非但没有怨愤,反而随臣一道平叛苏祖二贼,在北地又多次抵御胡虏。这一点,郗鉴大人及徐州将士有目共睹,所以,臣请陛下予以考虑。”

“万万不能应允,陛下”

未等成帝开口答应,庾亮抢先抓住话柄,他要阻止成帝的恩旨,当然有自己的用意。

他说起,去年初秋滁州通往寿州的官道之上,寿州长史吴儒在赴任途中,满门惨遭杀害,数人毙命,血溅官道,来往行人纷纷侧目,贻害颇深。

经查,凶手就是沈劲,光天化日之下杀害朝廷命官,影响极坏,断不可枉纵其罪。

再者,其父沈充乃王敦叛乱之急先锋,骨干之贼。先帝曾亲自派人降服,然此贼辜负天恩,拒不归顺,且罪孽深重。

如果赦免其家,无法警示后人,惩戒来者,望皇帝详察

庾亮对沈劲其实并无过节,甚至根本就不甚了解,之所以要大声疾呼,阻止成帝开释,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桓温。

一则提醒成帝,不可乘兴感情用事,让桓温一再得宠;

二则,降低桓温的影响,让沈劲甚至桓温身边的其他人明白,桓温加封,他奈何不得,但亲随要想受宠,仅凭桓温的力道还不够。

如此一来,既能挑拨分化桓温和麾下的关系,又能给自己树威。

庾亮使出这样一个阴招,不可谓不毒,后来确实收到了成效,导致手足惨死,让桓温痛苦了大半生,也成为他报复庾家的重要原因。

庾亮嗓门很大,所说的又无可辩驳,成帝尴尬了,又不忍心辜负桓温。

没办法,只能当个和事佬,折中一下。

“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也不便率意而行,这样,沈劲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故而可以赦免其杀人罪行。至于赦免其家,撤销刑余之身,容其戴罪立功后再议。”

桓温见此,也不好为难成帝,眼下也只能如此,反正今后战事多得是,让沈劲立军功不在话下。

通过此事,桓温清醒的认识到,揭下面具袒露身份的那一刻起,各种明枪暗箭将会纷至沓来。

庾亮就是此中的最大推手

可是,他也没有料到,庾亮在皇帝面前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皇帝明明痛恨庾亮,为什么还要这般维护他,难道就是因为太后依然健在

桓温此时还不知道,木兰就是被庾亮巧施诡计连哄带骗送到了宫中。

盛宴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直至华灯初上才曲终人散。

觥筹交错面前,笑逐颜开背后,躲不开刀光剑影,免不了勾心斗角,今后或许还会有更多更深的栽赃陷害,落井下石。

无情的朝堂争斗,血腥的疆场屠杀,很快就会证明桓温的所虑。

“桓将军,旅途劳累,今日就饮宴至此,爱卿早些回馆舍歇息。朕明日大婚,正式册封皇后,你我君臣再饮上几杯,如何”

桓温哪有心思,看一场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婚典,简直就是男儿最大的耻辱。

他所能做的只有借酒遮脸了。

“臣,臣不胜酒力,一醉之后,三日方醒。臣,臣,只怕明日宿醉,勉强前来免不了丢人败兴,臣,臣”

桓温垂下脑袋,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他假装沉醉,骗过了皇帝,在侍卫的搀扶下,踉跄而出。刚走到殿外,殿内一人匆匆追了出来。

“桓将军,桓将军”桓温听出来,那是庾亮的声音。

“将军脸色似乎不对,今日圣上赐宴,圣意方浓,将军应该满面春风才是,怎么郁郁寡欢,难道将军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桓温醉眼朦胧看着庾亮,看着这张丑恶的嘴脸。

宴席上,他就在观察自己,到现在还在试探自己的酒量,应该是想要套点话。

“国舅大人说笑了,下官高兴,正因高兴才开怀畅饮,惭愧的是,下官的酒量和肚量一样,太浅薄。大人见笑了,见笑了。”

桓温假意敷衍,脚步仍不肯停歇。

“桓将军,当年苏贼围攻京城一事,本官一时情急,怠慢了将军,切莫放在心上。你我今后当携手并进,为圣上分忧”

“什么下官已经不记得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今后,诸事还要仰仗大人提点,下官醉了。”

桓温打了个嗝,喷出一口浓浓的酒气。

等桓温探视过随行的兄弟回到馆舍,已是二更。

沈劲等人迎了上来,埋怨道“大哥,怎么喝成这个样子,来,我叫人去打点热水,给你洗漱,早点歇着吧。”

“今儿高兴,高兴嘛。我封了将军,你赦免罪行,自然要多喝几杯,高兴,高兴”

脸上堆满笑,手舞足蹈,看不出有任何异样。桓温回到房间,没有洗漱,砰的一声,他将房门关上了,反锁起来。

馆舍里,没有式乾殿的喧嚣,没有君臣的礼节,没有阳奉阴违的虚伪。只有室外的风声,房内的寂静,还有一颗滴血的心

门锁了,灯灭了,夜深了,人静了。

桓温披头散发,衣衫不整,他倚在墙角,一屁股坐了下来。心潮如波涛翻涌,泪水如雨水倾盆。

他像一个摔伤的醉汉,一个走丢的孩子,一只失群的雏雁,一只迷途的羔羊

这里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可以尽情的痛哭,肆意的宣泄。他要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快,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生离死别,统统找出来,再统统抛却。

哭痛了,哭醒了,哭着哭着,他睡着了

隔壁的沈劲同样在暗自落泪,殿内的情形他已经知道了。

多年的搏杀和努力只换回了对自己的既往不咎,弟弟怎么办今后他们的子女问起来该如何回答

是埋怨桓温没有坚持,还是责怪皇帝没有怜悯,还是痛恨庾亮没有人性

隔壁撕心裂肺的哭声,惊醒了他。

同是天涯沦落人,他没有理由埋怨桓温,他也不埋怨任何人,他只埋怨自己的命运

“咚咚咚”“咚咚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敲开了房门。

沈劲拎着一坛杜康酒,来到桓温房中,二人相视无语,心神默契。

沈劲的眼神仿佛在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桓温用眼神回道“那就放浪形骸,通宵沉醉吧”

一杯一杯复一杯,一曲一曲又一曲。

直到鸡鸣三声,二人方才和衣而卧,瘫倒在一张榻上,抵足而眠。

刚刚合上眼,满目的泪水再次溢眶而出,顺着脸颊,无声的滴落在枕上。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