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57章 忠臣安可得

大晋衣冠 第257章 忠臣安可得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陛下暂息雷霆之怒,臣以为兼听则明,如此大事,须待庾大人和桓将军回朝之后,事情查核清楚再作定夺。”

何充不相信桓温是临阵脱逃之人,劝阻道。

“你还替他说话,自己拿去看看。奏报上除了骠骑将军,还有沈劲的签名。沈劲和乞活军亲如兄弟,难道也会冤枉他不成”

成帝怒气冲冲,又犯起了疑惑。

“嗯,乞活军,什么是乞活军”

庾亮派来的将领解释道“陛下,乞活军就是桓将军所在的芒砀山寨的部下,那帮山匪不遵朝廷旨意,拒绝编为征北军,还以乞活军自居。”

“真是一群山匪草寇,放着大晋的名号不要,还是乐意做贼,这叫什么这叫贼性难改,天生是贼乞活,朕看他们今后还怎么乞活”

“陛下,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免得劳损圣躬。”会稽王司马昱站出来也说了句公道话。

他赞同何充之言,以为应派寿州府连夜增派船只沿河巡弋,安排接应。再派武陵王率军到南岸驻守,防范敌人渡河。

待明日他们返回京师,朝堂再议个是非不迟。至于问罪桓温,还是等等再说。

“好吧,就照王叔之言,桓温暂不问罪,发现踪迹先行拘押,待罪行明确后再议。六王叔,你去给寿州拟旨,然后告知四王叔即刻发兵接应吧。”

成帝拂袖而去,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叔父,羲之给的金丹服用了吗,效果如何”

“没用,都怪我,病急乱投医。即便用了,也是饮鸩止渴。对了,前方有消息吗”

乌衣巷中,王导一日不如一日,却时刻关注着淮河北岸的战事。

“有,是个好消息,叔父,你真是神了前两日你一直昏睡,侄儿就没敢打扰。看,这是战报。老天总算开了眼,让他不得好报。”

王导握着战报的手在颤抖,笑中带泪,缓缓说了一句,让王允之匪夷所思。

“话不能这么说,他自个死不足惜,可惜大晋数万军士抛尸荒野,淮河以北大好河山就这样葬送了。还有亲家翁,他是个忠厚之人,守了徐州多年都没事,如今被他连累而死。”

“是他葬送的,关我们王家何干”

“欸,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些。”王导的口吻,带有教训之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咱王家是大晋之王家,大晋也是王家之大晋,要是连大晋没了,还会有我们王家吗允之,个人偏见可有,门族把政可有,但在维护大晋这一点上,决不能有任何分歧。”

“是,叔父,侄儿记下了。”王允之冷静下来,变得柔和了一点。

“叔父,你知道吗,庾家一口咬定是受桓温牵累,罪名全扣在他头上,圣上会不会偏听偏信”

“嗨,我跟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如今才发现,庾家攻击的人几乎都是善人,庾家非议的事几乎都是好事。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得为他做些什么,否则,九泉之下也难以心安。”

王导浊泪模糊,对桓家的愧疚始终深藏内心,看来是时候要说出来了

成帝怒意未消,晚膳都没有胃口,回到了寝宫。

亲政以来,两次北上,王导皆大败而归。

所幸的是,朝廷得了传奇人物桓温,还有他麾下的数千好汉。朝野振奋,总算遮掩了前次的败局。

此次,庾亮北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举朝信心满满,原本是要打一个翻身仗,扬大晋之威,也让举朝相信,自己是有作为之君,有抱负之主。

天意弄人,想不到结局会如此凄凉,朝野上下难免会有人非议,甚至嘲讽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缺乏治国安邦之能。

“谁坏了朕的大事,就要谁的脑袋”

成帝恼怒不已,他暗下狠心,待明日朝堂,看看几位涉事人物当堂辩驳,到底事出何因,到底该归咎何人,这一次绝不手软。

“臣妾听闻,说征北将军勾结鲜卑,还抗命不遵,真有此事”皇后杜芷岸亲自上前,为他宽衣解带。

“皇后以为呢”

成帝看见皇后,怒气渐消,带着深意反问道。

“臣妾成日呆在后宫,对政事一无所知,呆呆傻傻的,哪有什么见解”

杜芷岸为成帝捏捏肩膀,又若无其事的说了两句。

“不过,若真如舅舅所言,那么他这几年在北方抗击胡虏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岂不是自相矛盾。还有,陛下不是给我讲过桓将军当年和白头公公司马宗的故事吗”

成帝抓住她的双手,回头说道“哟,皇后入宫以来从未点评过朝政,对国事也不感兴趣,唯独对他颇为用心,也是因为敬慕英雄吗”

“陛下,臣妾哪有嘛”

杜芷岸争辩着,其实她心里很不好受,又无法公然表达。

“现在宫中到处都是关于征北将军的争论,风把它刮到了臣妾的耳中。再说,在臣妾心中,陛下才是英雄”

“皇后何时学会了溜须拍马”

“这些都是心里话,在臣妾心中,陛下就是一座山,一片天。在陛下身旁,无忧无虑,什么都不用担心,不用考虑,陛下就是臣妾的英雄,臣妾的一切”

成帝心里暖洋洋的,倍觉温馨。

他揽过皇后,抚摸着柔顺的秀发,闻了闻,其臭如兰。

“你呀,确实是呆呆傻傻的,像个孩子一样。朕告诉你,除了两军对峙的疆场,后宫自古以来也是战场。母后凤体欠安,你也不知道去尽尽孝道。你看吴王妃,每次朕去崇德宫,她几乎都在,母后能不喜欢她吗”

“是臣妾做得不好,臣妾记下了”

成帝心情刚刚平缓下来,内侍就匆匆来报“陛下,太后她,她昏倒了”

崇德宫,庾太后闻悉了丧师失地的结果,惭惧交加,猛然一阵胸闷,昏厥过去。幸好太医妙手回春,及时诊治,她才回过神,面容惨淡,表情沮丧。

“母后,母后,你醒醒”

庾太后醒来后,睁开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梨花带雨的褚蒜子,凄惨言道“蒜子,看来你舅舅这次在劫难逃,皇儿不会宽恕他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母后你忘了,王太傅北伐败了两次,还不是安然无恙。放心吧,圣上仁慈,况且还要考虑母后的情面,不会太过处罚的。”

庾太后听了,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人在困境时最需要的就是安慰,可是,想起战报,她还是不安心。

这次不仅仅是损兵折将,还丢了徐州,连三朝元老的郗鉴都战死沙场,罪莫大焉,皇儿会轻饶了他

褚蒜子前来问安,更多的是打探形势。

庾亮遭此一大劫,内心狂喜的不仅是乌衣巷的王导,也有吴王宫的她。

庾亮今后再也抬不起头了,庾家的护身符庾太后凤体每况愈下,很快就会去陪先帝的。庾家再想重续昔日辉煌,除非参商同现,水面上浮秤砣。

王家已经倒台,庾家走向末路,该轮到下一家了

“母后但放宽心,媳妇也会让吴王帮着舅舅求情的,只要母后凤体安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褚蒜子挤出几滴眼泪,她要抓住庾家最后的蜡泪,为自己发光发热。

“母后,皇上他来了。”

“母后,好些了吗”成帝大踏步来到崇德宫。

“衍儿,来,到母后身旁坐下。”

成帝心头一震,太后好久没有称自己的名字了,此番以寻常家人母子相称,肯定有什么深意吧,他顺从的依偎着太后坐下来。

“衍儿,事情都知道了,母后也不想再护着谁了,你看着办吧。”庾文君闭上眼睛,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成帝正愁不知如何启齿,匆忙赶来的弟弟司马岳却先说话了。

“皇兄,舅舅这次虽然败了,归根结底还是赵人狡诈,咱们战力欠缺所致,不宜太重责罚,大不了今后让他不再领兵就是。不过臣弟听说征北军临阵脱逃,他应该要担负罪责吧。”

吴王司马岳对政事少有兴致,但拗不住皇妃的缠闹,不得已才来到这里,按照褚蒜子的吩咐,为庾亮求情。

“弟弟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对政事非常上心,还知道的如此细致,皇兄看来也要给你安排个官职,让你也历练历练。”

弟弟的表现让成帝心里起疑,但是他很快想到了背后的答案。

司马岳以为成帝恼怒,连忙说道“不不,臣弟无心于此,臣弟就是坦陈心迹,没别的事。”说完,他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褚蒜子。

成帝的答案也是褚蒜子,他明白是吴王妃给弟弟吹的枕边风,看来弟媳妇果然有本事,道行还很深,能把吴王指挥的团团转。

正在此时,内侍前来奏道“陛下,骠骑将军求见”

“他还敢来面君”

成帝怫然作色,离开了崇德宫,庾太后刚刚平复的心又紧揪了起来。

那日傍晚,桓温清点一下,见船只尚存十余艘,担心鲜卑人没有走远,便率人继续追赶慕容垂,逐出了几十里地。确信无虞后,才勒住战马,原地又留守了一会。

就在这当口,庾亮率先渡河,其后是沈劲残兵,将近二更时分,郗愔才率兵民赶到,正巧被返程的桓温遇见。

听闻郗鉴战殁,桓温心痛不已。多年以来,郗鉴的人格始终感染着他,他也像父叔一样尊重郗鉴。如今,天人两隔,怎能不叫人痛彻心扉。

他和郗愔分手以后,一直等到次日凌晨,最后还是寿州加派的巡弋的船只,把三千兄弟送回了南岸。

“恩公,我们现在怎么办,芒砀山回不去了,建康也没有我们的落脚之地,庾亮肯定把全部罪名扣在咱们头上,他正愁没有替罪羊。兄弟们不想连累你,要不我们远走高飞,省得给你添麻烦。”

“我们是兄弟,今后休得再提连累二字。对了,还记得上次我带你去过的那个地方吗,藏三千兄弟易如反掌。”

“琅琊山”

“对,那里有很多山洞,可藏身,可练兵,你们去暂避风头,至于一应食宿所需,我会派桓冲给你们悄悄送去。”

“怎么,你不去吗”

桓温苦笑道“我必须回京师,否则罪名会更大,永无出头之日”

兄弟们洒泪而别,桓温估计,庾亮很可能诿过他人,只是没想到,庾亮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十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