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7章 剑指中天月

大晋衣冠 第27章 剑指中天月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敦和钱凤密谋出兵京师的方案,恰巧侄子王允之进来,二人止住话头。绝密之事,王敦不想让他知悉。

而在江南吴兴郡,王敦另一个心腹参军沈充的豪宅外,两个少年兄弟死死拉着马缰,哭泣着不肯松手“爹,你就忍心抛下娘和孩儿吗”

“大将军仁义,允许爹在家和你们度完除夕,如今三月将尽,差事还未完结,还需再至邻县招募一些,绝不能再耽搁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爹爹岂能终日困在这庭前屋后,作农夫状

回去吧,爹已经交待了族人,会好生照顾你们母子,不要替爹爹担忧。”

“夫君,咱家家资钜万,衣食无忧,何必附逆王家而冒毁家灭族之风险,夫君三思啊”妻儿三口痛哭流涕,不放沈充离家。

“夫人,金银再多,只能买来衣食,买不来名望,买不来尊严,难道你忘了为夫牢狱之辱了吗”沈充想起当初遭人诬陷下狱之事,事情过去了五年之久,但心口的疮疤永远无法弥合。

在吴兴郡,沈家是小士族,沈姓之家众多,在当地也很有声望。尤其是沈充,仪表堂堂,擅长经营,靠冶铁铸钱,十几年间一跃成为当地巨富,所铸造的小五铢钱颇受欢迎,流通极广,人称沈郎钱。

不仅积攒了巨额财富,而且沈充富有音乐天赋,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乐曲,在歌妓中广泛传唱。可就是这样有头有脸的人物,却在一次山林权属的纷争中吃尽苦头。

明明自己有理,但对方的亲戚在郡衙任职。区区八品的郡丞,就倚仗权势判定沈充无理,以抢占他人山林为由判赔了一大笔家当,还入狱两年,在牢狱里惨遭牢头狱卒的刁难和敲诈。

不久,王敦征兵路过此地,听闻沈充的声名,得知冤情后,处死了郡丞,释放了沈充。

沈充感激不尽,捐出半数家财充作军资,并开始追随王敦四处奔走,还鼓动沈氏子弟入了行伍。参军钱凤都是他的同乡,也是他力荐之下,才成为王敦的幕僚。

士农工商,读书的士高高在上,而商则为末。再多的钱财在当时的世风之下,也是下品末流,否则也不会受一个郡丞这样的芝麻官欺负。

沈充打定主意,必须要做官,做了官才有权势,能光宗耀祖,能扬眉吐气,能不再受人欺压。读书显得太晚了些,那就只有一条路跟随王敦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沈充落下虎泪,慷慨激昂道“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言罢,在妻儿的断肠嘶喊中,扬起马鞭,率领八千吴兴健儿,进驻邻县。

“春江水涨嘉鱼味有些日子没品尝这江刀的味道了。”

荆州城外大江畔,一钩初升的上弦月把淡淡的清辉洒在江面上,洒在萋萋的春草上,洒在花甲之年的赏夜人身上。

进入暮春,王敦就命人每日探看水位高低,以便舰船通行。

整整一个月,每次的回报都是水太浅,楼船难以行进。起初还以为军士谎报,今晚,自己亲自前来察看,水涨了不少,可惜还差点火候。

“江水呀,你快快涨起来吧,江草能等你,老夫却等不了啦。”王敦听着涛声,送目望去,江面上偶尔能看见一星半点的渔火,这么晚了,还有未歇息的打鱼人。

曾几何时,自己也闪过片刻的念头,有朝一日归隐山林,着蓑衣,戴斗笠,做个独钓一江秋的渔者。

想到这里,自己都笑了。只是想想罢了,自己姓王,乌衣巷王氏的领军人物,坐拥数万雄兵,生逢乱世,就注定不会成为一个普通人,想独钓扬子江栖隐江海的梦想已然是不可能。

你不打别人的主意,别人也会打你的主意。要是我王敦君临天下,绝不会被北方的胡虏驱逐到江南苟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下轻声吟咏,一阵江风倏地吹来,灌入口中。王敦猛地咳嗽了几声,喉咙间一阵滚热,带着熟悉的咸腥味,再看手帕,洁白的绢上腥红一片,比起一年前的乌衣巷宴上,血色暗红得多。

他苦笑一声,信手一扬,绢帕随风而去。

这就是那场豪门夜宴上,他精心掩藏着的那个秘密离大去之日不远了

这个秘密,他瞒着家人,瞒着族人,瞒着幕僚,瞒着军士。

因为一旦为他人得知,谁还会为一个濒死的叛将作乱军中如此,族人恐怕也是如此,自己不是孑然一身,身后是上百个族人,一举一动都关系着他们的安危。

可是如今,已经牵连到他们了,这让王敦焦躁不安。尤为郁闷的是,养子王应纨绔浪荡,不学无术,不仅继承不了衣钵,估计自己死后,他连谋生都困难。

族人已形同囚禁,儿子也前景凄凉,自己该怎么办

年已六旬,余生还有几何,再不奋力一搏,等朝廷占尽先机,自己包括整个家族必将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与其那样凄凉收场,不如攻占建康,废帝自立。

成王败寇,无须考虑太多

三年前占领建康时,元皇帝已经成为掌中之物,只要一道诏书,晋室的江山就会变色,温县司马氏就改为琅琊王氏了,一生夙愿得偿。

要不是堂弟王导的劝阻,唉也怪自己当时优柔寡断。王敦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懊恼自责。这一次,是最后一次机会,决不能再次错过。

仰望中天,那轮玉钩清澈明亮,继而开始模糊,很快又渐渐扭曲变形,最后竟化作了斧钺。

王敦踉跄了一下,稳住脚步,拔剑高举,遥指斧钺,奋力一声大吼“大丈夫若不能流芳百世,何惧遗臭万年”

涛声告诉他,春汛既然来了,江水很快就会大涨。王敦不再纠结,长长舒出一口气,在亲兵护卫下,策马返回大帐。

一直照顾伯父身体的王允之担心夜风侵袭,早早就来到江岸,一直在远处注视,不忍打断王敦的思绪。

马蹄声走远,他独自来到王敦刚刚立脚处,在岸旁一簇迎春花的枝条上,捡起那一方绢帕。

他想起叔父王导的告诫,看看绢帕,不由得双手颤抖

一个月后,江水大涨,王敦不顾病体不适,比任何时候都要忙碌,常常是通宵达旦。

而令王允之奇怪的是,去年来至荆州,王敦一直将其留在身边,悉心指导他如何练兵,如何防守,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转运粮草,无微不至,亲身传授。

可最近个把月,王允之发现,王敦总是撇开自己,也不透露行踪,神秘兮兮的。后来不久,他渐渐领悟到了玄机所在,四月将尽的一个晚上,终于碰上了提早回来的王敦。

“伯父,父亲要去会稽赴任,侄儿打算明日回京,陪他去会稽,特来辞行”王敦接过他递过来的信函,犹豫片刻,点点头

“也好,本想让你在军中多历练历练,应儿难成大器,子侄辈中就数你和羲之了,可是羲之满腹才学,只知纵横玄学,悠游山林,无意于军政。罢了,那就今后再说,反正来得及。回去之后,和你爹也不要多说什么,密切关注就是。”

“伯父,侄儿还有一事不解,朝廷已经下旨,许伯父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就连大将军府以及荆州境内铨选官吏皆由伯父作主,已是位极人臣”

“位极人臣还是臣”王敦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说好的王与马,共天下,这才几年就抛之脑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夺我家的权柄,不仅如此,还变本加厉。你知道吗,现在乌衣巷密布暗探,一定是庾亮卫将军麾下的人。

是他们出尔反尔,把我王家逼到了墙角,难道咱们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伯父”

王允之竖起耳朵,王敦却及时刹车,不再往下说了。

“伯父,伯父忧心族人,却又无可奈何。算了,你明日就离开荆州,旁的也就不多说了。晚上伯父与你饮上两杯,给你送行。”

家宴上,只有王敦父子和王允之三人,同是王家子弟,话题当然离不开乌衣巷王家的变迁和兴盛。

王敦侃侃而谈,旁征博引,言语之间对能身为家族一员深感自豪。席间,王应几次聊及朝政,刚开了个头就被王敦压了回去。

“来,咱们伯侄再饮一杯”王敦意气风发,心情大为舒畅。

“侄儿不胜酒力,明日还要早起,就先睡了。伯父也少饮些,早些休息。”王允之起身离座,走至离间,正想洗漱一番,耳听得从堂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这都二更天了,谁还会来况且是王敦的私人居处,不是绝对亲密之人,根本不可能进得来,难道是有大事发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