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96章 翩翩故人来

大晋衣冠 第296章 翩翩故人来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确实缺少点什么

因为信中都是一些劝慰和调养之类的话语,无一句针对案情的剖析和推测。

按殷浩的智慧,他在信中应该对此事有几句评价。

而这,正是殷浩的转圜之处,或者是灵活之处。只问病情,不问案情。否则,被那些他不敢得罪的人知道,就前功尽弃了。

毕竟,有书信为证。

出乎桓温意料的是,当日下午,庾冰、司马昱又登门看望,此次还有江州刺史王允之,乌衣巷的谢安。

这一次,又送来了许多珍贵药材和滋补疗伤之物,尤其是庾冰,慷慨激昂痛斥歹人,说着说着还不禁流下眼泪,表示一定要力所能及缉拿凶徒。

临了,还满含深情的敦劝道“驸马此次遇袭,舅舅很心痛。江湖险恶,今后务必当心,出门记得多带些护卫。舅舅此次会奏明朝廷,堂堂御史大夫怎能孤身出行”

情至深处,桓温也被打动了。

庾冰的神色,分明就是长者对子侄辈的挂念和友爱,看起来诚恳而真挚。如果这时候谁说他是幕后主使,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温儿,照娘的意思,干脆辞官不做了吧。”

桓温伤势转好,孔氏却意外来了这么一句。

“娘,这是为何大晋百废待兴,圣上正需要援手,孩儿怎能畏首畏尾。况且现在辞官,不正是中了歹人的图谋”

“娘也知道,你这脾性和你爹一样,认准了道理就咬定不放。宦海风大浪急,官场波涛汹涌,当年你爹不就是因为揭发江播的贪腐之事,才惨遭报复的。”

孔氏知道她劝不住桓温,还是苦口婆心的规劝,她担心儿子现在捅的是更大的马蜂窝,心里更加不安。

如果主动请辞,远离朝堂,或许还能全身而退。

桓温明白母亲的苦衷,可是,他也明白,现在请退已经来不及,只会是死路一条。

而且,他的身后还有数千乞活军无处可去,他们需要自己来安顿。此刻,他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宁可鱼死网破也要硬挺住。

“娘以前不是常说,让自己平安无事最好的办法不是退缩求饶,而是要比对手更强大吗”

“这孩子,拿娘说过的话来堵娘的嘴。”

孔氏苦恼的笑了笑,心疼的看着行动不便的儿子。

桓温遇刺,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传得沸沸扬扬。至今案情仍是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此时,一个使团的到访,吸引了朝野的视线,转移了所有人对案情的关注。

鲜卑人建国了

赵人在密云山下损失了三万大军,狼狈溃逃,归兵勿遏,慕容恪没有选择追击,而是在密云山东侧通向北方的要道上新筑了一座城池,派重兵把守,成为赵人今后再想偷袭龙城的拦路堡垒。

当慕容评认为,派出使者赴临漳媾和却又乘机偷袭赵人有失信义之时,遭到了慕容恪的指责。

他认为,是赵人背信弃义在先,他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者,使者已经到达临漳,赵人还装作不知去劫夺粮草,更是理亏。

鲜卑人和赵人彻底撕破脸皮,此次又大获全胜,一件大事则水到渠成

率先奏言者当然是长子慕容俊,王廷庆功宴上,他当着慕容子弟还有将领的面前高声进言。

“父王,如今万事俱备,咱鲜卑势头不输于石虎,再也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当今最为紧迫之事,就是父王早日登基称帝,以此统领鲜卑诸部落,建我慕容之大业。”

燕王也觉得自己勋业既就,天人允属。但是他默然而不应,似乎还在担忧什么。

慕容俊使了个眼色,堂上几位拥兵将领跪下齐呼“大王,我等追随大王不为别的,就是想跟着明君攀龙附凤,指望有尺寸之功,以保福禄,护庇家小,请燕王早日登基”

燕王没有立即答应,他清楚鲜卑人此时的境地。

鲜卑人需要找到外援,哪怕是名义上的也行,以共同对付随时可能会反扑的石虎。

密云山大败后,石虎这只虎似乎失去了坚爪利齿。

要是搁在平时,肯定会当众抽石遵的鞭子,此次功败垂成,他竟然仅仅生了一阵子闷气后便烟消云散。

此时,他已经无心于临漳之外的任何事情,仍然把军戎之事全部委于太子石遵,自己专一沉溺于两件头等大事。

女色和狩猎

除了全盘接受石勒和石弘后宫的美人,石虎还下令郡县广择美女,就连已经嫁为人妇的,只要有几分姿色,就要送到临漳,供自己逐一挑选,剩下的则分配给朝臣和将士。

后宫人数上万,仅增设管理后宫的女官,就分为二十四等。

他不分昼夜,不问国事,流连于佳人的丰乳肥臀,醉心于美女的脐下三寸。夜夜**,日日不空

除了美色,石虎还钟情于狩猎野兽。

不过,不是从前那样跨骏马,持弯弓,凭高超的骑射身手逐猎。现在只是围猎,为的是过把瘾。

即位没几年,石虎严重发福,身材走样,身体沉重得无法再骑马,为此,他建造了一千辆打猎专用的车子。

临漳周围到处都建有猎场,他还派出官吏驱使百姓围成方圆百里的围圈,然后驱赶禽兽,汇集到指定的猎场。

熊熊火炬把猎场四周照得如同白昼,石虎高坐猎车向围圈中射击,过足了杀戮的瘾,然后侍卫们一哄而上,直到禽兽全被射死才停止。

杀生太多,必被天谴。没几年,石虎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

长干里,桓府大门缓缓打开,桓温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

尽管还是有些虚弱,他仍然强撑着,亲自出门迎接这位亦敌亦友之人,这位曾同经患难的故人。

上次相见,自己还是在囚车里,被鲜卑人和赵人押送前往梁郡。那一次,庾亮故技重施,要借石虎的刀来杀必死的他。

结果,又是慕容恪兄妹解救了自己,如今,那已是六年前的往事了。

门外,慕容恪一身白袍,衣袂飘飘,皮肤依旧白皙,瞳孔里泛着蓝光,发丝淡黄而微曲。

恍惚间,桓温忽然从他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那是在芒砀山下白袍蒙面的自己。

而慕容恪已经从昔日疾驰如风的阳光年少,成长为修长挺拔又英气逼人的北方名将。

时间过得真快,岁月可曾饶过谁人

大晋再这样耗下去,门族再这样耗下去,恐怕建康城所有的大门都要被眼前这位年轻人洞开。

“元子兄,一向可好”

慕容恪张开臂膀,快步走了上来,和桓温紧紧相拥,慨叹道“现在我们鲜卑人彻底和大赵决裂,我们兄弟也可以在这青天白云之下,毫无羁绊的畅叙别离之情。”

“慕容公子,久违了”

对方意气风发,燕国朝阳喷薄,而自己还在为清查庄园而奔走,大晋还在为清扫豪族污秽而内斗,真叫人难为情。

桓温强忍着泪水,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动乱的北地,回到了残酷的岁月中。

二人虽为敌手却惺惺相惜,彼此相救。

羽箭的凌厉,胡刀的锋利,战争的血腥,人情的寡淡,人世间什么苦难,北方都有。

他们都曾经历过,但慕容恪不曾经历的是,桓温过去经历的曲折和磨难,还有现在内心里的委屈和无助。

“元子兄的遭遇,我路经寿州时,沈劲兄弟就和我说了。”慕容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又说道

“看得出来,他很挂念你,也担忧你。但奇怪的是,我约他一道来,他却拒绝了,而且也没有托我捎话给你。我记得,你们是生死不渝的还兄弟,怎么了”

桓温很尴尬,淡淡道“可能是有些误会吧,我和他多年不曾来往,大伙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这就不对了,我们鲜卑人,不管是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女儿身,最为珍贵的就是兄弟之情,友朋之情。更何况你俩出生入死,是从死人堆里磨练出来的患难之情”

桓温无言以对,只有默默的伤感。

战争让自己结识了沈劲殷浩这些兄弟,可还是战争,让自己疏远了这份友谊,失去了这份情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公子这次驾临寒舍,为公还是为私”桓温强作笑脸,岔开了话题。

“既然把我看作是朋,当然只聊私谊不谈国事。国事嘛,明日在朝堂上肯定有机会再聊。”

鲜卑人性格就是直爽,桓温还以为慕容恪带着目的而来,看来是误会人家了。

“二公子公私分明,光明磊落,让在下如沐春风。”

慕容恪松开臂膀,说道“对光明磊落者自然要回报以坦荡胸襟,这点我慕容恪不遑多让。对了,这次我还带了一个尾巴过来,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别扭扭捏捏的,出来吧”慕容恪回望着马车,乐呵呵的。

什么尾巴桓温一愣,紧盯着马车。

车帘轻轻掀开,里面走出来一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女子,眉目传情,羞羞答答,如芙蓉出水一般。

桓温惊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胡衣胡裳灵动任性的鲜卑姑娘,现在却打扮得文静儒雅,活像是汉人的大家闺秀,怎么变化这么大

慕容婉儿娉娉褭褭走向前,桓温生怕她还像从前一样,跑过来黏住自己。

现在不比从前了,自己是有妇之夫,通常女人都会醋意大发的,他赶紧招呼着把兄妹俩请入府中,怕出现尴尬的场面。

婉儿进了正堂,学着晋人的礼仪,低眉柔声地说道“见过元子大哥,见过南康公主”

慕容恪一听,心里暗恨“这个傻丫头,来时千叮咛万嘱托,莫要说错话,结果还是说错了,都怪这么多年叫得习惯了。”

南康隐隐约约听闻过桓温在北方的风言风语,尤其是和鲜卑人难以说清的关系。

此时此刻,她凭着女人的敏感,发现那些话不是空穴来风。

尤其是贴身侍女晴儿刚刚禀报过,把门外的情形大加渲染了一番,再加上元子大哥这样听起来不合时宜的称呼。

南康猜出了七八分,决心要羞辱慕容婉儿一番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