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298章 语诛无完肤

大晋衣冠 第298章 语诛无完肤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慕容恪目光掠过众臣,整个大殿一片沉寂,阶下众臣气不敢长出,纷纷用眼神左右逡巡。

自视清高的臣子始终高昂着头颅,做过亏心事但认为还称不上奸人的则平视不语。

而慕容恪的目光捕捉到,阶中有个别人先是下意识地低下头,然后又迅疾突然抬起,迎着他的眼睛,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是,此人却眼中无神,回避着慕容恪的目光。

“奸人就是庾氏兄弟”

慕容恪手一指,话音一落,众臣顿时轻快了许多,庆幸不是指自己。

而庾冰则面如紫肝,刚想辩驳,不料成帝先开了金口。

“庾氏兄弟乃当朝国舅,怎会成奸人,尊使误会了吧”

“臣没有误会,陛下承两代之借鉴,正当兴隆晋道,然而屡遭国难。先是苏峻之叛,险失社稷,继而梁郡大败,尽丢淮北之地。追述往事,至今伤疤犹在,耻辱难消,何哉”

君臣望向鲜卑人的二公子,密云山一战成名,看来今日式乾殿上也要一语冲天

“实因庾氏兄弟居元舅之尊,权柄之重,执政无能,轻侮边将,故令苏祖不胜其忿,遂致败国。梁郡城下贻误军机在先,贪功冒进在后,遂致失地。更为不齿者,欲借我鲜卑人之手杀掉桓温,借赵人之手荼毒乞活军。”

群臣仅仅听了这几句,就觉得心惊胆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表,而庾冰庾翼兄弟内执朝柄,外拥将权,昆弟并列,人臣莫畴。陛下深感渭阳之情,何不封以籓国,丰其禄赐,限其势利,使上无偏优,下无私论。如此,荣辱何从而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慕容恪一席话,把阶下很多人想知道而不知道的,想说而不敢说的,以外人的角度说了一遍,酣畅淋漓,令桓温快慰。

当然,感到快慰的大有人在,比如高高在上的成帝

“以往,朝堂上有王太傅、郗刺史、温刺史等宿有名望的重臣,大晋尚多灾多难,更何况当今居高位者盛名不传于北方,大晋别提中兴,依臣看,连自保都困难”

慕容恪还不罢休,继续说道“臣与庾冰往者无怨,近者无仇,理应结欢欣,忠王事,以辅佐圣朝。然而,臣唯独斥责庾氏兄弟,为何”

“为何”成帝询问道。

“上为陛下计,下为庾冰计臣今日所说,可谓防微杜渐。但恐陛下不明臣之忠,不用臣之计,事过之日,后悔莫及臣被发殊俗,孤处北地,夙夜忧虑建康国事,无法报效朝廷,只能进献忠言,揭露奸小,以答国恩。”

庾冰牙齿打颤,嘴唇哆嗦,几次想要发作,对方始终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秋末初冬,他明显的感受到,后脊背渗出的冷汗沾湿了衣襟。

而成帝端居龙椅,面无表情,听任慕容恪冷酷的指责,内心里涟漪阵阵。

“陛下,更有甚者,听闻中秋团圆之夜,京师重地发生刺杀大臣之事。臣虽为北人,不谙内情,但自过了淮河,踏上大晋土地,所见所闻,此等雇凶杀人偷鸡摸狗之卑劣行径,只怕连村头的妇孺小儿都知道。庾冰,他脱不了干系”

慕容恪恶狠狠瞪着庾冰,拱手道“陛下,臣乃肺腑之言,如有冒犯,请陛下责罚,臣告退”

说罢,转身飘然而去,留下了一堂惊愕的朝臣和心里五味杂陈的成帝。

其间,还有吴王妃那亦步亦趋的眼神

“陛下,鲜卑小儿信口雌黄,恶毒攻击,蓄意中伤,实乃虚妄之词,不实之言,欲图挑拨离间我大晋君臣,请陛下为臣作主”

庾冰终于等来了争辩的空隙,哭诉着说道。

“好了,庾爱卿,莫要难过。既然是小儿信口雌黄之言,理会他作甚捕风捉影,朕岂会轻信然则,他贵为鲜卑使者,朕也不便治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放在心上,现在还是考虑册封之事吧。”

众臣交头接耳,商议是否答应鲜卑人的请求。

“陛下要商议国事,臣妾告退。”

皇后芷岸退下,离座转身的刹那,她的目光迅速向桓温瞥了一下,低着头,离开了式乾殿。

“哪位爱卿先说说,鲜卑人要建立燕国,请求册封为燕王,我大晋是同意还是拒绝武陵王,你曾与他们打过交道,你先说吧。”

司马晞在卧虎岗遭遇过慕容俊的埋伏,要不是桓温及时赶到,估计他和王导已经成为孤魂野鬼,怎能答应册封之事。

不仅不同意,他还称,鲜卑人为虎作伥,若非和赵人决裂,孤立无援,绝不会想到仰仗在大晋羽翼之下,朝廷应该将使团扣下,交由赵人,让他们相互厮杀,建康坐收其利。

“不不不武陵王此言差矣”

何充率先跳出来反对,他的理由很实际。

国与国之间历来唯以利益权衡,不能像孩童儿戏一般怄气。扣下他们,只能泄一时之愤,却毁永世之基。

再者,大晋不加封,最后他们也会自立为王。不如顺水推舟,册封他们,这样,大晋在北地还能有一棋子,楔入赵地,牵制赵人。

桓温当然乐见其成,赞同何充的意见,自己更是提出了远见。

也就是说,不论昔日的石勒大赵一统,还是今日燕赵并立,抑或将来西边的秦人崛起,对大晋而言,归根结底是要自身强大。富国强兵,才能与虎谋皮,以不变应万变。

司马昱立场比较公允,更多的是考虑朝廷的大局,赞同册封,比四哥司马晞要高明得多。

成帝颔首道“很好,庾爱卿,你的意见呢庾爱卿”

庾冰一反常态,今日没有抢先陈奏,他还沉浸在刚才的耻辱中没有转出来。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鲜卑人口口声声,说桓温遇袭,他脱不了干系,到底是何用意他有何凭据

恍惚之间,没有听到皇帝的声音。

“臣,臣,臣悉听圣意。”庾冰漫不经心回道。

其实,司马晞的意见才是他的意见,只不过刚刚遭受了一番羞辱,心口堵得慌。

他既惧且忧,惧的是鲜卑小儿句句诛心,像一把把利刃直插自己软肋,却无可奈何。果然,鲜卑人的火爆脾气早就听庾亮说过,的确开罪不起。

而忧的是,自己如果当廷反对,同僚甚至皇帝都会以为他是挟私报复,不是为朝廷大计考虑。

还好,司马晞帮助自己表明了态度,让他避免了再一次尴尬。

成帝道“既然如此,尚书台拟旨,同意鲜卑人建国,册封其主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

桓温的痊愈让杜芷岸舒了一口气,这些日子一直在为他担忧,为他祈祷。

虽然离开碧霞宫后她狠心发下誓言,自此之后,生死两不问,可他如果真的就这样死了,无论如何,自己也难以接受。

抛开冰封的情愫不管,历经磨难建立起来的友情也割舍不开,历久弥浓。流年暗度,她渐渐发现,不那么恨他了

今日,终于在殿上见到了安然无恙的他,乘转身之际,用一个眼眸悄悄表达了一下她的关心。

但芷岸告诉自己,这与旧情无关,自己的爱恋只能奉献给皇帝陛下,而且全部奉献给了皇帝,她的心房里再无一寸空余之地

“陛下怎么这样高兴是因为册封了燕国,朝廷有了帮手,完成了一桩大事”

成帝掩饰不住的喜悦,被芷岸瞅见了。

“安枕逍遥,雅谈卒岁,尽掌朝权,无视国耻。皇后,你听听,慕容恪说得多好。今日,他把庾冰批了个体无完肤,真是大快人心。”

“臣妾不明白,他当众指责当朝国舅,陛下怎会不怒反喜”

成帝冷冷道“国舅他空有国舅之名,实乃国之大奸。慕容恪的指责正是朕想要说却不便说的,以免朝野耻笑。你说说,哪一项罪名冤枉了他们兄弟”

他还告诉皇后,此次驸马遇刺,庾家疑点甚多。

这就是他听任鲜卑人在式乾殿上指责庾家的缘由,目的就是想让庾家收敛一些,别倚仗国戚,恣意妄为

“真的是他干的,为什么”杜芷岸对这样的国事,还是蛮有兴致的。

成帝浮想联翩,怅叹道“这一连串的疑点,让朕不得不相信,此事应该和他有关。或许和他一个人,也或许和一群人有关,要是后者,那就可怕了。”

“臣妾听说不是还逃脱了两个人吗抓住他们,不就能得知真相了吗”

成帝叹道“司马晞和司马昱查访多日,连影子都没见到。大海捞针,谁能知道两个流亡之人能躲到哪里去”

芷岸急道“那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再去刺杀陛下可得想个万全之策呀”

“皇后能这么关心驸马,朕觉得很高兴。他不仅仅是朕的妹婿,也是朕的臂膀,朕的股肱。要是连他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那朕和无能的昏君还有什么分别”

“陛下善待忠臣良将之心,臣妾都感动了。臣妾想驸马也会感恩戴德,誓死忠心辅佐陛下的。”

成帝转脸看着皇后,意味深长的说道“皇后倒是很能为驸马着想,桓爱卿如果知道,不知如何作想”

“臣妾不为他人,只是为陛下着想”

芷岸含情脉脉的偎依在他怀里,真心期望桓温和成帝君臣二人一体同心,谁都不要受到伤害,好好实现他们俩的抱负。

“皇后,今日看到使者身旁的那个女子没有”

“看到了,异域佳人,堪称国色,那是使者的妹妹”

成帝感叹道“没错,而且还是驸马的红颜知己。朕听说,驸马当年流落北方,在一次逃难时结识了她,后来还救了姑娘的性命,而姑娘投桃报李,又反救了驸马几次。这一来二往,所以”

“所以怎么样”芷岸未加掩饰,脱口而问。

今日,她是第一次听闻这样的事情,原来桓温在北方还有不为自己所知的韵事,心一下子冷到冰点。

她暗自寻思,浮想联翩,这是否是他连续三年的七夕失约有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