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00章 捉襟陷南塘

大晋衣冠 第300章 捉襟陷南塘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婉儿心里苦,她过得并不如意”慕容恪拉过桓温,悄悄说出妹妹的秘密。

密云山一战,石遵趾高气扬,认为鲜卑人必定会屈膝投降,所以无耻的派出使者来逼婚,要求娶婉儿。

婉儿痛苦了很多天,背地里以泪洗面。

她是个烈女子,如果为了鲜卑族的存亡,她会毫不犹豫选择抛弃个人情感,前赴临漳嫁给石贼。幸运的是,最终他们反败为胜。

原来,密云山一战,慕容恪不仅扬了自己的大名,还救了他的妹妹。

“元子兄,婉儿此来之前还天真的以为,你过去拒绝她的爱慕,是因为晋燕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你是迫不得已。此次如果能得到大晋的册封,你再无羁束,就会接受她,结果,她发现,那终究是一场空。”

婉儿独自登船了,没有和桓温告别,她迎着江风,流淌着清泪,发丝在风中狂舞,脑海里一片空白,她听不见背后桓温的哀叹。

既然此生无缘,奈何今世相遇,唉,让一切随风去吧

深秋时节,琅琊山北岸一侧的青云镇,已经入夜了,依旧灯火闪烁,车马声声。因距离滁州城不远,又是通衢之地,因而相对富庶。

镇子北侧的一条深巷子里,有一户大宅院,高门大院,朱红漆门,院外还摆放着两只石狮子。从派头来看,就是镇上的大户人家。

此时,从镇东的一条山道上,闪出七八条黑影,小心翼翼摸黑而来,他们的目标就是这家大宅院。

而山脚的一处林子里,一伙人手持钢刀弯弓,背上箭筒里插满羽箭,正屏气窥伏,等待着猎物靠近。

“参军快看,他们果然来了。”

一个兵士手指着山道上的几条黑影,说道。

“就是那伙人,前几日,劫夺了邻镇上一家富户,今晚又窜到青云镇,他娘的,胃口还真大。”

为首的参军冷笑道“咱们兄弟辛苦了好几个晚上,终于把他们等来了,今晚务必要将他们一网打尽。否则,明日刺史大人非扒了我们的皮不可”

军士道“是啊,这半年他们已经劫了好几家,刺史一怒之下,严令咱限期破案。弟兄们明察暗访,总是摸不着这伙人的底细,也不知在何处落脚”

另一个纳闷道“参军,说来也怪,这伙盗贼来往神秘,不过他们好像只劫财,不杀人,有点江湖义气。”

“呸不杀人不代表他们儒雅,不代表他们心善。少说两句,叫兄弟们加小心,这帮人身手不凡,千万不要大意”

约莫大半个时辰,黑影原路返回,看来是得手了。他们大包小包,肩挑背扛,收获颇丰。

参军一声令下“放箭”

十几支箭矢刺破夜空,带着凌厉的秋风,瞬间就撂倒了三四人。

猝不及防的偷袭,劫匪们并未惊慌失措,他们反应迅捷,瞬间卧伏在地,就势一滚,隐藏至坡下,拔出腰间的短刀。

与此同时,密林中的二十几郡兵也冲了下来,团团围住剩余的四人。

参军吼道“大胆劫匪,快快束手就擒,免得成为刀下之鬼。”

叫了几声,坡下一点动静都没有

参军十分恼怒,吆喝手下向坡下逼近,他不信贼人能在眼皮子底下宵遁了。

“快出来,再不出来,老子要放箭了”

参军瞄了瞄身旁黑乎乎的兄弟,仗着胆子,喊来火把四处照着。猛然间,对方窜了出来。

四人也是亡命之徒,他们从树后翻身而起,冲向手持火把的军士,双方战成一团。接连砍翻了十几名郡兵,见寡不敌众,情势不妙,便沿着坡腰的一条小路准备撤退。

谁知郡兵早有准备,迅速封住了退路。四人此时才发现,今晚在劫难逃,呼哨一声便分头逃窜。

除一人侥幸逃脱外,一人战死,两人带伤被俘。

“哈哈哈人证物证俱在,终于可以向大人交差了。兄弟们,收兵吧,将恶贼押回府衙”

三更时分,桓温还未入睡,想着慕容婉儿临别时的那番话。

褚蒜子用那种含情的眼神盯着慕容恪,说明了什么这一幕自己似曾相识,他努力的在思索。

对了,自己第一次拜见庾太后,无意中也发现褚蒜子用同样的眼神盯着自己,当时他并未在意,以为是惊讶而已。

这么说,她是那种生来就不安分的女人还是吴王沉溺修行而冷落了她

可是,吴王的秉性和嗜好朝臣皆知,她嫁入皇室之前不可能不有所耳闻,明知如此还要嫁给他,不是飞蛾扑火吗

桓温自问自答,他找到了答案。

她是冲着吴王的尊贵而来的,只有这一种解释才合理。

如果真是这样,此人真不可等闲视之还有,她和鲜卑人到底密谈了什么

凭自己对慕容恪性格的了解,只要涉及鲜卑人的公事,他才会守口如瓶,不会泄露分毫。

刺的一声,烧出了烛花,火苗暗淡了下来,恍恍惚惚的,睡衣袭来。桓温抄起一把蒲扇,扇灭了烛火。

隐隐约约听到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接着是管家桓平的声音“谁啊”

再接着,一阵匆匆忙忙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咚咚咚”

不是急事,不是信得过的人,桓平不会带人到书房来的。桓温摸索着穿好衣服,点上烛火,打开了房门。

“是你”

“恩公,快想想办法吧。”

刘言川一股脑把昨夜琅琊山青云镇的遭遇统统倒了出来。

“竟有此事”桓温大吃一惊。

他首先想到的是,两名被抓入滁州城的兄弟供出了藏身之处,官兵围剿,事情暴露,朝堂议论汹汹,指责自己蓄养私兵,成帝也无法一味偏袒。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不敢再想。

“你呀,真是鲁莽我多次耳提面命,要小心行事,绝不能暴露行藏。你倒好,还出去打劫大户,上次在琅琊被人跟踪之事,你这么快就给忘了”

“冤枉死人了,俺一直按照恩公的吩咐行事的。就是这半年才干了几票,不过都没伤人性命呀。”

桓温怒道“你还有脸说贼性不改你说,是弟兄们手头紧了,还是我给你的钱粮少了”

刘言川后退两步,生怕桓温要揍他,然后哆哆嗦嗦说出了打劫的缘由,桓温的脑袋差点炸开了。

“恩公说的都不是,是弟兄们人数变多了”

“什么,五百多人你胆子是越来越大,原来两千多人目标已经够大了,又招募这么多,别人不知情的,还以为你要造反”

“恩公息怒,你听俺解释。”

原来,这一年刘言川发现,周边一带多出了很多闲散的青壮,后来一打听,据说都是一些白籍之人,就像袁宏那样的。不过他们都是被庄园解聘的雇工,无处就食,四处浪荡。

刘言川心想,恩公要干大事业,将来肯定离不开人手,自然是越多越好

桓温又好气又好笑,嘲讽道“所以你就打起了他们的主意,全都带到了琅琊山”

“没有,绝对没有,俺都是精挑细选,大浪淘沙的。”

这个脾性,桓温是知道的,乞活军吸纳新人,规矩非常严格。

当年在芒砀山就是这样,看武艺,看籍贯,最要紧的是看品行,只有绝对信得过的才带到山洞,而且还规定,入伙两年之内不准新人单独外出。

刘言川夸夸其谈,然后摸着大脑袋,也在叫苦抱怨。

人一多,钱粮就捉襟见肘了。

他知道恩公入朝不久,京官听起来很威风,其实根本比不了琅琊太守实惠。手头紧,所以才不时打点秋风,贴补家用。

“亏你说得出口,把行凶打劫说成贴补家用你以为我任琅琊郡太守时就实惠吗你不知道,每年皇帝都会悄悄塞给我一大笔钱财回报你们。否则就凭我一个太守,把自己的肉割了,也喂不饱你们那么多张嘴”

桓温瞌睡全没了,他在思考如何营救被捕入狱的两名兄弟。而刘言川刚刚进来时,桓平已经告诉他中秋夜遇袭之事。

“恩公,那帮雇工身手如何”

“比你们差些火候,但论起凶悍可不输给你们。”

桓温说起了事情的始末,刘言川听得攥起拳头,暗自为桓温捏把汗。谁都可以容忍,唯独不许有人伤害桓温。

听完,他有了主意。

“俺想能不能这样,还是咱们的兄弟可靠,调一些过来,扮成府上家丁的样子,贴身保护,如何”

桓温很想如此,由那帮兄弟保护当然最好不过,然而却无法遮人耳目,非常为难。

一来朝臣府宅,家丁有定数,不可逾越。

二来,如果桓府里的家丁个个都像猛虎一样,那些人只要一打听就得露陷,这京师啊,眼线多着呢

“管他什么眼线,你的安全最重要,要不先少派几个过来,俺想就让老四带几个人。老四人老实,话也不多,好了,别犹豫,就这么定了。”

刘言川说的唇干舌燥,来到书桌前,端起桓温的茶碗就喝。无意间,看到纸上的一副图案。

“恩公,你画的这图案奇奇怪怪的,只有脑袋和翅膀,没有身子,是什么意思”

“哦,这是在一个刺客的手臂上发现的。上次我在五名雇工被射杀的官署里也看到过,其中一人身上也有同样的图案,所以我才说,这些刺客必定和雇工有关系,可惜后来没了线索。”

“这图案怎么这么眼熟呢俺好像在哪也见到过,就是想不起来。”

“废物”

桓温闻言,陡然来了精神,斥道“好好拍拍你的笨脑瓜,到底在哪里见过,这很重要”

“晴儿,刚刚听到桓平开门的声音,深更半夜的,是谁啊”

“奴婢没看清楚,就是看见三老爷亲自领进一个人来,步履匆匆的,直奔老爷书房去了。”

“神神秘秘的,难道是她晴儿,你呆会儿悄悄去看看,来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南康醋意又犯了,担心是不是那个鲜卑女子又杀了个回马枪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