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40章 水冲龙王庙

大晋衣冠 第340章 水冲龙王庙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温端坐轮车,一言不发,面容平静,而弟弟和管家则潸然泪下,替他委屈。

“走,我们回去吧”

桓冲抹抹泪,一手搀着桓平,一手推着轮车,低着头向府里走去。

路旁的围观之人已纷纷散去,还有几个路人在一旁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这位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白袍将军”

“是啊,如今却成为轮车上的一个废人”

“世道轮回,现在竟然要靠下人来保护,可惜啊可怜啊”

桓温目不斜视,置若罔闻,沾着唾液的脸上,竟然泛起了笑容

回到府内,用罢午餐,便回到书房,静静的思索。

他想的不是今日的耻辱,而是御沟中飘落的木兰花瓣,一个打破褚蒜子禁锢,联系杜芷岸的办法形成了

桓温兴奋之下,想起了管家,还得去劝慰他一下。

来到桓平的卧房,只见他躺在铺上,桓冲正在给他敷擦着药水,脸上几处肿起,身上也有很多淤青,皮肤擦伤了几处。

桓平一声不吭,忍着药水擦拭伤口带来的疼痛。

“平叔,你受苦了”

桓平挣扎着想要起来,桓温道“快,别动”

“大少爷,我是下人,这点苦也无所谓,只是不愿意大少爷遭一点点罪,那滋味,比刀扎在我心口还要难受”

桓平扯着桓温的衣袖,询问道“大少爷,今后我们该怎么办”

“忍着”

桓温握着桓平的手,冷静而无情的回答。心里却暗暗发誓,要用百倍千倍来回敬对手,可现在还不是时候

天色暗了下来,转眼一天将要过去。而对于寿州的沈劲,这一天才刚刚开始。

此刻的他,正暗藏在淮河南岸的密林中,身后是寿州近千名军士,也是清一色百姓打扮。

刺史告知,说这几日会有歹人北上逃亡,可能会路经寿州渡河。朝廷严令,一旦从寿州境内穿越,务必围歼于淮河南岸。

已经苦等两日,还未见动静,偶尔能见到三三两两可疑之人乘着马,驮着行李家当,州兵也没有查问。

沈劲两次找刺史想打听缘由,可刺史避而不答,只说那是朝廷的旨意,无须过问。至于歹人兵力有多少,是山匪还是流民抑或叛军,皆不得而知。

沈劲不敢怠慢,自己在寿州沉寂多年,直到慕容恪兄妹从中斡旋,才得到桓温的谅解。多少个日日夜夜,盼着能和兄弟们团聚,重归于好,能有机会再建功立业。

然而,一等就是两年多,杳无音信。

开始他以为是桓温忙于政事,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让成帝召自己入京,转而又心生疑虑,以为桓温是敷衍塞责之词,内心里并未真正原谅他。

直到最近,才隐约得知桓温的凄凉处境。自己或许是误会了他,然而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暗自替桓温鸣不平。

“沈参军,你看,有动静”

沈劲从思绪中挣脱出来,顺着麾下手指的方向望去,借着月色隐约发现,千百人自南而来,浩浩荡荡,脚步匆匆。

“应该就是他们,快,让军士们准备,随时迎战”

殊不知,来者正是刘言川等人

按照桓温的计划,他们分拨出了滁州后,大部人马昼伏夜行,藏匿行踪,从滁州东北一带潜行,径自赶向泗州方向。

而他则带领五六百人佯作从寿州渡淮前往赵地的样子,既不能太招摇让人看出虚实,又不可太鬼祟而让对手无从发现。

桓温的目的是要告诉庾冰,乞活军逃回了北地。于是,便在这一明一暗,一幽一显之间把握好分寸。

在白天,十几人一组,扮作逃灾避荒的样子,仓皇分头出行。在傍晚,则上百人一组,选择乡间道路北上,前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照应,以免发生意外。

夜幕刚刚将领,刘言川带领先头的二百多人从滁州出发,在四更时分,来到了淮河南岸,计划拂晓乘船渡河,进入燕赵交接的北岸,迅速突入泗州,这样,桓温制定的撤离计划就大功告成了。

就在此时,他们和埋伏在密林中的沈劲遭遇了。

丛林夜战就在昔日亲如兄弟的两方之间悄悄开始了

郡兵呼啦啦冲出密林,摆成阵势,亮出兵刃,将对方前路封堵住,喊话道“来者何人”

“商旅之人”

刘言川情急之下,居然胡乱编出这个三岁小儿都不会相信的理由。

“胡说既是商旅,应该走大道,为何走密林。而且深更半夜出行,还鬼鬼祟祟的”

“半夜出行,又没违反什么朝廷律条,何来的鬼鬼祟祟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住我们去路,莫非是要劫夺我们的财物”

“笑话,我们是寿州”

军士差点说漏了嘴,还好反应较快。

“我们是寿州地面上的好汉,专干无本的买卖,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奉劝你们把马匹货物留下,放你们一条生路”

刘言川看对方的人数和阵势,就判定必是州兵无疑,自己在芒砀山时威风凛凛,各路山头上的好汉多少知道一些,从来没听说寿州地面上还有这群数量庞大的同行。

一定是建康城里的那些大族安排州兵拦截,扮作百姓打扮,说明他们暗藏杀机,要暗下狠手,恩公为何没有提前告知

刘言川心想,这一劫恐难轻易化解,毕竟对方人多势众,就是加上身后几十里外赶来的兄弟,估计也要落下风。

如果不能摆脱这些军士,就无法北上,天一亮,身份彻底暴露,则更难脱身。没办法,只有硬闯了。

他希望凭借夜色的掩护,击垮对方,到渡口抢夺渡船。

身后兄弟们早就操刀在手,弓箭上弦,多年的磨炼和征战铸就了相互的默契。

刘言川大手一挥,百支羽箭在暗夜中寻找着目标,郡兵们岂能料到对方竟然先下手。

他们虽然穿着百姓的衣服,但心里面还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朝廷军士。

普通百姓和寻常歹人见到官兵,只有发憷逃跑的份儿。

州兵们未曾防备,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准备,阵前的弓箭手不少已经中箭倒地,此时才反应过来,慌慌张张发矢,射向乞活军。

几轮之后,双方随即短兵相接,开始了白刃战。激烈的厮杀,州兵们尸横满地,而乞活军也有五六十人战死。

沈劲见军士纷纷后退,发现这帮歹人面对数倍于己的州兵丝毫不惧,而且刀法凌厉,身手不凡,颇有多年前一道出生入死的那帮人的影子。

还有一点,他们的厮杀声听起来也非常熟悉,莫非真的是他们

沈劲抽刀在手,杀入阵中,截住对方一人,边打边问道“你们可是芒砀山的刘言川何在”

“你是何人”

“我是沈劲”

“原来是恩公的那位沈兄弟,在,大当家在后面,我这就去叫他过来”

刘言川得知真相,快速奔了过来,刀剑摆起了造型,口中却喊道“沈劲,怎么是你”

“言川,真的是你”

要不是周围还有很多鏖战的兄弟和军士,二人恨不得抱在一起。

一轮圆月,在暮云的簇拥下像一只剔透无比的玉璧,将清辉洒落在人间。大街上,府邸里,人人都沉浸在魂梦中。

而书房内,桓温却站在窗边,凝视着渐渐西沉的明月。

昨日晚饭时分,宿醉还未完全摆脱,但他仍然硬逼着自己咽下了几杯酒。既是南康那日一句话的点拨,也有白日时受褚华的那番屈辱作梗。

南康不明就里,照旧劈头盖脸训斥了一番,儿子桓熙也附和着,母子俩一起帮腔,不留情面。

“我可告诉你,熙儿还有半个月就要过生日了,你这个当爹的要一道忙着张罗张罗。咱们在府中也置办一些好酒好菜,邀些亲朋好友过来热闹热闹,和他们亲近亲近,到时候别再丢人败兴。”

“好了,好了,这几日我保证不饮酒,等到熙儿生日时再饮。熙儿,想要什么礼物,爹给你买。”

桓熙却一脸不屑“算了,爹爹的礼物不是笔墨就是纸砚,不是学文就是习武,熙儿一样都不要。”

桓温不由得一阵尴尬,明白了孩子自幼对自己的管教一直不满,而南康对他则是有求必应,吃的喝的玩的穿的都挑最好的,还从不强迫他干自己施加的那一套。

因而,桓熙对南康不离左右,而对自己则敬而远之。

“好好好,爹这次就由着你,不买那些东西,一定给你买一个中意的”

桓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儿子需要什么,感觉儿子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若要想出能让桓熙爱不释手的玩意儿,还真困难。

这时,院外柳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引起了他的兴趣,清脆婉转,似乎是在说着话。

桓温顿时有了主意,于是喊来桓冲,吩咐道“明日你去买两只鹦鹉回来,熙儿生日要到了。”

“鹦鹉这倒是好主意,教它学说话,熙儿一定会喜欢,还能在那些玩伴面前炫耀一番。”

“是啊它除了能逗熙儿开心,兴许还能派上别的用场。”

桓温想起了芷岸,那道御沟水让他想起了如何能和她接上头,可是必须要找个人先去传话,而儿子的生日就是机会。

有一个人能传话,而且到时候他应该也会来的。

“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样”

沈劲和刘言川边比划招式,边匆忙的交谈。而后心神领会,朝着一旁僻静处挪去。

刘言川恨道“这下你明白他们的狠毒了吗我们还是恩公麾下的辅**,是朝廷的兵马,他们竟然让寿州的官军扮作歹人来截杀朝廷的兵马,这是反叛大罪。”

“是啊,怪不得几次我询问刺史,他都三缄其口,顾左右而言他,原来早就接到了他们的指令。都怪我,我还误会大哥,以为他把我忘记了。”

“你真是丧了良心,恩公没有忘记你,曾想着召你入京,可还没来得及,皇帝就驾崩了,他自己也反遭厄运。”

“那大哥也可以告知我一下,省得我误会他。”

刘言川恼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恩公那时候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瘟疫一般,沾着谁谁就倒霉。之所以不和你来往,就是怕庾家知道你俩走得近,迁怒于你,那不是白白连累你吗”

“啊,是这样”

沈劲动了真情,惭愧道“大哥对我这般爱惜,我还这样误会他,真是无地自容,什么时候能当面见到他。”

“恩公说了,现在离他越远越好,将来如果还有出头之日,再续前缘。如果没了,你还是你自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恩公和我们兄弟都不会责怪你,因为你有你的难处”

“大哥,我对不住你”

堂堂七尺男儿,沈劲竟然痛彻心扉,在兄弟们面前不加掩饰,呜呜的哭了起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