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54章 延颈振哀音

大晋衣冠 第354章 延颈振哀音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所有的战果得而复失,功败垂成,而且殷浩生死不明,大军死伤颇多,彻底击垮了主帅庾翼。

幸好,他捡回了一条性命,而此时的长干里,桓温焦躁不安,数日以来,未能安然入眠。

虽然置身事外,内心却时刻牵挂着北伐的一将一卒,担忧沈劲的生死,惦念大军的成败。

尚书台的奏报他已经没有资格知晓,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刘言川他们的暗中传信。

终于,门外又想起了嘚嘚的马蹄声,这是自己在江北滁州境内赁下的一处民宅,特意安排了几名家丁蹲守,接送前方传来的消息,以免乞活军兄弟频繁往返桓府而引人生疑。

“大哥,兄弟们又来信了,是慕容二公子亲笔手书”

“哦,是慕容恪他来的信,估计是凶多吉少。”

桓温接过信,紧张不安,许久不敢拆阅,生怕自己所忧之事成为无情的现实。

“大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来拆。”桓冲接过来,替他拆阅。

拆开后,他飞速扫视了一下,不敢再看,递给桓温,嗫嚅道“大哥,沈劲他”

桓温心咯噔一下,双手哆嗦着,不敢用正眼观看,而是眯着眼睛,用模糊的视线扫去。

纵然如此,沈劲的字迹仍然清晰的呈现在眼前,字字如血,笔笔如刀

“天涯同命,兄弟同心,不离不弃,生死与共

大哥,这是我们兄弟在卧虎岗上对月焚香,立下的铮铮誓言。而今,小弟失约,要先行一步了,特来向大哥辞行。”

“梁郡城下,小弟一时糊涂,误信人言,兄弟渐行渐远,几成陌路不过大哥千万不要误会,小弟从未伤害过你,从未伤害过言川等诸位兄弟。在小弟心中,你们如兄如父,断然不会有半点伤害抑或幽怨之念,哪怕面临诱惑,遭受逼迫。”

“分别这几年,东奔西走,徒耗光阴,辗转漂泊,一事无成。可心中的夙愿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自己,折磨着自己。难以直面拙荆的幽怨,不敢正视犬子的期盼。小弟真的累了,乏了,厌倦了,无力再等下去了”

“明日将是最后一战,深知必败无疑,小弟无所畏惧,不忧反喜。因为过了明日,小弟就可以彻底放松了,永远解脱了。尘世间所有的悲喜、所有的苦乐都与我无关。”

“临别之际,小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遗孀多病,犬子孱弱,还望大哥有余力之时能予以照料。还有,小弟沈猛,失散多年,如有可能,烦能相寻。”

“临终所托,是不是太多了点,大哥见谅,小弟实在无人可拖了永别了,大哥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好兄弟。到那时,我们永远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小弟沈劲顿首泣别。”

桓温咬紧牙关,双目怒睁,眼中一滴泪水皆无,悲痛全然化作了无比的仇恨。

猛地一拳,砸在书案上,砚台中的墨水四溅,点点滴滴,洒在纸笺上,飞在墙壁上。

这是庾冰借鲜卑人之刀,杀死了自己的兄弟

梁郡城下,庾亮借赵人之刀,已经杀死了数千名乞活军兄弟,这一笔笔血债,这一桩桩仇恨,在心口刻下了一道道伤痕,永远无法痊愈,无法忘却。

沈劲兄弟,你一路走好,莫忘了来生的约定。你的妻儿,我会当家人一样照料。你的仇恨,我会让他们加倍偿还。

除非我死了

“爹,你醒了”

“三弟,你还好么”

庾翼从沉睡中醒来,睁开眼睛,旁边是一脸愁容的庾冰和儿子庾爰之。庾爰之心疼的看着庾翼,出师前,还容光焕发,精神饱满。

然而,现在却是形销骨立,瘦弱不堪,颧骨凸起,脸色暗淡。尤其是眼睛,浑浊无光。

“爹,把药喝了吧”

庾翼摇了摇头,无力的问道“这是哪里我怎么了”

“三弟,这是在荆州,你的府上。你已经睡了两天两夜了,郎中刚走,说你心力劳损,气血不畅,不过也无大碍。已经开了药方,爰之亲自给你熬的药,快些喝吧”

“二哥,你还没有回京复命这次,圣上怕是要怪罪我们了。”

“你放心吧,圣上自小就深得我们疼爱,登基以来,也不忘舅甥之情,只有褒奖,从未责怪。而且这一次,罪过全在鲜卑人和殷浩身上,否则,大军怎会功亏一篑”

“哦,对了,殷浩呢,他回来了没有”

“爹,殷长史中箭负伤,许昌城破后,只带着几名亲随乘乱逃出,在蜀地躲避赵人搜捕,昨日刚回。”

“为父不是让他弃城先走吗为何不遵将令”

“他说并未收到父亲之命,所以一直在许昌城内坚守,耽搁了时间才遭石闵大军围攻。就在城破后不久,北面又有几万赵人来到了许昌城外。他若非临机处置,早一刻出城,也就回不来了。”

咦,怪事,自己明明吩咐亲兵去通知殷浩,立即带人撤出许昌的,怎么会耽搁了

想到这里,庾翼突然醒悟过来,盯着庾冰,怒道“二哥,是你”

庾冰尴尬道“丢卒保车,舍车保帅,乃战阵常事。三弟,若不是他在许昌坚守两个时辰,吸附石闵的主力,我们大军也难安然撤回荆州,我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吧”

“从理上,的确无可厚非,从情上,却是大失人心啊大哥失去了桓温,二哥失去了沈劲,三弟这次恐怕又失去殷浩了二哥,我们非要这么做吗没有这些后起俊才的拥戴,我们能走得远吗”

庾冰收住了尴尬,不以为然,冷冷道

“乌衣巷王族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更何况他们这些寒门子弟。我们兄弟有了军政大权,还怕没有人投靠我们爰之在荆州,希儿在建康,都有不少趋之若鹜之徒,争先恐后投到我庾家的门庭。这一点,你就别杞人忧天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失去的都是能臣良将。”

“好了,不说了,二哥自有考虑。这次要不是你执意北伐,二哥的谋划已经成功了。”

庾冰很不耐烦,又道“这下,兵败城失,京师里那些人肯定会蠢蠢欲动,看来咱们又要费一些周折。不过还好,兵权在手里,二哥又有一件暗器在手,料他们也翻不了天。”

顿了顿,庾冰继续说道“眼下,你要赶紧好起来,否则,二哥的大计就难以实现。”

“二哥,我这身体自己清楚,估计难以恢复,今后可能帮不上你了。你又有什么谋划,和我说说吧,不说也许就来不及了。”

“别胡说,你一定要好起来。再说了,你帮的不是我,帮的是整个颍川庾氏”庾冰以兄长的口吻教训了起来。

“颍川庾氏”

庾翼气喘吁吁,问道“我们从颍川一个破败凋零的寒家,取代乌衣巷,一跃成为大晋第一衣冠豪门,已经得到了很多,为何还不知足,非要行大逆之举”

听到这四个字眼,庾爰之识趣的退出卧房,关上府门,守在门外。

他清楚,每当提及颍川庾氏这样的字眼,就是庾冰以庾氏宗族族长身份在训诫。

在自己心中,他对颍川的感觉非常模糊,就是一个家族衍生之地的根基,庾姓之间相互联结的一个纽带,自己从未去过颍川。

出生前,那儿就被赵人占领了,但颍川庾氏就是庾亮庾冰兄弟常常挂在嘴边的咒语,贴在心上的标签。

他竖着耳朵倾听着房内的谈话,按理,这是长辈之间的机要之事,不可窃听,但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心。

果然,里面传来了时高时低断断续续的声音

“你知道爹是怎么死的娘又是怎么死的”

庾冰一边问着庾翼,一边蹑手蹑脚,在房内扫视了一番,确信再无旁人。

庾翼回道“爹和娘都是病死的,咱们兄弟都是知道的。”

“病死哼,那只是掩人之口,为庾家避祸罢了,其实他们都是被害死的”

“啊这怎么可能因何被害凶手是谁”

“凶手就是司马家,就是大晋的皇室”

庾翼用惊悚的眼神看着二哥,一阵恐惧掩袭而来,差点从病榻上跳起来,这些难以置信。而庾冰说出此话时杀气腾腾,又不容置疑。

“二哥决定明日回京,要行霹雳手段了,事关庾家的功过成败,存亡得失。思来想去,还是要让你知道事情的原委”

中朝时,庾氏就是当时的颍川大族,虽然没在旧都洛阳当上显官要爵,但族中也有不少子弟在州郡中做官为吏,人丁众多,百业兴旺,米稻盈仓,牛羊满圈。

当时,北方大乱,匈奴南侵,先后攻占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了怀愍二帝。

眼见战火将至,不少百姓携妻带子,更有像他们这样的门族都纷纷逃散。有的南下渡江,有的西避入蜀,连不少公门中人都扔掉官印,乔装而走。

而庾家却始终坚守,还给王师捐钱纳粮,帮助抵抗匈奴猛兽。

元皇帝司马睿那时还是琅邪王,任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对庾家的行为甚为赞赏,也因此结识了庾琛。二人志趣相投,都有兴复晋室之壮志,拯焚救溺之雄心。

一来二去之后成为密友,二人无话不谈。

两年之后,战局恶化,灭虏无望,幕僚王导献计,让司马睿得以渡江移镇建康。

渐渐的,北方大批士人百姓南渡而来,晋室政治中心自此逐渐南移,最终奠定了司马睿称帝江南的基础。

除了王导王敦兄弟之外,庾琛也是预谋人物,而且那时他身为庾家族长,在庾家最为困难之时,仍然说服族人,捐出家族一半的钱粮给司马睿,为其定鼎立下大功。

司马睿深感庾琛的义举,称晋王后曾极力盛赞父亲,称之为大晋的姜尚,并请高人手书扇面,写下四个大字颍川子牙

在扇面折页的缝隙里,司马睿还留下了自己的落款,可谓患难之交。

但是,自古以来,患难之交未必能撑到富贵之时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