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59章 风马牛相及

大晋衣冠 第359章 风马牛相及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满座之中,只有何充和桓温夫妇感到震惊

没想到,庾冰身为尚书仆射,顾命大臣首班之人,竟然能和一个太医大打出手,还把他活活打死,简直就是斯文扫地,和街头地痞泼皮无异。

若非个中有隐情,绝不会行此下策,而授人以柄。

褚蒜子笑道“本宫惊闻此事,便斥责了那报案之人,堂堂国舅,断不会如此,若是诬告,小心杀身之罪。不料,那厮嘴尖牙硬,宁下汤镬之刑,一口咬定是国舅所为。所以,还是请舅舅来辩驳吧。”

孰料,司马昱高声为庾冰鸣起不平

“这纯属诬陷,庾大人位高爵尊,怎会夤夜之时枉驾至一个小小的太医府上,还杀人灭口除了管家的一面之词,还有谁能证明”

康帝也关切道“是啊,舅舅,你就照实说来,不用顾虑,目前,这些都是那管家的一面之词。”

桓温不知内情,再说今非昔比,哪有自己说话的份上,若非驸马身份,恐怕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保持沉默。

何充更是装聋作哑,懒得理会。自己贵为尚书令,顾命大臣,却发现已经被他们架空了。

一方是仆射,顾命首班,一方是有皇后作为倚仗的顾命王爷,双方早就抛开了自己,各玩各的。

他本非争权夺利之人,且早就看淡世事,皈依佛门,任凭他们斗去吧。

不过,此次事关先帝之死,朝纲之安,自己也义不容辞,姑且先侧耳倾听着。

“启禀陛下,臣的确去了董太医府中,也的确杀了他”

一言既出,满座惊愕,尤其是御座上的康帝,做得久了,有些昏沉。庾冰的回答惊醒了他,瞪大眼睛看着庾冰。

“舅舅,你再说一遍,朕没有听错吧”

此次朝议前,褚蒜子已经把情况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自己压根就不相信,认定是奸人造谣生事,排斥庾家。

“陛下没有听错,的确如此不过,董太医之死,系臣之下人误杀,并非灭口这些,有两个下人为证。”

司马晞嘿然道“庾大人,非是本王刻薄,你的下人为你作证,恐怕三岁小儿也不会相信,难以服众”

庾冰回击道“武陵王说得是,不过,如果本官真是蓄谋要杀一个太医,只需雇佣几个江湖之人即可,为何还要亲入董府自己动手,还留下管家这个活口这不是存心要告诉世人,凶手正是本官。王爷以为,莫非本官也患上失心疯不成”

这席话,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在座之人没有人再敢质疑,按情理推断,诚然如此。

庾冰初战告捷,不免骄矜,继续说道“那么,诸位肯定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本官为何要夤夜屈尊董府事情是这样的”

简要说完那晚的前因后果,庾冰又道“本官也有过错,不该轻信他言,冒然前往,而应该召集几位顾命大臣,共同参议,只是一时性急,听说他要禀报之事,事关朝廷绝密,不察之下,这才孤身前往。”

至于董伟拿出的两只什么红瓷瓶,他表示,从未见过,也从未听闻。所以,说是他指使董伟下毒弑君,更是天大的冤枉

“臣以为,臣与董太医素无过节,他不会平白无故栽赃老臣,背后必有主使之人,欲置我于死地,请陛下明察”

庾冰委屈之下,眼睛湿润了,悄悄用绢帕擦了擦。

康帝安慰道“舅舅莫要难过,六皇叔,可曾查问清楚,这董太医究竟是受何人指使,栽赃国舅”

司马昱道“回陛下,董太医已死,死无对证恐难以查明。”

“既然难以查明,那就不要妄加揣测,诬陷国舅”

褚蒜子见事情发展不顺,奏道“陛下所言极是,今日朝议也正为此事,务必要查清真相,给舅舅一个清白。不过,臣妾以为,既然死无对证,那就不能任由谣言中伤舅舅。”

庾冰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这女人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哪知褚蒜子并未鸣金收兵,而是以退为进。

“陛下,当下之计,不妨从这个瓶子查起,它应该大有渊源如果能找到这个瓶子的来历,或许可以揭开庐山真容,平息谣言,以掩众口。”

说罢,褚蒜子凤眉一挑,眼神瞥向了殿内的一个角落。

“启禀陛下,太医院钱程求见,说有要事奏报”王内侍奏道。

“哦,来得正是时候,宣”

钱程小步急趋,走到丹墀之下,跪伏在地,哆哆嗦嗦道“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说吧”

“是陛下,微臣在太医令署曾亲眼见过此物,的确属董太医所有”

大殿之上一阵哗然,董伟奸贼果真包藏祸心,难辞其咎。

康帝浑身一抽,惊问道“你何时见过”

钱程说起了当时的情形,那是在成皇帝得了风寒之后,董太医亲自诊断,亲开药方,这倒也合乎规矩。不过让人起疑的是,董伟还亲自熬药

因为按例,下料熬药由专人负责,并非太医令的职责。

“所以微臣就暗中观察,结果也没发现什么蹊跷,就是有一次,微臣催促他送药之时,在令署中的一处暗格里无意发现了这个瓷瓶。”

司马晞喝道“大胆既然如此,为何不早奏报”

“王爷息怒,当初微臣实是无意中窥见,并不知此物何用,不敢无中生有,妄加劾奏上官。如今方知此物与先帝驾崩有关,这才不顾性命,冒死进言,望陛下恕罪。”

康帝恼道“如果皇兄真是中毒而死,这恶贼董伟有重大干系,只可惜,让他就这么死了。对了,说来说去,这和国舅有何牵连”

“陛下,董伟微末小官,靠医术才得以忝居太医院,他怎会存心要毒杀先帝”

司马晞看到了褚蒜子的眼神,急忙将康帝引向正确的方向。

“凡事有果必有因,臣已查实,先帝在位期间,从未开罪于他,反而将其从普通太医荣升为太医令,应该感念皇恩浩荡才是,他没有任何理由弑君”

“没错没错,武陵王所言甚是”

钱程附和司马晞,补充道“先帝在时,对太医院一向厚待,恩赏有加,同行无不盛赞圣恩之隆。先帝驾崩,微臣也曾有过怀疑,故而私底下监视,后来发现那只瓶子也消失了。”

然后,他称自己灵机一动,仿制了那支瓶子,偷偷放入暗格之中,直到发现董太医在岸边掘坑,然后又慌慌张张奔向青溪桥庾府的故事。

庾冰斥道“一派胡言臣和董太医并无私交,他也从未到过我府上。你个混账东西,胆敢信口雌黄,污蔑本官,该当何罪”

司马晞心中暗喜,大声阻止“哎,庾大人,且先别动怒。钱太医是否污蔑暂且不论,不过有一点他说的是真的,他的确仿制了瓷瓶,只是太疏忽。”

接着,他告诉康帝,这两只瓷瓶貌似相同,实际上一个有款,一个无款。经查验,董太医手中的瓷瓶底部有一个烧制的落款。

“王爷言之有理,微臣一时大意,并未发现董太医这个还有落款。”

钱程见有人解围,松了口气,继续言道“董太医呢,也太马虎,瞧得不真切,否则在令署完全可以当做没事一样,根本用不着到护城河边刨出旧物,发现漏了马脚后,一错再错,惊慌之下再去青溪桥禀报。”

庾冰这才听明白事情的来历,心里暗恨董伟该死,如果当时能细心一点,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自己也不用在这里接受质疑。

该死,这蠢材该死

康帝接过瓶子,端详一下,侃侃道“哦,果真如此不过,目前只能说明这真正的瓷瓶是董伟所有,并不能说明和国舅有关联。”

阶下沉寂无声。

庾冰松了一口气,康帝也石头落地,原本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了。可是康帝好奇,又多问了一句,结果问出了实情

康帝拿起红瓷瓶端详了起来,问道“这落款是一个蓝色的葛字,篆字图案,这葛字何意,诸位爱卿可知来历”

诸臣面面相觑,纷纷摇头,不知来历。

恹恹欲睡不发一言的何充,听到康帝口中吐出的这个字,猛然一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陛下,老臣听闻过这个篆字图案,这葛字就是”

何充说到这里,猛地反应过来,接下来的话对妻兄庾冰可是大为不利,不过自己也不想袒护谁委屈谁。

如果庾冰真有大逆之举,自己会毫不犹豫参劾,如果真有冤屈,那说出来也无妨。

褚蒜子凤眼溜圆,瞪着何充,充满期盼,仿佛要透过他的脏腑,寻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

“何爱卿,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

“这葛字就是指道家高士葛洪葛仙翁”何充正色言道。

阶下一众之人啧啧称奇,又窃窃私语,这怎么又扯上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葛仙翁了

庾冰再次感到紧张,几十年过去,仍然有人知道这葛字的来历,要说大晋老臣王导郗鉴之流的知道些也就罢了,没想到何充也知道。

也对,何充既是自己的妹婿,又是王导的表弟,两大仇敌之家,何充是左右逢源,知道些皮毛也不足为奇。

褚蒜子催问道“何大人怎知是葛洪葛仙翁莫非这瓶子是他烧制而成,所以落下他的姓氏”

“回禀皇后,那是多年前,家妻健在时,曾说过岳丈大人曾追随过葛仙翁,隐居深山,修道炼丹。”

一石激起千层浪,抽丝剥茧一般,何充的话,渐渐把两个已经风马牛不相及的红瓷瓶和庾冰串联到一起。

而这根线头,一头是庾琛,一头是葛仙翁

纸里包不住火,冰山渐露峥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