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7章 断尾以求生

大晋衣冠 第37章 断尾以求生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明帝需要迟滞后面的追兵,这个老妪可以做点文章。他拉辔下马,来至摊前,轻启道“老人家,烦劳你一件事情。”他递上马鞭。

“一会后面若有骑兵过来,请把此鞭给他们看看,就说鞭子的主人早就走远了。”

“你们是官兵老身可不敢掺乎你们的事情,快走吧。”

“老人家还请发发慈悲,那些骑兵要加害我们,烦请帮忙,喏,这是一点心意。”尹侍卫随即掏出一点碎银子,放在摊上。

这点碎银子足够卖上三个月的吃食,老妪笑着应承下来。

刚要上马,偏偏这个时候,该死的大马拉出一泡粪,落在地上热气腾腾。尹侍卫眼疾手快,赶忙拎着摊前摆放的一只水桶,将冷水泼在马粪上,簇拥着明帝飞快的离开。

这一临时起意之举的确明智,还真让这行人化险为夷。

果不其然,王敦率二十余名锐卒就在身后七八里地外,来至摊前,一个军卒吼道“喂,老婆子,刚才是否有十几匹马从此经过”

“有有有,军爷。”老妪递过马鞭,颤颤巍巍言道。“他们,他们早就过去了。”王敦接过一看,惊道“七宝鞭定是司马绍无疑,唉,让他给跑了。”

“大将军,要不追吧,兴许还能追上。”

王敦摇摇头,叹息道“算了吧,你看这摊马粪,冷了多时,追不上了。走,回营,趁他来不及调整部署,明日,明日,便提前,提前发兵。”

“大将军,没事吧。”亲兵发现王敦口舌僵硬,说句完整的话都很困难,而且身体摇摇晃晃,赶紧伸手扶住。

“没事,没事的。”王敦大口喘着粗气,脸色绯红。

五月将尽,江水暴涨,江面愈发宽阔,一眼望不到边。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就连水中的鱼儿不时也跃出水面,一个漂亮的翻身又没入水下,荡起一圈圈圆圆的波纹。

平静的水面上飘浮着残椽碎木,还有一团团簇集的江草。

一只白鹭灵动飘逸的立于一团江草上,那双细长的腿,洁白的羽毛,还有不时插入水中的长喙,无处不闪现着灵动和潇洒,享受造物主恩赐的鲜鱼美虾。

“哗啦啦”那只白鹭振翅而飞,紧接着,无数只同伴掠过江面,腾空而起,消失在天际。

“咚咚咚,咚咚咚,”连绵的战鼓声惊飞了无意人间是非的飘逸客,也惊动了早上刚刚吃了败仗的郗鉴。

“王敦绝非浪得虚名,荆州水军太难对付”郗鉴喃喃道。徐州军骁勇不假,可那是在岸上,弃马登舟实在是不得已,以己之弱攻对方之长怎有不败的道理

郗鉴连夜南下,原本打算在采石矶袭击钱凤先锋大营,人家却早已上了船。他只好东下三十里的马尾滩,此处江面稍窄,地势较为险峻,阻击叛军的难度要小些。

结果,叛军水陆配合、分进合击,利用夜色掩护,顺流从正面攻击。百余艘大小战船星罗棋布,在郗鉴阵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将郗鉴忙乎一夜才勉强布好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叛军不仅楼船数量占优势,而且船高且坚,水军在船舷上俯射,压得徐州军不敢露头。一旦有人落水,一直来回在楼船间穿行的艨艟上就会跳出叛军,直接下水将落水者砍死或是按入水中溺死。

“刺史大人,你看那是什么怪物”郗鉴立于船头,顺着亲兵所指,只见前方敌船从两翼散开,一艘高大的楼船赫然在目。

甲板上竖立一根高大的桅杆,杆下悬着一个粗大的辘轳,辘轳和桅杆顶端用绳索连接,几名叛军转动辘轳。桅杆另一端,一根巨木被缓缓抬起,巨木终端大铁勺一样的器具里容着一个模模糊糊的东西。

“这是什么怪物像是投射车。”郗鉴瞪大眼睛,看这怪物究竟能派上什么用场。

“啪啪”模模糊糊的东西飞了过来。

“是石头,快闪开”

第一块石头落空,第二块击中附近一艘船,直接将甲板洞穿

郗鉴面如土色,急忙下令众军小心,躲避这个怪物。

徐州军剩下唯一的优势就是悍勇不畏死

郗鉴奉旨登船本来就是袭扰阻击,没指望能战胜叛军。为此,在登舟前就组织三支敢死军卒,分布于三十余条快船之上,船内满载松油,准备在关键时刻和叛军同归于尽。

敢死卒不孚众望,在叛军耀武扬威横行霸道时,分头寻找目标,利用船小灵活的优势,悄悄接近对方大船,点燃松油,来个玉石俱焚。

他们拼着性命为郗鉴挽回一点颜面,也为建康带来一线希望。

江面上漂浮着尸首,战旗,断折的木桨,还有燃烧殆尽的船板和滚滚浓烟。叛军大获全胜,却也损失了二十余艘战船,在击退了郗鉴之后,暂时予以休整。

“温老弟,你来得正好,否则郗某早就喂了鱼鳖。”在郗鉴步步后退,让出了马尾滩后,温峤及时从防守京师西城的阵地上驰援过来,给了徐州军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最可怕的就是那什么投石车,掷出的石块势大力沉,远远超出来时的预料。你看,那几艘船被砸成什么样子”郗鉴尚未走出早上血战的阴影。

“那叫拍竿”温峤纠正道。最初蜀军为打击敌船,在战船上安装桔槔,吊着巨石,虽然凶猛,但费时费力,王敦大概是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

“这老贼果然有些手段”郗鉴叹道。

其实他俩还不知道,主船上的指挥者并非王敦,而是其胞兄王含,也就是王应的生父。

“老弟,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实力悬殊,郗某这条老命是小,误了圣上所托才是百死莫赎,京师防卫如何”

“设了三条拦江铁锁,城下白鹭洲外还有近百艘大小船只,城楼上布满守军,就这些。”

“就这些”郗鉴大惊失色。“这些能抵挡几时不出两天叛军就能在西城下饮马。”

“这我岂能不知凭朝廷的实力,再添百艘船也无济于事,论水战,咱们绝非王敦对手。”温峤喃喃道。“咱们之所以死死坚守,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机会,等待一支奇兵”

奇兵郗鉴心想,还能有谁会力挽狂澜。

“咚咚咚,咚咚咚”刚过了正午,叛军又擂起战鼓,震得江面上荡起了波纹。

“迎战”郗鉴声嘶力竭。

声音很快便被淹没在破空的羽箭和咣咣的撞击声中,徐州军士有温峤的援兵,气势陡增,一扫早战时的颓势,拼劲全力死死缠住敌船。

狭路相逢,勇者胜,并非一成不变。徐州军再勇猛,终究器不如人,不到两个时辰,渐渐不支,节节向下游败退。

“抛锚”钱凤喜不自胜,此时距离建康不足三十里,见天色已晚,他不敢孤兵冒进。“速去芜湖大营禀报,请大将军拔营,明日一早攻城。”

世事波诡云谲,恰如这平静的江水,入夜后翻起波澜。

次日一早,钱凤并未等来芜湖大军,等来的却是温峤口中的奇兵

“叔父,听闻江州刺史陶侃参战,拖住了芜湖大军。”王允之闯入内堂,王导正用中饭。顿时脸色冷峻,筷子从手中滑落,浑然不觉。

想起温峤前几日来府上语重心长的告诫,此时再不有所行动,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允之,快随叔父入宫。”

“叔父有了万全之策”王允之跟在身后,出了乌衣巷,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他对王导奉若神明。

“现在哪里还有万全之策”王导苦笑道。“为今之计,只能断尾求生”

“啊”王允之明白了话中之意,魂飞魄散,霎时间就觉得被人挖去了心肝,腹内空空如也。

而王导坐在马车内,撩开车帘,望着御街一侧鳞次栉比的官廨,泪水啪嗒啪嗒打在袖口上

次日一早,一条炸雷般的消息传遍京师,继而长了翅膀,飞越大江南北。

“王敦死啦叛军要完啦”

这条消息如狂风驱散了困扰京师一年多的阴霾,从朝堂到民间,从京师到乡野,从士女到行商,惶惶不安的人心终于平静下来。

当然,也有一些好事者将信将疑,已经叛乱,怎会突然死了城南秦淮大街、桃叶渡口还有宽窄巷的,但凡距离不远的人,都涌到乌衣巷,想去看个究竟。

这一看,他们彻底放下心来

乌衣巷西半侧,门挨着门,所有王氏子弟府门口都挂着白幡,出来进去的子弟身穿素服,耳聪的人还能听见院内传来的哭泣声

“大将军,他们说,说,说”

“说什么”芜湖大营里,一个游骑结结巴巴前来禀报。

“说大将军你死了”

“啪”一记耳光,打得游骑捂着脸,不敢作声。

“说,再说一遍。”

“他们说大将军你,你死了,乌衣巷也在发丧呢。”

“一定是王导,王导这老匹夫散布谣言,是要乱我军心,他心向着朝廷。”王敦青筋暴起,虎须直竖。

“还有,还有,”亲兵后退两步,确定安全了,才嗫嚅道。

“建康各城门张贴了告示,悬赏沈充钱凤两位参军,凡是偏将以上者都在其列。钱参军信以为真,还派人来询问大将军是否还健在。据说陶侃尽出江州之兵,此刻正顺流而下。”

王敦眼前一黑,颓然倒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