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707章 翼展狂风起

大晋衣冠 第3707章 翼展狂风起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诸位稍安勿躁”

庾爰之一反常态,丝毫没有被部下打断而恼怒,双手向下按了按,气定神闲

“本参军已经探听清楚,此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但也绝非圣上的旨意,而是朝中一两奸人作祟。他们摇唇鼓舌,播弄是非,极尽诬陷之能事。吹枕边风,泼栽赃水,蛊惑朝臣,煽惑圣上,借以排斥异己,妄图独揽大权。在此等恶念之下,才不惜加罪荆州,荼毒我将士”

刚刚那位偏将高举拳头,满脸的愤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初我等拿下许昌,朝廷犒赏三军的赏赐是虚,丢了许昌,严惩重罚却来真的。再说了,此次北伐,主帅用心,将士用命,即便是失利,也是蜀赵勾结,我军猝不及防,众寡悬殊。”

另一个也义愤填膺道“更为关键的是,失利要归咎于鲜卑人毁盟,在背后捅刀所致。”

“说得就是”邻桌的司马也站起来帮腔,作色道。

“鲜卑人夺我城池,杀我将士,朝廷不去追究,反而刀口内向,拿自己的将士问罪,岂非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这口黑锅我等不背”

邻座几人攘袂切齿“我等不背,绝不背”

“诸位之胸臆,本参军感同身受,如果要是他们得了逞,身为主帅的父亲大人,贬官降级在所难免,而诸位何以自处解甲归田还算轻的,兴许还要罢官夺职,下狱问罪,你们说,能答应吗”

诸人纷纷立起,群情激奋,瞋目大怒,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誓要与乱臣贼子和奸佞歹人血拼到底的气概。

“所以,为大营数万将士功勋计,为州衙成百僚属福祉计,为诸位名誉荣辱计,父亲大人决定先礼后兵,拟上书朝廷,力陈荆州之功,痛斥奸佞之罪。”

诸将一听,对庾家感恩戴德,接下来,庾爰之一句话,又让众人大吃一惊

“如若他们怙恶不悛,一意孤行,我等也绝不做待罪羔羊,任其屠戮。我们也效古先贤宿将,来一次清君侧,诛奸佞之举,诸位意下如何”

此语既出,刚刚喧闹的场面像是秋蝉见了黄鸟,大部分将佐僚属哑然失声,面面相觑。

他们心里都知道,这清君侧之举,从古至今,向来都是谋反叛乱的别称

远的不说,王敦造反,苏峻叛乱,这才刚刚过去了区区十几年而已。

一旁的殷浩如坐针毡,越发感觉这就是一场鸿门宴,同谋宴,投名宴。

虽然在歹人袭击家眷一事上,自己料敌于先机,敏锐的提前布局,但这场宴会的变味来得迅雷不及掩耳。

庾爰之明明告诉自己,宴会的主旨是为恭祝庾翼病体好转而设的,怎么突然变卦

一场庆祝主帅康健的宴会,在庾爰之和几人的配合之下,话锋却转向了兴师问罪,诛除奸佞。

北伐回来后,褚家曾联系过自己一次,大意是要不动声色,盯紧荆州,从未说过要追责治罪

这也太离奇了,他们的消息从哪来得

然而,殷浩发现,还有一件更加离奇的事情,那就是主帅庾翼的神情,还有一些怪异的动作

这可以说是,殷浩的第三个发现

“诸位静一静,切莫以为本参军有何不智之举,不臣之心。若果真如此,父亲大人也断然不会答应。父亲戎马倥偬半生,忠君报国一世,在他心中,只有四个字,就是忠孝仁义。”

“愿闻公子高见”

“兄弟们,此举只是问罪奸佞,褒奖忠臣,涤荡芜秽,助振朝纲,乃义举,壮举。只要那些权贵大人们能公正对待,赏罚分明,不以一己私利而害公事,我等即刻退兵返回荆州,绝不食言。”

“好,既如此,末将赞成”

“卑职相信大将军,赞成”

“属下也赞成”

最早愤然而起的那位偏将又跳了起来,双拳紧抱,施以军礼,说道“多谢庾大人为我等做主不过,末将还有一忧要请教庾参军,此忧不除,军心难稳。”

“请说”

“参军也知道,这几日,好几位将僚家人遭袭,所幸参军处置得当,才未酿成大祸。不过,大军如果真要东下,我们的妻儿老小怎么办万一这城中还有他们的党羽,趁大军不在,后果堪忧啊。”

“是啊,参军大人,总不能让家眷一起随军出师吧治罪的消息是从京师而出,行凶的歹人也是受他们指使,袭击我等家小定是他们瓦解荆州军心的图谋,万不可中了他们的奸计”

“这”

庾爰之泛起为难之色“是啊,大军开拔,城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守军,而将僚居住分散,相距甚远,根本无力各个保护。”

偏将高声道“参军莫忧,末将有一愚见,不知妥否”

庾爰之神情为之一振“快快请讲。”

“荆州治下有座险要所在,固若金汤,且兵多粮足,距州城也不远。不如把家小全部集中起来,送至该地,统一保护。”

“好,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省去了州府的兵力,又消除了诸位后顾之忧,一举两得。”

在二人的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之间,就这么定了下来。

虽然还有一些犹豫徘徊之人,但很多将佐已经迫不及待上前排队报名,亲兵营也准备妥当,开始呈报家口,登记造册。

大多数人随波逐流,默默排起了队,反正同僚皆是如此,谁也不想例外。

登记完毕,庾爰之又道“诸位,为防止走漏消息,让奸人得以防范,自此刻起,烦劳在座之人就在营帐歇宿三日,所有支出均由州府承担。好酒好菜,大鱼大肉,与诸君共飨。待州府行文朝廷之后,俟情再做定夺。”

两名家人推着轮车护送庾翼返回府内,而庾翼早已沉沉睡去

殷浩胸中如擂鼓一般,咚咚在跳,这一幕虽不多见,却不新鲜。

诸人歇宿大营,就是与外面隔绝,防止有人通风报信。而家小移营何处,谁也不知。

究竟是保护还是挟持,如果是保护,也是在情在理。

可万一是挟持,那一旦真要清君侧,那他们的家小就成为诸将的软肋,不得不从属于庾家的安排

为何诸人皆昏昏然,看不出庾家的深意

殷浩还在沉思间,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吓得腾一下闪躲开来

对方正是庾爰之。

“殷兄怎么了,我就是轻轻触碰了一下,你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哦,肯定是在想什么心事。”

“哪里哪里,殷某酒后贪睡,刚刚正在半睡半醒之间,才吓了一跳,没事没事。”

“殷兄今日为何一言不发,莫非是对家父这样的安排有何异议”

殷浩咧嘴笑道“岂敢岂敢,事情重大,殷某才浅,不敢妄议,悉听庾将军和公子调遣。”

“殷兄过谦了,这几日难免还会有军情政事,还要仰仗殷兄不吝赐教,莫要推辞哟。”

“公子抬举了,分内之事,殷某一定全力而为”

庾爰之笑道“有殷兄这句话,小弟还有何忧哎,对了,怎不见殷兄去登记家口啊”

“不瞒公子,贱内和犬子昨日刚刚离开荆州,说是岳丈染病,便回去探望去了,可能还要回乡下探望老母,住些日子才回来。”

庾爰之神秘的笑道“佩服佩服,殷兄真是未卜先知,能掐会算”

殷浩被戳中心事,讪笑道“公子过奖了,恰逢得到家书,巧合而已”

“也好,远离荆州,遁避乡野,一样也安全,殷兄也就不必挂怀,这样还能全心专注于军戎,小弟先去安排一下这几日的酒食,先告辞了”

殷浩拱手道“有劳公子了。”

“对了,殷兄,现在大伙都在一艘船上,就别想其他事了”

庾爰之意味深长的抛下一句话,留下了怔怔发呆的殷浩,转身离去。

看来庾家对自己受任卫将军褚裒麾下的军职还是心有芥蒂,不肯释怀,担心自己脚踏两只船,摇摆不定,才有这样的警示之语。

而且,许昌一战,庾冰已经和自己彻底恩断义绝。

自己虽有先见之明,提前编造了理由,送走了妻儿,可一旦真要东下,庾爰之必会盯牢自己,到时自己如何脱身

庾翼在荆州经营日久,根基很深,心腹颇多,加之为人忠直,胸襟开阔,善待下属,故而颇得荆州军民之心。数载以来,将僚属下对其忠诚,顺从甚至依赖。

他们从骨子里以为,只要是庾翼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不敢违逆,也不想违逆。

久而久之,失去探汤之敏锐,渐渐成为温水之蛙,再也没有应该具备的警惕之本能。

可是自己绝不能被绑缚,因自打北伐之后,就铁定心思转投门庭,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细思之下,他渐渐有了眉目,要想脱身,有两计可行。

主动献计献策,虚与委蛇,赢得庾爰之信任,乘其不备,伺机逃脱;

还有一计,就是被动等待,自己既然把控不了,那就等待奇迹。

而奇迹就是主帅庾翼的身体能撑多久

庾翼在,军心在,庾翼一旦有变,凭庾爰之的声望和能力,顷刻之间,就会树倒猢狲散。

到那时,军心涣散,阵营大乱,自己则可以从容而走。

这一点,虽然有些渺茫,不过也大有希望,因为午宴上庾翼怪异的神情和举止被他尽收眼中

褚蒜子也在等待,等待康帝好转,将查访之事实奏明,以无可置辩的真相催逼康帝下旨,拿下庾家,册立司马聃为储。

褚蒜子现在胜券在握,颇为自得,因为手中握有一张制胜的棋子,足以迫使庾冰就范,让其无处遁形。

这枚棋子就是庾希

庾希扮作狩猎之人,见桓冲所驾车马堕崖坠河之后,猛射一阵,还四处搜索一下,确信得手后便唿哨而去。

途中遭遇的夹杂着灰尘的黄云正是武陵王司马晞麾下的中军,虽无制式的黄盔黄甲,然而也是着黄衣黄裳。

乔装的中军冷不丁从密林窜出,庾希志得之下,毫无防备。

一番短暂厮杀,短短半炷香工夫不到,就被合围在阵中。手下人非死即伤,余者成擒。

司马晞如获至宝,也就无心顾及桓冲等人的死活,收拾一下战场,便秘密押着庾希,连夜赶回京师。

庾希被擒,又过了四五日,康帝稍稍有了起色,醒转过来,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梦,不知今夕何夕。

第一句话就是问清日子,然后心里默默记着,还有三天就是初一了。

所有的未决之事,初一就要水落石出了,一出惊天之举,到时候会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