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75章 帝后暗斗法

大晋衣冠 第375章 帝后暗斗法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褚蒜子在极力回忆着康帝摔倒的那个位置,也在揣度着从御榻到窄榻的每一个可能。

康帝脑袋冲着御榻,双脚冲着窄榻,如果是从那张宽大的御榻上起身后摔倒的,方向应该恰恰相反

再者,那窄榻之上有两个深深的凹陷,分明是康帝的双手留下的。

她清晰的记得,今晨早起时,窄榻整理得干干净净,可细看之下,榻上却还有一些褶皱之处。

康帝应该是伏卧过窄榻,兴许他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

“不可,不可,陛下还是不宜出宫”

褚蒜子果然不敢大意,她自己也在调兵遣将,只要打败荆州大军,就可以消灭庾家。

而那时,康帝不得不顺从自己的意思,立聃儿为储。所以,自己不能留下任何隐患,以免功亏一篑。

当然,褚蒜子转念一思,如果康帝痛痛快快,主动提出拥立聃儿,就像现在这样,那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也省却双方一战。

战阵殊难预料,战场瞬息万变,万一有变,自己也难以收场。

康帝假意不悦道“那皇后之意,朕不出宫如何祭陵如何求得皇兄宽恕难道皇后不想尽早册立聃儿”

“陛下莫怒,依臣妾看,祭陵之事在情在理,臣妾甚为赞同。然念及龙体,不如由臣妾代劳,拜祭山陵。臣妾想,只要有十分的诚意,成皇帝会理解的,会宽恕的”

“这好吧,你通知武陵王一道前往,他也主张拥立聃儿,又是皇室宗亲,一道前去更显得郑重些”

“那臣妾该什么时辰出发”

康帝闭目冥想,还神叨叨的掐指推演一番,显得深思熟虑,然后正色说道“午未相交之时”

褚蒜子心花怒放,赶紧吩咐王内侍准备出行仪仗,另外火速传司马晞和褚裒至北城大夏门外候着。

康帝躺在一张藤条编织的靠椅上,双目微闭,眼神迷离,盯着同床异梦的皇后。

看她忙前忙后,有条不紊,指挥得当,调度有方,显示出娴熟的把控能力。由此而言,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

要是没有野心,精心辅弼自己,做一个贤内助,该有多好

可,这除非在梦中康帝苦笑一声。

这时,尚书令何充急急奔入,禀道“陛下,皇后,荆州大军拒绝回师,前锋三万已至芜湖,后续四万兵马已至江州,照此行程,两个时辰便可兵临城下,望陛下速速定夺”

康帝佯作惊慌,怒道“悖旨溺恩,庾家果真要造反”

褚蒜子反倒镇静下来,不慌不乱问道“何大人,庾翼舅舅病体如何了青溪桥有何动静”

传旨的内侍已经告诉了褚蒜子,当时庾刺史就瘫倒在甲板上,估计是病势加重所致,褚蒜子明知故问,从容镇定。

何充回道“回皇后,青溪桥不声不响,好像是忘记当下发生的事情,甚为奇怪。”

褚蒜子讥讽道“这不奇怪,他在等他的弟弟杀入京师,来一场兵谏,而后拥兵自重,把控朝廷。估计这个时候,他在府里已经拟就了杀伐惩处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人想来就是本宫。”

“皇后言重了,舅舅怎会如此。朕想他已经认清形势,又无颜见朕,只剩下待罪在家思过的份”

“事到如今,陛下还在袒护他”

褚蒜子疾言厉色,忘了身旁还有别的臣子。

“依庾冰的秉性,他绝不是轻易言败之人,否则又怎会唆使荆州大军要清君侧诛奸佞臣妾看,他不是在家闭门思过,而是磨刀霍霍。”

何充左一看,西一瞧,不明就里,心里在暗想

陛下和皇后今日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好像逆反了,康帝像是臣,皇后像是君,君臣颠倒,主次不分。其实,他还不了解这两日寝宫内的一场暗战。

康帝满脸堆笑,看着何充,说道“何爱卿还不知道吧,朕已决心立司马聃为储,皇后一会就要到兴平陵代朕拜祭成皇帝,祭陵完毕,朕将正式下旨。”

“臣恭贺陛下恭贺皇后”

褚蒜子过来扶起何充,感激道“何大人,快快请起,陛下回心转意,这里面你和武陵王功不可没”

何充言道“岂敢岂敢,臣只是依法度进谏,据实情而言。这是为臣之本分,不敢贪功。敢问陛下,军情如火,该如何处置”

“何大人莫着急,御敌之事,本宫已经代陛下传旨,调集中军和卫将军麾下固守城门,严阵以待。”

“这这这,陛下这,老臣反对。这样一来,臣担心”

褚蒜子打断了何充,沉着言道“本宫知道何大人所忧何事,放心吧,此举只是威慑而已,绝不会动刀动枪。本宫和陛下一样,不愿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这时王内侍进来,告知车驾已准备妥当,还对着褚蒜子挤眉弄眼。

褚蒜子会意,知道司马晞和褚裒已经到位,便迈步走了出去。

又突然止步,回头道“何大人,陛下已经乏了,你请回吧,等本宫祭陵回来,还要劳请你拟旨册立之事。”

“即如此,臣就不打搅陛下了,臣告退”

何充满怀狐疑,退出寝宫,便匆匆离去。他出了皇城,没有回府,而是直奔长干里。

十万火急之事,他拿不准,必须要告诉桓温。

“来人给朕取道服来,朕午时要去一趟道宫”

褚蒜子还未出寝宫,再次驻足,问道“陛下,去道宫作甚”

“皇后既然代朕亲祭山陵,那朕也去道宫一趟,许久没去了,不能冷落了仙君。朕也聊表诚意,祈祷仙君为聃儿祈福。”

褚蒜子自得之下,最后一刻放松了警惕。

而且,她这几日连续拒绝了康帝几次出宫的旨意,心有不忍。

“那好吧,王内侍,你陪伴陛下,不可马虎大意。”

说着,眼色一使,王内侍以眼神回应,应道“奴才遵旨”

看褚蒜子满心喜悦,飘然而去,康帝连连抚膺长叹,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之后,这几日,他就选择了隐忍。

打定主意,他佯作不知,虚与委蛇,不致让褚蒜子生疑,目的就是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另觅良策。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康帝内心紧张,激动,不安。为自己的未雨绸缪和灵光乍现而狂喜,认为这是他有生以来最英明最正确的抉择。

他确信,凭舅舅的才智,应该知道了那片虎符和那封纸笺暗示着什么。

当然,他也在担心,此举是孤注一掷,能否骗过褚蒜子,大计能否功成

想到这里,手脚不自觉的哆嗦。

车驾缓缓启动,直向北城而去,途径宫中的皇室学馆,褚蒜子看见了一副不堪忍受的画面

学馆门外,几个孩子在追逐嬉戏,应该是课余放松时间。只见司马丕坐在一片汉白玉石板上,面前几个孩子站立一排,中间的正是司马聃。

几个孩子应该在听司马丕的指挥,做什么游戏。

司马丕手一挥,孩子们快速奔跑,抢着一个跳动的蹴鞠,奔过来献给司马丕。

几个皇室中的兄弟孩童间的游戏,天真,活泼,无邪,却让已为人妻人母的褚蒜子切齿恼恨。

这还了得,自己的儿子即将成为储君,不久以后的皇帝,却像个跟班的奴才一样被司马丕指挥得团团转,连一向桀骜不驯的桓熙和司马奕也乖乖听话。

看来司马丕天生就有发号施令的魄力,将来要是司马聃登基,对司马丕肯定尊崇有加,那到底谁是皇帝

褚蒜子心头窜起一阵怒火,暗恨道

好你个愚蠢透顶的司马岳,放着自己的儿子不立,居然要立别人的儿子。立了司马丕,芷宫的那位寡妇就成了太后,桓温将成为新宠,哪还有我的活路

她恨透了康帝,也恨司马丕,如果将来司马聃登基为帝,估计朝野臣民也会有康帝一样的想法

江山原本就是成皇帝的,就是司马丕的

她心里暗忖,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都绝不容许存在

就在这一恨一忖之间,无辜的司马丕不仅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江山,还失去了更多更多

“情况就是这样”

何充一口气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向桓温和盘托出。

康帝同意立司马聃,何充非常兴奋,但今日宫中反常的气氛又让他费解,捉摸不透,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

他认为,这种怪象不能等闲视之,这才来到长干里。他相信,桓温要比他善于抽丝剥茧,能找到乱麻背后的线头。

里面定有蹊跷,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之事

这是桓温下意识的反应。

康帝醒转多日,迟迟不明确储君,还急急要见庾冰,说明他一定和庾冰有过什么共识。

眼下,庾冰并未落败,荆州大军兵锋正盛,为何突然毫无征兆地要立司马聃

更奇怪的是,要去拜祭成皇帝陵,按照礼仪,即便立储告庙,应该去琅琊山的宗祠庙,或者去明皇帝陵。

尤为蹊跷的是,康帝虽然虚弱,但去祭陵的体力还是可以应付的,他却让皇后代劳,有对祖宗不敬之嫌,会惹起臣民和史官的口诛笔伐。

一连串的疑问,还有何充描述的寝宫内的情状,桓温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答案

皇帝可能已经受制于皇后

“何大人,何大人”

桓温喊着何充,而何充还懵然不觉,他不愿相信宫内的一切是真的,但桓温的条分缕析也无法驳斥,何充傻了。

“何大人,晚辈也只是推测,如果要想验证一下,只有烦劳你再辛苦一趟。”

“什么意思”何充茫然问道。

桓温高深莫测道“去了你就知道了,桓冲,驾快马,送何大人入宫”

此举,桓温是要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果然,事情不出他的所料,糟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