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406章 青山遮不住

大晋衣冠 第406章 青山遮不住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袁乔妻子被抓,很可能对荆州城内的形势产生影响,而城外,刘言川匆忙来至大帐内。

“恩公,有信了”

刘言川捡起城内几个兄弟的飞箭传书,交给了桓温。

桓温看罢,颔首笑道“好,城内果然乱了起来,袁宏这篇檄文立下大功。言川,咱们现在只差一把火了”

“恩公的意思是,要放火”

桓温笑着瞪了他一眼“你这山匪,就知道放火,而是放水。”

他料定,城内那些将领并不想附逆,但之所以迟迟不敢起事,固然是有家小作了人质的畏惧。

还有一层,就是以为城外势单力薄,撼动不了荆州。即便想要起事,又不知军心如何,万一摸不准,只会将自己逼入死路,害了自己,害了家小,因而不敢轻易涉险。

而今夜,他们将看到人心所向,会打起精神,内心里争先恐后倒向城外。

而让他们从内心里拥护转为行动上的支持,就差一把火驱散他们背后的恐惧,事情不是明摆着嘛。

刘言川一拍大脑瓜,又聪明了一回“知道了,就是伏滔”

“嗯,还不是一块朽木。你去通知老四,让他带些兄弟,天黑以后去夷陵接应一下,看看伏滔这小子还想不想立头功了”

“恩公,伏滔这混蛋八成是溺水了,俺看他就是在吹嘘”

“别废话,快去”

刘言川一溜烟出了营帐,慌忙而去。

子夜时分,除了四城一带灯火通明,严阵以待,荆州城内一片漆黑。

州衙担心民变,下了宵禁严令,天黑之后不得在街肆游荡,一经发现,以盗匪论处。

大部分百姓们早已进入梦乡,鼻息如鼍鼓一样,此起彼伏。白日捡拾的檄文已经被官府收走,胆大的则偷偷藏匿了几份,成群,呆在一起议论纷纷。

忽地,他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叫喊声

“着火了,着火了”

一些百姓披衣而起,来到院子里,爬到院墙上,四处张望。不一会,城内官军纷纷出动,四处灭火,人心惶惶,根本无法入睡。

在夜幕和嘈杂声掩护之下,两拨人从两个方向同时向州衙挺近

州衙内,灯火暗淡,衙外,卫兵稀稀拉拉,明显比往日要少了很多。看似怪异,但也正常,城内四处着火,很多兵士都忙着救火去了。

一拨人稍快一些,已经逼近至府门外一个街口,领头的几名军副军曹以为州衙守卫松懈,因而放心大胆挺近。

而袁乔率领的另一拨人接到回报后,心里打起了鼓,觉得事有蹊跷。

依庾爰之的精明,如果此刻卫兵人数骤增,如临大敌才是正常的,而现在的情形似乎有点反常,莫不是有什么圈套

就在这闪念之间,另一拨人一声呐喊,已经冲将过去,高喊着“活捉庾爰之,迎桓刺史入城”

袁乔觉得不对劲,怎么只听到叫喊声,而没听到兵刃撞击的动静,赶紧率人冲了过去。穿过前面的巷口,就是州府门外的大街。

刚至巷口,就吃惊的发现,州衙两侧的建筑里,涌出很多军士,悄悄尾随着,奔向州衙。

“不好,是州衙的伏兵”

袁乔思量,此时撤退还来得及,但前面那拨也有千余人,他们在前后夹击之下,估计凶多吉少,他在踟蹰。

几个乞活军兄弟劝道“军副,不要想什么退路了,咱们不能看着他们白白送死哪怕抓不住姓庾的,也要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骨气,让更多的将士惊醒,不要跟庾家附逆”

袁乔闻言,血气上涌,既然自己选择了与庾爰之划清界限,就不能再顾及生死,慷慨道“好,要死一起死,冲上去,救出他们”

一阵冷射,撂倒了不少伏兵,自然也引起了伏兵的主意,于是转身向后扑来,而前面那拨人喊杀着冲进衙门后,迎面就是嗖嗖的箭矢。

接着,从各个衙署官舍中,一队队亲兵嚣叫着杀了出来,他们只得慌忙后撤。

这时,四拨人借着昏暗的火把,剿杀在一起

伏兵人多势众,袁乔等人渐渐不支,尤其是挺进衙门外的那些人,直面荆州最为精锐的亲兵,伤亡惨重。

更为糟糕的是,远处还有火把朝这里奔来

几个乞活军同声奋力高呼“快撤”

他们簇拥着袁乔,杀开一条血路,快速向刚刚的巷口冲去。

进入巷口,街衢纵横,四通八达,伏兵难以施展,又担心黑夜里的暗箭,也不敢贸然追击。

见稍稍安全了下来,袁乔率人边走边骂“没想到这狗贼果然奸诈,早就布下了陷阱,等着我们往里钻。唉,不知他们撤出来没有”

一个军曹道“太黑了,也看不清,不过只要撤出州衙大街,就安全了,他们自然会回到落脚点的。”

他们的落脚之处就在一处暂时空置的粮仓内,起事之前大伙商量好,若发生不测,就退回这里。

粮仓墙厚,里面掩体很多,把住仓口,则易守难攻。

退至仓内,袁乔安排人轮班值守,防止伏兵偷袭。布置妥当之后,只见另一拨人也纷纷败回,负伤挂彩,丢盔弃甲,清点之下,只余近两千人,损失了四成。

几个军曹纷纷叹气“未曾想,庾家军心尚在,还有这么多人效忠,靠我们,恐怕没戏了。”

乞活军兄弟安慰道“别气馁,几位军曹,你们有没有发现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

“刚才,最后奔过来的伏兵只是鼓噪呐喊,嗓门大得吓人,可是脚步蹒跚,且并未暗施冷箭,总感觉他们似乎并不卖力,好像是要劝我们离开一样,而非要伏杀我们。”

这个奇怪之处刺激了大伙的神经,若果真如此,倒是个可喜的事情,说明这些人也同情他们,并不想刻意为难,对方的内心也在摇摆踟蹰。

袁乔惊叹道“诸位,明日天亮,庾家必然会派兵来攻打,我们就利用地形固守,苦撑待变。只要我们能多坚持一会,就会争取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反对庾家。”

乞活军兄弟也打气道“各位兄弟,袁军副说得对,桓刺史会有办法的,咱们只要坚守即可。要是庾家赶来,我们几个兄弟头一个和他们拼命”

看着州衙门内门外的尸体,庾爰之脸色冷峻,恶念陡生,踢着一个士卒的尸身,辱骂道“吃里扒外的东西,找死”

身旁城防营主将恭维道“公子高见,难怪会留下亲兵营和末将的城防营,原来早就运筹帷幄,知道这帮叛卒会来这一手。”

庾爰之得意道“十几个军曹军副倏然没了踪迹,又出不了城,那一定是躲在暗处策划,纠集串联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想弄出些事情将来向桓温请功,那个领头之人就是你的军副袁乔。”

“末将治下不严,请公子治罪”

“将军快快请起,此乃袁乔鬼迷心窍,与将军何干将军乃本公子倚重之人,父亲在世时就极为信赖,等本公子大势既成,定保将军飞黄腾达。”

“谢公子栽培”

庾爰之恼道“此次本公子将计就计,设下圈套,布下重兵,原指望借机将他们一网打尽,谁知还有大半漏网,这不应该呀。”

“公子,末将也有所察觉,后来的粮草署战力差些可以理解,但中军大营都是荆州的老底子,骁勇善战,怎会让他们给溜了”

庾爰之想了想,骂道“当然是同情他们,有意纵放。待天明之后,剿灭了这帮叛卒,本公子再来清算”

主将诚惶诚恐“公子,末将甘效犬马之劳,以赎前愆”

城外的高树枝头,几名兄弟看到了城内的火光,还有隐隐约约的厮杀声。

“壮哉袁乔,勇哉袁乔,只是苦了你了”

桓温握着手中的纸笺,动情的说道,他记住了那个人的名字袁乔。

袁乔攻打州衙,擒获庾爰之计划失败,而伏滔却成功了

当伏滔突入春满楼,干掉几个呵欠连天的亲兵后,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架在了身处温柔乡中的庾倩项上。

庾倩吓得屁滚尿流,浑身筛糠,知道自己完了,连连磕头求饶,只要能保命,愿意配合。

堂堂的大族庾家,竟然也有这样的窝囊之辈,伏滔一脸的鄙夷。

为防止走漏消息而出城通风报信,几人押着庾倩来至北门。

春寒料峭,庾倩冻得浑身哆嗦,只想着早些放出家小,换取自己的自由。

伏滔和吴曹商量之下,以为不妥,夜深人静,家眷有老的还有小的,惊扰之下难免出现意外。

而且,如果有暗藏的亲兵乘乱偷袭,形势难以把控,所以他们一直固守到天明。

果然,如吴曹所料,城内守将见庾倩被活捉,没有丝毫抵抗,还抓捕了庾家的心腹,放出了所有的家小。

出了城门,早有老四的人马接应,护送着老老少少向荆州而来。

荆州城刚刚破晓,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北城楼的旗杆之上

随之而来的是几路大营的主将亲自率兵,围攻粮仓,而庾爰之则坐镇指挥,他要看看,这颗人头的威慑效果究竟如何

庾爰之看似气定神闲,实际上内心惶惶不安,因为那些家小是自己手中最后一张王牌。

虽说厉害得很,但通常打出了最后一张牌时,赌徒们就心知,自己没有退路了

倘若这一招再失算,众怒之下,等待自己的将是粉身碎骨。

思虑至此,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于是驱散守卫,悄悄来至后堂卧处,从锦褥的一角撕开,摸出一张纸笺,再一次定睛看着。

然后,竟然揉作一团,吞了下去

纸笺是庾冰死后,庾希紧锁府门,离开青溪桥时,让心腹之人捎来的。

上面其实就一个字武。

庾爰之兄弟自然清楚,这“武”字的含义

那颗人头是袁乔新婚妻子的头颅

各营主将心知肚明,如果自己再不卖力的话,下一个祭旗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妻儿了。

血一滴一滴的打在地上,如同一把匕首一刀刀划在自己心上,纵然是万般不情愿,但各营的主将们还是各自吆喝,连踢带踹,驱赶着麾下懒散无神的兵卒。

“将军小心”

一个军士猛然间听到空中射来的羽箭,赶紧嚷道。

接着,整个军士四散而走,乱成一团,他们原本就不愿意自相残杀。

“虚惊一场,将军,是书信”

主将接过一看,羽箭已经削去了箭镞,箭头上绑缚着一张纸条。

展开一看,欣喜万分,高呼道“将军们,咱们的家小已经被桓刺史救出,他们安全了”

将官们将信将疑,这不会是庾爰之使的什么诈吧

而此时,城楼上下来的守军纵马来报“报将军,家小们就在城外,由刺史大人保护着”

确认无误后,将官们高举钢刀,大声喝道“将士们,杀向州衙,活捉庾爰之,迎接桓大人入城”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