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411章 朱门买朱娥

大晋衣冠 第411章 朱门买朱娥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荆州城外,桓温等人便服而行,随行扮作商贩的侍卫竟然被刚才的一个行商的马队识破了

桓温紧锁眉头,又有些愠怒,埋怨大伙太大意。众人追问之下,方知是后面的护卫兄弟漏出了身份。

刘言川尤为紧张,因为护卫桓温之事都是由他张罗的,很少露出破绽,一脸疑惑的说道

“恩公,这些兄弟初来荆州,人生地不熟,不可能有人认识。而且马背上驼的确实是货物,怎么可能被人轻易识破”

大当家质问之下,一个兄弟解释起刚才的经过。

他们扮作商贩的马队,正在闲谈,忽然看见从北面过来一帮马队,担心对桓温不利,故而就贴了上去。

不过很快发现是一场虚惊。

因为对方的胯下都是驽马,只能驮货,并不适合奔跑,而且领头的是个老者,一脸慈祥,不像是作奸犯科之辈。

老者很健谈,和兄弟们寒暄了两句,护卫说刚从北面贩运货物回来,谁知老者说了一句话,让兄弟们觉得惊奇,于是又靠近打探,这才喧哗了起来。

刘言川怒道“那老头说什么”

“他说,看你们这样子,就绝不是商贩之人”

兄弟们很好奇,于是问道“老伯,我们和你们一样,骑着马,驮着货,何以见得我们就不是同道中人”

老者道“听我细细道来”

原来,道路的北面就是荆州下辖的当阳县,老者也是刚刚从那回来,骑的皆是驽马;还有,他们驼的货物,每匹马负重都有二三百斤。

而护卫所驼的货物,老头目测一下,怕只有二三十斤。就这点货物,别说赚些差价,连关卡打点都不够

就从这一点,就让老汉看出了端倪。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护卫们,平时扮作商贩都是如此打扮,从来没人过问。之所以被老者识破,这要归咎于当阳县横征暴敛,巧取豪夺。

袁宏点点头,他记得清楚,政令上也写得明明白白。

荆州辖内要鼓励商旅货运,进出关卡按货物市价只准征收一成的税赋,而且一县之内只能设一道关卡。

据老者叙说,当阳县倒好,征收两成不说,还设两道关卡,这就是四成的税赋。

这样盘剥下来,不仅没有盈利,连本钱都要蚀了。

尤为可恨的是,老头还说了,很多商旅原本骑的是良马,竟被那些不良官差敲诈勒索,换成了驽马。

兄弟们絮絮叨叨说完,再看桓温,更是双目怒睁,脸色铁青,这是要发火的前奏

桓温却暂时咽下了这口气,而是换了个话题“对了,袁宏,你刚刚说客栈已在筹建,字号定下了没有”

“属下僭越了,未征得大人同意,已经取好了名字。”

“叫什么”

“人间天上”

“哇,真神奇”

“是啊,恍如仙境”

益州成汉皇宫的御花园里,不时传出啧啧的赞叹声,这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上

李势今年开春也疏浚了河道,不过不是为了灌溉,而是觉得御花园中荷池太小太寒酸,于是遣数千民夫,历经三个月,开凿一条沟渠,将锦江水引入后宫。

然后又建造步道,九曲十八弯,每一处都如徜徉在芙蓉的世界里,每个转弯处安置了硕大的灯笼。这样,若心血来潮,黑夜里照样可以赏荷。

啧啧的赞叹声正是今夏的第一次赏荷盛会。

再看水中,荷花莲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李势亲自赐名“夜舒荷”。

更为奇异之处在于,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故又名“望舒荷”。

这只是铺垫,**还在后面

随着一阵低徊宛转的萧声从荷花丛中响起,两叶扁舟驶来,皆由艳服女子摇桨,扁舟离去,水下暗藏的绳索将亭亭玉立的荷茎拨开,赫然露出一个木栈道来。

栈道刚刚好浮出水面,在中央,有一朵巨大的开得正盛的荷花瓣,在四周灯光的照射下,透出金黄还有火红的光芒。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在花蕊处,竟然还端坐着一个妙龄女子,宛如广寒宫里嫦娥下凡,凤楼台中弄玉上天

众人惊叹万分,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后来才知道花瓣是由能工巧匠用黄金叶拼制而成,真是巧夺天工,蔚为壮观。

“爱妃,随朕来”

李势的妆扮也别出心裁,斗笠蓑衣,作渔夫打扮,缠住美人的玉手,来到一侧凉殿的水池里,解笠去蓑。

而美人顺手一扯罗带,露出绝美的**,迷人的曲线。二人双双进入水池裸游,池上数名一丝不挂的宫女拂拭蜀琴,摆弄秦瑟,翩翩起舞。

水面上,飘来一片桐木,上面则是美酒佳酿,李势将**的美人揽入怀中,二人交口对饮,直至月上中天。

“倘若一万年皆能如此,就如天上神仙眷侣了”

“臣妾愿意陪侍陛下一万年,做一对不老鸳鸯”

“有爱妃作伴,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

李势心旌摇荡,难以自拔

“陛下,几位大人已经等了两个时辰,说有要事要奏。”

李势气喘吁吁,正躺在凉簟之上歇息,被内侍这么一搅,很扫兴,但又不便拒绝,毕竟是倚为臂膀的文武,还是见见为好。

再说了,腹内欲火已然排解,便在内侍的搀扶之下来到大殿。

大将军李福等了半夜,原本就很气愤,又看到皇帝满嘴酒气,脸色倦怠,便知又是沉溺酒色所致。

皇帝对边境之事不闻不问,李福于是带气奏道“陛下可知商代贤人箕子之典故”

“哦,叔父,箕子有何典故,说来与朕听听”

商纣王常常为长夜之饮,一饮便是多日不出宫,不问事。一次,醉眼朦胧之间,突然问左右,今日是何日

奇怪的是,身旁诸人竟然无一人知道,他们只知道陪着纣王在酒池肉林中欢宴,压根就没留意过了多少个白昼黑夜。

纣王于是派人问叔父箕子。

李势当作故事一样,正听得入迷,谁知李福卖了个关子。

“陛下,可知箕子知否”

李势道“箕子既然是贤人,又未参与饮酒,当然应该知道当日是何日”

“陛下圣明,箕子的确知道,不过箕子却对身旁的幕僚说,纣王为天下主,左右心腹都不知时日,天下危矣。如果一国君臣都不知道,而唯独我知道,那我就危险了。于是,连号为贤臣的箕子都谎称不知,最后逃遁而走。”

李势问道“箕子为何装醉谎称不知”

“因为箕子担心,举世皆醉而他独醒,怕遭人嫉恨,惹祸上身,这才佯醉自诬,随波逐流。可叹的是,后来举朝大臣无人直谏纣王,导致好端端的商朝被周武王灭掉。”

李势还沉浸在典故之中,以为匪夷所思,一旁的中书监王嘏却听出了讥讽之意。

“陛下,大将军指桑骂槐,以商代典故谩骂君主,将陛下比作纣王,实为大不敬,该当何罪”

李势荒淫多年,不仅仅是体力,连智力都大幅下降,经王嘏提醒,方知这典故的暗讽之意,便责道“大将军,你是在讽刺朕为纣王吗”

李福本来只是稍有怨愤,在边情形势严峻情况下,借古讽今而已。

见李势发怒,也有些畏惧,便道“臣不敢臣只是担忧晋人犯边,情急之下出言不慎,望陛下恕罪”

李势日渐荒淫,沉迷美色,完全抛弃了在父皇和母后之前的伪装,政事全交由中书监王嘏打理,而军权则交由叔父李福。

汉王李广惨死之后,李福作为皇室宗亲,接掌了军队,原本智谋就不如李广,再加上王嘏这样的奸臣处处挑唆,自然是举步维艰。

而王嘏也想分军权一杯羹,这才发起了偷袭万州之举,结果损兵折将,却将责任归咎于赵人,李势居然没有降旨责罚。

李势不再追究李福,便聊起边事,问道“王爱卿,听说那荆州新来了一个年轻人,当了刺史,很有些手段,逼得庾家公子弃城而遁,可有此事”

“陛下,此乃坊间传言,夸大其词,不足为信。”

王嘏摇着脑袋胡编乱造,还诋毁说,桓温据说是因长相英俊,被晋室公主相中,才凭借裙带之亲,忝任荆州刺史。

依他看,估计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否则怎会又轻易丢了万州

李福很气愤,反驳道“陛下,王大人此言不确。”

接着,他把桓温自小便在青徐一带征战,屡立战功,后在朝任职,治政有方叙述一遍。

又说桓温得罪了权臣,遭受排挤打压,才外放到了荆州边地。

此人乃当世将才,刚刚两日就能叩开荆州大门便是明证。如今他坐镇荆州,对成汉极为不利,还望朝廷早作准备。

李势疑道“叔父对此人了解颇多,莫非此前就是相识”

“回陛下,臣并不认识此人,只是自他到了荆州,才留意起来。臣多方派人查访其来历,因而略知一二。”

“他来荆州,于我成汉何干难道他还敢犯我边境不成”

李福奏道“这个臣不敢断言,然而,据说他在荆州削减赋税,与民休养生息,还在操练水师,只恐有觊觎之心。”

李势笑道“真是笑话,晋人现在自顾不暇,宿将名臣大都作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桓温,怕他作甚。实话告诉你,他不觊觎朕,朕还要打他的主意。”

“陛下,桓温绝非庸才,还是谨慎为妙”

李福担心皇帝轻敌,又搞出什么荒唐之事。

王嘏却讥笑道“大将军似乎对他颇为欣赏,有惺惺相惜之意,是不愿与之为敌,还是不敢呐”

阶下侍立的展坚忍耐不住,看王嘏贼眉鼠目的奸相,想起恩人李广的惨死,不禁怒道

“自古英雄命运多乖,总逃不出权臣扼杀,逃不过小人栽害的魔咒,据说桓温就是这样。”

王嘏马上对号入座,觉得对方是指桑骂槐,借高声斥责以掩盖自己的心虚。

“展副将,此言似有影射之意,朝堂大计,何时轮到你一个小小的副将置喙”

展坚受此侮辱,满面通红,愤怒的瞪着对方,把王嘏给吓了一跳,感觉对方的眼神就能噬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