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433章 荆州布眼线

大晋衣冠 第433章 荆州布眼线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司马晞窘迫的嘴脸让穆帝心里乐开了花,好久没有这么愉悦了,赶紧岔开话题,为袁宏解围

“蜀道之难,艰险莫测,若走水路,溯流而上,更是困难。还有,赵人是否乘隙而来,这些,你家大人可都曾考虑过”

“回禀陛下,均已考虑周详,筹备停当”

司马昱见机又改变了主意,奏道“陛下,臣听闻,赵主石虎已病入膏肓,势不能久,又有鲜卑人牵制,此时伐蜀料也无妨。”

何充也趁热打铁,附和道“太后,陛下,老臣相信桓刺史,可以一试,不妨准奏。”

穆帝有了底气,问道“朕意亦是如此,对了,如若伐蜀,荆州是否还需朝廷援助”

袁宏谢道“陛下体察下意,微臣代刺史大人叩拜天恩。如若准奏,还望调拨五万镇军回归荆州麾下,另还需粮草万石,军饷万金以作军需。”

这口气,这条件,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不仅君臣觉得意外,认为无异于就是打劫朝廷,痴人说梦,就连一直努力保持笑容的褚蒜子也怒了起来

“荒唐是否准奏哀家尚在两可之中,然而就凭你们提出的这些条件,就是痴心妄想,你当朝廷有金山银山吗”

穆帝不妨褚蒜子如此盛怒,冷不丁吓了一跳,悄悄劝道“母后,镇静,镇静,不同意也就算了,这么大声吼,有失母后威仪”

褚蒜子愤愤不平的倒非粮草军饷,而是那五万镇军。

桓温上次就曾打过这个主意,被自己识破,哪知还不死心,借着伐蜀的正当理由又打起了小算盘,这才是她情急之下失态的原因。

等穆帝提醒,话已经出口了,为了自己的威仪,得赶紧补救一下

“袁书曹,伐蜀之事,事关朝廷安危,哀家还要和皇上再商议商议。再者,朝廷府库虽然略有盈余,钱粮之事也得细细盘点,今日就这样吧”

一看褚蒜子仓促就要退朝,穆帝急道“母后,这”

褚蒜子不容分说,起身准备离去,穆帝无奈,只好宣布退朝。

袁宏心里愤愤然,如此的良机良策,岂能就这样白白空耗,不禁朗声高奏了一句,让满朝炸开了锅

只见他振衣肃立,面不改色,朗声奏道“启禀陛下,我家大人说了,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取蜀地,足以广国;得蜀财,足以富民。”

说完第一句,接着来了第二句。

“我家大人还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朝廷军国计,为大晋苍生计,无论朝廷准与不准,无论是否支援将卒粮草,三日后荆州当准时发兵。若战败,刺史大人愿意一力承担所有罪责。”

第三句话更是嚣张

“恕微臣无状,最迟等到明晚,无论有无消息,微臣都将返回荆州,恕微臣无状,告退”

太意外了,太离谱了,太猖狂了,远远超出了褚蒜子所能接受的极限,她回转身,穆帝也再次坐下,君臣呆望着远去的袁宏。

人走了,荆州的声音还在大殿回响。

司马晞气急败坏,为太后张目,斥道“桓温他太张狂了,视朝廷如无物,一意孤行。陛下,太后,必须要治他大不敬之罪”

“武陵王暂且息怒,桓温一意孤行,战败了再追究责任不迟,如果大胜,拿下了益州,那就不是追究他的责任,而要追究我们大势不明,贻误战机的责任喽”

何充被桓温派出的这个属下惊住了,也为太后犹豫不决背后的小算盘恼怒。但多年的官宦生涯告诉自己,只能据理力争,不可冒犯主上。

刚才自己的这番话貌,貌似对司马晞说的,实际上分明是说给朝堂上每个人听的

袁宏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大步离去。

明日就是廷议的最后一天,过了明天,自己就要返回荆州,再也不想看那几个人的脸色。

回到馆驿,想起朝堂上那几个人窘迫尴尬的脸色,气急败坏的神情,袁宏心情舒畅,哼唱着小曲。今晚要喝上两杯,为自己不辱使命而提前庆贺一下。

谁知就在当晚发生了事情

荆州城里,郗超端了一杯茶水,双手奉上,道“桓叔,这已经是第四天了,明知那个女人必然拒绝请援之事,为何还要派袁宏跑上一趟”

郗超的疑惑,桓温却悠然笃定,这在他的算计之中。

“我太了解她了,当袁宏陈述的伐蜀理由无法辩驳之时,她肯定很窘迫,想反对又没有理由,想赞成又心有不甘,只会这样拖着,空耗时日。而当袁宏提及请援条件时,就是给她一个台阶,她正好以此为由拒绝。”

郗超更加不解,惊道“那不是正中了她的心意”

“看样子是这样的。不过袁宏最后一句话又会逼她就范,因为她绝不愿意见到我们将生米做成熟饭。回去后一定会苦思冥想,伐蜀胜算很大,与其无法阻止,让我独占军功,倒不如以答应钱粮和援兵为由进行掣肘”

对褚蒜子,桓温也是赌,当然,是建立在对她了解的基础之上。

郗超恍然大悟,喜道“桓叔的意思是,她最终会同意伐蜀,还会派兵送粮,当然,明面上是支援,实则是来分一杯羹的”

桓温幽幽道“是的,但不仅仅在此,抢功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监军,以防我有什么不虞之事”

“什么不虞之事”

“比如说担心我拿下益州自立古往今来,据蜀自立的权臣武将不在少数,所以,她最后会同意进军,而且还会派出心腹来监督。”

“噢,桓叔这是欲擒故纵”

桓温呷了一口茶,淡淡道“正是”

伐蜀计划皆在桓温预料之中,就等着袁宏带着朝廷的旨意回来了。

而桓冲兴冲冲迈入大堂,送上了几封公函,更加坚定了二人的决心,因为信中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消息

近来,襄阳郡、当阳县、夷陵城等地报称,地界接壤成汉一侧,有蜀人逃到荆州境内乞食。

原先乞食的蜀人三三两两,倒也无人在意,州衙此前曾下令,要厚待蜀民,因而各郡县照例予以接济。

不料,近些日子越发增多,而且很多蜀人携家带口,不仅仅要乞食,还要避难。

蜀人称,不时有蜀兵越境抓他们回去,一旦被抓获,罪刑严重。

这几天,投奔者更多,据报,每天少说有上百人,既需要大量粮食,还要辟出场地安置,郡县不敢自专,特奏请州衙示下。

桓温忧喜交加,翻阅着公函,桓冲近前言道“还有,老四那边也来信了,万州城情况更为严重。”

桓温疑问道“乞食嘛,很正常,为何他们还要冒死举家来逃,可曾问过蜀人究竟是什么原因”

“问过了,好像是说成汉朝廷下旨,两户之家,出劳力一人去服役,五户之家,出巨木一根交官府。服役的要自带干粮,还不给工钱,蜀人民不聊生,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桓温叹道“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应该是在聚木造船,就是没想到蜀地已经积弊至此,这是天将亡之。”

继而一想,他有了主意,万州本就属于蜀地,所以情况更严重,何不让万州做些文章

“桓冲,你赶紧通知老四,让他不要节省粮食,多赈济些灾民,顺便挑些年轻力壮的,稍稍整训一番,今后或许能派大用”

郗超也喜道“真是天大的好事他们不仅楼船没有造毕,还激起了民愤。桓叔,我以为咱们大事将成,只是时日问题了。”

桓温心潮澎湃,站起身,信步来至后院,极目远眺,青天之下,一道乌云散开,日光直射下来,洒在庭中。

院角那支木兰树,姹紫嫣红,花开得正盛

“咚咚咚”

“是袁大人吗”建康馆驿,二更天,响起了敲门声。

“滋”一杯美酒下肚,袁宏很满足,这两日,袁真回家和妻儿团聚了,就剩下自己一人独处。

为打发时间,庆贺使命完成,于是他让店家准备了几样精致的下酒菜,自斟自饮着。

“谁啊”

“是我”

袁宏带着几分醉意,打开房门,探出头来观瞧。

“啪”一声,一个黑布口袋套在了脑袋上

再睁开眼睛,身处阴冷潮湿的地下囚牢,各种斧锯鞭凿等刑具一应俱全。寻常之人,就是不看刑具,光是这阴冷凄惨的环境,还有楼道口渗入的冷风就挨不住。

袁宏一介文弱书生,胆子更是大不到哪去。

一个身披斗篷之人走了进来,风帽掩面,看不清模样,一身凶杀之气。

袁宏仔细辨认,心想应该见过此人,仗着胆子问道“我是荆州属官,桓温刺史派我来面圣的,你们是何人,胆敢将我拘押在此”

来人冷哼一声“这地下囚牢,辅政大臣那样的大人物都关过,何况你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

“敢问好汉,我身犯何罪,还请明示”

袁宏一见唬不住对方,口气立马软了下来。

风帽人讥讽道“现在知道客气了,今日朝堂上那口若悬河的豪兴哪去了,羞辱太后的得意劲咋不见了,接着嚣张啊”

“啪”

话音刚落,一巴掌甩了过来。这一掌着实有些力道,袁宏眼冒金星,满口鲜血。

风帽人还不过瘾,手一招,两个狱卒甩着皮鞭走了上来。

“慢着”

楼梯上下来一人,手里端着一个铜盘,上面覆盖着红布。

“是你”

袁宏一下子就认出了来人。

“是我既然认出了我,咱们索性别兜圈子,知道你家境困难,这是黄金二百两,够你全家一辈子开销。你呢,只要回答我的问题,不仅不用受刑,这些黄金还送你,今后更能保你荣华富贵。”

“什么问题”

“桓温在荆州都干了些什么他伐蜀到底是何居心把你知道的统统说出来。然后替我们盯着他,事成之后,金银任你取,官爵随你挑,如何”

袁宏擦了擦血水,笑道“条件是蛮诱人的,不动心都难,不过你们找错了人。桓大人待我不薄,我不会出卖他的。”

“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你可不要后悔。”

来人狞笑一声,背过身,戴风帽之人二话不说,抄起一把铁钳。

两个牢头撬开袁宏嘴巴,一声惨叫,两颗牙齿被硬生生扯出

“我说,我说”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