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435章 乘风斩巨浪

大晋衣冠 第435章 乘风斩巨浪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内心而言,桓温对袁乔满是感激,不仅仅是对方在城内率先起事,助自己拿下荆州,还有对亡妻的那份执着真情,更有后来的一次闲谈。

桓温挨着袁乔坐下,侃侃而谈

“其实,伐蜀之设想,我在建康时就萌生了,当然那时候还卧疾在家,只是纸上谈兵,空想而已。而到了荆州之后,才真正决定伐蜀,其中除了郗超,也有你袁乔的功劳。”

袁乔谦道“大人谬赞了”

桓温见郗超既敬佩又好奇,便回忆起当初的那次闲谈。

收复荆州后,成汉又故伎重演,偷袭万州。

南渡以来,成汉屡屡偷袭,烧杀抢掠,而历任刺史皆被动防御,至多回击一下,或许是职责使然,或许是做给朝廷看的。

庾翼殷浩在荆州时能拿下万州,绝对是破天荒之举。袁乔在荆州供职多年,最感同身受。

当时,桓温若无其事,随口问了一句,为何荆州不主动伐蜀,攻入益州,永绝后患。

没成想,袁乔极力赞同,而且当时就力劝以精兵一万,轻军速进,待成汉发现时,大军已经通过蜀人赖以为守的天险。

其后,因北方形势不明,而且荆州要练兵抚民,桓温便暂时搁下此事。而袁乔以为刺史大人另有想法,也就不再谈起。

其实,伐蜀的梦想一直在桓温心口熊熊燃烧。

郗超望着袁乔,言道“英雄所见略同,袁将军有此宏略,在下佩服。大人,昔日诸葛亮以益州一地抗衡曹魏多年,可知蜀地艰险富饶。今日,大人要攻入诸葛旧地,可莫要步诸葛后尘。”

袁乔不知这句诸葛后尘是何意,只知破蜀指日可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刹那之后,他兴奋的脸色却突然起了变化。

自出发以来,袁乔可能并不自知,他自己的神色举止有些异常,却被心细如发的桓温捕捉到了。

谁让他说桓温心细如发,像个妇人呢

桓温发觉,他太兴奋了,比自己还要兴奋,可兴奋之后则又是一脸的黯然神伤。

桓温暂时还猜不透,那是为什么

昨日州衙会后,桓冲率两千亲兵,悄悄直奔万州,会同老四的两千乞活军,从陆路入川。

刘言川临走之前特意找了桓温,灭蜀大战,事关兄弟们存亡,必须让老四等人参战,桓温拗不过,只好同意。

老四出发前,已经派人从万州码头,顺流而下,将江面上所有的舟船全部控制住。这样一来,混迹其中的蜀军探子也就失去了作用。

蜀道艰险,一路曲折,自不必说。好在百战之卒,经验丰富,个个争先,倒也不在话下。

舰队的前方就是益州江阳郡,乃成汉朝江防重镇,位于长江和沱江交汇处,舰船基地,水师老巢,但凡东下袭扰大晋的船只,基本都是从这里出发。

自去年秋,蜀军从山阳、犍为一带大伐树木,通过岷江运往江阳郡大修舰船,很多木杮顺流飘向下游,正被江边遇虎时的桓温偶然发现。

大将军李福自开春以来就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新春朝会,他被李势骂了个狗血喷头,求情之下,才延期三个月,而且必须要打造出五牙巨舰。看这架势,李势若一时兴起,随时会御驾亲征。

所谓五牙,要起楼五层,高十丈余,左右前后置六樯竿,容纳士卒近千人。还要广竖旗帜,可走马,可阅军。

其余舰船倒还好说,唯独这五牙,无法蒙混过关。

奸臣王嘏早先在水师供职,稍微有些差池,骗不了他,必定会参奏一本,告他欺瞒皇帝,李福暂时还没这个胆量。

而令他忧心之处在于,民夫工匠连日出逃,人手捉襟见肘,而所需的参天巨木更是迟迟不能供应。

原本就是积雪三尺举步维艰,探子却偏来雪上加霜

“报,大将军,晋人舟师已抵达渝州,正向江阳郡而来”

这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正遇打头风,一旁的副将怒道“荆州前几日还在演练,怎么今日一大早就出现在渝州,这些舰船难道是大风刮过来的吗为何现在才来报信”

展坚气急败坏,拔剑欲斩探子,被李福拦下。

“算了,杀他有何用,估计万州一带的探子已经全部被杀了。”

“大将军,情势危急,赶紧下令堵截敌军。”

李福立时下令“来人,火速告知符县水师,在江下拦设铁索,敷设暗桩,凿沉旧船堵塞江道,绝不能让敌军突破。展副将,本将军令你即刻进京,告知圣上,防守好益州城。对了,为稳妥起见,最好派人到大赵求援。”

展坚急道“将军,还是你回京吧,末将坚守此地。”

李福断然拒绝“休得胡言,这是军令本将军乃李姓皇亲宗室,生为李家的人,死为李家的鬼,宁可葬身鱼腹,也绝不让晋人攻占江阳郡。”

展坚哭道“大将军,万不可有此念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将军要是殁了,王嘏那帮奸佞就要大权独揽,成汉危矣”

李福闻言悲怆,眼含热泪道“益州割据西南,地形险要,多年未受战火波及,一向是丰衣足食。按理说,国势应该蒸蒸日上,孰料恰恰相反,臣民夜郎自大,沾沾自喜。”

说着说着,他把矛盾对准了李势。

“自圣上继位以来,错杀汉王,宠信宵小,骄奢淫逸,贪图享受。如今风雨飘摇,国难当头,圣上尚被蒙在鼓里,我宁可捐躯殉国,也不愿见到国破君亡的那一幕。”

“圣上无道昏君,汉王不死,何至于此”

展坚永远忘不了恩人李广被冤杀,跟着一起痛骂李势。

骂是骂不死人的,李福抹了抹泪,安慰道“为人臣子,当尽人事,还是不要抱怨君王了。展坚,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是有缘,我虽为你的上官,可一直拿你当兄弟一般,知道你是汉王的人,心怀怨愤。”

展坚是条悲情的汉子,闻言更是揪心。

“但汉王纵有冤屈,我想他也不愿看到国破的那一天。眼下,蜀军战力孱弱,真正骁勇的就数你那些属下了。赶紧回去吧,不为昏君,就算是为了成汉江山和黎明百姓”

展坚还要坚持,李福已转身决然而走“号令全军,准备迎战”

符县水军接报,迅疾在江面之下拉下几道铁索,设置了暗桩,但一时仓促,无法凑齐旧船,只好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以遏晋人的舟舰。

当准备就绪,以为安然无恙之时,看到下游逆流而上的舟师阵势时,才发现自己是螳臂当车,一切都是徒劳。

轻舟快船吃水浅,迅速突至上游,长长的挠钩钩起粗大的铁链,离水之后即浇上桐油,烧至通红,熔断落水。

伏滔又亲率水兵,衔刀带锯潜行水中,锯断暗桩,刀斫竹笼,笼篾皆解,沙石四散。

突破符县防线,只用了短短一个时辰,中午时分,舟师逼近江阳郡,荆州水师和成汉水师终于在宽阔的江面上对峙。

距离上次对峙,过去了八十年。上次,还是三国鼎力时魏国灭蜀。

牛角呜呜,战鼓隆隆,一场惨烈的水师较量开始了

上百艘大小舰船混战在一起,桓温主舰居高临下,箭雨伴随着石块纷纷飞向敌船,蜀军无奈只能龟缩在舱内,偷射冷箭回击。

几次冲击下来,蜀船损失很大,一旦靠近对方,重则撞沉,船毁人亡,轻则倾斜,人仰马翻。

所幸的是,蜀船虽高大不及晋人,然数量过之,李福令人高举旗帜,打出旗语。

果然,四五艘楼船突破重围,围攻桓温主舰。好汉难敌四手,这一招还真奏效,主舰腹背受敌,船身伤痕累累。

玄武营卫卒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当楼船再次靠近时,数百名军卒觑准机会,纵身跳入敌船。

蜀兵哪还是对手,被夺了两艘楼船,再也不敢靠近,只好驾船远遁。

而更让蜀军胆寒的还在后面

数十艘艨艟派上了用场,蒙着牛皮,满载桐油,向拱卫李福楼船的蜀船而去,迎着如雨的飞矢,撞向蜀船,瞬时火焰四起,同归于尽。

蜀兵失声大喊“晋人疯了,都是亡命之徒”

熊熊大火之下,不一会,船身支离破碎,侥幸逃生的蜀军纷纷跳船投江,轻舟快艇迎上,刀砍斧剁箭射,蜀军不敢露头,不是被打死就是窒息。

战火持续了两个时辰,四处是烟,到处是火,江面上漂浮着断臂残肢,焦木碎板,当然还有数不清的尸首。

剩余敌船悄悄四散奔逃,而桓温主舰瞅准李福的楼船,奋力撞去。

大将军李福见大势已去,生死危急关头,反倒一脸释然,向着北面宫廷的方向,凄然苦叹“成汉列祖列宗们,不肖子孙李福心有余力不足,谢罪来啦”

举剑刚要自刎,“轰”的一声,楼船被猛烈撞击,宝剑脱手,李福跌落江中

伐蜀乃是当朝头等大事,穆帝上朝也勤了很多。

这日,几位重臣又在议事,穆帝见司马晞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甚有大将风度,当头问道“武陵王,兵卒粮草进展何如打算何时启程”

司马晞很笃定地奏道“劳陛下挂念,今日才是初一,但臣丝毫不敢懈怠,这两日殚精竭虑,提早筹划,成效明显。臣估算,最快可以提前至月中发兵。”

穆帝一窥,这脸色哪有一点点劳碌奔波的样子,心里暗笑,但嘴上仍夸道“果然是宗室重臣,处处以大局为先,殊堪嘉奖”

司马晞大言不惭“谢陛下,为国解难,为君分忧,此乃臣之天职”说罢,得意洋洋。

哪知这时候褚华匆匆上殿,头一句话,就让司马晞片刻的骄狂斗转直下,成为了躁狂。

“不好了,陛下桓温他未经请旨,已经提前进军了”

穆帝一惊,担心桓温孤军深入,急道“那赶紧通知他暂歇,待大军会合。”

“来不及了,臣收到八百里加急,称桓温已经攻克江阳郡,消灭了成汉水师,正向都城挺近。”

穆帝内心狂喜,表面佯怒“这还得了,桓温公然违令,要是侥幸成功,还则罢了。要是失败了,朕决不轻饶”

何充见主帅司马晞狼狈不堪,心里暗笑,幸灾乐祸道“陛下,桓大人是功是过暂且先搁下,赶紧让武陵王和褚国舅发兵策应吧。要是再晚的话,王爷这个主帅恐怕连杯羹都分不上了。”

“你”

司马晞一脸窘迫,像一只斗败的公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