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4393章 兵临益州城

大晋衣冠 第4393章 兵临益州城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什么

王寅败了,展坚也败了,晋军已至城南十里陌

李势听闻宫人禀报的噩耗,顿时惊噎住了,半晌才崩出两个字“完了”

目光呆滞,面如死灰,怀中的美人见势,拖着窣地裙摆,识趣的走开了。

“陛下,陛下”

王嘏上前,轻轻唤了几声,李势茫然抬头,自言自语道“爱卿,完了,全完了”

王嘏劝慰道“陛下,你忘了大赵太子亲率五万劲卒已经在路上了,最早今晚便至,晋人远来疲敝,耗不起,咱们不必惊慌再说,咱们皇城大内经营多年,晋人哪能轻易得遂所愿”

李势又如打了鸡血一般,瞬间恢复了精神。

“对对对,朕一时心急,倒忘了这茬事。来人,命城守将军来见”

建康城城防牢固,分内城和外城,而内城之内还有皇城和宫城,而益州城只有皇城和宫城。

这和蜀地艰险有关,除非精兵偷袭和暗探渗透,否则,像寻常的数万大军那样的规模很难攻到益州城下,不是山阻就是水隔,其中不乏剑门关这样的天险。

况且,益州城群山环绕,丛林密布,城外有一条护城河,还有不少攒集的山冈高坡,零零落落分布着。

蜀军便因地势,在这些险要之处设置壁垒,修筑工事,平时不妨碍百姓通行,战时可据工事防守。

筰桥便是其中最为紧要的一处。

史载,郫江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秦昭王时,李冰任蜀郡太守,修造了都江堰,开凿了郫江,流经益州城南,既可以灌溉,还可以作护城之用。

为解决百姓出入益州城难题,在江上建了一座竹索桥,即今日的筰桥,又称“夷里桥“。

说是江,其实就是一条河,说是筰桥,其实只是一个地名,当初的竹索桥只有遗迹尚在,取而代之的是宽窄不一的许多石桥和木桥。

桓温从岷江弃舟登岸,前往都城,走筰桥最为便捷。而且,这里因寻常百姓出入频繁,路宽桥多,而其他方向不仅遥远而且障碍很多,难以通行。

桓温想到了这一点,成汉君臣当然也不例外。

李势将筰桥之战看做是保命之战,一旦失守,就只剩下皇城孤零零的裸露在晋军眼前了,因而调集了城外防守的几乎所有蜀军,约五六万众。

王嘏亲自督战,侄子王老虎,副将展坚还有几个分属各营的将佐激扬慷慨,实则各怀心思,内心所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蜀军尚未布置妥当,晋军前锋三千人已至筰桥,潮水般穿桥而过,涌向北岸,趁蜀军立足未稳,左手楯盾,右手持刀,后面弓箭手压住阵脚。

对岸的蜀军恰是寻常的守城军卒,根本不是对手,虽有万人,却被冲得七零八落,只有闪躲的份。

驱散对手之后,先锋在名叫龚护的参军率领下,直扑阵后的王嘏中军大营,桓石虔更是丝毫不惧,一马当先,持枪一通狂刺猛挑,渐渐向大营逼近,惊得王嘏慌作一团,连连派人催促救兵。

桓温此时刚刚抵达,从阵后观望,觉得如此安排难以奏效。

而这时,从东西两面,蜀军大部又陆续赶来,其中便有自己在岷江上留意观察到的一些蜀军,他们在服侍上和寻常蜀军不太一样。

桓温有些担忧,果然,形势逆转了

“禀报大人,前锋失利,龚参军战死,桓石虔也负伤。我军在回撤时乘势夺下了对岸一处营垒,凭工事自守。”

桓温点了点头,紧皱眉头,寻思起来。

双方人数悬殊,自己军粮已尽,处于劣势,这倒还不是大事。他更担忧的是,如果不能扭转劣势,占据上风,展坚他们在王嘏叔侄眼皮底下,根本没有机会配合行事。

一旦异动,就会被王嘏镇压,那形势就非常不利了。

还有,桓温忽地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内心猛揪了一下。

郗超走了过来,言道“我知道桓叔在忧心什么,是怕展坚,担心他见我们无力挽回劣势,违背承诺。”

桓温忧道“是的,不过不仅仅如此”

“桓叔还忧虑什么”

桓温回道“为了生存,或许他还会乘势掩杀,在李势面前邀功”

郗超惊得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

刘言川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在商量啥,嚷道“恩公,还犹豫什么咱们集中兵力,全军突入,一股脑杀过去。除此之外,难道还能有别的选择”

袁乔也急道“大人,筰桥必须要突破,越耽搁,对我们越不利。”

其他诸人也点头称是,纷纷请战。

桓温挥挥手,见大家安静了下来,慷慨言道

“诸位说得没错,筰桥意义非凡,如果拿不下,我们不是战死就是饿死,侥幸的话或者能灰溜溜的逃回荆州。可要是能拿下筰桥,后面就是皇城,你们也看到了,皇城城不高,墙不厚,不难攻破。胜败荣辱,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郗超激动道“那还犹豫什么,直捣皇城,擒了李势,这千秋功业就是咱们的了。”

伏滔更是沾沾自喜,谄笑道“里面还有数不清的珠宝和美人,到时候,兄弟们有得忙了。”

这回轮到刘言川教训他了“腌臜货色,恩公要的是功业,要的是生存,你看你,满脑子荒淫无耻”

桓温继续道“可是这筰桥如一头拦路虎,正面进攻,咱们几乎没有胜算。方才一战,殁了龚参军,伤了桓石虔,折损不少兄弟,就是明证。桓某现在有个想法,不妨试一试。”

“恩公,快说”

“分兵”

“分兵咱本身兵力就不多,加上桓冲他们,也不到蜀军三成,分兵,那不是更不好打了嘛。”

“你们看,蜀军的中军大帐设在东侧,那里应该距离城门最近。”

桓温指着对岸,又解释道“王嘏贪生怕死,一定是想着退路,所以我以为,东侧那里丛林密布,怪石嶙峋,虽然我们看不见,但那里应该有城门或者便门之类的入口,可以进入皇城内。”

桓石虔赞同道“伯父说得没错,刚刚侄儿冲锋时,就看到大帐那里有些慌乱,中军似乎有向东移营的迹象。”

“桓叔所言,我也赞成。”

郗超说道“蜀军眼下不会主动进攻我们,他们不敢离开工事,而且,我们的楼船就在下面,他也追不上我们。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这样的对峙,来消耗我们的精力,给他们赢得喘息之机,等待更多的援兵。”

桓温颔首言道“如果那样,咱们千里奔袭打他们措手不久的策略就落空了,所以我想着分兵,来他来个明修栈道。”

“我知道了,桓叔是要分出一支人马,潜行至东侧。当王嘏获悉之后,顾及自身安危,必定让其倚为腹心的侄子去救援,而王老虎麾下战力很强,他们一走,我们就有机可乘了。”

诸人面有喜色,齐道“果然是妙计”

众人赞成,此刻桓温却又犯了愁

“此计虽妙,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分兵东进,不能佯攻,否则,王嘏老奸巨猾不会上当。然而一旦真刀真枪攻入,蜀军发现之后,就会出击截断后路,派出去的兄弟腹背受敌,恐难以生还”

言下之意,分出去的兵,其实就是有去无回的诱饵。

袁真吃了一惊,言道“这样太危险了,每个兄弟都是大人精心磨炼出来的,舍不得啊,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桓温扼腕长叹“唉,先等等看,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座中诸人七嘴八舌,唉声叹气。

只有袁乔低着头,神情忧郁,一言不发,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异常

得知皇城外挫败了晋军,李势转忧为喜,一个宫人来报“陛下,王嘏大人派人来问,昨日陛下答应犒赏军卒的饷银怎迟迟未发已经过了时辰了。”

李势怒道“催催催,就知道要钱,朕这些年白养活他们了告诉王嘏,提桓温的人头来再给赏银不迟”言罢,拂袖而去。

回到后宫,找来内侍,问道“上洛、梁州那边可有赵人动静”

“回陛下,刚刚探子来报,尚无兵马踪影,王嘏大人不是说最早要到今晚吗时辰还早,陛下莫忧”

李势沉吟片刻,心慌了起来“莫不是又在戏耍朕胡人毕竟不可信。来人,传侍卫将军,到府库候朕”

“是,陛下”

桓温正苦思良策之时,一个令人郁闷的消息传来司马晞和褚华率军也到了益州,现在三万镇军已沿着沱江而来。

他们来得好快

按日子算,我们到了渝州,他们就出发了,这真是怪事,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桓温心里起疑。

袁真兴奋道“大人,武陵王大军一来,咱们就稳操胜券了。”

桓温怼道“是啊,不过他们一来,这场战事也就和我们无关了,我等一年多来所有的努力就付之东流算了,不能再等了,桓冲听令”

“末将在”

关键时刻,桓温只能让亲兄弟去涉险了,不料一个卫卒匆匆闯入营帐,呼哧呼哧的叫道“禀告大人,这是袁乔将军给你的信”

桓温闻言便知,事情坏了

展开书信,刚读了几行,桓温不忍再看下去,收起书信,小心翼翼揣入怀中,抹泪道

“诸位,袁乔已经率城防营一千人分兵而去,去当这个诱饵了他用自己的牺牲来给大军创造机会,我们怎么能辜负他的这片心意诸位,该当如何回报”

众将高呼“拿下益州,活捉李势,为袁乔献礼”

桓温拔出问天剑,慨然道“好,全军戒备,随时出击”

然后又吩咐刘言川“去把船上的那个人带到阵前,再挑一些嗓门大的兄弟配合行事。”

刘言川得令而去。

“袁乔,你违抗军令,如果你活着回来,桓某一定军法处置”握着手中的信,桓温心里泛起酸楚,泪水涟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