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52章 狐鼠擅一窟

大晋衣冠 第52章 狐鼠擅一窟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公子确实跋扈,还不死心,下令三个奴仆合击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子。

桓温用人质充当挡箭牌,对方忌惮怕误伤主子,空间也施展不开,这时,一个自认为结实的魁梧家丁单独上前。

有鉴于刚才那个蠢货,他事先就弓着腰,压低重心,使出一招黑虎掏心,膝盖却刻意朝后缩,心想,这下看你还有什么办法。

哪知桓温一把扯过人质,挡在前面。

魁梧人收拳不及,力道有所减轻,还是打在主子腹部。王公子痛得弓身捂着肚子,肥肥的屁股一撅,险些将身后的桓温顶出去。

趁魁梧人一愣神,桓温飞起一脚,正踢在对方脑后,力道太大,速度且快。对方都没来得及叫疼,就仆在地上,只剩蹬腿的份儿。

另外两人情知不是对手,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上前。

王公子眼看翻盘无望,怯生生道“松手,我的手快断了。”口气软下了许多,不敢再以爷自居。

桓温轻蔑的说道“松手也可以,不过,你要跪下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退户勒索的钱,否则,这只手甭想保住。”

王公子点头如捣蒜,桓温料到这三个条件他不得不依。王公子再看左腕,又红又肿,对方松开的哪里是手,简直就是铁钳子。甩了甩,又呵口气吹吹,提提裤管就要下跪。

“这下终于遇到克星,看他今后还敢猖狂。”

“这是哪家的后生,他不怕王公子报复吗”

围观之人见王公子低头认输,悄悄靠拢过来,窃窃私语,有人觉得痛快,有人替桓温担忧。

“小心”围观的不知谁喊了一声。

只见王公子从衫内摸出一根铁钎子,尺把长,顶端安着把手,末端打磨得扁平而锋利,幽幽闪着黑光。在下跪的一瞬间,转身向背后的桓温扎去。

桓温未曾想这厮胆大包天,这种阵势下还藏着歹意。

听到一声提醒,慌忙侧身躲闪,动作稍稍慢了点,钎子破衣而入,腰部外侧一阵剧痛,桓温明显感觉到被钎子划开一道口子。

“咔嚓”一声,王公子这时再想求饶,晚了一步。被死死锁住的右腕顿时折断,眼冒金星,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噼啪噼啪”桓温左右开弓,不一会,王公子嘴角流血,腮帮肿起,牙齿也被扇掉两颗。

“何人行凶,快快住手”

官差的出现一向发生在行凶之后

这时,两名衙役举着链锁奔了过来。王公子喜出望外,如见到救星,吆喝道“他是强人,当街要劫爷钱财,快锁了他,下狱治罪。”

“恶人先告状,这后生惨喽”旁边一个汉子仗义执言,不小心声音大了点。王公子眉毛一挑,吓得汉子逃之夭夭。

衙役明显识得王公子,不容分说,提着锁链上前就要动手,口里还说道“小子,该你倒霉,犯在他身上,也不知要吃几年牢饭。”

“是他们欺压良善,动手伤人。身为官差,不判个是非对错,就要拿人,这合乎法度吗”桓温反口质问,对两个官差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很为不满,不知道父亲是怎么调教的。

“你小子吃了豹子胆,敢质疑郡衙的官差,还是老实点,免得现在就皮肉受苦”

“你看看,这强人多嚣张,本公子向来不打诳语。”王公子在一旁添油加醋。“快点锁了,明日我爹就来找太守府,判他个秋后问斩。”

“官差老爷,明明是他先欺负我们父女,求老爷开恩明断。”

木兰担心桓温,上前叙述前因后果。杜艾帮桓平清洗好伤口,带到官差面前。

“温儿,温儿”孔氏担心儿子吃亏,催促桓冲快走,怎奈脚步无力。

“娘,大哥不会吃亏的,他本事大着呢。”桓冲最崇拜大哥,远远看见了刚才桓温一展身手。

“谁这么大胆,敢在太守府附近放肆,还阻挠官差”一个三十来岁身着官衣的汉子迈步过来,身后还跟着四名衙役,看样子是头儿。

先前两名衙役还在和桓温僵持,见来了自己人,胆子倍足“头儿,是这小子,不肯就范,定非良善之辈。”

“是嘛,宣城郡乃王化之地,岂容刁民猖狂兄弟们,咱这腰刀难道是摆设,他再要拒捕,当场剁了他。”

“唰唰唰”众衙役抽出刀,摆好阵势,就要动手。桓温今日逛庙会,佩剑不在身上,他倒也不慌,手中这根铁钎子足以应付。

“慢着”孔氏脚步蹒跚,刚刚赶到,见有人要对自己儿子动手,护犊子是母亲的天性。

“哪来的村妇,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

王公子眼看桓温就要倒霉,对突然冒出来搅局的孔氏心生怒火。只要桓温敢反抗,那袭击官差的罪名比寻衅滋事的过错大得多。

哼头儿鼻腔里习惯性发出声音,今日怎么回事显然,他对孔氏的出现也非常不快。这身粗衣打扮,看着就让人别扭。

“大胆村妇,你可知”头儿刚要破口大骂,又憋住了。定睛再看,眼前这妇人似曾见过,一时想不起来,不过肯定不是在寻常地方。

作为郡衙捕头,不认识上司的家人,也就甭想在官场混。“哎呀是桓夫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还请恕罪”

“混账东西,瞎了你们的狗眼,这是太守夫人,这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小英雄是太守的公子。”

头儿一指桓温,训斥属下。

“夫人,小的们给你赔不是,夫人大人大量,想来也不会和我等计较,还请在太守大人面前,嘿嘿,嘿嘿。”头儿前倨后恭,着实令人发笑。

孔氏不想追究,打算息事宁人,桓冲却不依不饶,指指自己的脸,还有桓平的伤痕。“难道就这样算了吗,咱们白挨欺负”

“小公子教训得是,小的这就照办。来人,把姓王的押过来”

王公子得知对方乃太守大人家人,掂量掂量自己家的实力,惹不起顿时打蔫,想偷偷溜走,被衙役一把扯住。

腕子折了,嘴上血迹未干,还要跪地赔罪,孔氏心软,干脆和稀泥

“也罢,双方都受了伤,各退一步,都免了吧。这位小公子,看你年纪也不大,出手竟这么狠,今后多收敛些,否则要是碰上不肯让的主,你可要吃大亏,回去吧。”

王公子连声谢都没有,在两名随从搀扶下狼狈离开。

“这下王家公子碰着高人,人家的官别他爹大得多,看他今后还敢嚣张。”

“这叫官大一级压死人,估计今后他爹都要挨板子。”

围观的乡民朴素淳厚,见到仗势欺人的官宦子弟被更大的官狠狠收拾一顿,那叫一个爽

“木兰,跟伯母一起坐车回去。”孔氏让桓温帮着收拾摊子,木兰动作迅速,急着要离开这是非之地。

“桓夫人走好,桓公子走好”衙役抓住这最后表现的机会,高声喊道。

泾县县兵约有千把人,都统姓王,王公子就是他的独子。太守府几次接到县兵诉状,称都统克扣饷银,还倚仗权势敲诈勒索商户。

桓彝知道后本想问罪,当时下辖各县又忙于整训县兵,修葺城墙,临阵换将担心军心不稳,便耽搁下来,准备秋后算账。

王都统不知从哪得到消息,专程到郡衙请罪,还支付了拖欠的饷银,偿还商户的损失,痛心疾首表示悔罪。

桓彝见他态度诚恳,之前又立下过功劳,而今推行新政正值用人之际,训斥一番后也就不再追究。

哪曾料想他还纵子作恶,欺行霸市,而且绝非是一天两天,自己居然没有发现,不用说,手下的衙役肯定拿了别人的好处。

“还是以和为贵,没有他们这些衙役出力,老爷施政也不便当。照我说,既然认了错,就别较真,得些人心不好么”

孔氏听闻桓彝怒气冲冲,要打衙役的板子,在一旁苦口婆心规劝。

“你甭管,得了他们人心,就失了民心。我忍了太久,明日看我如何惩治他们,不让他们有敬畏,就会影响新政。还有,温儿今日下手是狠了点,不过那厮当街行凶,该打”

桓彝很气愤,他憋在心里很久了。

“若今后还不知收敛,那就旧账重提,和他爹一起治罪。去年没有追究已经给足他面子,我不求他们感恩,只要能尽心王事就成。”

桓彝行事风格果断而耿直,不善于变通,这既是优点,又是软肋。桓温无法改变父亲,只好学着改变自己,因为这个风格,父子俩太像

在青州就没少吃亏,揭露大疤眼栽害刘言川的真相,路永怀恨在心报复自己,就是明证。但那件事,他并不后悔,因为搭救了好兄弟,值

说来已经一年多没见着他们,言川到底去哪了呢

自打看过桓氏墙回来,有一件事就一直挂在桓温心头。

七里城墙凭空而起,赢得百姓口碑。可是原有的城墙破败不堪,是个很大的隐患,他几次向父亲提及此事,桓彝却不以为然。

“眼下要务是全力落实新政,待百姓安居乐业,口袋有了钱,官府自然就富裕,到那时候再修葺也不晚。再者,朝廷四海升平,没有战事,赵人想要燃起战火,有大江阻隔,宣城安全着呢,你就甭杞人忧天了。”

四海升平桓温不明白父亲的判断从何而来。父亲没在青州呆过,也不了解徐州的城墙,争论也无济于事。

桓彝的想法代表了江南诸多州郡的观点,也代表了绝大多数百姓的想法。他们绝不会想到哪一天赵人的铁骑能从江上飞过来,他们也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战事,发起者并非赵人。

战鼓擂起时,桓彝才发现为时已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