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72章 狼嚎狈哓哓

大晋衣冠 第72章 狼嚎狈哓哓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阶下,一大群中军将领身着甲胄,阵势森严。

庾亮远远望去,式乾殿上成帝正和王导在低声交谈,旁边站在司马宗。他心想,这俩老东西来得真快,准是想要分一杯羹。

于是疾趋而前,开口启奏“陛下,臣听闻”

刚吐出几个字,又尴尬的闭上嘴,因为他发现成帝压根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在听王导说话。

一会,成帝才转过身,紧绷着脸,望望太后,又看看庾亮,想要发火似乎还在犹豫,冷冷吐出了一句“你,终于把苏峻逼反了”

“这,这”御座上这一句实在突兀和刁钻,庾亮不知如何回答,看见王导脸上的神采,心想一定是这死对头告的刁状,绝不能让他得逞。

“陛下,这怎能怪在臣的头上”庾亮心里揣着怒火,语调很高,在大殿回响,吓得小皇帝一哆嗦。

见太后凤目一瞪,庾亮自知失礼,忙改口道“陛下勿忧,这点贼寇,不足为虑。臣愿亲率卫府兵,献俘阙下,臣这就派人去点兵。”

“慢着”王导出言相阻。

“陛下,庾大人忠心可嘉,只恐力有不逮,贻误战机。臣以为当紧闭四城,下诏临近州郡勤王,如此里应外合,方为上策。”

庾亮心里有气,愤慨的指责王导“太傅畏敌如虎,这是长叛军士气,臣愿意立下军令状,保证将苏峻生擒,望陛下恩准。”

几人还在激烈争论,一会便接到奏报,苏峻击溃王师水军,战船泊在北城外覆舟山下,指名道姓要见庾亮。

啊殿堂上一阵惊呼,苏贼战力好像不是想象中那么低迷,成帝把愤怒的目光投向始作俑者。

庾亮哪里愿意和苏峻相见,王导却苦劝皇帝,为停息战火,生民免遭涂炭,还是见见为好,听听苏峻有什么想法,再做定夺。

自己惹下的祸,实在找不到背锅之人,被逼无奈,庾亮又一路颠簸前往北城去和苏峻见面,一去一返,中午时才垂头丧气回到殿中。

成帝严厉追问,庾亮才重复着自己刚才受辱的经过

苏峻在船头指着他破口大骂,控诉其迫害历阳的一条条罪状,骂的庾亮无地自容,羞愤交加,敢怒不敢言。

更让他蒙羞的是,苏峻拒绝到京城任职,要求朝廷改封其任大州刺史,准他招纳青州旧部,日落前朝廷必须答复,否则就刀兵相见。

成帝拂袖而起,怒容满面。庾亮还以为皇帝是痛恨苏峻,奏道“苏贼白日做梦,胆敢威胁朝廷陛下,臣就不该去这一趟,兵来将挡,何必白费口舌。”

庾亮恨恨万分,刚才,苏峻还羞辱他和他的太后姐姐,无非是攻击他靠着裙带关系而上位。他本想把遭受羞辱的经过全部说出,又怕王导嘲笑,只得咽了回去。

王导奏道“苏峻为何要等到日落前,难道他还能选择夜里攻城最晚也是明日一早。陛下,这是缓兵之计,臣担心他还有帮凶。臣以为还是速速下诏勤王,同时将休沐的将卒紧急召回,全城戒备,方能有备无患。”

“陛下,杀鸡焉用牛刀太傅之言,危言耸听,臣绝不赞同。”庾亮断然拒绝了王导的馊主意。

他的理由是,能来勤王的只有荆州和徐州,兵精将广,但是一来一返颇费时日;另外,祖约被他收买,已经答应彻底归顺朝廷,除此之外,苏峻哪来的帮凶

庾亮说完,不待成帝首肯,急于立功的心切,竟然直接命令亲随,通知卫府前往城北戒备。

“南顿王,烦劳你代朕下诏,召回休沐将士,三日内务必返回。”

成帝见庾亮一意孤行,再者自己也没办法,只好直接命令司马宗。而对于王导两次勤王的建议,成帝没有答应。

一来以为确实没有必要,不想搞得动静太大而人心惶惶;二来怕再刺激庾亮,自小对这位舅舅心里就有阴影。

父皇驾崩前单独交待自己的那句惊悚之语,至今他还深藏内心,不敢泄露半个字。

因为明帝的那句话针对的就是庾亮

当晚,苏峻果然没有愚蠢到趁夜攻城,次日一早,也没有任何举动。

一万卫府精锐严阵以待,叛军不敢露头,大伙心气高扬。

从北城回来,庾亮宽心了许多,一路上沾沾自喜,决心要好好羞辱一番死对头,刚入殿中就对王导冷嘲热讽,说什么杞人忧天,说什么动摇军心等等。

皇帝和太后听闻,放下悬了一夜的心,只有王导正襟危坐,不露声色,也不争辩,任凭庾亮的挑衅和挖苦。

皇帝和太后在等待好消息,而王导在等待坏消息而且,他相信,坏消息很快就要来了

“陛下,如此僵持无济于事,臣打算和南顿王兵分两路,出城邀击苏贼,一举将叛军拿下,卫府兵愿为主攻。”

庾亮还沉浸在城北军旗猎猎的微风中,斗志昂扬,见满堂之上无人做声,于是主动请战,还滔滔不绝,讲起出兵的具体细节,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还未讲完,城外情势却发生了巨变

“报”一名侍卫飞步来至殿前。

“启奏陛下,接徐州急报,祖约亲率两万兵马南下,似乎是去往历阳方向。”

这一下,庾亮更有信心了,喜形于色道“太好了,祖刺史实乃国之干臣,他一定是去抄苏贼的老巢”

“嗯,很好哎,慢着,为何是徐州来报,而非滁州”

成帝刚高兴了片刻,就听出了其中的异常,因为寿州兵南下,应该是南面的滁州最先得到消息,为何是北面相隔数百里的徐州

庾亮也竖起了耳朵,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侍卫禀道“是这样的,祖约特意绕开滁州官道,所以滁州并未发觉,而徐州一直派有游骑在寿州一带打探,所以及早发现了祖约的动向。”

“哦,是这样,还是郗爱卿深谋远虑又不对,他既然来勤王,为何绕开滁州官道”

成帝又追问了这一句,庾亮无法回答,他闹不清楚是什么回事,心想除了抄苏峻的老巢,应该没有别的解释。

可是,他又说服不了自己,如果是勤王,当然是以君王的安危为重,也就是说,祖约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战场,和苏峻面对面的干。

看来,狗改不了吃屎,祖约是去打劫历阳的财货去了,勤王发财两不误

只有一言不发的王导悟出了祖约的意图,这是他一直在等的坏消息

“报”果然,不大一会儿,又有军士来报“启禀陛下,祖约大军不是来勤王的。他们的大旗上写着除奸佞,振朝纲。”

“啊祖约狗贼,误我”庾亮自觉对号入座,惊呼一声。

祖约曾亲口承诺和苏峻断交,怎能出尔反尔再者,裁撤后,寿州只有一万人,哪来的两万

沉闷多时的王导敛起笑容,站了起来。

“陛下,如不出臣所料,祖约多出的这些人一定是收留了苏峻遣散的青州兵,照这样看,寿州城内应该还有守兵。当时朝廷裁撤州兵,只盯着苏峻,而忽略了祖约,忽略了青州这些散卒的去向,实为大不智。”

“你这是落井下石,有何凭据”见对方扣过来的屎盆子,庾亮忍不住出言回击。

此刻,庾亮惊讶的发现,此前,王导一直在莫名其妙的支持自己的三步曲,一步步进攻苏峻。

而当苏峻叛乱后,王导却不再遮遮掩掩,公然唱起了反调,对他已经撕去了薄如蝉翼的脸面,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老东西又包藏什么祸心

“别争了”

成帝发觉朝廷被苏祖二人耍了,而自己也被庾亮耍了,不顾身旁太后的颜面,怒道“这是你尚书令之过”

庾亮自知理亏,不敢再辩驳。

王导奏道“陛下息怒,现在追究庾大人的罪责为时已晚,还是等平叛之后再说不迟。当务之急是布置守城还有下诏勤王,兵贵神速,咱们已经耽搁整整一日,不能再拖延了呀。”

又一把尖刀飞来,庾亮百口莫辩。

“老臣无能,值此危难之际,愿领些兵马,再尽出府上子弟家丁一道守卫南城,绝不让叛军一兵一卒从南城入城。”

“老太傅,国之栋梁也”

成帝感佩过后,吩咐庾亮安排王内侍立即拟旨,快马分送临近州郡。

庾文君冷眼观瞧多时,一直不曾开口,她埋怨自己轻信了胞兄,也埋怨庾亮搞砸了事情,现在,该让他将功赎罪了

“庾爱卿,事已至此,多争无益,赶紧挑起平叛重担,会同南顿王担负京师防务,时间不多了,我母子可不想落入叛贼手中。”

柔弱女子之寥寥片语掷地有声,千钧般沉重。言罢,起身拉着成帝离开式乾殿。

走至偏门时,还回头又叮嘱了一句“各位爱卿,莫负先帝之嘱托”

庾亮颓然无助,看到王导的神情更是气愤,心里在暗骂,对方刚才主动请缨守卫南城,就是担心自己会派他王家防守北城,让王家首当其冲,所以才抢先向圣上进言。

圣上既然已经首肯,自己无法再更改,他气得牙根痒痒。

老东西,真是人老奸马老猾,叛军在北面,怎么会攻打南城,分明是你明哲保身,做缩头乌龟。也好,到时候平叛的功劳,你可不要指望分一杯羹。

还有,既然你主动送上门请战,就得听我调遣。

“太傅老当益壮,主动为朝廷分忧,令本官动容,不知太傅防守南城需要多少兵马”不待对方开口,庾亮自问自答。

“两千如何”

不出王导所料,他知道庾亮必定不肯多拨,这却正中他的下怀,他生怕庾亮多给兵马。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庾亮坚持认为,叛军绕道南城的可能性不大且城内兵力不足,拒绝了王导坚持增兵的提议。

“庾亮啊庾亮,你还嫩了点,到时候别后悔。”王导心里暗喜。

“庾大人,为防患于未然,是否应该趁叛军尚未攻城之际,转移太后和圣上。万一叛军入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宗身为皇室宗亲,最大的心事就是庾文君和司马衍的安危。

“荒唐王爷莫要扰乱军心”庾亮讽刺道。

“苏峻岂能和曹操相比,当今圣上岂是汉献帝,王爷此言大不敬。而且,如果太后和圣上移驾,军心还如何维系咱们只要坚守五日,温峤的江州大军就会第一个抵达城下,至于京师布防,本官告诉你怎么做”

回府之后,王导第一件事就是喊来几个子侄,吩咐从即刻起,府上所有的商铺货栈照常营业,但是金银铁钱还有绸缎古董,凡是值钱的一律装箱,送出城外藏匿。

王家老少由王羲之带领,前往会稽,并修书一封,嘱托他当面交到王舒手中。乌衣巷只留下王允之和家丁奴仆,帮着守城。

王允之疑问道“叔父,城内仅卫府和中军精锐就有两万,区区三万叛军还不至于打进城吧,况且,不是还有很多勤王之师吗”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导很神秘的分析道。

“以苏峻的谨慎多疑,他麾下不会只有一万人。而且,他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反叛,之前一定做了很多准备,勤王之师不会这么快抵京。更重要的是,祖约附逆,才是最可怕的”

王允之恍然大悟“噢,叔父的意思是,祖约现身,背后有赵人的影子”

“没错,上回桓温在咱们府里的家宴上说过,曾亲眼看见赵人小王子从淮河方向过来,现在看来必然和祖约有关。你想,赵人如果出手,郗鉴还能率兵来京吗”

王允之惊道“要是那样,徐州就得丢没想到形势这么严峻,那叔父为何还要主动请缨,趟这浑水还有,叔父怎么会主动要求固守南城,城南地势平坦,叛军很有可能从西城绕道而来。”

王导脸色阴沉,冷冷的说道“叔父我以肉伺虎,当然是为了等一个人,等一个见死不救的仇人”

借国难,报私仇,世道扑朔迷离,恳请诸位推荐、收藏、评论,感谢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