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78章 成囚东天牢

大晋衣冠 第78章 成囚东天牢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庾亮很擅长给别人扣帽子,而且口述了圣旨“大胆,竟敢阻挠公务,拒捕抗法。”

一使眼色,身后十余名亲兵亮起家伙,将桓温团团围住。

“休得伤我校尉”

沈劲兄弟带着徐州兵怒吼而至,反将卫府兵包围。

“我家校尉苦战三日,伤痕累累,你说抓便抓,他何罪之有”沈劲仗剑怒道。

大垂耳咧开大嘴,上前吆喝道“无凭无据抓人,当咱徐州兵好欺负不管你是谁,敢动校尉一根毫毛,老子和你玩命。”

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堂堂国舅爷被一个无名小卒老子老子的羞辱,庾亮气不打一处来。

算了,时间紧迫,不跟你们这帮莽夫计较。

“司马宗勾结叛军,桓温怂恿在先,知情不报在后,本官已禀明朝廷,缉拿其到卫府问罪。”

“什么叛军突过三山工事”桓温怒了

北城防线被突破,最大的罪人应该是庾亮,是他坚决反对在三山设伏的,为何还威胁说要在皇上面前参奏,这不是贼喊捉贼嘛

附近城楼上的中军听闻后,纷纷围了过来,群情激愤,吵嚷道“不可能,王爷怎么会勾结叛军,可有皇帝的旨意”

徐州兵、中军、卫府兵三支隶属于不同人物的朝廷王师搅和在一道,剑拔弩张,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而此时,城下叛军又发起最后一波攻势。

“大胆,你们要造反吗这可是灭门之罪,想清楚喽。”庾亮大言恫吓,唯恐压不住场面。

殷浩出面劝解道“庾大人,再这样僵持下去,便宜的只能是叛军,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做也罢。还是说说证据吧,否则大伙不会信服。”

庾亮眼珠一翻,大声道“司马宗已经自承罪行,本官是奉太后旨意前来拿桓温问话的,这总行了吧。”

咚咚咚几声,巨石打在墙上轰然作响,落在城内,人仰马翻。

“好,既然这样,卑职跟大人走,当面向圣上说个明白。诸位兄弟,你们守好城池,勿要以我为念。”

桓温以城门安危为重,劝住众人。

他不想因为个人的冤屈而导致内讧,让叛军钻上空子。而且,假传懿旨也是杀头大罪,庾亮不敢这么做。

“校尉”沈劲不甘心桓温被带走,追上来问道“咱们这帮兄弟咋办”

桓温抬头看看日头,略带凄楚“如果我正午时还没有回来,你和殷浩商量一下,实在不行就见机行事吧,总不能让兄弟们白白送死,他们已经付出太多太多”

“王爷,王爷,怎么会这样呜呜”

桓温根本没见到皇帝和太后,而是直接被关入卫府所辖的地牢里,一眼认出了隔壁的司马宗。

司马宗带着锁链脚镣,坐在一堆枯草上,一头雪白的发丝吹落,遮挡了苍颜。堂堂王爷,受此屈辱,他止不住心酸,哭出声来。

“哦,桓老弟,你,你怎么也进来了”司马宗见到桓温,打起精神。

“庾大人说王爷私通叛军,给卑职扣了个知情不报的罪名,所以就成现在这个样子。”桓温晃了晃手上锁链,铛铛作响。

私通叛军知情不报司马宗苦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本王看来是凶多吉少喽。”

“王爷,私通叛军可是死罪啊,令侄投降叛军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是冤枉的,至多是御下不严之过。”

司马宗叹道“唉,什么叫冤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执刀的手是庾家,本王能到哪喊冤去本王也有过错,错不该安排两个纨绔侄儿留守,捅了娄子,被庾亮抓住机会。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他的毒手,这就是劫数吧”

自己能被投入地牢,司马宗就意识到前景不妙。

“王爷不必这么悲观,等圣上召见时,咱们一定能说个清楚。王爷说过,圣上是明君,不会任由他人胡来。而且,王爷何等身份,圣上不会怪罪的。”

桓温诚挚的劝解对方,还天真的以为这只是暂时的。

“小伙子,你太实在。本王估计是出不去了,能下到这地牢,就说明庾亮是背着皇帝私自做的。既然做了,肯定会做绝的,他恨我不是一天两天了。”

司马宗叹息一声,继续说道“现在是战时,非常时期,他身为平叛主帅,扣上个通敌罪名,可以先斩后奏,否则他怎敢这样处置我估计皇帝现在还蒙在鼓里,以为我在英勇平叛呢,哈哈”

对呀,好像是这么回事。

桓温心想,庾亮此番做一定别有用意,可是圣上怎么会不知情呢即便圣上不在,太后总归在吧,她也不敢让庾亮胡作非为。

想到这里,他不禁为司马宗捏把汗。

“卑职相信,庾亮再大胆,也不敢假传圣旨对王爷下毒手,否则他如何向圣上交待”

“对他而言,假传圣旨算什么”

司马宗见附近没有狱卒,招手让桓温靠近,隔着木栅栏,轻声道。“宫里有传言,说先帝死得蹊跷,有人怀疑和他有关”

桓温没见过先帝,倒是从父亲口中得知,是个有作为有胆识的好皇帝。司马宗这番话让他如堕入云雾中,太匪夷所思了。

司马宗接着说道“当然,这些都是传言,没有凭据。不过本王却有些疑虑,你帮我合计合计是不是这个理。”

司马宗大概是确信自己大限将至,不想把深藏心中多年的疑虑带入坟墓,打算告诉面前这位值得信赖的后生,死了也不留遗憾。

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司马绍在探访芜湖王敦大营时还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怎么几个月后就病重而死,而且病来得迅猛,症状来得奇怪;

二是庾亮当政不久便提拔董伟为太医令,论资历论医术,怎么也轮不到董伟。而且,他和姓董的平素也没见有过多的往来,如此贸然擢拔一个年轻人实在太突兀。

小人物死于口中食,大人物死于心中谋

这些,桓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自己当时还在徐州,是一个小小的游骑,哪里会知道朝廷有这些惊心动魄的阴谋阳谋。

接着,司马宗还描述了明皇帝临崩前的掩面覆床之语的由来。

这个故事,辅政大臣人尽皆知,明皇帝得知王导介绍了司马家江山的由来,捂着脸,趴在床上说了句话,声音很低,听得不清楚。

庾亮当时离得最近,他说先帝担心后世遭灾殃,晋祚不能久长,君王不能寿永,子嗣不能兴旺。

“当时本王离得也不远,似乎觉得先帝并没有说那么多话”司马宗连这个也对庾亮起了疑心。

“桓老弟,这些或许是空穴来风,或许是本王神经过敏,你也不能太当真。无凭无据,本不该说,不说又憋得慌。本王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桓温还沉浸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中,对他而言,这一切离得太遥远,似乎和自己并无关系。不过,不论是真是假,庾亮的形象在自己心里已经化作了鸱枭恶魔。

他只想叛乱早点结束,回徐州也好,回宣城也罢,总之不想再呆在这惊风骇浪龙潭虎穴的京城。

他不知道,今后自己还要和庾亮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

“王爷,这位庾大人实在不敢恭维,那胸襟那境界,比起太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对王导,桓温还是相当服膺的。

“哼王导比他高明得多,他十个庾亮也不是对手。”司马宗这口吻,看来和自己想法一样。

“没有王家,也就没有我司马家在建康延续晋祚。当年元皇帝登基,将他拉到御床边同坐,王导辞以尊卑之礼,元皇帝后来在朝会上,坚持为其设座,王导推辞不过。所以那几年,朝议时,大臣们都是站在奏事,只有王导和皇帝一样坐着。”

“可是,到后来”

司马宗突然来个转折,桓温听得入神。

“王家手伸得越来越长,居然对立储大事也指手画脚,元皇帝恼怒之下才起用心腹予以牵制,想维护皇权。大将军王敦见王家权威受制,带兵打进京城,逼死元皇帝。”

“咚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桓温顿时预感到大事不好,而司马宗似乎很淡然,从下狱那一刻起,也许就料定了这样的结局。

他意犹未尽,抛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王敦第二次正式起兵反叛,王导为何在最后关头大义灭亲你说说,他事先对此知情吗”

“奉卫将军令,将反贼司马宗押走”

几个卫府兵气势汹汹冲进牢房,连拖带拽将南顿王带出牢房。后来桓温才得知,庾亮在城破前最后一刻,毒死了司马宗,以畏罪自杀草草结案。

司马宗临别两问,桓温恍惚不定。此前,王导高山仰止般的形象令他非常尊崇。

尤其是父亲曾讲过,南渡之后士大夫在一次新亭集会上,王导慷慨陈词,说出的那番豪言壮语“大丈夫当克复中原,何故作楚囚”

来京城之前,自己和司马宗素昧平生,短短几日,他就像对待子侄一样说起这么多朝廷秘密,宫闱要事。足以说明,司马宗心直口快,没什么心机。

还说明,司马皇室这么多年来确实饱受王家压制。

牢房空空如也,阴暗潮湿,狭小局促令人透不过气来。桓温为白发苍苍的老王爷悲叹,此时,该为自己考虑了

看样子,自己无性命之虞。庾亮不打算杀人,只是关押在这里,以此作为给司马宗定罪的例证。

不知道殷浩沈劲他们怎么样,叛军攻势如何,援军在何处。这一连串的思考,让他盼着能早点出去,和大伙并肩作战。

正胡思乱想时,脑子里突然闪出一道火光自己在牢里无处可躲,如果叛军破了城,苏峻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自己

好你个阴毒的庾亮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