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8章 花飞两断肠

大晋衣冠 第8章 花飞两断肠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杜叔叔,什么事这么高兴,还吟唱起楚辞来了”

杜艾喜道“当然高兴,你看,右前方那座山头没有,那就是八公山。相传前汉淮南王刘安和八位仙公在山上炼丹,仙丹炼成后,八公服下升了天,故名八公山。”

“爹爹,那刘安呢他怎么会跑到这山上来他为什么没有成仙”

“刘安是淮南王,寿州就是他的国都,他到八公山很近很近的,咱们这次要去的滁州当年也是淮南国的治下。嗯,爹也不知他最后为何没有成仙,而是被牵连到一桩谋反大罪自尽了。”

桓温读过这段史书,疑问道“杜叔叔,刘安既然有炼丹成仙之志,说明他看破红尘,无意于权柄富贵,为何还要谋反呢”

“这个,唉我也说不清,这些都是史籍上写的,还能有错”

桓温不以为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史笔操在史官之手,又要兼顾当时的帝王好恶,因而史籍上记载的事情,未必都是真的。比如陈寿写的三国志,对诸葛亮就有不少挟私报复的评价。

“爹爹,快停车,涧下有盛开的木兰花”木兰一声惊呼,车子停了下来。桓温远远望去,对岸有三株木兰树,白的,紫的,粉红的,开得正盛,像一片云,一抹丹霞,傲然屹立在荒郊野外,迎春绽放。

就是太远了

下了坡,还要趟过沟底的河,再要爬到对岸的山岗上,这一个来回耗时耗力。但是,抝不住木兰的央求,那眼巴巴的神情,左一个温哥哥右一个温哥哥的叫着,实在叫人难以抵御。

孔氏也劝道“木兰这丫头怪惹人心疼的,温儿,那就去吧,反正也快到渡口了,小心着点就行。”

桓温不忍拒绝这个知冷知热的小妹妹,又担心众人久等不乐意,还在犹豫。母亲发话了,可以名正言顺放心大胆的去了。

“温哥哥,你小心点,那三种颜色的我都喜欢”

桓温暗想,这丫头片子还真贪心。算了,反正要去,就都全摘了,这几棵树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他带上木剑,下了坡,到沟底却犯了难。水太深,趟过去衣服就全湿了,天气还有点冷。桓温东张西望,发现西边有几块巨石横在水中,便绕过去,踩着石块跳跃起伏,勉强走出了沟底。上了山岗,噌一下上了树,挑了一朵最大的白色花。远远望去,木兰正挥着小手,指指旁边的另外两株。

桓温又去摘那朵紫色的木兰,另外那株粉红色的,还在山头上。等桓温呼哧呼哧爬上山头,攀至木兰树上,伸手够花朵时,眼神无意中朝西边一瞥,吓得差点跌下来

两团云彩压了过来,一团黄云正在追逐一团乌云。不是,那是乱兵在追杀匪寇流民,而且,离这只有四五里地,越来越近

“爹,娘,快跑,乱兵来了,快跑呀”桓温站在树上,拼命叫喊着。“木兰,快跑呀”

孔氏死活不肯走,凄厉的喊道“温儿,快回来,娘等你”

“娘,别管我了,一家人要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这时,停在前面的一辆马车飞快的跑了,那是褚家的。他们不管树上人的死活,撇下桓杜两家,只顾自己逃命。临走时,褚家老二乘人不备,还抢走了桓家马车里的饵糕。褚家姐姐亲自驾车,根本不理睬父亲的责骂,扬长而去。

木兰哭得像个泪人,要朝坡下跑去,被杜艾死死抱住。“温哥哥,是木兰贪心害了你,木兰对不起你”

“快跑,来不及了”桓温拼命挥舞着木兰花,在树上大声呼叫,声音嘶哑。看到两辆马车终于走远,心头一阵轻松。舒畅之中夹杂着委屈,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在脸上恣意流淌

车内两家人神情哀伤,担心这个十三岁少年的命运。乱兵来了,他该怎么办会不会被他们杀了而且,此次回朝,会当什么官住在什么地方桓彝自己都不清楚。

桓温就更不清楚了,他连建康城在哪都不知道,今后就是能侥幸活下来,到哪去找父母

木兰嘤嘤哭泣了一路,任凭孔氏怎么相劝,都劝止不住。她把温哥哥的遭遇怪罪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贪心导致的。“温哥哥,木兰错了,木兰再也不要木兰花了”

车内,却有一个人幸灾乐祸,他就是桓家老二

桓温看清楚了,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帮流民,约有两百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样子年纪不大,十几二十来岁。有人拿着刀剑,有人持着铁锹和耙子,还有人手中攥着木棒。

身后跟着他们的则是身着黑衣的山匪贼寇,或许是他们试图劫杀这帮流民,或许根本就是一伙的。总之,他们乱哄哄的顺着山道,沿着沟壑,铺天盖地,像一群无助的蝼蚁一样奔了过来。

后面,则是黄盔黄甲的军士,大晋尚黄,这些军士无疑是晋兵,就是不知是哪个将军手下的。晋兵们如猛虎驱羊,挥刀乱砍一通,阵后的弓箭手嗖嗖射向密集的人群,流民应声而倒。

桓温赶紧跳了下来,免得成为弓箭手的靶子。这时候要向南跑,就要趟过沟底,显然来不及。北面就是开阔的砂石地,再向北就是稀疏的村落,那里应该可以藏身。

还没跑出几步,流民的队伍已经呼啦一下,将他裹挟其中。

“还愣着干嘛,逃命要紧。”窜至身前的一个年轻男子,长相憨厚,一把攥着他的手,不容分说,拉着就跑。

桓温想拒绝也没办法,人潮像开了闸门的洪水,逼迫他顺流而下。跟着憨厚人一路向北狂奔,一口气跑出了二十余里,还不敢停歇,因为身后的晋兵还在穷追不舍,没有放手的打算。

为了活命,只能使出吃奶的力气,累死也比被砍死强。桓温此刻才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原来还以为自己身手不凡,体力强健,跟这些流民相比,功夫暂且不谈,就是这脚力和耐性,他就比不了。

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脚底下火辣辣的。这半天的工夫,把一年的路都跑了。腰间的木剑还在,他心里咯噔一下,摸了摸胸口,还好,剑谱没丢。看了看身旁这个憨厚人,也就比自己大几岁,身材高大,脸色黝黑,微胖,一身肌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劲,是条忠义耿直的汉子。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就是头发稀疏了点。

天渐渐黑了,这群人也慢下脚步,后面的晋兵不敢再追,这里已经不是大晋的疆土,常常有赵人骑兵出没,还听说北方有一支鲜卑人活动,至于像苏峻、祖约这样占地为王的势力更是很多。

从寿州码头北岸,到淮北,到徐州,再到更北面的兰陵和青州,这一大片疆土,除了徐州这座孤城还在大晋刺史郗鉴的掌管下,其余的都属于三不管地带。晋人被赶走,赵人在洛阳一带争夺,没有哪个朝廷能有力量在此治理,这里就成了乱兵匪寇还有流民游侠活动的宝地。

追兵不见了踪影,队伍停了下来,歇歇脚。“还有吃的吗老子快饿死了。”憨厚人看样子是个头儿,话音一落,旁边几个兄弟递上干粮,拧开水囊,送到他嘴边。“来,兄弟,你也吃点。”

桓温接过一看,皱巴巴脏兮兮的一个窝窝头,肚子咕咕叫,管不了什么干净不干净的。

“大哥,咱们下一步该向哪走”

憨厚人粗声道“东面海州的家园毁了,西面是赵人的地盘,俺们虽然是流民,也绝对不投奔他们胡人。南面是晋人,可他们比胡人还坏,四处追杀俺们,只能继续向北走。”

稍微充充饥,憨厚人站起身,命令道“兄弟们,这里一马平川,无遮无拦的,容易遭到伏击。大伙继续走,找个山头密林什么的,再睡觉不迟。老二,前头开道,老三殿后,老四负责望风,走”

桓温打心眼里欣赏这个憨厚人,临危不乱,处置有方,这哪是流民要是给他千军万马,肯定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又走了半夜,老二派人回来禀报,前面出现一座黑乎乎的山岗,名唤卧虎岗,地势险要,队伍可以休整。

“好,卧虎岗,这名字取得好,老子就是一只卧虎。”

憨厚人留下二十人值守,又布置了几个暗哨,才放心进岗。整理好地铺,开始呼呼大睡,睡前特意交代桓温,千万不要乱跑,离开队伍就是死路一条。

一宿无话,桓温辗转反侧,打定主意,先跟着他们一起走,看看再说。而且,这憨厚人仗义,忠正,不投奔异族的赵人就是有气节。而且他年纪不大,就做了老大,肯定有过人之处,自己不就是怀揣着报国救民的梦想吗好男儿志在四方,就当是闯荡江湖,历练历练。

天亮之后,憨厚人叫醒桓温,自称海州人,姓刘名超,字言川。父辈就是流民,家园被毁,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打家劫舍的事也干过,讨饭的事情也干过,后来被乱兵所杀,事业就传到了他的手上,带着流民二代走上了乱世之中。

按照常理,出生后取名,男子二十加冠之后才取字,一般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会这样,这憨厚人破衣烂衫的竟然也取了字,桓温忍着没有笑,道出了自己的姓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