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84章 得志便猖狂

大晋衣冠 第84章 得志便猖狂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就像人和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一样,看似不寻常的背后,一定有什么因果联系

桓温一时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就在江播就任的前一天,陶侃率荆州三万精兵浩浩荡荡开进新亭,双方力量发生巨大逆转,朝野臣民欢欣鼓舞,他们已经恨透了连日来叛军的禽兽行径。

温峤带着庾亮亲自出迎,恭恭敬敬将陶侃接入帅帐,并共推其为盟主。

庾亮撇下太后和皇帝,领着残兵投奔温峤,虽是败军之将,世人口诛笔伐的目标,却对是否要力邀陶侃任盟主和温峤发生分歧。

其实,陶侃接到勤王诏书,开始并不想来。

因为平定王敦叛乱,他的功劳足以抵过三个苏峻。要不是他倒戈反正,关键时刻出兵攻击旧主,此刻坐在式乾殿上发号施令的就是王敦。

正因为如此,明皇帝准其接替王敦主政荆州,成为一方霸主,在朝廷所有的将领之间,兵力最多,势力最大。

这引起了庾亮的猜忌,正如他对温峤私下所言“我忧西陲远胜于历阳也”也就是说,他防范陶侃比防范苏峻更多。

这一点,陶侃自然心知肚明。更让其郁闷的是,以为志在必得的辅政大臣竟然没有自己的份。

他埋怨朝廷,归咎于庾亮的挑拨离间,甚至怀疑是庾亮删除了遗诏,所以,他和苏峻一样,曾在奏折中出言不逊,诽谤朝廷。

庾亮裁撤州兵的新政当然放不过荆州,从王敦鼎盛时的八万雄兵锐减为五万,就这样,庾亮还不肯罢休,还想再减两万,最后被温峤劝止。

因为荆州属于西陲,大晋最西侧的边防重镇。

荆州以西就是蠢蠢欲动时常挑衅的李氏成汉政权,西北就是苟延残喘的匈奴政权,而正北则是不可一世的赵人石勒政权。

三头猛虎恶狼环伺左右,五万兵力都显得捉襟见肘,何况三万温峤苦口婆心,庾亮才悻悻作罢。

温峤为人颇有声名,待人接物非常得体,因而在同僚中很吃得开,大多数人都会买他的面子,陶侃亦是如此认为的。

此番,温峤以盟主之尊相邀,这称号很有分量。

还有一点,他在京任职的次子也在此次叛乱中被苏峻杀掉,为此陶夫人哭鼻子抹泪要求为儿子报仇。

来是来了,要好好羞辱一下姓庾的

“拜见陶刺史”

庾亮不情愿的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撇着嘴唇,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笑容更真诚。

荆州水军战船林立,一路旌旗蔽日,威风凛凛,抵达芜湖时就有传言,说陶侃要诛杀他以谢天下,庾亮甚为害怕,依从温峤的建议主动谢罪。

陶侃冷笑道“庾国舅撺掇温刺史,处处提防陶某,恨不得让我老死于西陲,为何今日又来拜见陶某,想不到世道会轮回吧”

庾亮羞惭满面,无地自容。

“这还得感谢苏峻,要不是他叛乱,我陶某恐怕要见一见尊贵的庾大人都很难,更别提庾大人主动来拜见我,真是时也命也”

庾亮只恨自己耳聪,对方羞辱的每一个字眼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有背后嘲弄讥讽的语气,此时自己要是一个聋子该有多好

幸好他始终态度诚恳,委曲求全,又有温峤在一旁调和,为国计,双方才表面上冰释前嫌。

就这,陶侃还不肯罢休,又追问了一句“二宫还在苏贼的手中,你是怎么忍心舍弃他们跑出来的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哪壶不开提哪壶,庾亮知道,这个罪状,今生也无法摆脱了,此后,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陶侃大军刚至,苏峻也不是吃素的,当即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趁荆州大军立足未闻,勤王之师军合而阵未合,人齐而心不齐,苏峻亲自领兵,两次偷袭王师,还顺风纵火,焚毁了大军粮仓,射死上千匹战马,动静搞得很大。

陶侃心生怯意,后悔自己不该冒冒失失前来,便找各种借口想领兵回去。

温峤大义凛然,坚决反对“苏峻虽勇猛,自谓无敌,毕竟附逆者寡,拥护者鲜。若王师奋力,假日时日,便可一鼓擒贼。陶大人奈何舍垂立之功,生进退之计”

陶侃又犹豫了,进退两难,而温峤的又一番话,彻底让他不敢再生出彷徨之意。

“天子幽逼,社稷危殆,四海臣子,当肝脑涂地,况我等并受国恩,能不效死乎今日之事,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途而下陶公若违背众意,单独返旆,人心必丧,大事必坏,如此,天下义旗将指向荆州”

“好一张利口,快快打住,陶某留下就是。”

陶侃既被温峤的正义感染,也不愿成为正义之士口诛笔伐的目标。

“来人,击鼓议事”

陶侃放弃撤兵的想法,还是老老实实察地势、探敌情、商攻防之策吧。

建康城西北两面大江环绕,可以停靠舰船,但叛军防守严密,一旦大军离船登岸,必遭弓弩手箭雨。

南有秦淮河横亘,东有青溪阻隔,河道浅,河面窄,舰船无法通行。一道天堑阻隔了攻城之路,地理形势有利于叛军。

关键是,苏峻自恃二宫在手,若强行攻城,万一伤及二宫,或者叛军以之为人质,又无法收场。

诸将投鼠忌器,一筹莫展。

特别是近在咫尺的朱雀门,因王导拆毁了朱雀桥,在叛军箭雨之下,大军无法泅水登陆,兵临城下的计划只能落空。

“卑职位卑言轻,窃以为不可枯坐空等。”殷浩毛遂自荐,献计道。

殷浩言称,朱雀桥以东约五里外有一处渡口叫桃叶渡,是建康行旅客商渡河所在。

两岸距离近,河滩最浅,现在又值枯水季节,不如组织军士,偷渡北岸修筑营垒以躲避箭雨,大军则昼夜不停运送土方石块,将两岸连接起来。虽说耗费时日,然连通之后,登岸则如履平地。

陶侃闻言赞赏道“良将也,良策也。”

虽然要耗费时日,但总比无事可干好。

温峤也赞成此计,笑道“殷校尉此言扬长避短,切合实际。只有逼近城下,给叛军以压力,搅乱对方军心,城内才有可能生变。否则,这样耗下去,没完没了。况且,太傅尚在城内,他运筹帷幄,我想他应该会有办法,在城内设法策应我等。”

积习难改,庾亮此时此刻仍不忘挖苦老对手

“哼只怕他自身难保,说不准已与苏峻沆瀣一气,指望他制造机会,比登天还难”

殷浩心想,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能抛开个人成见,你们俩即便喜欢斗下去,那也得等到击败苏峻再说。

“卑职相信王太傅胸有乾坤”

殷浩一反在京师里的谦卑姿态,此刻,他毫不顾及庾亮的面子,笃定地说道。

庾亮也搞不清,小小的校尉前倨后恭,变化得这么快,到底是什么原因,只有殷浩自己清楚,他知道,庾家从此之后将一蹶不振,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了

叛军在城内快活了整整三日

得到苏峻许可后,叛军走街串巷大肆抢掠,侵凌良家妇人,祸害红尘女子,残酷而没有人道。掠夺财货满足**,又将精力撒在那些高高在上,让他们今生今世都难以企及的大臣身上。

叛军驱逐朝廷百官服苦役,逼迫他们背着重物登蒋山,说是锻炼身体。

还拽出宫女奴仆,剥光衣裳示众,稍有不从者则乱刃分尸,裹以破席烂草草草掩埋。

一时间,京城尸积如山,哀号之声震动内外。

官仓内金银五千斤,钱亿万均被抢夺一空,而二十万匹布绢等物,全部焚毁丢弃。

崇德宫内,母子二人对视而泣下,连哭喊的力气都没有,叛军断粮三天,体弱的宫人奄奄一息。

幸好一个小内侍不知从哪寻觅到一小碗粇米饭,拌着燥蒜盐豉,庾文君没有胃口,逼着司马衍吃下。

成帝还是个少年郎,这一点点粗食,眨眼间风卷残云,吃得干干净净。

“将军,弟兄们这几日吃饱喝足,盆满钵满,该想想今后如何打算。末将担心再这样下去,将士们只怕心都野了。”

苏峻点点头“言之有理,这几日快活得很,老子都差点躺在温柔富贵乡里不想起身,忘了自己来京城的初衷。唉锦衣玉食、美酒佳人果然让人颓废,不思进取,斗志全无啊”

各位将军闻听此言,会心的笑笑,无不表露出淫邪的神情,脑海中尽浮现出刚刚折腾完的俏脸。

“如今,奸贼庾亮投奔温峤,陶侃大军明日便至,形势于我不利。所幸,皇帝小儿在我们手里”

苏峻说罢,又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务之急是逼着皇帝小儿给我们名分,然后让祖约联络赵人南下,消灭勤王之师。而今宣城已被韩将军占据,会稽由王舒掌握,京师南面也大致底定。”

路永起身附和,大拍马屁,不料又拍到了马蹄子上

“没错目前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新亭,索性等他们立足未稳,来个突然袭击,给陶侃送上一份见面礼,让他知进退。陶侃本无心来此,要是能把他逼退,朝廷就是咱们的天下啦”

“咱们的天下”苏峻瞪着大小眼,脸色不悦。

“末将口误,是将军的天下。到那时,将军取而代之,我等还望将军早日上位,弟兄们也好攀龙附凤,鸡犬升天啊”

“好,进宫”

苏峻一把推开身边的宫女,顺手拧了一下,宫女痛得嘤咛一声。

这疼痛的嘤咛在苏峻听来如同神秘的信号,一下子性情高涨,刺的一声扯破女子的上衣。

众将会意,走出外面,掩上房门。

“将军,将军不要”宫女弱弱的呼叫。

不哀求还则罢了,越哀求,苏峻等不及了,就选择在式乾殿的御座上。

宫女也就十五六岁,估计还从未体验过两情之事,显得慌张而无助。露出香肩,扒着御座的靠背拼命求饶,却又不敢大声呼叫,怕丢了性命。

苏峻色心顿起,奋力一撕扯,白白嫩嫩的肌肤亮瞎了那对大小眼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