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93章 其始作俑者

大晋衣冠 第93章 其始作俑者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庾亮津津乐道的三步曲,无缝衔接,堪称呕心沥血之力作,终于把苏峻逼上反叛之路。

庾亮自己,包括任何一位朝臣恐怕都不会想到,苏峻这场叛变看似来得突然。而韩晃交待说,苏峻其实蓄谋已久。

从第一步清查流民开始,狡猾的苏峻就敏锐的捕捉到了背后的信息,感觉危机正一步步逼近。

开春三月,春日迟迟,太守府内飞花满地,处处可嗅到芬芳。

苏峻可没有感受到春日的暖意,花开花落让他倍觉凄凉,因为当月是清查流民的最后期限。

苏峻高坐历阳太守府大堂,与到访的寿州刺史祖约品着茶。自己亲手捉住叛将钱凤,经常和祖约走动,有患难之交的感情,而且同为归化的南渡之人,不免情感上更加认同。

辅政大臣落选,二人气不打一处来,觉得朝廷鸟尽弓藏,很是失落了一阵子,只好骂骂朝廷骂骂权贵。

“祖大人,看来这么多年你攒了不少家底,过得很舒心嘛。”

苏峻看祖约穿戴华丽,配饰讲究,特别是几个指头上都有名贵的金玉玩件。

“战乱连年,饥民遍地,能攒什么东西,还不都是我兄长留下的家底,如今是坐吃山空。”祖约缩回手,发起牢骚。

“祖大人可不能小富即安呀寿州虽大,比我这历阳也好不到哪去,本身就是穷瘠之地。再者,寿州紧邻淮水,北方一旦陷落,淮水则成为阻挡北方的新屏障。到时候赵人南下,你的处境可是非常不利。”

苏峻一挑拨,祖约像泄了气的皮球,摩挲着一颗翠绿的扳指。

“好了,你也别神伤,咱俩同命相连,都被朝廷耍了。”

苏峻貌似安慰,实则继续挑拨。

“江南的富庶之地,荆州、江州等要地都没咱们的份,今后你我兄弟要多多走动,互通有无,抱作一团取暖,省得将来被别人吃了都不知道。”

二人最后商定,石勒统一北方指日可待,南北大战不可避免。既然都是不招人待见的南渡之将,那就荣辱与共,进退一体,招兵练兵,静待时局变化。

而这时,苏峻早就打下招募流民编练成军的主意,从芜湖宣城甚至建康一带以工钱优厚为诱饵。

几个月内,就遴选了五六千人青壮,为防止朝廷察觉,将流民打扮成雇工、匠人还有开山采矿之人瞒天过海。

当裁撤州郡兵的第二步新政实施后,他假意遣散流民,实际上暗中早有约定。一部分在江南岸垦荒,大部分则分散至寿州躲避。

为此,苏峻派韩晃秘密联络祖约,从赵人那寻求支援,运送几批兵器,以弥补历阳的辎重短缺。直到后来,小王子石闵亲自赴寿州商讨反叛事宜。

谁知横生枝节,几次运送兵器的车队途经芒砀山时被山匪洗劫一空,为打通道路,苏峻派韩晃亲自领兵消灭匪寇。

韩晃诱捕了山匪展大,以其弟弟性命为要挟,准备里应外合一举荡平芒砀山,幸好被桓温无意撞破,提醒山匪早一步撤离。

当第三步新政即征召入朝开始后,苏峻才图穷匕见,正式部署起叛乱的计划

苏峻接到诏书,表面上若无其事接旨,请内侍代为转奏,说尚需时日。其实是在拖延时间,暗中准备,以迷惑朝廷。

内侍走后,苏峻大怒,一双大小眼瞪得溜圆,髭须直竖,一把将诏书撕得粉碎。

他认为朝廷这是卸磨杀驴,一定是庾亮从中作梗,原本就对历阳太守一职不满,现在反倒要调虎离山,釜底抽薪,看中他辛苦多年攒下的看家本钱。

苏峻不明白,青州兵是自己的私兵,与朝廷何干

于是联合祖约,谋划作乱,以讨伐庾亮为号召。

祖约自认为名气和资历不在郗鉴和温峤之下,却没有得到明帝的临终顾命,后来请求开府又遭朝廷拒绝,因此心怀怨恨。

让苏峻心生豪气的是,赵人大将军石虎曾派使者传来口信,他们会出兵围攻徐州,阻止郗鉴南下勤王,还会伺机派兵南下,饮马长江,为苏峻呐喊助威。

当然,事成之后,割让淮河以北所有土地,双方结为兄弟之邦交。

为防止上游的江州刺史温峤从背后袭击,韩晃从采石矶渡江后,连夜安排人手,在江面下横置一些铁链,还凿沉数艘战船用以迟滞江州援兵。

而且,苏峻还意识到,他们虽然兵精粮足,骁勇善战,但毕竟兵力有限,必须速战速决,拿下建康,抓捕皇室和重臣以要挟。

如果稍有迟延,一旦在城下被围困,各地勤王之师赶来,希望就将化为泡影。

为了实现突袭,苏峻还不忘戏弄庾亮一把。其实那晚在于湖东停船,目的是悄悄将自己连同家眷接走,还命人连夜到朝廷请旨加官晋爵,然后,空船仪仗继续顺流而下。

苏峻不可谓不聪明狡诈,不可谓不处心积虑,不可谓不审时度势,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步步为营。

孰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败给了鲜卑人,失去青州老巢他也败给了赵人,石勒并无南下计划,只是想鼓动他反叛,消耗大晋的实力,而赵人轻而易举攻占徐州,

最惨的是,他败给了王导,成为王家再次崛起的铺路石

细想之下,他把韩晃当作棋子,把几万青州兵当作棋子,自己何尝又摆脱得了棋子的宿命

轰隆隆作响,青石板缓缓移开,成帝和太后在王导陪同下走出坚固而阴冷的洞穴。

成帝慢慢睁开双眼,望着渐渐西下的太阳,洒在江面上,随着粼粼波光的浮动,象跳动的烛光,燃烧的火焰。

这一抹残阳,虽然没有了温暖,但比这阴冷的洞穴强得多。

昨日,因行走匆忙疲于奔命,没来得及带上锦褥,洞里的石板上渗出阴寒,一夜的冰冷侵袭,侵蚀着他的每一寸骨骼,又不敢再生火,担心烟雾窒息。

他熬过有生以来最为漫长最为困苦的一夜。

如果战争再持续几天,只怕难以活着走出这洞穴。

东边的城阙,烟雾弥漫,空气里充斥着腥咸的气息,城墙上箭痕累累。贵为大晋天子,竟沦丧至此,在他日趋成熟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这一日,仿佛经历了一生的劫难

温峤深知庾亮的处境,虽然对其施政以来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但温峤秉性宽厚磊落,始终以不争的心态待人接物。

并非是他没有实力去争,实在是北方征战的岁月里,他目睹权臣将相、王公贵胄互相倾轧之后的悲惨下场,对一切,他看得透彻。因而,庾亮能如愿以偿,让成帝在走出洞穴的第一眼看到的是他。

无论是谁,在经历生死存亡的劫难之后获救,会把见到的第一个人当作是救星。

王导是,庾亮以为他自己也是。

但成帝走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却是那一轮即将下沉的红日

“陛下,臣等救驾来迟,望乞恕罪”

“陛下受苦了,京城残破,先到舰船上歇息吧”

在众臣簇拥下,成帝来到温峤的船上,一众大臣跪倒参拜,成帝一一扶起“各位爱卿救驾有功,平叛有功,安民有功,朝廷要大加封赏太傅首功,来与朕同坐。”

“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老臣不敢奉旨。”王导功劳再大,也不敢和皇帝平起平坐。

不过,成帝的抬举,已让他挣足了面子,出尽了风头。

“也罢,诸位爱卿,叛贼可有漏网苏贼现在何处”

王导回道“陛下,老臣得报,叛将韩晃已被臣之堂兄会稽太守王舒斩杀”

“启禀陛下,贼酋苏峻被徐州校尉殷浩伏杀,首级就在外面。”众将啧啧称赞,羡慕这年轻人很快将得到皇帝封赏。

“哦郗鉴爱卿很识才善用才,给他们记功。把苏贼首级剁碎,丢入江中喂鱼。”

成帝怒意未消,恨不得亲自操刀。

“祖贼可有下落”

温峤回道“祖约精明,三日前就溃围而走,据悉是逃到了寿州,准备伺机再逃往赵地。”

成帝恼道“逃到天边又何妨下旨给郗鉴,让他和赵人交涉,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朕不信,以石勒的聪慧,会因一介叛贼伤了晋赵和气朕以为,叛贼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

舱中一人闻言,掌心汗出

王导看出了路永的窘迫,言道“陛下,老臣以为,还有一人应当封赏,他附逆在先,然反正在后,关键时刻协助臣击退苏贼追兵,功勋甚大,当赏功以示恩天下。”

“老太傅说的是路永”

陶侃抢在前面劝谏“万万不可路永首乱,罪莫大焉。虽然改悟,但不足以弥补其罪过。陛下全其性命,已经是法外开恩,怎可再行封赏”

“这”成帝犹豫不决。

一位是恩幸无以复加的王导,一位是此次平叛盟主,一个情深,一个功高。沉吟片刻,还是选择了向王导倾斜。

“这样,此人若有才识,可稍稍擢拔,暂不宜大用。老太傅,以为如何”

此时,在成帝心目中,王导已成为最堪倚赖的股肱之人,这一点,果然不出王导预料。

而此时,正是拉拢和打击宿敌的绝好时机,王导的胸中即刻有了算计,他相信,自己无往而不胜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