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祖孙 > 第93章 史可法的决心

大明祖孙 第93章 史可法的决心

作者:晴空一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27: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说到底,崇祯南渡以来,并没有办法改变大明朝一直以来的党争问题,双方固然在崇祯面前不能撕破脸,可是针对互相下黑手却是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南方基本上都是东林一党的底盘,他们一方面想要打击京师一派的力量,一方面对南方的阉党势力同样不会手软。

总之,如今聚集在南京的东林复社一派官僚们始终都打着一个如意算盘,一来是趁着北都沦陷,将那些没有跟着南下的官员们打成从贼逆党,将那些南下的少数官员实施孤立政策,而另一方面坚决抵制那些在野士绅重新入仕,特别是阉党一派的余党更要严防死守,,这样可以为自己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要津铺平道路。

很不幸的是,阮大铖就是东林君子们眼中大大的阉党,而这件事则是要牵扯到崇祯刚刚继位的时候,当时魏忠贤刚刚垮台,朝廷上两派势力的争斗尚未明朗化,而这个时候阮大铖急于入朝做官,便想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招数。

什么招数呢其实说白了并不新鲜,他专门草拟了两份内容完全不一样的奏疏,一封是专门攻击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另一方面则是专门攻击东林清流,他老人家想得倒是挺好,看哪边快败了,就把攻击该党的奏疏拿出来捞取机会。

关键是就在于阮大铖所交非人,他派人把疏稿送往北京请友人杨维垣相机行事,可没想到杨维垣转过头来就把他卖掉了,即将前一封攻击阉党的奏疏拿给自己用了,而把攻击东林的奏疏代替阮大铖呈递了上去,这一下子使得东林人士为之大哗,阮大铖因此被列入逆案第三等,永不叙用。

至此,阮大铖只能借寓南京编演新戏,交结朋友,声歌自娱,可是没想到东林的后辈们欺人太甚,还专门写了一篇留都防乱公揭广泛征集清流签名,而这一篇文章的矛头便对准了阮大铖,使得阮大铖的名声彻底一片狼藉。

后来的,到了崇祯十四年时,周延儒在部分东林党的支持下,通过重贿司礼监太监的方式,重新当上了首辅,而这个过程中,作为阉党的冯铨和阮大铖也参与了筹集贿金,只为了东山再起。

本来周延儒的确准备起复冯铨和阮大铖,可是受到了东林的集体反对,碍于东林骨干的要挟下,他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将阮大铖的同年好友原宣府巡抚马士英起复为凤阳总督,而马士英当年也是一个老倒霉蛋了。

原因很简单,马士英本身也是东林出身,他在政治态度上其实比较倾向于东林和复社,跟钱谦益、陈子龙、夏允彝等人关系还不错,不过他政治上并不顺利,在崇祯五年的时候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结果刚刚当上了这个官以后,他就挪用了公款来贿赂朝廷当中的权贵,结果被镇守太监王坤所举报,然后官没当成,落了一个遣戍的结果。

不过说起来这也是当时的官场惯例,东林众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过错,只觉得是阉党们的构陷,还曾经为马士英上书愤愤不平过,只可惜没什么用。

于是,当马士英得到阮大铖的推荐重新成为凤阳总督的时候,他自然对阮大铖感激不尽,一心想着要报答对方,便存心要起复此人。

如果放在往日里,朝廷里有东林君子们挡着,马士英一个地方督抚也没啥好办法,可是眼下崇祯要让他去经略河南,这可不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很有可能会顺水推舟起复阮大铖,到时候只怕牵出萝卜拔出藤,其他这些阉党大臣也会跟着一起起复,到时候东林君子们可就傻眼了。

因此,眼下东林君子们自然是强烈反对让马士英出镇河南,甚至攻击其为阉党张目。

眼见得朝廷群情汹汹之际,崇祯再一次见识到了东林们的强大,他微微皱了皱眉头,道“若是不用马士英,由谁来代替他呢”

听到崇祯的问话,朝廷内却陷入了一阵沉默,毕竟对于东林大臣们而言,他们本身都是袖手空谈的君子,怎么能亲自下场去做事呢到时候做成了固然好说,要是没做成,那可就麻烦了

毕竟君子们出仕以来都没做过什么实际的事情,通常跟复社二张们一样,自封为治世之良臣,喜欢讲学结社,放言高论,如果能够犯颜敢谏,那就更美了,还能在朝廷里博得一个直名传扬天下,简直不要太爽利。

因此,哪怕面前已经是到了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东林君子们关心的并不是怎么对付东虏和流寇,而是怎么抓住手中的权力,怎么严防死守不让那些阉党进入朝堂

崇祯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选择宣布了罢朝,可以说这又是一次空费时间而毫无结果的朝对,他在烦闷之下,却不由得想起了朱慈烺在京城里做得那些事情。

“杀勋贵大臣二百户,京中风气为之一振”

这是骆养性给他禀报里面的内容,也是让他为之震惊的东西,似乎从眼下来看,朱慈烺的做法才是对的。

然而就在崇祯烦闷之际,王承恩却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陛下,兵部尚书史可法求见”

“他又想干什么”

崇祯轻轻叹口气,终究还是轻声道“你让他进来吧。”

很快,史可法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走进了暖阁中,他没有抬头去望向崇祯,而是老老实实跪伏在地上,道“臣史可法拜见陛下。”

崇祯轻轻挥了挥手,面无表情道“起来吧。”

史可法没有起身,而是低声道“臣观目前大势,无论恢复未能,即偏安尚未稳。只可惜朝廷肱骨大臣孜孜讨究,止应有兵饷战守四字,而今却改为异同恩怨四字”

“异同恩怨说得好,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崇祯苦笑了一声,“他们从京城一路斗到了南京,将来又该从南京斗到什么地方去呢恐怕就算朕将来不在了,他们也会继续斗下去”

史可法面色凝重地磕了一个头,道“陛下,眼下河南空虚,乃我大明进取之良机,臣实在不忍心良机稍纵即逝臣愿意卸下兵部尚书之责,愿意担任凤阳总督之职,为陛下收复河南”

说道这里,史可法抬起了头,黝黑的脸庞上却是流下了一行热泪。

“只愿我皇明天下,日月永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