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祖孙 > 第94章 收拢英才

大明祖孙 第94章 收拢英才

作者:晴空一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27: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没想到史可法居然自愿出任凤阳总督”

朱慈烺望着面前的朝廷邸报,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疑惑,上面不光是有史可法出镇外藩的消息,还有左都御史李邦华再次就任兵部尚书的的内容,而更关键的是,支持李邦华的人居然是东林大佬钱谦益。

至于原凤阳总督马士英则是出任安徽巡抚一职,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沦为了最大输家。

当然,由于马士英跟阉党牵扯到了一起,有当下这个结果倒也正常,李邦华从左都御史到兵部尚书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史可法这一招可就不正常了,他本身就是南京兵部尚书,即便将来两京官制取消,他至少也是一个左侍郎,比起凤阳总督这个火坑却要强上不少。

为啥说凤阳总督这个差事是个火坑呢因为这个职位的确不好做,可谓是内忧外患重重。

首先,凤阳总督原本是崇祯十四年设置的一个临时职位,主要任务就是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由于总督坐镇凤阳,因此被称为凤阳总督,而眼下凤阳总督需要面临的对外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河南和湖广方向的顺军,另一方面是左良玉所部。

顺军就不用多说了,而左良玉该部也拥兵十余万人,并且已经处于半公开独立的状态,并不再接受朝廷的节制,与其说是大明的外镇,可实际上基本上等同于叛乱,因此在凤阳总督这个位子上,实际压力非常大。

至于内忧也不容忽视,首先凤阳总督虽然直接节制着高、黄、刘等手握重兵的总兵,可是这种控制能力很有限,没有一定的手腕根本摆不平手底下的几个军头。

除此之外,还有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在内掣肘,使得凤阳总督如芒在背,想要做一些事情并不容易,甚至还会受到朝廷的猜忌。

因此,史可法放弃兵部尚书而选择出外,实在让人震惊不已。

一旁的路振飞微微叹气,道“殿下,史道邻这个人啊说好听点是个执拗性子,可是说不好听那就是个牛脾气,这一次他出外只怕也是存着斗气的想法。”

朱慈烺微微点头,眼下朝堂上可谓是乱哄哄的,而崇祯有意无意都在偏袒着一同南下的北都大臣,史可法心里自然不会感觉到痛快,可偏偏眼下东林那派人又开始掀起对马士英的攻击,使得他负气出外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并不是朱慈烺所在意的点,他真正在意的是河南乃至淮北的防务问题。

“路公,你以为史道邻出镇凤阳,有机会拿下河南吗”

“眼下流寇经由京城一败之后,眼下分两路败退前往山西、河南,若说有没有机会自然是有的。”

路振飞这话的确是在往保守里在说,因为眼下的局势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甚至足以让人感觉到惊喜。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大顺军在在西面占领着湖北襄陽、荆州、德安、承天四府,东面进迫淮河流域,整体对大明呈现压迫的态势,可是自从清军攻占畿辅,大顺军西撤后,整个天下的形式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山东和河南东部几乎处于归属未定的状态。

当然,随着朱慈烺开始经营山东之后,这一块算是插上了大明的旗帜,但是河南依然十分混乱,许多地方官绅势力开始起兵攻杀顺军,而且他们对于大明的态度极为欢迎。

说白了,自从经历过拷饷之事后,河南的士绅对于李自成的态度也彻底失望,他们似乎重新感受到了大明朝的好。

在这种情况下,攻下河南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朱慈烺听到这里却是悠悠叹了一口气,出于后世对史可法的记忆,他委实不敢将自己的侧翼交给史可法这人倒不是忠诚上有什么问题,而是纯粹不懂军事,说白了就是无能,可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到时候只怕会出一些问题。

“既然如此,咱们也要早些做好准备才行,对于凤阳总督麾下的总兵们,总要多留几个心眼”

“是,殿下。”

路振飞脸上露出些许思考之意,看来就连太子殿下也不看好史可法了

等到路振飞下去之后,朱慈烺想起了沈廷扬和周亮工,决定亲自见上一见,特别是这个沈廷扬,他的身份牵扯到沙船帮,还是非常关键的人物。

李继周很快就下去传旨,很快一名老者与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迈进了历城府衙,他们齐齐跪在了朱慈烺的面前。

“臣国子监司业沈廷扬见过殿下”

“臣浙江道监察御史周亮工见过殿下”

朱慈烺脸上带着笑容,亲自将二人扶起来,道“二位乃天下大才,原本我应该第一时间就接见二位,只可惜眼下山东事物繁忙,实在无暇顾及他事不过对于二位,我是非常欣赏的。”

沈廷扬和周亮工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躬身道“臣等惭愧。”

“我可不是在故弄玄虚”

朱慈烺邀请二位先坐下,然后才沉吟道“沈司业当年在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可谓是令人倾慕之至陛下曾经就说过一句话,称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那时我虽然什么都不懂,可是却将这句话和沈司业的大名牢牢记在了心里,不敢有忘”

听到朱慈烺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对自己的确颇为了解,这使沈廷扬不由有些感慨莫名,眼圈却是红了,他站起身子面向南方磕了三个头。

“臣沈廷扬,绝不负陛下此言”

等到沈廷扬行完礼之后,才轻轻擦拭了一下有些发红的眼眶,低声道“殿下但有吩咐,臣必当全力以赴。”

朱慈烺笑了笑,道“沈司业,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完后,朱慈烺又望向了一旁稍显年轻的周亮工,眼神中却不免有些复杂。

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而且为政之道颇为突出,只可惜此人后来终究是降了清廷,为清廷攻取江南出了很大的作用,从后世来看算得上是一个妥妥的汉奸了。

但是周亮工与其他汉奸不同的是,他的确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原本历史上漳州之战结束后,漳州城内尸骸狼藉,周亮工捐赀收埋遗骸十余万具,并发粮煮粥供应饥民,还赎回看被清军掳掠的良家子女千余人,而且为官颇为清廉,是清初受左右布政使职的第一个汉人。

不过原本历史上的周亮工也是因为南明内斗不休,绝望之下才选择了投清,若是这一世待在山东,想来应该不会做出这等有违大义之事。

朱慈烺暗自思忖了一番,眉头紧皱,却使得坐在对面的周亮工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