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253章 经济过热了!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253章 经济过热了!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德安九十四年元月十三日。

日晒三竿,杨定吃着迟淑妃的剥的爱心茶蛋,笑眯眯的听着边上的商部尚书徐大江汇报数据“昨日帝国百货大厦开业。总营收八十万亿九千七百六十二文,比之靖国四年的年收入了。”

“数据还不错。”杨定吃完茶叶蛋,笑呵呵的看向徐大江“镜子和玻璃的预定应该不少吧”

“是的陛下主要的贡献还是由于镜子的销售,无论南北的客商,只要需求量大的都会成批的购买。”徐大江平静的说道。

“那么百姓的消费情况如何”

“昨日百姓在日用和食物消费量高达二十万亿文,有了帝国百货大厦之后,百姓只需要在百货大厦逛一圈,什么都能买到了。”

徐大江汇报之后,杨定就让他先下去了。

“陛下可是造了一座生钱机器,怕是不久朝中大臣都会争相效仿了。”

迟淑妃微笑看着杨定,希望从他的表情中看到是否允许开百货大厦的意思。

若是皇帝死守,那么朝臣也不会触霉头,了不起就是给帝国百货当供货商嘛

“帝国百货大厦是一个好点子,大臣们学习也是应该的。不过还是要注意消费群体和范围,帝国百货能覆盖整个城南,那么城北那里就需要人去建设和开发了。不过前期投入可不低,尤其是可以用于建城的水泥,这种高强度水泥,一般都是用在西疆的大工程内,很少在其他地方。”

杨定的这话一出,淑妃立刻甩给他一个大白眼“陛下真是好算计,钢筋水泥玻璃明明价格都可以很低廉,可您老人却卡着不让卖,故意抬高价格,是真的想把臣妾最后一丁点零花钱都榨干吗”

“哈哈你呀可别在朕面前哭穷,有钱呢就投资实业去,别老是想着投资建设什么大卖场商场的。建完之后虽然来钱快,但是若是朕愿意,随时可以开发各种类型出来。再说了,朕开发出来是给自己赚钱吗这钱最后还不是投入了收购粮食和基建当中。”

杨定拍了拍她的纤手,安抚说道“朕是为了帝国,为了苍生。你们有了钱,不就是为了提前给孩子攒资金争未来吗”

被当面戳破迟淑妃也不以为然“陛下以为,能争吗”

“争,当然可以。别过火就行。”

杨定松开迟淑妃的纤手站起来“实业才是根本,商场只是渠道,靖国要想强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革新技术,逐渐摆脱对于耕地的依赖。

现在靖国的粮产属于超标的,内部消化不了,外部暂时还不能弄到北上的销售渠道。若是不高点来钱快的,靖国从世家抄到的钱,也会有花完的一天。

而且明年伴随着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完工,量产还会再往上翻。一石米就是五万文,朕还得撑三年,让百姓知道只有跟着朕,才能赚到钱,才能收获民心,让他们成为朕手里的剑,指哪打哪。

而帝国百货的扩张速度今年会加快,朕会在镇南关南北各个州府布局完整的集散链,将上下游产业全部串在一起。

你若是担心实业竞争力大,也可以投资运输行业。”

“臣妾明白了。谢陛下。”

迟淑妃起身,送走了皇帝去御书房上班后,让人去家里把嫂子和两个侄子叫进宫里。

“参见娘娘。”

迟淑妃的嫂子出身落魄名门,姓郑前几日和医部尚书认了亲。

两人同是南国王族的后裔,不过血脉支系偏远了点,但因为在靖国人生地不熟的,郑昶也就认了自己这个大侄女。

算是和皇室又牵扯了关系。

只不过作为医部尚书,郑昶最近主要的任务是研究细菌和人体疾病的关联。

因为玻璃的出现,所以靖国已经可以打磨透镜了。

憋了一年多的太学,终于开始迎来大爆发了。

而迟家要联系一切可以拉拢的人,否则未来在皇位的竞争,很可能会处于劣势。

看到嫂子的时候,迟淑妃没有忌讳身边人说道“嫂嫂你回去的时候告诉大哥,迟家的人脉都撒出去,尽快完成水路陆路的物流交通体系构建,同时让地方军队去讨伐山贼,保证运输的安全。

过段时间陛下准备复制帝国百货的商业模式,必然会推动大量的物资转运,这里头的生意虽然苦,却是可以布局信息传递的手段。我们迟家,也得要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郑氏听得脸色微异,却很快点头。

既然已经嫁入了迟家,那么也就要为了迟家的未来考虑。

“还有,如果可以也投资一下实业,尽量放弃炒股。陛下最近一直强调实业的重要,本宫担心陛下会对过热的股市进行打击和操纵,从而强迫百姓文武们都冷静下来,将钱投资进去地方去发展。”

迟淑妃这话让郑氏大惊道“陛下怎么会对股市下手”

看郑氏这模样,迟淑妃不由得皱眉问“是否是大哥将家中资金全部投入股市了”

“”

郑氏沉默了一下,见被识破,只能轻轻颔首“股市的造钱能力很强,只要你把钱投进去,过几天卖出去,就能赚到两成以上的利润。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却也经常听不少人说股市的好。”

迟淑妃听罢,腾的一下站起来说“是了是了难怪陛下最近在念叨股市过热了,连嫂嫂你这样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都知道股市能赚钱,看来靖国的股市吃下了太多资金。”

她看向自己的大侄子迟荣山问“荣山最近世面上二年陈米的米价是多少”

迟荣山今年十岁,因为长时间被安排各种作业,其中就包括物价,所以他毫不迟疑的回答“姑姑,七日之前世面二年陈米的价格在三万文,最近有所回落,两万文就能买到。只是侄儿以为,是因为去年的粮产增加,大批的陈粮被提前腾出,所以导致陈米的价格下跌的。”

“不那批陈粮,总计七千万石罢了,其中四千万石一口气卖给了曜国和大曜联邦合众国,另外三千万石则是让万岛之海的商队买走了。也就是说市面上并没有流入新米。”

迟淑妃盯着迟荣山还不忘考教说“什么原因会导致粮价下跌”

“铜币的购买力上涨。”一侧的老二迟荣峰举手抢答,“陛下写的经济小识小峰看完了。通货紧缩主要表现在于铜币购买力上涨。那么就意味着大笔的钱并没有流入市场之上,而是被个人收藏或者涌入了银行存起来,亦或者股市之中。这就导致世面流通的钱币不足,于是通货紧缩了,粮价就下跌了。”

“那你们想过没有靖国本身就是一个产钱大国,铜币的铸造量只多不少,之前陛下还担心大量的钱币流入市场,会进一步抬高物价,加剧朝廷的钱币支出。可是现在却没有任何的动静,反而还紧缩了起来,那这意味着什么”

迟淑妃长叹一口气道“国家虽然有钱,但是不能一直用在股市当中,必须投入实业生产才行。

陛下怕是要对股市下手,让钱收拢一部分回朝廷,释放出一部分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稳定物价的同时,也加强实业的产生。

不管服装制造还是织布工艺,都会迈入新的发展期。钱拿出来之后,立刻转入工厂的投资,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