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254章 微服私访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254章 微服私访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九十四年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二月二,龙抬头。

雨季如期而至。

杨定穿着一身苦力服,好像乡间行走的劳力,踏足硬化的土地,打量着五羊城西边的耕田。

说是耕田,其实五羊城附近的田已经不怎么种水稻了,反而是果蔬牧场比较多。

“这雨还得下蛮久,蔬菜不好种,反而水果比较多。”

农部的官员英禄指着边上一块田内,满座的木瓜笑道“木瓜已经开始结果,过段时间青木瓜就可以采摘下来,送去切成瓜片炒菜,市面上还是蛮多人购买的。”

“产量多,还便宜对吧”

杨定打量了一眼,这些木瓜都是九十二年末种下的,现在都已经一人多高了。

木瓜是全年瓜果期,所以只要看到开花,就要要是对同一批次进行修剪,保证一侧能张一到两个果,一年下来,单单木瓜的产量,就足以支撑五羊城内所有人人家吃上大半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吃木瓜嘛

总会配套点其他的。

走在农场附近看看,许多的牛羊马匹在撒欢,由于靖国缺少大量的牛马,因此农部花费了不少心思在全国各地都有培育场所,看着从北面走私来马儿后代,杨定不由得感慨“确实不错,不过还得好好的培育才是。靖国缺马,希望能在有朝一日,能组织起一批骑兵来。”

“会的。”

农部官员笑着应和杨定。

除了参观一下五羊城郊外的农场,杨定还去微服视察了乡村的学校。

小学通常是一个乡聚集在一起创办的。

礼部尚书陈丹,为了减少朝廷的支出,勒令给每座学校配备专属的学田,这些天并不是弄来出租的,而是从课程上就开始调整,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种地,不管收成如何,所获的食物全部用来供给孩子们日常食用,用来顶扣伙食费。

这一门课算学分,没有学分,你就别想毕业了。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是残疾人,那么朝廷允许孩子不用参与体力劳动,还会给补贴。

但前提是,你得有残疾证。

那玩意儿办理起来十分麻烦,而且一般的农家也不会把残疾的孩子送去上学。

毕竟生活很艰难,养一个残疾孩子更艰难。

学田制度杨定是肯定拍手叫好的。

放在地球,其实多少学生能有这种农业体验

虽然他没上过学,但是去的地方不少,也有电视可以看,多少孩子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只会刷题的

所以多动动,就当锻炼身体和培养珍惜粮食的信仰了。

正巧,杨定去的农场最近的农场小学里,学生们只有五六岁大小,已经在先生的带领之下,开始进行翻耕。

其中几个孩子挥舞着长鞭,学着大人模样,冒着雨拉着犁耙在地里将土翻出来。

年纪小的前去温室,搬出青苗,开始在已经翻好的地里开始插秧。

在靖国,尤其是热带,一年就是三季,抢的就是时间,所以当雨下来的之后,就可以开始插秧,然后等到雨停,活下来的水稻就能长得又大又好,两季之后肯定丰收。

每年丰收的粮食,都能支撑学校一年的用度。

杨定看了一会儿,亲自上场。

“陛下,不至于。您也是万金之躯,何必如此”农部尚书大惊,赶紧上前来阻拦。

不过杨定可没给他说话的意思,拿起秧苗,踩在一块湿润的泥地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插秧。

一板一眼,十分标准。

老实讲,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就好几年不曾下地,忙了一会儿,顿时感觉腰酸背痛。

站起来看向四周,学生们却不觉得疲惫一样不停忙碌,不由得让他汗颜。

“他们都会是我靖国未来的栋梁。”

杨定有感而发,一副圣贤明君的形象直接拉满。

陈安一边让角落里的画师画杨定与民同乐的画像,一边悄咪咪摸过来“爷,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想要寄语给学生们的”

杨定瞥了他一眼,不愧是深得朕心的太监,衔接得完全没问题。

不过杨定想了一下,笑道“寄语就不用了。只是忙碌之后,朕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两首诗。一位叫做李绅的诗人这样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民不易,粮食更不应该被践踏。咱们靖国必须劝导百姓珍惜粮食,万万不可学辰国那世家,一个个对百姓敲骨食髓,吃相难看至极,实在令人作呕。”

“陛下大才啊”

随行的几个起居注和史官听罢不由得眼前大亮,接着在实录上写“帝幸农场小学,亲插秧,观后生,遂感慨农事艰难,有感而发作悯农二首,其一锄禾,其二春种以此规劝我靖国百姓当珍惜粮食,万万不可学辰国之卑鄙世家,骄奢淫逸,迫害良民”

总之写完之后,也插玩了秧后,杨定就带人回去了。

今天他出来微服,目的就是看看今年的粮食产量会如何。

大体的数据已经得到,经济作物相较于水稻而言,种植量反而少了很多,而靖国南部的热带地区,理论上不需要种植那么多水稻的,应该尽快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给靖国换来更多的收益才是。

但是民间的小地主,不肯流转加入合作社的家伙,就是这么顽固,看来还是要多多推广合作社,以及生态立体农业才是。

这样才能倒逼小地主朝着大农场方向迈进,同时完成集约化生产和城镇化的产生。

否则生产效率这一方面,会大打折扣。

忙了一天,杨定也是累坏了,不过他还是悄悄把小光淑妃悄摸请到了交泰殿,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很快就颠鸾倒凤起来。

陈安则是在交泰殿外的小亭子里,拿到了明日发行的帝国日报看了看说“打回去重写,悯农这两首诗遍观书籍,也未曾听过,必定是陛下所言。而陛下假拖什么李绅所言,那不过是谦虚而已。还有,此二首诗交给礼部尚书,让他看着办。”

“喏。”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