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71章 风言风语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71章 风言风语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羊城,一处酒楼上,两个人站着。

“你听说了吗”几个行商吃着瓜子,窃窃私语。

瓜子这东西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有了,但靖国内还是经常能看到古怪的瓜子变种,个大饱满,吃起来唇齿留香,算得上全大陆都能看到的一种零嘴品类。

“听说啥了”另一个行商好奇的问道。

“靖皇去跟曜皇相王,结果被靖国内激进的反对势力暗杀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从铜州过来,正好在栖霞山附近听到这一种传言,而且铜州现在也已经戒严了。”

“天啊那岂不是整个靖国要变天了。”

“鬼知道呢”

行商们说着的话,很快传遍了整个五羊城。

“赵公公,东厂的事情可是你负责的,现在百姓疯传陛下被刺的消息,你就不处理一下”

酒楼中传来声音,赫然是两个御书房太监正在交谈。

李绛看着身边的东厂太监赵克喜,面带一抹异色。

眼下对杨定不利的消息已经疯传,他不忙着辟谣,到底想干什么

“陛下的圣旨已经来了。”赵克喜瞥了一眼李绛,“李公公应该清楚,堵不如疏的道理。

本公公已经命人开始在民间传播一切都是辰国作为。

按照陛下的意思,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内宣的重要。

一旦靖国被颠覆,辰国南下,他们这些靠着军功起家的平头百姓,可就要没了。

所以现在,你我的工作应该是查奸细,督百官。将所有想要投敌叛国之辈盯死,深挖,最后一次性全部拔除。还有,陛下受到了刺杀,可是因为您的疏漏啊。”

赵克喜不阴不阳怼了一句,让李绛藏在袖中的拳头紧握。

皇帝他们选择走陆路,结果在栖霞山遭到刺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李绛没有做出合格的判断,导致杨定身陷险境。

毕竟走海路的那群人,居然安然无恙的抵达了断风涯。

如果杨定真的出事了,再加上有心人从中作梗,他绝对第一个下去陪葬。

此时的李绛,比谁都更急。

“多谢告诫。”李绛拜谢离开,眼神中闪烁狞色,“去,调光肃清和战双年来中厂,本公公要亲自审问”

“喏”

赵克喜看李绛离开,收回自己的视线看到楼下几个伪装的小贩。

他们几个来到方才的酒楼,要酒要菜,吃了没几口就说道“我听说陛下被刺杀,是辰国担心靖国的军功授爵制度的厉害啊”

边上一个一听,捧道“诶这怎么还牵扯上军功授爵了”

“你是不知道,咱们靖国的军功授爵多好。

百姓们靠着打仗读书,人人都能获得一份爵位。

哪怕最底层的庶民,一次性也能免了十亩地的税,而辰国却没有这样的规矩。

他们的地,一亩收你七成的税。如果任由咱们靖国实行下去,他们就算灭了我们靖国,咱们会乐意交税”

这个伪装的小贩一张口,就是吹嘘靖国的军功授爵多好多好。

但现实是,在半计划经济体下,每一个爵位的人获得的生存资料略有不同外,百姓的生活其实也就那样。

只能说底层的百姓看到了上升的希望。

仅此而已。

但跟列国现在倒霉的底层百姓比起来,靖国的百姓无疑是幸福的。

百姓能上升,未来有希望,只要靠着砍人的手艺,就能快速的上升,大家都会敢拿命去搏一搏。

所以现在靖国的战斗力在杨定的整合之下,正在快速崛起。

因此这个小贩推说的辰国恐惧理论,一下就有了市场,好几个讨论的行商都停下来,听着这一桌开始高谈阔论了。

“嘿瞧你这话说的难道辰国就不能学咱们开军功授爵吗”

捧哏继续敲重点,大家纷纷看过来。

“这不一样。”小贩摇了摇头,“辰国掌权的人是世家。说白了,包括辰皇在内,上下都是一家人。你说他们高层都是一家人,能给你一个从下边爬上来的小人物,一席之地”

“诶听明白了就是说咱们一村都是一家人,突然有外人加入咱们村来,跟咱们抢地,那肯定不会给啊”

“对就是这么一个理儿”小贩赞赏继续说,“辰国搞不了,也不会搞。咱们如果成了辰国人,你说咱们子孙后代,还有往上走的机会吗”

“那肯定没有了。”

一侧突然有人插嘴道,“这位小哥说得对,辰国肯定巴不得咱们陛下亡了。一旦陛下没了,陛下还没子嗣,靖国非得分崩离析,成为辰国的囊中之物不可。咱们好不容易等来了翻身的机会,怎么可能错过”

“对对对”

人群顿时鼎沸,对辰国的声讨声不绝如缕,甚至更加厌恶。

酒楼上的赵克喜看着已经调动起来的情绪,笑了笑说“差不多了,颁布陛下的锄奸令以及合作令。凡是查到奸细,无论哪国的都能记爵一等。还有,查到了,立刻上报东厂衙门。咱们东厂,也该露露脸了。”

“喏”

几个衙役披上番子的衣服,头上束上铁环红簪,带着一对对人穿行在靖国皇城。

“陛下有令百姓升迁,全靠战功,锄奸有功,赏功一级”

“陛下有令开户籍制度,村立合作社。农忙协作,农闲训练,随时准备,为了靖国,博取功名,抓捕奸细,收获爵位”

全新的法令一下子下达出来。

其实关于合作社的命令,是杨定在辛部呆着的时候想决定的。

要说放在后世,可能这种方法可能有弊端。

毕竟大锅饭,容易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情。

但合作社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合作共赢的手段。

可以学习改开后的合作社方法。

让百姓将自家的地流转进合作社之中,尽可能减少人力的消耗,转向畜力或者机械化的应用。

如此大家都是农户的同时,也都是股东。

股份越多,干的越多,年底的分红也就越多。

还能让更多人脱产,转入工人或者投入战兵的训练之中。

省得留在田间地头的人太多了,束缚了靖国的战争潜力。

当然,合作社的最好应用还是减少行政成本,将原来的物资征集能力增强。

如果说一开始,他每年收获粮,得让大靖粮油行到村里一家一户的收,现在只要跟合作社合作,等于少走了最后十公里的路程,这里头一算,得减少多少支出啊

所以,合作化势在必行。

百姓们一听到全新的政策和抓到奸细能记功的消息之后,一下子各个开始行动起来。

当天夜里,五羊城内超过七成的外国商铺都被盯上,甚至还有五成的外国奸细被发现,整个五羊城陷入了有史以来外族奸细最黑暗的时代。

只要你稍微做出一丁点不妥之处,转头就被百姓逮住送到东厂审讯了。

五羊城,又一次陷入了萧条之中。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