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双替身) > 41、四十一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双替身) 41、四十一

作者:写离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09: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马车行至山池院,天光已大亮。

桓煊走在枫林小径上,透过枝叶看见朝阳在檐角和屋瓦上跃动,小小的院落笼罩在晨曦中,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光。

随随早已醒了,她休息了一日,热度彻底退了,人还有些疲惫,不过还是早起在屋里练了会儿拳,沐浴更衣,用了点薄粥,这才躺回床榻上。此时她正懒懒地靠在隐囊上,手握一卷棋谱,看着解闷。

听见屋外传来婢女问安的声音,她有些诧异,坐起身,放下棋谱,正要下床相迎,桓煊已走了进来。

他的脸色苍白中透着微青,眼中有血丝,似乎一夜未眠。

随随纳闷道“殿下不是去兵营了吗”

话音未落,她已落入了男人的怀抱中。

他紧紧搂着她,把脸埋在她颈项间“别动,让我抱一抱。”

随随感觉他身子微微发颤,心脏跳得很快,她迟疑了一下,抬手抚了抚他的背脊“殿下怎么了”

桓煊不回答,只是紧紧地抱着她,把她箍得有些生疼,良久方才松开些“宫里出了点事,没去兵营。”

随随心头微微一动,宫里出事,很可能是陈王的尸首被发现了,算算时日也差不多该有人找到了。

她知道桓煊与这五弟并不亲近,但总是血脉相连的亲人,看见弟弟惨死,想必是不好受的。随随并不为杀死桓炯后悔,但看见桓煊如此,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定了定神道“殿下从宫里来,这时候还没用过早膳吧”

只是寻常的一句嘘寒问暖,桓煊却莫名生出一种宁谧安心的感觉,无论如何天地间还有这一方角落,这一方角落里还有一个完全属于他的人。

他把她搂得更紧,把脸埋得更深“我要吃你做的鸡汤面片,还有鼓楼子。”

随随道“殿下不是不吃羊肉么”

桓煊强词夺理“那肉不腥不膻,不腥不膻的不是羊肉。”

“民女这就去给殿下做,”随随道,“殿下松松手。”

桓煊道“你病还没好,等病好了再做给孤吃。”

顿了顿“现在让孤抱着,孤不饿。”

随随无可奈何道“殿下昨夜没睡好吧去床上歇息吧。”

桓煊道“孤从外头进来,还没盥洗。”

“民女给殿下去打热水。”随随温声道。

桓煊感觉整个人都已泡在了热水中,板着脸道“谁要你伺候了,病还没好,折腾什么,回床上去。”

说罢把她推回床上,塞进被子里,自去净房中盥洗,换了寝衣出来,上床从背后抱住她。

他疲惫到极点,反而睡不着,贴着她的耳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鹿随随,你的名字是哪个字”

随随心头一突,缓缓调匀呼吸“民女也不知道,阿耶阿娘都不知字,只是叫着顺口。”

桓煊轻哼了一声,他叫人查过这女子的户籍,上面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贫寒人家的女子大抵是这样,取个小名只是家人叫着顺口。

他想了想道“孤替你定一个。高嬷嬷教过你诗经么”

随随心头一凛,抑制不住心脏跳得越来越快,勉强稳住心神“还没有,只学完千字文。”

桓煊把她的手攥在手里,她的手不算小,也不柔,但手指修长,手心干燥,有力而稳定,他很喜欢。

他抚了抚她的手道“诗经卫风中有一首诗叫做有狐,里面有两个字可作你的名字。”

随随的心脏都快跳到了嗓子眼,她的小名除了家人只告诉过桓烨,桓烨是绝不可能将这种事告诉别人的。

桓煊不可能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可即便明白这一点,她还是忍不住心悸,仿佛冥冥中有天意似的,叫人不寒而栗。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桓煊念了一句,随即自言自语似地道,“不妥,绥绥是独行貌,太孤凄,还是跟随的随好,从今往后你就随着孤,再也不会让你落单改日孤教你写自己的名字”

他的语声渐渐低下去,鼻息慢慢变沉。

随随一动不动地僵卧了一会儿,待确定他已睡沉不会被惊动,这才轻轻抽出手,小心翼翼地从他怀抱中钻出来,起身去了外头。

桓煊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时发现怀里的人不见了,他下意识地皱眉,随即闻到一股微带焦味的麦饼香气。

他坐起身,披上衣裳下了床,走到廊下,果见鹿随随又支起了她的胡饼摊子。

鼓楼子的香气一蓬一蓬地从铁炉子上升起,像一团团温暖的云,钻进他的肺腑里,让他的四肢百骸都暖热起来。

女子站在庭中,背对着他,乌发随意地绾了个圆髻,病了一场肩背薄削了不少,看着几乎有些伶仃。

桓煊皱起眉道“鹿随随,说了让你躺着养病,怎么不听话”

随随转过头冲他一笑“民女是粗人,整天闲躺着反而要生病。”

说着熟练地用手中竹筴把鼓楼子翻了个面“殿下先去洗漱吧,一会儿就能吃了。”

桓煊回屋中洗漱,整理好衣裳回到堂中,随随用盘子端了切好的鼓楼子进来,食案上摆了鱼茸粥和几样清淡的小菜。

羊肉鼓楼子味厚,配上清淡鲜甜的鱼茸粥刚好。

桓煊执起玉汤匙“你也一起吃。”

随随道“民女早晨起来吃过了,眼下还不饿,看着殿下吃就行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小风炉煮茶。

她煮茶没什么手法可言,随手抓一把茶叶捣捣碎,待铜铫子里水沸了,把茶粉倒进去,也不管一沸两沸的,估摸着差不多就往里加调料。

桓煊在一旁看得眼角直跳,终于还是忍住了什么也没说。

随随煮了茶自己不喝,给桓煊倒了一杯“肉馅油腻,殿下解解腻吧。”

桓煊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差点没吐出来,撂下杯子,卷起袖子道“你让开,孤来煮。”

说罢叫内侍去清涵院中取他常用的茶炉、茶釜和茶碗。

随随让出位子给他,另外搬了张小杌子来,托着腮看他煮茶。

他煮茶的样子很漂亮,神情专注,姿态优雅,动作行云流水,端的是赏心悦目。

随随再次在心中感慨,齐王殿下真是个讲究人。

桓煊将黑釉茶碗放在她面前“尝尝。”

随随双手捧起茶碗,好奇地尝

了一口,皱起眉头,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又酸又咸又苦,还不如春桃煮的枣茶。

“怎么样”桓煊看着她的脸。

随随实在夸不出什么来,只能道“嗯”

桓煊没好气地从她手中夺过茶碗“不喜欢还给孤,孤自己喝。”

说着赌气似地喝了一大口。

随随无奈地弯了弯嘴角“民女是村姑,喝不惯茶也分不出好坏。”

桓煊虽然时常在心里编排她,但听她自己说出来却不乐意“和村不村有什么关系,是你舌头不上进。”

随随弯着眉眼道“殿下说的都对。”

桓煊叫她闹得没了脾气,放下茶碗道;“孤还要去兵营,你安生在床上躺着,别再把自己折腾病了。”

随随抬起眼“殿下还要去”

桓煊颔首“该办的事还没办完。”

随随道“殿下路上小心。”

神翼军驻扎在长安城北面,从王府动身近许多,他这一个大圈子绕得着实没必要。

桓煊见她失神,以为她听见自己立即要走才低落,心头不由一软,煮茶的事也不计较了“这几日宫中和军中事情多,大约不能常来陪你,你一个人时别胡思乱想。”

顿了顿“若有急事,叫人带着玉牌来找我。”

桓煊没料错,接下去的几日宫里确实不太平。

皇帝派禁卫暗中搜了陈王府,发现陈王以服药炼丹为名,结交道士方式,炼制毒药,他府中有一地窖,里面不仅有毒杀故太子用的南海奇毒,还有几十种毒性各不相同的药物。

皇帝自然震怒,但天家手足相残之事不能昭告天下,只能给淑妃和陈王母子定一个“结交道士,自称休咎,妄言吉凶,私藏甲胄和”的罪名,将两人追贬为庶人。

淑妃母家本来也不是什么显宦,她父亲是靠着女儿才谋了个从四品的国子监司业。受淑妃母子谋逆案的牵连,淑妃母家抄家没族,父兄坐弃市之刑,其余人等流三千里。

早在消息传遍长安城的街巷里坊之前,随随已经得到了脂粉铺传来的消息。

陈王尸首被人找到的当晚,淑妃在自己的寝殿中服毒自尽,而所服的毒药正是毒杀故太子所用的毒药。

桓炯说过此事是他一人所为,淑妃并不知情,随随本来对他这一面之词将信将疑,但淑妃一死,她反倒可以确定她确实没参与。

杀人者急于将所有罪责推到淑妃母子身上,却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不该用那种毒药,即便淑妃真的畏罪自禁,她也会顾忌母家几十口人的命运,应当竭力遮掩故太子薨逝的真相,为自己和儿子留个身后名,也给家人留个荫蔽。

若只是为了向皇后报复,她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但是淑妃的死做得干净利落、天衣无缝,她的部下没查出一点蛛丝马迹,尸身经仵作勘验,淑妃身上没有留下任何遭人强迫的痕迹,医官也已证明,这种毒药要即刻致死,要服很大剂量,不管放在食物还是酒中都能轻易尝出不对,所以淑妃一定是自愿服毒的。

随随想了想,淑妃遭受丧子打击,正是悲痛欲绝之时,若是有心人引导,将陈王毒杀桓烨之事相告,令淑妃万念俱灰之余又惊恐不安,再适时送上毒药,许诺她只要她一死就将真相永远埋葬,保住她和陈王身后哀荣,淑妃这样的性子,在绝望之下听信那人的话,是极有可能的事。也只有在不知此种毒药来历的时候,她才会自愿服下。

那幕后之人做事谨慎,总是躲在暗中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每次出手都确保万无一失。嫌疑最大的当然是太子,可要抓住他的把柄实属不易,除非逼他主动出手

处斩了淑妃的父兄和一众与陈王府有来往的“妖道妖僧”后,陈王谋逆案终于尘埃落定,几场春雨一下,冲散了刑场上的血迹,这个惊世骇俗的大案也归入沉寂。

随随将养了半个月,双颊渐渐丰腴起来,多亏桓明珪的百年山参和紫灵芝,她的身子骨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气候渐暖,青龙寺的疫病万幸没有扩散开,桓煊也不必三天两头往宫里和京畿跑,终于得了几日闲暇。

高迈巡视完田庄回到王府,第一件差事便是将不久前从山池院搬回王府的家俬摆设物件再搬去山池院。

他对主人在鹿随随一事上的反复早有预料,用了半天时间,指挥着仆役们重新收拾停当。

跟着一起回来的还有高嬷嬷。

鹿随随守得云开见月明,高嬷嬷起初很高兴,但听春条说她把到手的贵妾名分推了出去,便时时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着随随。

随随只当看不见,高嬷嬷又开始长吁短叹,随随仍旧充耳不闻,高嬷嬷又把中断的习字课拾了起来,今天给她讲怨歌行,明天给她讲长门赋,鹿随随还是冥顽不灵,老嬷嬷只好直言不讳“娘子颜色再好,总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哪天恩宠不在,娘子打算怎么办呢”

她顿了顿,叹了口气“这话老奴也不想说,可为了娘子计不得不说。娘子想必也听说了,陛下已经在替殿下选王妃了,虽说因为宫里出事暂且耽搁,可眼下事情过去,转过头就该重新提起,娘子不趁着王妃还未过门将名分定下来,将来懊悔可来不及了。”

随随知道他们都是真心为她着想,可个中情由又不好解释,只得编瞎话“能伺候殿下就是天大的福分了,阿娘说我命里福薄,太重的福气承受不住。”

这话三分真七分假,她的眼神也有些黯然。

老人家少有不信命的,高嬷嬷皱着眉头暗道一声“作孽”,第二天终于不给她讲怨妇诗,换成了妙法莲华经,叫她多念多读多抄写,攒攒功德,免得被他们殿下的盛宠压垮了。

只有桓煊自己知道,这盛宠对他来说简直是煎熬。

两人刚和好那会儿,随随刚病愈,身子还没将养好,他自然没什么别的心思。何况那时恰逢陈王事发,京畿又有瘟疫,他忙得脚不沾地,偶尔来一趟山池院也是匆匆忙忙。

事情暂且了结,她也调理得差不多了,眼见气色一天天好起来,脸颊丰润起来,身上的肉也渐渐长回来,他的日子就开始难熬了。

可每次一想到行房后她要灌避子汤,他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

以前不在乎这个人,他做什么全凭自己高兴,可如今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对她好点,便不能让她这么伤身了。

桓煊想起叫高迈烧掉的那匣子药丸,便恨得差点把牙咬碎。

他已派人快马加鞭去边陲买药,然而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两三个月。

有时候他想干脆回王府住一段时日,不在眼前还容易忍耐一些,可一想到鹿随随离了自己怕是又要肝郁成疾,便还是住在山池院。白天想着分院睡,可一到夜里,那枫林深处的火光就像有什么魔力,不知不觉又把他吸了过去。

就这么煎熬到了四月中,高迈来山池院送账册给齐王殿下过目。

桓煊扫了一眼,又问了问府里的情况,正要打发他退下,便见这老东西神色古怪,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桓煊撩起眼皮乜了他一眼“还有何事”

高迈躬身道“启禀殿下,老奴有罪。”

“何罪”桓煊道。

“上回殿下吩咐老奴将那盒西域药丸烧了,老奴年老智昏忘性大,竟忘了这事,前日收拾库房,才发现那盒药竟然还在请殿下责罚。”高迈一本正经道。

桓煊盯着他半晌,冷笑道“孤看你是有点昏聩,可以回去颐养天年了。”

高迈道“老奴这就亡羊补牢,回去立即烧了。”

“这点事都办不好,孤也不指望你了,”桓煊道,“把药拿来,孤亲自烧。”

高迈忍不住要笑,憋得老脸都红了“老奴知错,请殿下责罚。”

桓煊瞪了他一眼“还不去”

高迈不一会儿便将那匣劳什子药丸送了来。

万事俱备,到了夜里,桓煊却有点拉不下脸。

他沐浴完换上寝衣,靠在榻上等随随沐浴,把那黑檀木的匣子颠来倒去把玩了一会儿,然后放在枕边显眼处。

随随从浴堂里出来,一眼看见枕边多了个匣子,问道;“这是什么”

桓煊手里拿着卷书,佯装看得出神,眼皮都没抬,轻描淡写道;“总喝避子汤对身子不好,另外给你找了种胡药。”

随随目光动了动,抽开盖子,里面装着个绿色的琉璃瓶,她倒了一颗在掌心,这避子丸与她用的那种有些许不同,不过药理应当大同小异。

“这怎么用”随随道,“是吃的么”

桓煊放下书卷坐起身,清了清嗓子;“是置于罢了,一会儿孤教你用。”

随随抿唇浅浅一笑“民女去换衣裳。”

她始终记着赝品的职责,知道桓煊喜欢她装扮成阮月微的模样,一向很配合。

桓煊却道“不必麻烦了。”

不等随随说什么,双脚已经离了地面。

自上元节已过去整整三个月,对齐王这样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来说,就和三百年差不多。

他的四肢百骸都仿佛要烧起来,爆裂开,可他还是强忍住了,先用尽手段让她高兴了两回。

齐王殿下悟性高,学什么都快,当真想要取悦人的时候,随随完全招架不住。比起以前那样的疾风骤雨,狂风巨浪,这样耐心细致的折磨无疑更难挨。

桓煊摩挲她嘴唇“别咬着,都快咬出血了。忍不住就别忍了。”虽是嗔怪的口吻,却是说不出的得意。

随随恍惚间还记着不能出声的规矩,兀自忍耐着。

可这压抑更要人命,桓煊见她忍得眼梢都泛起了嫣红,再也按捺不住。

第二天两人毫不意外地睡迟了。

桓煊本来有晨起练剑的习惯,可一睁眼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床前,一觉竟睡到了午时,不由感慨,无怪乎他们都说温柔乡英雄冢,温香软玉在怀,他浑身骨头像是泡在了陈年美酒里。

他心满意足地搂着熟睡的鹿随随,一会儿挑起她一绺头发卷在手指上玩,一会儿又捏住她鼻子看她蹙起眉,等她忍不住张开嘴,他便又去堵她的嘴,拨弄她的舌头。

随随被他这样捉弄,不一会儿也醒了,睡眼惺忪地看了眼床边更漏便要起身。

桓煊抱住她“急什么,横竖已经迟了。”

随随拢了拢中衣“昨日说好了叫人送鲜鱼过来,民女做鱼羹给殿下吃。”

桓煊心里舒坦,却故意使坏把她刚掖好的中衣又扯下来“孤又不是找你来当厨娘的,这些事有下人做。”

随随却道“这鱼多刺,还是自己挑放心。”

转身轻轻按了按他的肩道“殿下再睡会儿,鱼羹做好了民女叫你起来。”

桓煊见她坚持要为他一口吃食忙活,也不忍拂了她的心意,挑挑眉道“罢了,你去吧。”

到得厨房,鲜鱼果然已经送到了,装在竹篓子里,用柳条穿着,有几条还是活的。

婢女们都知道棠梨院的厨房小,鹿娘子下厨的时候旁人在只会碍手碍脚,便各自去忙别的事。

随随从鱼篓里挑出最大的一条,用刀剖开鱼肚子,从里面挖出一颗蜡丸,割开蜡丸,里面是一张只有两指宽一纸长的纸条前些时日她不便出门,她的部下便开始用别的手段递消息进来。

随随匆匆扫了一眼便将纸条扔进了炉膛里。

纸条上只有一条消息,另外那股调查桓烨死因的势力,终于查到了源头,果然是齐王。

随随心里不觉一松,虽然她一直相信桓烨的死和齐王无关,能够确证总是更心安,毕竟相处这些时日,她不想与他刀剑相向。

她将鱼上锅蒸熟,细细剔去鱼刺,烹制成鱼羹,端去给桓煊当早膳。

桓煊这时候也已起身,也有些饿了,一盅鲜甜的鱼羹下肚,整个人说不出的熨帖。用罢早膳,他换上外出的衣裳,对随随道“孤有事去一趟王府,回来陪你用晚膳。”

随随恭送他出门,待车马声远去,方才回到房中,取出笔墨,开始给部下写回信。

排除了齐王,先太子的嫌疑就更大了。

可他自始至终只是推波助澜,没有脏手,自然不会留下证据。要让他露出马脚,只有下饵诱他就范,这个饵得有足够的分量,足够的威胁,让他不惜铤而走险。

合适的饵只有一个人桓煊。

齐王手握重兵已然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若太子知道他还在暗中调查桓烨死因,一定更加忌惮,说不定会忍不住向他出手,到时候要抓他的把柄便容易多了。

但这么做,自然会让桓煊陷入险境。

随随本该毫不犹豫的,但当她提起笔的时候,手却是一顿。

她咬了咬唇,自嘲地一笑,难怪他们都说温柔乡英雄冢,近来日子过得太舒坦,连她的心肠都变软了。

嘴角笑容消失的时候,她已经写完了回信,信上只有一句话设法将齐王之事告知太子。

到时候尽可能护他周全便是,毕竟他对长兄还有几分真心。

随随搁下笔,捏了捏眉心,望向窗外,海棠花早谢了,一只雀儿正在枝头跳跃。

作者有话要说狗子嫂子拔x无情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