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 125、第一百二十五章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125、第一百二十五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1: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叶军华当初为了高考请了两个月的假, 十二月底考完就回厂里上班了,毕竟他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结果、究竟能不能考上,高考已经结束,更重要的当然还是工作了。

低调务实的叶军华刚考完便回单位了,这些天等消息的内心再焦急,也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当然收到叶大哥连夜送过来的喜报, 叶三哥依然激动到喜极而泣,带大哥去食堂吃了晚饭后, 都顾不上先回宿舍安顿,直接拉着大哥拿着通知书去找领导了。

国家百废待兴,给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待遇, 所有大学生上学期间都有生活补贴, 而像叶军华这种本身就有工作单位的,读书期间单位还要照常给他们发工资, 既然要保留工作岗位,正常流程还是要走的,叶军华连夜就去找了领导,但是办完手续, 收拾完行李, 仍然弄到了第二天下午。

叶大哥陪着他收拾铺盖, 兄弟俩扛着大包小包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叶家大院依然热闹沸腾, 叶大伯一家也都在,他们在跟叶队长和王翠芬商量过两天摆酒的事,家里同时出了三个大学生——宋清徽作为叶家的女婿,当然也算是叶家人。按照叶大伯的意思,这样的喜事摆流水宴都不为过,但是考虑到叶队长作为“领导”需要以身作则,不能太过高调,就不好弄流水宴了,叶大伯建议酒席规格就照小妹结婚那会儿的规格。

叶军华一回家就听到这个,多少有些意外,“这两天就摆酒席,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不快不快。”王翠芬满脸笑容的迎上来,边解释道,“还有半个多月就开学了,早点把家里的事忙完,你们也可以早点去学校,小宋和小妹都有一年多没回北京了,正好提前回去陪陪老人。”

叶小妹就在旁边咧着嘴微笑,被逼着学习的时候很苦逼,考上大学就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她想怎么浪就怎么浪,谁也管不着,美滋滋~

叶军华听王翠芬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他知道沈知青拿到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带着楚知青回家了,他们报的也都是北京的学校,楚知青和沈知青都不是北京人,要赶在开学之前回家探亲,时间已经很赶了,楚知青也就没有等小妹的录取书下来先行离开。

现在他和小妹的通知书都拿到了,宋清徽急着带小妹回家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点头笑道:“小妹早点跟清徽过去也好,我就不着急了,下个月再动身也来得及。”

王翠芬笑着摇头,“小宋和小妹说了,你也一起去,可以提前熟悉熟悉北京城。”

“这也太早了,学校应该没这么快开门”

宋清徽张嘴想说什么,叶小妹已经迫不及待的表示:“那就不住学校嘛,跟我们一起去奶奶家住,奶奶家是三层的小别墅,房间可多了!”

结婚以后,宋清徽还是很羞涩的管叶队长和王翠芬叫叔婶,偶尔也会喊他们爹娘,叶小妹却已经毫不见外的改口了,她经常给宋奶奶写信,一口一个奶奶喊得比宋清徽这个亲孙子还要亲热。

想说的话被叶小妹抢答了,宋清徽也不介意,不等叶军华客套便笑着补充道:“爸妈奶奶他们一早就知道你和小妹都参加高考了,他们都在信里叮嘱了,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一定要带你也回家里住几天,现在有机会了就该多走动。”

叶队长和王翠芬都在旁边点头,前年小妹跟小宋去北京探亲,他们不让老大老二跟着去,是不想当打秋风的穷亲戚,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老三也成了大学生,说不好以后就在北京扎根了,他多跟亲家走动那叫礼数,又是亲家热情邀请的,他们也就不想再客气了。

见爹娘都点了头,叶军华便也应了,想了想,又道,“这几天就动身的话,现在该买火车票了,最近很多知青回城,听说还有些学校就快开学了,车票很不好买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跟小妹明天去县里打电话,给家里报个喜,顺便让我爸帮忙给咱们定好车票。”宋清徽拿到清华的通知书到现在都没给家里送个消息,就是为了等小妹的通知书收到后一起报喜,再让父母帮忙买票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宋清徽是一个人回去,他肯定就不这么麻烦了,直接发封电报自己就上车了,但就像叶军华说的,现在一定是火车高峰期,他们自己去买票,恐怕连硬座都没有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站着回北京,小妹肯定不干,所以请父亲找朋友出面,没有软卧至少还能坐硬卧。

宋清徽这番打算是为了谁,叶家人都知道,叶军华也就没有客气,爽快的点头:“那行,我过后把车票钱给你。”

不等宋清徽说话,他又笑道:“可别跟我客气,我们领导说了,在我读书这几年工资,一分都不会少,我还能照常在学校领生活费,一张火车票还能负担得起。”

叶小妹忍不住羡慕道:“那三哥好有钱啊。”

叶三哥拍了拍她的头:“比不上你有钱,小富婆。”

他知道宋清徽父母的彩礼也给了很多,加上宋清徽小有存款,结婚后这些钱都让小妹握在手里了。说实话叶军华挺惊讶的,他们家小妹这性子,宋清徽也敢把私房钱都交给她,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不过站在娘家人的立场,叶军华当然很支持宋清徽的行为啦。

叶小妹打了下岔,王翠芬他们还是很快把重点放在她身上了,“跟亲家报喜,小宋去就行了,小妹没必要跟着吧。”

“我也要给奶奶报喜,我们说好的。”叶小妹挽着宋大哥的手一脸骄傲,这就是她昨晚为自己争取来的福利。本来去镇上打电话也是可以的,凭着队长父亲和公社领导的关系,出钱打两个电话完全没问题,但她要去浪,就把去镇上改成去县里了,县城虽然小,看看电影下个馆子还是可以的,顺便还能逛逛街。

所以叶小妹一说,宋清徽也很快帮腔道:“奶奶最喜欢小妹,听她亲口报喜会更高兴的。”

叶队长一锤定音,“就让小妹一起去吧,她这几个月也辛苦了,正好去城里放松放松。”

然后第二天一早,叶小妹就跟着宋大哥进城去了。

宋奶奶接到她的电话果然很欣慰,比听到亲孙子考上了清华还要高兴,主要是宋奶奶不知道叶小妹从很早以前就在备战高考了,在老太太心里,小妹聪明伶俐,但到底只读到了初中,她哥虽然是高中毕业生,可乡镇的高中跟城市恐怕也不能比,而她看报纸上统计,去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接近六百万,录取人数却连二十七万都不到,这二十七万人中还包括了专科生,也就是说每一个考上本科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小妹和她哥这样的基础真能考上大学,当然是非常难得了,宋奶奶由衷的为他们兄妹俩感到高兴,至于宋清徽考上清华,老太太当然也高兴,但却少了一些惊喜的感觉,孙子的水平考不上清华北大才该失望。

所以在电话里,宋奶奶只顾得上祝贺叶小妹,“小妹,你跟你哥都很棒,奶奶为你们兄妹感到自豪,开学之前先带你哥来家里住几天,提前熟悉一下北京的环境。”

叶小妹乖巧的说好,又告诉宋奶奶他们过两天就会动身了,老太太高兴的连连说好,还笑着告诉她:“这两年街上的小姑娘们都穿的可时髦了,还有很多成衣店呢,早点回来,奶奶带你去买新衣服。”

听到这话,叶小妹可就太兴奋了,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北京。

可惜她跟老太太胡侃了太久,很有耐心的宋清徽都有点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接过话筒,三言两语和奶奶说完正事便挂了电话,接着又拨给宋爸爸单位,也是三言两语聊完挂断。

叶小妹也不生气,等他忙完便挽着他的手,甜蜜蜜的笑道:“宋大哥,我们去逛街吧。”

她现在就等着去北京买新衣服,已经不想在县里看衣服布料了,不过还是可以买点好吃的在路上吃~

宋爸爸动作很迅速,第二天就托人买好了三张车票,是他一个转业回乡的老部下的帮忙的,这位老部下回乡后在县运输局工作,大小也是个领导,很顺利的给宋清徽他们定了硬卧。

其实两年前宋清徽带叶小妹回乡探亲也是他帮忙订的票,只是那时候环境还没有完全明朗,为了避嫌,对方便没有直接跟宋清徽接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宋清徽都要回城了,还是全县唯一一个被清华录取的学生,这叫衣锦还乡,这位林副局亲自跑了趟双岗送车票,打算跟老领导的儿子叙叙旧问问好。

林副局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叶家办酒席,老社长也给面子的来喝酒了,他常去县里开会,当然认得运输局的领导,老社长便拉着林副局上桌喝了好几杯酒,林副局喝得满脸通红的骑上自行车回家,走之前还跟宋清徽打了招呼,他知道他们有三个人要去北京,行李应该不少,所以跟单位顺路的司机说好了,后天上午拐进双岗接他们一起走,司机不认识叶家,他们听到鸣笛声记得出来。

领导想的这么周全,可把叶队长高兴坏了,亲自把林副局送到了村口,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叶大哥和叶二哥看到三张火车票,表示又羡慕又不舍,一个凑到叶军华跟前,一个凑到叶小妹跟前,很积极的表示要送他们去学校,他们可以帮忙搬行李。叶小妹毫不体谅大哥二哥的心情,笑眯眯的摇头:“我没什么行李啊,奶奶说要带我去买漂亮的衣服,家里的旧衣服都不用带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叶大哥和叶二哥最终并没能跟弟弟妹妹去北京,因为马上就农忙了,兄弟俩才是最主要劳动力,当然得在家了;而叶小妹也没能把家里的旧衣服全扔掉,王翠芬表示亲家奶奶有心,添两身新衣服也就行了,旧衣服都是好的没补丁的,也得带上继续穿。

所以叶小妹的行李依然没少拿_:3j_ 富品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