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 126、第一百二十六章(补更5.10)

1978年2月27号, 叶小妹一行抵达北京,依然是宋堂哥开着车来车站接人,毕竟他们这次是回家,而不是探亲,行李多的像是搬个了家——叶三哥是真的把被子都捆上了,王翠芬还想给叶小妹和宋清徽也把棉被装着带上,叶小妹都被她吓得目瞪口呆, 宋清徽赶紧解释说他们可能用不上,如果学校允许他们住家里的话, 就不需要带被子了。

王翠芬一听女婿就是本地人,住家里比住学校舒坦多了,也就依着他的意思把被子放下了。

不过宋清徽在双岗生活了三五年, 添了不少衣物和生活用品, 不至于像其他知青一样一件不留全都带走,只是带走一半, 数量也很壮观了,主要是他们现在出来了,日后最多逢年过节回村里探个亲,住不了太长时间, 能带走日用品的尽量都得带上。所以三个人的行李加起来都能堆成小山了, 没有车还真不太方便。

宋堂哥很贴心的开车把三人送到宋奶奶家, 老太太早就把楼上的房间收拾好了,别人家是夫唱妇随,到了宋奶奶这儿却是妇唱夫随, 由于叶小妹喜好享受,回来探亲的时候最喜欢卧室的卫生间,所以老太太的安排是宋清徽跟着叶小妹睡她前年睡的那个卧室,而宋清徽从小住惯了的那间就让叶三哥住着了。

这个安排可就太合叶小妹的心意了,再次走进她心心念念的房间,叶小妹兴奋的想要立刻往床上滚一圈,“我太喜欢这个卧室了,又可以天天洗澡啦。”

宋清徽无奈的拉住她,“晚点洗了澡再去床上滚,乖。”

叶小妹还是爱干净的,听到宋大哥的话想起自己现在一身风尘仆仆,便很配合的刹了车,并反手挽住了宋清徽,美滋滋的往他肩上靠:“宋大哥,晚上我还想洗头。”

要是叶小妹阳奉阴违,宋清徽还能板着脸厉声教育,可她一脸乖巧懂事的向自己提出申请,他就没脾气了,迟疑着点头道:“那你要早点洗,并把头发彻底擦干,别着凉了。”

叶小妹笑眯眯的仰头看他:“宋大哥帮我擦嘛。”

宋清徽:……

就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的卖乖。

但是对上叶小妹弯弯的眼睛,他也只能点头。

看小两口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宋奶奶站在门口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喊道:“恋爱可以晚点再谈,快下来吃饭吧,今天做了小妹爱吃的菜。”

早已过了新婚期的宋清徽依然听不得这种调侃,红着脸把手从叶小妹怀里松开,叶小妹也不在意,转头兴冲冲的去抱宋奶奶了,说到吃饭可没人能比她更积极了。

宋奶奶很是欣慰的拍了拍叶小妹的手,祖孙俩亲亲热热的下楼去了。

宋清徽看着叶小妹头也不回的背影,不由抽了抽嘴角,最后很有良心的去隔壁叫上叶军华。

其实宋奶奶待客热情,上来第一个喊的就是叶军华,只是叶军华还有点不好意思出来,见宋清徽也来喊了,才配合的跟他一起下楼。

一年多没回来了,宋奶奶身体倍儿棒,性子也还是那么的风风火火,说好带叶小妹去买新衣服,第二天她们就兴致勃勃去逛街了,叶小妹当然也一如既往的不客气,一口气买了好几身新衣服,去看望宋爸爸宋妈妈时就穿上了新裙子,进了屋脱下大衣,露出在这个年代称得上走在潮流前线的格子衬衫裙,脚下蹬着双崭新的小皮鞋,宋爸爸看了都赞不绝口,“小妹越长越漂亮了,看来小徽没欺负你,我们也就放心喽。”

叶小妹的军大衣被宋大哥顺手接过去了,她只要抱着宋奶奶给她订做的小牛皮包,笑容灿烂的朝宋爸爸宋妈妈打招呼:“爸妈过年好,给你们拜个晚年。”

宋爸爸等这句“爸”等了一年多,笑容甜蜜的小姑娘就是比家里两个臭小子更讨喜,他听得心头舒畅,忍不住摸了摸叶小妹的头,亲切和蔼的道:“小妹也过年好,快进屋坐吧。”

在宋清徽和叶小妹身后的叶军华忍不住睁大了眼睛,他已经见识过宋奶奶对小妹的喜爱程度,刚到北京的那天,老太太又是做小妹最爱吃的东西,又是送小皮鞋小皮包,都是专门给小妹订做的,那架势好像要把好东西都一股脑儿送给小妹似的,身为亲孙子的宋清徽都没这待遇,叶军华当时看得叹为观止,没想到来了宋父宋母这儿,严肃威武的宋爸爸也是见了小妹就笑得合不拢嘴,对着小妹嘘寒问暖,无人问津的宋清徽反而像是捡来的。

不过作为小妹的亲哥,叶三哥意外之余,对她在婆家所得到的待遇倒是乐见其成,连刚开始见到一身气势的宋父时产生的敬畏都消散了许多,瞬间觉得宋家伯父真是威严又不失亲切,便放松了心情随他们一起进屋坐客。

赵海兰同志矜贵讲究惯了,宋英盛主动去开门,她便老神在在的坐在沙发上等着儿子儿媳过来给她请安问好,不过这次见到叶小妹她倒没再横挑鼻子竖挑眼,颇有些和颜悦色的颔首:“回来了”

等大家寒暄过后,赵海兰对叶小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鼓励,“你们兄妹还算争气,资质也不错,进了大学也不要松懈才是。”

是的,赵海兰对叶小妹态度的改变,都是因为叶小妹考上了大学,虽然她的出身依然配不上自己,但总算有点东西能拿得出手了,她现在出去至少可以抬起头说“儿媳是大学生,家境不是很好,不过她哥也是大学生,兄妹俩聪明上进,父母想来也是知书达理的,儿子就喜欢这姑娘,随他们去了”,而不是人家问起来,她只能干巴巴的说“儿媳妇是个村姑”。

叶小妹和她哥考上大学有多不容易,赵海兰也是心里有数的。宋家的儿孙都更愿意参军,这次恢复高考也就宋清徽参加了,没什么可比性,但是赵海兰娘家的侄子外甥,还有身边同事朋友的孩子都有不少报名考试了,她娘家的孩子们也算出息,两个考上本科,还有两个被专科录取了,说出去同事都羡慕,因为他们七八个孩子去考试,最后只有两个考上了。

赵海兰一直为自己身为北京人而充满优越感,当初宋清徽下乡时叮嘱他不要和外地的知青处对象,就是因为在她心里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地方都算乡下,没想到她身边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孩子那么多高考落榜的,乡下来的叶小妹和她哥居然幸运的考上了,这个对比实在太鲜明,赵海兰便不由自主对叶小妹高看了一眼。

本来也是,叶小妹读的是师范大学,以后国家分配工作,本科出来至少也得去重点中学教书,争气点说不定能留在大学当老师,教书育人,清贵又体面,那就再也不是泥腿子了——可能是落差太大,赵海兰现在想到叶小妹日后能当老师,竟然还觉得挺欣慰,便主动问道:“开学后你们想住学校还是住家里住家里的话,我早点把房间被子收拾一下。”

以赵海兰同志的性格,能这么问其实就是愿意他们住家里了,可惜叶小妹不愿意,她外宿的首选当然是宋奶奶家了,小别墅住着多舒坦,想不开才来宋爸爸宋妈妈这里挤家属楼呢。

然而不管是宋妈妈这边还是宋奶奶家里,叶小妹都住不成,她的学校离两边都远,现在公共交通还不发达,叶小妹又不会骑自行车,目测她每天上学转车都得一个多小时,关键是她跟宋清徽还不在同一个学校,晚上搞不好得一个人回家,宋清徽怎么想都不放心,所以决定大家一起住校了。

清华大学其实离宋奶奶家不算远,自行车半个小时内就能到,只是为了跟叶小妹做伴,让她能安心在学校寝室住下,宋清徽便也准备住校了。

赵海兰听到他的解释,也挺善解人意的点头:“住在学校也好,节省了上学和回家的时间,可以多看、好好学习。”

宋清徽真心实意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着母子俩正儿八经的对话,叶小妹简直瑟瑟发抖,忍不住庆幸她不用住在宋妈妈这里了,不然按照宋妈妈的态度,她每天放学回家恐怕还要感受一番“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惧”。

想想住校还是比较爽的~

叶小妹不由开始期待开学了。

清华发的通知书比较早,开学也比首都师范早几天。

大学生军训是八/九年以后的产物,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幸福的,不用军训整一个“爽”字了得,叶小妹和叶三哥便兴致勃勃陪着宋清徽去清华报道,把校园逛了个遍,顺便去隔壁找楚涵玩了两天。

不过女主这家伙见色忘友,首师和沈思默就读的北航在同一天开学,她便毫不犹豫选择陪男朋友报名了,宋清徽倒是特意请了假送叶小妹去学校。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的双更,感动~晚安~ 富品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