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第22章 第 22 章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1:57: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刘阁老九十四岁了, 这么大的年纪,腰都弯的直不起来了,自然不能上朝。刘阁老面对这些, 表情恳切,面色苍白, 嘴唇干裂, 明明饿的要站不住,强撑着保持体面的大臣们, 脸上肌肉一抖一抖的,实在忍不住想笑。

大臣们“”大臣们也是脸上肌肉一抖一抖, 那是躁得。

刘阁老笑够了, 示意两个小厮扶他站起来“老夫也不问你们是怎么惹到皇上。你们先回去,先休息一天吧, 老夫去洗漱收拾, 才好去见皇上。”

诸位大臣咬牙硬撑,只能这样了。有那早上上朝前早膳都没吃的大臣, 急切地道谢“阁老, 万事拜托阁老。”

其他人,就算早膳吃了又如何一上午大打一架, 结果上午自己没吃, 中午被罚没得吃, 这马上晚膳的时候,整个四九城都是饭菜香以前怎么没发现,四九城里头这么多炊烟

咽下唾沫,坚持住。

“吾等等候阁老。”

刘阁老摇头,在两个小厮的搀扶下,慢吞吞地抬脚迈步, 回去后院洗漱沐浴换衣服皇上爱干净,小鼻子又灵,尤其这年龄大的人,身上一股子暮年腐朽的气息重,不洗澡熏个香,怎么见皇上

刘阁老自觉,他这在家休养,又是秋天的时候,好几天没洗澡净面了,要好好洗一洗。

群臣也知道他们的刘阁老需要好好洗一洗,怎么办等啊。

刘家的下人们就看着,这些贵人们一脸菜色,哪有平时的一分盛气凌人,或者斯文儒雅大着胆子和刘阁老咬舌头“我们皇上就是聪明。这再大的官儿,不吃饭也不行。”

刘阁老泡在浴桶里,浑身舒服,只乐哈哈地笑“吃千吃万,不如吃饭。”

等到刘阁老收拾好自己,已经是申时七刻了,正好是家家户户的晚食时间。

刘阁老自觉,他也饿啊,他老人家也要吃个饭,垫垫肚子,才能进宫啊。老管家知道刘阁老年龄大了老小孩,瞅着外书房里头饿狼一般的大臣们,麻利地给刘阁老塞一个饼子在手里“阁老您在轿子里吃。”

刘阁老乜他一眼,委屈巴巴地抱着一个饼子上轿。

大臣们送刘阁老上轿子,因为刘阁老手里的饼子,猛地吞咽唾沫,吓得刘阁老拿着饼子的手哆嗦一下。

“起轿”“起轿”轿夫们喊着话,稳稳地抬起来轿子,两排家丁在前面开路,一路直奔皇宫而来。

这个时候,小娃娃皇上也正在用膳。徐景珩不放心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也留下来,老师们伴读们玩伴们都一起吃晚饭。

说起来大明皇帝的膳食,那就是一把辛酸泪。大明皇帝的吃食,是光禄寺准备。光禄寺管着御膳、筵席之类事务,地位可着实不低,在大明贵为“小九卿”之一,光禄寺的主管者称为光禄寺卿,从三品。

光禄寺是一个大肥缺,无他,真正的肥的流油,据说那光禄寺养的蚂蚁,都长的跟猪一样。可是,光禄寺做的饭菜是人都不爱吃,无他,实在是难吃。

明朝官员都说“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酿厚为胜耳。”

大明老百姓说,光禄寺给皇上吃的“御膳”,根本没什么山珍海味稀奇东西,大鱼大肉,猛烧猛煮猛加调料,要有什么味道毒不死人就行。

“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的刀枪,光禄寺的茶汤,太医院的药方。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程度,在整个京城都出了名。

就这光禄寺越来越糟的做菜水平,历代皇上能受得了吗祖宗之法啊。到了先皇的时候,先皇荒唐顽劣,那么折腾要盖豹房,就是嫌弃乾清宫又破又旧又闷,这比住还重要的吃,当然更不能忍。

豹房里头有专门的小厨房,有专门请的大厨。到了小娃娃做皇帝,他爹疼他,阁老们疼他,锦衣卫东西厂他祖母他娘都疼他,那就在乾清宫设置一个小厨房吧,以后光禄寺,只负责宴席

今儿个一起用膳的人多。米面食八宝馒头、攒馅馒头、芝麻烧饼白切面、水晶饭八大碗。

肉食烧鹅、清蒸鸡、暴腌鸡清蒸肉、鲟鳇鲊、蒸鱼、猪耳脆八大碗。

汤品牡丹头汤、猪肉龙松汤、牛奶汤。

荤素搭配、香气四溢、馋的人流口水。刘阁老一路上思考很多,一来一看一闻,好嘛,我先吃吧。刘阁老当即抱着他无法下咽的饼子,喝汤用菜吃肉。

食不言寝不语。小娃娃好奇地看一眼刘阁老,继续奋斗自己的牛奶汤。

德高望重的刘阁老坐在皇上左侧,瞧着皇上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就感觉今儿可以多吃一碗饭。再瞧着徐景珩的冷眼,更吃的香。

丝竹声悠扬,八个玩伴不敢说话,专心吃饭。老师伴读们都是人精儿更不说话,更专心吃。

小娃娃奋斗完奶汤,眼瞅膳房新出的糟瓜茄,要吃。徐景珩给他盛一碗水晶饭,舀一勺烧鹅丁,喂他,他嘴巴张大吃饭,眼睛还看着糟瓜茄。

光禄寺不再一家独大后,“甜食房”、“酒醋面局”等等机构都开始冒头,御酒房腌制的糟瓜茄,甜食房造的丝窝虎眼糖,都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食谱传到民间,北京城的老百姓都夸。

小娃娃偷偷跑膳房尝过一次后,就一直惦记。可是腌制的东西他这个岁数如何能吃

可是越不给他吃,他越想吃,自己吃饭动作稳当后,他就对别人吃的饭有了兴趣,标准的“隔锅饭香”。

可是徐景珩喂他,他又习惯性“乖乖”地吃饭。刘阁老看一眼皇上的小动作,尤其皇上对徐景珩的亲近之情,想起来其他三位阁老和太皇太后的谈判,心里头五味具杂,只想一想自己的年纪,转眼又想开了,开开心心蹭饭。

一顿饭结束,清盘。刘阁老笑哈哈地和皇上散步,好奇地问“臣家里做的糟瓜茄,怎么都没有宫里面的味道就缺那么一丢丢,说不清。”

小娃娃立马接口“瓜茄等物,每五斤,盐十两,和糟拌匀。用铜钱五十文,逐层铺上,经十日取钱,不用别换糟,入瓶收久,翠色如新。”

“要严格份量,不能多或者少啊。”

刘阁老郑重点头“皇上说的对。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就是这样,不能多或者少,要正正好。”

“然也,然也。”小娃娃装大人,治大国他不懂,烹小献他更不懂,但他摇头晃脑的架势有模有样。

刘阁老因为皇上的模样更开心,君臣说着话儿,其乐融融。

同一时间,湖北兴王府,兴王修道打坐三天出关,还非要“茹素”掺上荤油、猪血煮的素菜四样,一边吃一边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同一时间,大同府的迁移队伍,在临时搭起来的帐篷里,蹲在地上捧着粗瓷大碗糊弄一下肚子,手里的粗麦大饼硬的比石头,碗里淅淅沥沥的几粒米,汤水清的可以当镜子。

同一时间,保定府,因为县令“胃疼”晕倒,告状暂停的五牛庄狗蛋等人,不得不找到县城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一群汉子挤在柴房里,大口用着家里婆娘做的窝窝头,期待明天县令病情好转,接了状子。

同一时间,紫禁城清宁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和三位阁老的谈判正激烈。

太皇太后怒目而向,声音森冷森冷。

“三位阁老说,皇帝不缺银子花,我不认同。除了户部每月给的五万两,东厂做海贸赚的银子,三分之二交给国库,皇帝的私库只留三分之一。

这两个数字看似多,然而皇帝要养着东厂西厂锦衣卫,偌大的一个皇宫,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光宫人就四万。”

“三位阁老,你们家,每天开支多少”

三位阁老眉心一跳,知道太皇太后这是要拉人垫背,却又实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杨阁老只说“太皇太后明鉴。皇庄废除。张家土地清查,其他外戚家里的土地也会清查。只要国库有银子,自然会给皇上花用。一个月,从五万两改为十万两。”

杨阁老大退一步,皇太后心动,然而太皇太后的脸阴的可以做盖尸布。

“十万两皇帝的乾清宫一百五十年了,又闷又旧又腐朽,需要修缮。皇帝马上五岁进学,文华殿也要修缮。这皇宫,哪里不需要修缮普通百姓人家都知道过几年换新房子”

“凡事节俭。皇家为百姓表率,更要节俭。我和皇太后能忍就忍了,可不能委屈了皇帝”

杨阁老愤怒。

谢迁脑袋里全是杨阁老家里的讲究体面,不言不语。

蒋阁老出来打圆场“皇上要修缮房屋,户部自当给银子。这个银子,太皇太后不用担心。”

太皇太后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不阴不阳的一句“我是不担心。皇上性情刚硬,我啊,先把张家自己给摁住了,趁自己还活着,调教调教,百年后也安心闭眼。

就是不知道,有人能不能安心闭眼”

“哎吆吆”太皇太后根本不在乎杨阁老要杀人的浑身黑气,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家大业大,谁家里没有几个不成器的理解理解。哎呀,当家人难做啊,几位阁老辛苦了。这等将来啊,不一定皇帝改了性子。”

“哎吆吆,几位阁老,我这么说,我们皇帝的安全没有问题吧不会有人狗急跳墙吧”

皇太后心里惊涛骇浪,看一眼太皇太后,看一眼三位阁老,脑袋里全是儿子这些年遭遇的刺杀暗害。

三位阁老心里头恨的牙痒痒,还不能发作。眼见皇太后的眼神儿,好像他们今晚就去杀害皇上跪别的朱家人一般,只能“扑通”跪下。

“太皇太后此言诛心。有关于张家,臣等早有决定。此次动张家,只是遵循英宗皇帝和孙太后的例子,收回多出来的土地,退给百姓。其他不动。”

“张家乃是太皇太后的娘家,皇上的亲舅爷爷家,如何动得之所以要太皇太后押送建昌伯去刑部大牢,也是做一个表率样子。

建昌伯受小人欺瞒犯了法,自愿去刑部受审,是为浪子回头。张家损失部分土地,以留退路。太皇太后更是博得一个,铁面无私一心爱民的好名声。百姓拍手称道,皇上和皇家的名誉都没有受影响。”

皇太后目露怀疑,又觉得这样更好。毕竟大明以孝治国,她儿子真不好管到太皇太后的头上。

可是太皇太后完全不为所动,一张脸冷若冰霜,声音更是冷的刺骨“张家受不起三位阁老的好意。不就是大明土地兼并严重,阁老们大权在握要做青史留名的好名声,拿实力最弱的外戚开刀”

“大明的土地都在谁的手里谁的手里最多谁心里不清楚皇帝年幼,一心为大明,一口答应废除皇庄,可不代表皇家人好欺负”

太皇太后一字一句杀机弥漫“张家怎么动,你们说了不算,有我说了算张家的银子,我只给我的孙儿花”

寂静中,两方人谁也不让谁。

内阁的顾虑,不光是皇上和皇家的名誉,更有大明几方势力平衡,土地改革的有效、长久、重点,稳妥地进行等等等等。否则先皇当年为何容忍张家遗诏还是心软

可太皇太后就是要拖着他们,就是要狠狠地咬下来一口肉才解恨。

太皇太后一辈子任性,到老了,后悔了,也还是本性不改家国天下是什么我就只管自己的亲人

我的孙儿要打杀我的弟弟,那是我亲人之间的事情,和你们外人无关

张家的银子多,张家拿不住,那好,那银子就给我孙儿花。面子是我孙儿的,里子也要是我孙儿的

什么你去和太皇太后说边境军饷水师军备太皇太后去管你这个太皇太后一个深宫妇人,只要维护好和皇上的感情,那就是都好。

皇太后为了儿子将来手头不委屈,勇敢地站在婆婆这一方。

三位阁老满口锦绣文章满心大道理无从说起,只能继续和太皇太后讨价还价,重点,张家的事情,只能往好名声上做,不能碰一点灰。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大明土地兼并严重,好啊我知道啊。可凭什么挖我家的土地不挖你家的土地这天底下,两京一十三省的大明,巍巍峨峨一百五十年,也只有当年的太祖皇帝,和现在的皇上,一颗心以“天下为家”。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各凭本事吧。清宁宫里头,又开始一番唇枪舌战,最后实在决定不下谈不拢,只得派人去找徐景珩。

徐景珩正在和刘阁老对峙,有关于“不许吃饭”到今天还是明天的问题,听到“邀请”,留下一句“那就如刘阁老提议,明天开始吃饭吧。”人就不见,把刘阁老噎的差点撅过去。

刘阁老发现皇上和“八条鱼”玩蹴鞠,其他老师伴读们都跟着围观,自己悄悄地和王守仁询问“他和你说河套的事情了”

王守仁诚实地用眼神回答。

刘阁老就叹气“土地改革,皇庄杨阁老若是不能决断自家,不光太皇太后,就这小子就能把杨家流放岭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